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彤走到櫃台前,欣賞金銀首飾,釵環珠花。別說,樣式和做工都很精巧。她想給家裏每個人都買一件飾品,開始她想送空間那些箱子裏麵的首飾,但那些首飾都特別精美貴重,現在送家裏人不合適,以後家裏生活水平提高了,再送也不遲。


    於是,她給陳老太和張氏各買了一對銀手鐲,一對玉簪子;給陳老頭買了一枚鑲嵌綠寶石的銀戒指;給父親,三個哥哥買了普通的玉佩,算下來用了五十兩銀子。


    銀樓裏賣貨的小夥計笑盈盈,偷偷用眼睛瞟在待客廳裏和兩位老人聊天兒的陳三河,就怕他上來阻止陳若彤購物。陳若彤也怕老人不讓她買,動作迅速地把東西裝在盒子裏,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


    這時陳老太走過來:“小彤啊,相中什麽首飾了?告訴奶奶,奶奶給你買。


    “奶奶,我隻相中了藍色的珠花。”陳若彤指著櫃台裏的一對精美的藍色珠花道。


    “小夥計,珠花怎麽賣?”


    “陳奶奶,這珠花是新款式,三百文一對。”


    “好,就要這一對,還有那個步搖,拿來看看。”陳老太指向墜有兩顆珍珠的銀步搖道。


    “陳奶奶,您真有眼光,這是昨日剛到的貨。如今京城很是流行這種款式,這支步搖二十兩。”


    陳老太嘴角一抽抽:“咋這麽貴呢?你和三河都是老夥計了,看在他麵子上,還不能便宜點嗎?”


    “喲,陳奶奶,這是掌櫃定的價,俺這小夥計也不敢隨便改價呀,您看陳妹妹戴這支步搖多漂亮啊!”小夥計拿出步搖遞給陳若彤。


    是挺好看的,做工樣式都算上乘,但對於現在的陳家,二十兩也不是小數目了。


    “陳奶奶,這隻步搖貴就貴在珍珠上了,您看這兩顆大珍珠多圓潤飽滿啊,您是識貨的,真的值這個價,一點都不貴!”小夥計竭力推銷道。


    最後,陳老太憑借自己的砍價大法,以十八兩拿下這隻步搖,戴在陳若彤頭上。


    陳若彤趴在陳老太的耳朵上悄聲說:“奶,太貴了,爺爺辛苦一年才攢下五十兩,您就給我花了十八兩,哥哥們知道會說您偏心的。”


    “傻丫頭,奶奶有錢,這些年攢了不少呢,偏心你,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你收著就是了。”


    “這麽漂亮的步搖,我可舍不得帶,我得把它收進盒子裏。”


    陳老太也是肉疼啊,但她就是忍不住要給大孫女兒買漂亮首飾啊!看著孫女高興,她就開心呢。


    買完首飾三人剛要走,陳建樹風塵仆仆走進銀樓:“爹,娘,你們怎麽來了?”


    他又看向陳若彤,臉帶慍色,瞪了她一眼,沒說話。


    陳若彤心感不妙,這個便宜爹對她不太滿意呀!並不是一味的溺愛原主呀,看來免不得挨一頓罵了,陳若彤紅著臉低下了頭。


    陳三河拉著陳建樹坐在椅子上給他倒茶,說:“爹,您回來了,快坐,累了吧?快喝杯茶。”


    陳建樹正色道:“老三,收拾收拾,跟掌櫃的說一聲,咱請兩天假,回家準備挖水渠,灌溉稻田。”


    “好的,爹。”陳三河去後院請假了。


    “大樹,這是咋了?”陳老頭疑惑道。


    “爹,俺在路上聽南方的客商說,南方幹旱,開春一場雨都沒下,剛種下不久的水稻都旱死了,有不少人往咱們北方逃荒了。俺看咱們這兒,也免不了遭旱,隻下了一場雨,不頂用啊,咱得提前做好準備,那個詞怎麽說來著?”


    陳若彤適時插話:“未雨綢繆!”


    “對,未雨綢繆。”陳建樹邊說邊白了她一眼。


    陳若彤像霜打的茄子,蔫兒了,站在陳老太身後不知所措。


    陳老太拍拍陳若彤的手說:“別理你爹,他還在氣頭上呢,一會兒就好了。”


    陳建樹繼續說:“咱得馬上挖河渠,把橫江支流的水引進稻田,這樣才能保證稻子不減產,就算是減產,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麵臨天災,人們恐懼的同時要想辦法抵禦,不能聽天由命。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沒有糧食,就意味著挨餓,意味著死亡。


    陳若彤心裏一緊:怎麽穿越者都逃不掉天災人禍,逃荒的劇情呢?我這是穿來受虐的嗎?


    她突然想起自己空間裏的那些生活物資,便有了底氣。怕什麽?別人管不過來,那些物資管自家人用還是綽綽有餘的。


    陳三河請完假,回到待客廳:“爹,俺請辭了,掌櫃結了這個月工錢,咱們回家吧!”


    陳老太說:“走,去糧鋪買糧,趁現在糧還沒有漲價,多買一點。真要是大旱,顆粒不收,咱有糧食,不怕。”


    陳老太是一家的決策者。一行人趕著牛車來到縣城裏最大的糧鋪買糧。買糧的人稀稀落落,看樣子這個壞消息還沒有傳到這個偏僻的小縣城裏。


    陳若彤從劉富貴那裏搜刮的糧食還剩四分之三,她要把這些糧食偷渡出來,運回陳地主家。


    於是她對陳老頭說:“爺,您和爹去麵館吃點麵,正好休息一會兒,我和奶去糧鋪看一看。”陳若彤向陳老太眨眨眼,摸摸自己的荷包。


    陳老太會意:“行,聽孫女的。”


    祖孫二人進入糧鋪問價錢,果然,糧價沒變:精米十三文一斤,普通大米十文一斤,糙米七文一斤,白麵十一文一斤,黑麵六文一斤……


    陳若彤和店小二聊了一會兒,得知糧鋪後院搬糧方便,於是把陳老太支出去:“奶,一會兒我來付錢,我有錢,您去讓爺爺把牛車趕到糧鋪後門,咱們買的多,在後門那兒取糧方便些。”


    陳老太步履如風奔向麵館,陳若彤也快步拐向糧鋪後門。


    正好糧庫後門有一處拐角,很隱蔽,她從空間拿出五袋大米,五袋白麵,三袋小米,堆成了小山。一輛牛車地方並不大,也隻能裝下這些,再說人還得坐到上麵去呢,十三袋糧食,五個大人一千多斤的重量夠牛受的了。


    呃,辛苦了,老牛!


    一家人都沒有懷疑糧食的來曆不正常,陳老頭咂吧咂吧嘴說:“這點糧不夠啊,明日還得來買些,咱們家走吧!”


    在城裏,牛車隻拉著糧食慢悠悠地往前走。五個人跟在牛車後頭,當走到糕點鋪子時,陳若彤進去買了些糕點,然後又從空間偷渡出來一些,一行人心情沉重地回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靜不脫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靜不脫俗並收藏在古代我隻想當鹹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