所有人甚至連杜如晦都跪地懇求了,但李二隻是說了那麽一句,便轉身離開了大殿。
留下了一眾嘰嘰喳喳的老臣,正吵鬧著魏征事件的可能性。
作為事件的主角,魏征卻沒有加入他們的討論。而是跟李二一樣,他連眼皮都沒夾一下周圍淩亂的人群。
但當魏征步子剛要邁出門檻時,一直沒說話的程咬金,卻突然出聲。
“真能救回來麽?二哥!!”
魏征身形一頓,但也僅僅隻是一頓,整個人便瀟灑地走了出去。就算對方是程咬金,他依舊是一句話沒有說。
在朝的能知道魏征現在情況的也就是蜀王了,魏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甚至已經豁出去了他的身家性命以及錦繡前程。
為的,隻是忘年之交的一句囑咐......以及,陳宇的命!
......
“今日三路情報都回來沒有?”
如今還被晾曬在鴻臚寺的大論東讚,哪兒還有一點帶兵的意思。如今的他,整個人就跟他的頭銜一樣。伏在一堆卷宗當中,完全成為了文官的典範。
身旁一名吐蕃小吏穿著類似唐朝官員的衣服,看起來實在是有點沐猴而冠的意思。不過好像他本人卻沒有什麽感覺,依舊謹小慎微地矗立在大論東讚身側,低低地做著解答。
“大相,北路軍進展順利,但問題也很明確。他們突進太快,唐人在北邊幾乎沒有形成什麽有用的阻力,不過咱們後勤的牛羊恐怕有點跟不上。如今他們已經距離蕭關八百裏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與唐人被戰於蕭關之下。”
相較於北路軍而言,其實大論東讚更在意中路大軍的動向。畢竟那裏有著整個吐蕃的精髓和大腦,隻要中路軍能直指長安,那其他路也隻不過是一個陪襯,保證大唐不會包抄過去罷了。
見大論東讚問詢的眼睛,小吏趕忙一低頭,繼續背誦了起來。
“中路大軍在大相......額,大論尚囊大相的帶領下,勢如破竹,步步為營。現在即將抵達大散關,相信不日後,兵鋒便可直指長安,震懾群雄。”
好話一籮筐,隻有一句有用的。不過這也就夠了,說明唐朝支援去關內道的大軍還未抵達。
大論東讚低著頭,在自己的記事本上邊叨叨,邊書寫了起來。
“相信大相抵達大散關的時候,唐人的大軍也就開始集結了。必須在開春之前,將大散關拿下。否則麵對源源不斷的陸空唐軍,我們根本無法抵禦啊......南路軍怎麽樣了,讚普有無回信?和馮昂談的如何?”
“......”
一直低著頭的大論東讚等了有足足五分鍾,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預感不太好的大論東讚,心髒突然漏了半拍,其實上三路相較的話,他應該最不擔心的就是南路軍。
畢竟那裏曾經是大論東讚自己親手指點的,走之前也都告誡過了,帝國數一數二的大將軍丹增赤烈相關的注意事項。
望著冷汗直往外冒的小吏,大倫東讚雙手扶案站起身來,順便用力地伸了一個懶腰。這一縮一拉伸之間,渾身就像使用過縮骨功一樣,劈裏啪啦的響聲就沒斷過。
漫不經心地走上前來,大論東讚拍了拍對方肩膀,笑著說道:“從入京以來,你就一直跟著我的對吧?包括去見太子殿下,包括去見那大唐陛下。”
小吏現在嘴唇都嚇白了,哪兒還敢有一句不是呢?
可偏偏這要命關頭,顫抖著打了結的舌頭卻令他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就在這時,大論東讚偏過了視線,看向門外處,嘴裏很輕鬆地笑道:“來人呐,阿奴想回大雪山了,帶他走吧。”
‘吱嘎!’
本來昏暗的房間內閃入一道光亮,隨著刺目的暖陽進入的還有一個儒衫的身影。
大論東讚瞳孔微縮,原本繃著的嘴角也逐漸放鬆了下來。
“大相,看來你們吐蕃人不怎麽友善啊,居然自己人都殺。既然如此,承乾幫你如何?”
來人正是如今與吐蕃打擂台的唐朝太子,李承乾!!
大論東讚笑容滿麵地快步迎接上來,一禮過後,主賓落座。而那位阿奴卻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麵若死灰地癱軟在了地上。
微笑著掃了一眼地上那一灘汙漬,大論東讚並未有任何不適,轉頭認真盯著李承乾道:“難怪太子殿下敢獨身而來,原來您早就盯上外臣這小奴了。”
李承乾並沒有否認什麽,他很大氣地擺了擺手。意思很明顯,這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沒有停留在之前問題的想法,李承乾與陳宇或者李二麵前的樣子已經截然不同。
原本的李承乾羞澀,骨子裏卻驕傲的很,而且給人的感覺十分樸實。
現在的李承乾看起來卻霸氣了很多,舉手投足間,威勢頗豐,眉眼開合之中一股傲氣淩人的感覺撲麵而來。
“閑話就莫要多說了,本殿來此隻有一件事。吐蕃人好像並沒有遵照約定,將陳宇和程懷默等人扼殺在西南啊?”
如果現在有人聽著的話,想來應該嚇都快嚇死了!
陳宇在西南的待遇,居然就是李承乾和吐蕃的大論東讚在搞鬼!虧了陳宇從未想過李承乾會加害自己性命,現在看來,應該是陳宇一廂情願罷了。
大論東讚微聳肩頭,一副無辜狀答道:“前線戰報現在都還未回來,不知太子指的究竟是什麽呢?據我所知,陳宇現在應該還在被困當中吧,如果按照太子提供的戶部文書,明日一過,益州應該就斷炊了。不攻自......”
看大論東讚又是原來的那一套說辭,趕時間的李承乾不耐地擺了擺手,搶過了話頭,將今天太極殿內的事情巨細無遺地講了出來。
任憑李二有天大的本事他都不知道,李承乾居然能隔空了解整個知政議事的細節了!要知道,最近李二就是不爽太子囂張跋扈的樣子,專門將他逐出了知政行列的。
很可惜,李承乾根本就不會甘願如此。
聽完了李承乾的敘述,大論東讚表麵上沒什麽動靜,但內心卻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大唐要動底蘊了!這是吐蕃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選擇過年、隆冬這樣的尷尬時候動手。
攥著手裏快要被捏破了的鑲金奶茶闊杯,大論東讚雄鷹一樣的目光,又一次銳利地望向那失神了的阿奴。
他並沒有說話,但卻眼神中的意思卻已經體現了出來。
阿奴根本不敢耽擱,當下就反跪了下來,腦門兒‘蓬蓬’地磕著地板,即使血都流了一地,卻好像感覺不到痛一樣。
“嗚嗚,大相,大相饒命啊!咱們南路軍已經兩日沒傳回來訊息了,最近一天給的信息隻說陳宇在大肆地動工加蓋炮樓,還有深挖隧道!除了這個就沒有了!”
最近一天的信息大倫東讚是聽過的,但經過他成百上千次的推演,以及動用了所有能想象範疇的物資和知識。
最後得到的結論是陳宇隻為了防守,食物這一項短板陳宇無法繞過。
瞥了一眼地上趴著的那家夥,結合李承乾的說法,大論東讚此時有些心冷了。他知道,隻要把陳宇這個變數放出來,再加上那根本沒有見過的什麽軌道列車和鐵軌!
這場戰爭或者說政治棋局當中,吐蕃一方極有可能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且是百年難傷愈的笑柄!!
猛地一起身,大論東讚對李承乾行禮道:“太子放心,劍南道外臣已經有了後招,陳宇絕對是出不去的。但請太子盡快聯係馮昂,東南邊陲不亂,大唐很快就能反手製約我們了。”
......
望著唐軍入劍南道先鋒,行軍副總管段誌玄,陳宇現在是又激動,又焦躁!
激動就不用多說了,被困在四麵臨敵的處境,友軍的支援那絕對是絕處逢生的驚喜。但問題就在於,來人竟然是段誌玄!
要知道,京畿最最重要的守將已經離開,那剩下的十二位大將軍中,唯有閑著無聊的老程和柴紹這種了。
一旦柴紹真的有所圖謀,有心算無心的話,皇宮之中的安寧可就沒了。
捏著段誌玄伸來的雙手,陳宇咬了咬牙,隻能先行將心中的憂慮放在一邊。畢竟現在實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兩邊雀躍著的士卒們需要這場歡慶,壓抑了無數個日夜的益州更需要!
苦澀的笑著,帶著段誌玄一路向城內走去,陳宇介紹了他這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以及城外炮樓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在段誌玄爽朗的大笑當中,二人終於走入了城內那片廢墟當中。
“陳小侄,你可不知道,我走的時候你義父差點就把我打暈自己換著來了呢!著急的他啊,如果知道你如此英勇,且懷默賢侄還將功贖罪了的話,哈哈,他肯定巴不得天天趴在陛下麵前呢!”
心中一股暖流緩緩而過,程咬金還是原來的那個程咬金,陳宇心中舒服了很多。
“段叔父,此次您來是誰的授意?這就是您帶來的所有人馬了麽?陳宇對李二出兵的習慣並不了解,直以為段誌玄是千裏馳援,一招破境呢。”
段誌玄拍了拍陳宇的肩頭,那激動的神情也收斂了不少。他一五一十地將京城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陳宇說了一遍。
段誌玄話音剛落,身後處傳來的沉悶聲音就將他嚇了一大跳。
倒也不怪段誌玄不警惕,實在是程懷默的出現太過恰到好處了。
“段將軍,你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快回去吧,讓蜀王在這裏就好了。”
段誌玄用問詢的眼神看了看陳宇,陳宇則很凝重地點著頭,示意程懷默繼續說下去。
“杜相的事情我們不好說。但您想想,當初您們同一起的數人,是否都已經出來鎮壓吐蕃了呢?就連忠勇的薛氏兄弟,都已經被派往鎮邊。如今在長安留下的人當中,又有幾個可以放心的呢?不怕您知道,我確實是輸了第一戰,但我輸的憋屈,輸的難受!”
程懷默狠狠地低下了頭,雙手緊握著拳頭,不敢地瞪著地板。
段誌玄此時聽的是越來越心驚,越來越心冷!雖然感覺不至於到程懷默等人猜測的那種地步,不過他還是問向了更加睿智的陳宇。
“賢侄,是這樣的嗎?”
陳宇苦笑著答道:“比這嚴重多了!我家兄長被一紙調令,秘密派往東線邊陲駐防,整個防線布置本應完全保密。卻不知怎麽的,吐蕃人的火炮就跟長了眼一樣,偷襲了比他們打的還遠,瞄準還要精準的唐軍炮團。而就在我來益州的前一腳,益州駐防空天軍大舉出動,至今不知所蹤。不止是這樣,對方就連我們城內的糧草,都知道的頗為細致。我有種感覺,這根本就不是一場正常的對外戰事。”
段誌玄是帶兵大將,當然知道情報的重要性。
同時段誌玄也特別肯定,那聲名在外的程大傻子就算是再癡呆,他也應該傳授給自己武將兒子情報的致命性了。
有些後知後覺的段誌玄這回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在房間內來回踱步。其實不止是他,知道蜀王境遇之後的陳宇也是一樣的反應。
“剛剛經曆了長安事件,他們應該不會有膽子直接襲擊陛下的吧?畢竟,太子殿下本就是皇儲,何必要作亂犯上呢?再往下的除了被支開的蜀王外,也就一個不太懂事的越王了。”
隔著空氣,陳宇也在陪著段誌玄分析著。
“但陛下......隻能說太子隻要感覺自己的地位不固,就可能出昏招。蜀王倒是無所謂,出來就出來吧。我是怕太子身邊的人,萬一他們認為羽翼漸豐,可以作亂的話。那很可能他們就欲行逼宮了。”
“這......”
隱藏在大唐內部的這場曠日持久,卻又十分柔和的陰謀,好像在這一刻已經原形畢露了!
程懷默十分想要起來勸慰一下二人的,畢竟老程還在京中。但當他剛剛站起來時,踱步的二人卻同一時間回過頭來。
“我先走了!”
“我先走了!”
留下了一眾嘰嘰喳喳的老臣,正吵鬧著魏征事件的可能性。
作為事件的主角,魏征卻沒有加入他們的討論。而是跟李二一樣,他連眼皮都沒夾一下周圍淩亂的人群。
但當魏征步子剛要邁出門檻時,一直沒說話的程咬金,卻突然出聲。
“真能救回來麽?二哥!!”
魏征身形一頓,但也僅僅隻是一頓,整個人便瀟灑地走了出去。就算對方是程咬金,他依舊是一句話沒有說。
在朝的能知道魏征現在情況的也就是蜀王了,魏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甚至已經豁出去了他的身家性命以及錦繡前程。
為的,隻是忘年之交的一句囑咐......以及,陳宇的命!
......
“今日三路情報都回來沒有?”
如今還被晾曬在鴻臚寺的大論東讚,哪兒還有一點帶兵的意思。如今的他,整個人就跟他的頭銜一樣。伏在一堆卷宗當中,完全成為了文官的典範。
身旁一名吐蕃小吏穿著類似唐朝官員的衣服,看起來實在是有點沐猴而冠的意思。不過好像他本人卻沒有什麽感覺,依舊謹小慎微地矗立在大論東讚身側,低低地做著解答。
“大相,北路軍進展順利,但問題也很明確。他們突進太快,唐人在北邊幾乎沒有形成什麽有用的阻力,不過咱們後勤的牛羊恐怕有點跟不上。如今他們已經距離蕭關八百裏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與唐人被戰於蕭關之下。”
相較於北路軍而言,其實大論東讚更在意中路大軍的動向。畢竟那裏有著整個吐蕃的精髓和大腦,隻要中路軍能直指長安,那其他路也隻不過是一個陪襯,保證大唐不會包抄過去罷了。
見大論東讚問詢的眼睛,小吏趕忙一低頭,繼續背誦了起來。
“中路大軍在大相......額,大論尚囊大相的帶領下,勢如破竹,步步為營。現在即將抵達大散關,相信不日後,兵鋒便可直指長安,震懾群雄。”
好話一籮筐,隻有一句有用的。不過這也就夠了,說明唐朝支援去關內道的大軍還未抵達。
大論東讚低著頭,在自己的記事本上邊叨叨,邊書寫了起來。
“相信大相抵達大散關的時候,唐人的大軍也就開始集結了。必須在開春之前,將大散關拿下。否則麵對源源不斷的陸空唐軍,我們根本無法抵禦啊......南路軍怎麽樣了,讚普有無回信?和馮昂談的如何?”
“......”
一直低著頭的大論東讚等了有足足五分鍾,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預感不太好的大論東讚,心髒突然漏了半拍,其實上三路相較的話,他應該最不擔心的就是南路軍。
畢竟那裏曾經是大論東讚自己親手指點的,走之前也都告誡過了,帝國數一數二的大將軍丹增赤烈相關的注意事項。
望著冷汗直往外冒的小吏,大倫東讚雙手扶案站起身來,順便用力地伸了一個懶腰。這一縮一拉伸之間,渾身就像使用過縮骨功一樣,劈裏啪啦的響聲就沒斷過。
漫不經心地走上前來,大論東讚拍了拍對方肩膀,笑著說道:“從入京以來,你就一直跟著我的對吧?包括去見太子殿下,包括去見那大唐陛下。”
小吏現在嘴唇都嚇白了,哪兒還敢有一句不是呢?
可偏偏這要命關頭,顫抖著打了結的舌頭卻令他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就在這時,大論東讚偏過了視線,看向門外處,嘴裏很輕鬆地笑道:“來人呐,阿奴想回大雪山了,帶他走吧。”
‘吱嘎!’
本來昏暗的房間內閃入一道光亮,隨著刺目的暖陽進入的還有一個儒衫的身影。
大論東讚瞳孔微縮,原本繃著的嘴角也逐漸放鬆了下來。
“大相,看來你們吐蕃人不怎麽友善啊,居然自己人都殺。既然如此,承乾幫你如何?”
來人正是如今與吐蕃打擂台的唐朝太子,李承乾!!
大論東讚笑容滿麵地快步迎接上來,一禮過後,主賓落座。而那位阿奴卻像是待宰的羔羊一般,麵若死灰地癱軟在了地上。
微笑著掃了一眼地上那一灘汙漬,大論東讚並未有任何不適,轉頭認真盯著李承乾道:“難怪太子殿下敢獨身而來,原來您早就盯上外臣這小奴了。”
李承乾並沒有否認什麽,他很大氣地擺了擺手。意思很明顯,這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沒有停留在之前問題的想法,李承乾與陳宇或者李二麵前的樣子已經截然不同。
原本的李承乾羞澀,骨子裏卻驕傲的很,而且給人的感覺十分樸實。
現在的李承乾看起來卻霸氣了很多,舉手投足間,威勢頗豐,眉眼開合之中一股傲氣淩人的感覺撲麵而來。
“閑話就莫要多說了,本殿來此隻有一件事。吐蕃人好像並沒有遵照約定,將陳宇和程懷默等人扼殺在西南啊?”
如果現在有人聽著的話,想來應該嚇都快嚇死了!
陳宇在西南的待遇,居然就是李承乾和吐蕃的大論東讚在搞鬼!虧了陳宇從未想過李承乾會加害自己性命,現在看來,應該是陳宇一廂情願罷了。
大論東讚微聳肩頭,一副無辜狀答道:“前線戰報現在都還未回來,不知太子指的究竟是什麽呢?據我所知,陳宇現在應該還在被困當中吧,如果按照太子提供的戶部文書,明日一過,益州應該就斷炊了。不攻自......”
看大論東讚又是原來的那一套說辭,趕時間的李承乾不耐地擺了擺手,搶過了話頭,將今天太極殿內的事情巨細無遺地講了出來。
任憑李二有天大的本事他都不知道,李承乾居然能隔空了解整個知政議事的細節了!要知道,最近李二就是不爽太子囂張跋扈的樣子,專門將他逐出了知政行列的。
很可惜,李承乾根本就不會甘願如此。
聽完了李承乾的敘述,大論東讚表麵上沒什麽動靜,但內心卻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大唐要動底蘊了!這是吐蕃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選擇過年、隆冬這樣的尷尬時候動手。
攥著手裏快要被捏破了的鑲金奶茶闊杯,大論東讚雄鷹一樣的目光,又一次銳利地望向那失神了的阿奴。
他並沒有說話,但卻眼神中的意思卻已經體現了出來。
阿奴根本不敢耽擱,當下就反跪了下來,腦門兒‘蓬蓬’地磕著地板,即使血都流了一地,卻好像感覺不到痛一樣。
“嗚嗚,大相,大相饒命啊!咱們南路軍已經兩日沒傳回來訊息了,最近一天給的信息隻說陳宇在大肆地動工加蓋炮樓,還有深挖隧道!除了這個就沒有了!”
最近一天的信息大倫東讚是聽過的,但經過他成百上千次的推演,以及動用了所有能想象範疇的物資和知識。
最後得到的結論是陳宇隻為了防守,食物這一項短板陳宇無法繞過。
瞥了一眼地上趴著的那家夥,結合李承乾的說法,大論東讚此時有些心冷了。他知道,隻要把陳宇這個變數放出來,再加上那根本沒有見過的什麽軌道列車和鐵軌!
這場戰爭或者說政治棋局當中,吐蕃一方極有可能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且是百年難傷愈的笑柄!!
猛地一起身,大論東讚對李承乾行禮道:“太子放心,劍南道外臣已經有了後招,陳宇絕對是出不去的。但請太子盡快聯係馮昂,東南邊陲不亂,大唐很快就能反手製約我們了。”
......
望著唐軍入劍南道先鋒,行軍副總管段誌玄,陳宇現在是又激動,又焦躁!
激動就不用多說了,被困在四麵臨敵的處境,友軍的支援那絕對是絕處逢生的驚喜。但問題就在於,來人竟然是段誌玄!
要知道,京畿最最重要的守將已經離開,那剩下的十二位大將軍中,唯有閑著無聊的老程和柴紹這種了。
一旦柴紹真的有所圖謀,有心算無心的話,皇宮之中的安寧可就沒了。
捏著段誌玄伸來的雙手,陳宇咬了咬牙,隻能先行將心中的憂慮放在一邊。畢竟現在實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兩邊雀躍著的士卒們需要這場歡慶,壓抑了無數個日夜的益州更需要!
苦澀的笑著,帶著段誌玄一路向城內走去,陳宇介紹了他這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以及城外炮樓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在段誌玄爽朗的大笑當中,二人終於走入了城內那片廢墟當中。
“陳小侄,你可不知道,我走的時候你義父差點就把我打暈自己換著來了呢!著急的他啊,如果知道你如此英勇,且懷默賢侄還將功贖罪了的話,哈哈,他肯定巴不得天天趴在陛下麵前呢!”
心中一股暖流緩緩而過,程咬金還是原來的那個程咬金,陳宇心中舒服了很多。
“段叔父,此次您來是誰的授意?這就是您帶來的所有人馬了麽?陳宇對李二出兵的習慣並不了解,直以為段誌玄是千裏馳援,一招破境呢。”
段誌玄拍了拍陳宇的肩頭,那激動的神情也收斂了不少。他一五一十地將京城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陳宇說了一遍。
段誌玄話音剛落,身後處傳來的沉悶聲音就將他嚇了一大跳。
倒也不怪段誌玄不警惕,實在是程懷默的出現太過恰到好處了。
“段將軍,你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快回去吧,讓蜀王在這裏就好了。”
段誌玄用問詢的眼神看了看陳宇,陳宇則很凝重地點著頭,示意程懷默繼續說下去。
“杜相的事情我們不好說。但您想想,當初您們同一起的數人,是否都已經出來鎮壓吐蕃了呢?就連忠勇的薛氏兄弟,都已經被派往鎮邊。如今在長安留下的人當中,又有幾個可以放心的呢?不怕您知道,我確實是輸了第一戰,但我輸的憋屈,輸的難受!”
程懷默狠狠地低下了頭,雙手緊握著拳頭,不敢地瞪著地板。
段誌玄此時聽的是越來越心驚,越來越心冷!雖然感覺不至於到程懷默等人猜測的那種地步,不過他還是問向了更加睿智的陳宇。
“賢侄,是這樣的嗎?”
陳宇苦笑著答道:“比這嚴重多了!我家兄長被一紙調令,秘密派往東線邊陲駐防,整個防線布置本應完全保密。卻不知怎麽的,吐蕃人的火炮就跟長了眼一樣,偷襲了比他們打的還遠,瞄準還要精準的唐軍炮團。而就在我來益州的前一腳,益州駐防空天軍大舉出動,至今不知所蹤。不止是這樣,對方就連我們城內的糧草,都知道的頗為細致。我有種感覺,這根本就不是一場正常的對外戰事。”
段誌玄是帶兵大將,當然知道情報的重要性。
同時段誌玄也特別肯定,那聲名在外的程大傻子就算是再癡呆,他也應該傳授給自己武將兒子情報的致命性了。
有些後知後覺的段誌玄這回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在房間內來回踱步。其實不止是他,知道蜀王境遇之後的陳宇也是一樣的反應。
“剛剛經曆了長安事件,他們應該不會有膽子直接襲擊陛下的吧?畢竟,太子殿下本就是皇儲,何必要作亂犯上呢?再往下的除了被支開的蜀王外,也就一個不太懂事的越王了。”
隔著空氣,陳宇也在陪著段誌玄分析著。
“但陛下......隻能說太子隻要感覺自己的地位不固,就可能出昏招。蜀王倒是無所謂,出來就出來吧。我是怕太子身邊的人,萬一他們認為羽翼漸豐,可以作亂的話。那很可能他們就欲行逼宮了。”
“這......”
隱藏在大唐內部的這場曠日持久,卻又十分柔和的陰謀,好像在這一刻已經原形畢露了!
程懷默十分想要起來勸慰一下二人的,畢竟老程還在京中。但當他剛剛站起來時,踱步的二人卻同一時間回過頭來。
“我先走了!”
“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