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漸漸西沉,將天邊染成一片絢爛的金黃色。場院的稻穀被撒上了一片金黃,似一座座金山,煞是耀眼好看!
忙碌了一整天的人們終於停下手中繁忙的活計,伸展著疲憊的身軀,開始整理工具和物品,準備享用豐盛的晚餐。
莊子上此時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肴,每一道菜都是用新鮮采摘的土豆、地瓜、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精心烹製而成。這些食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讓人垂涎欲滴。
晚餐特別突出了地瓜這個主角。陳若彤特意吩咐廚房製作了各種美味的地瓜食品,地瓜餅、拔絲地瓜,地瓜粥……這些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食欲大增。
除了傳統的地瓜料理,陳若彤又從空間中取出了土豆粉和地瓜粉條,做出了兩道令人驚豔的佳肴——小雞燉粉條和排骨燉寬粉。
當這兩道菜端上桌時,眾人都被那獨特的口感所吸引。
粉條入口爽滑細膩,富有彈性,與鮮嫩多汁的雞肉和香酥入味的排骨搭配在一起,簡直是天作之合。
大家紛紛對這種新奇的食物讚不絕口,直呼:“真是太好吃了!”
陳老頭好奇地問道:“老孫子,這所謂的粉條到底是用什麽做出來的?怎麽會如此美味!”
“爺爺,您看,這潔白如雪的粉條是用土豆製成的;而這種顏色稍微深一些的粉條,則是由地瓜做成的。
等到明年咱們大規模種植土豆和地瓜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加工成更多的粉條啦。
這樣既方便存儲和食用,還能拿去市場上銷售,說不定還能賺不少錢呢!”
聽了陳若彤的話,大家都興奮不已,仿佛看到了未來美好的前景。
一頓豐盛的飯菜過後,眾人皆是酒足飯飽、心滿意足。
此時,一盤盤清甜可口的西瓜被端上了桌,成為了備受歡迎的飯後水果。這些西瓜個個碩大圓潤,瓜瓤鮮紅多汁,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要知道,如今市麵上一個西瓜能賣到五兩銀子的高價!如此昂貴的價格,使得普通人家根本難以承受得起。哪怕隻是其中小小的一塊西瓜,也值百十文錢呐!
陳家毫不吝嗇,將西瓜分給院子裏的每一位佃農,讓每個人都能夠品嚐到這份清涼與甘甜。
也正因如此,大夥兒才心甘情願地為陳老頭賣力幹活兒。畢竟在這裏,不僅有美味佳肴可享,還能拿到豐厚的工錢,試問誰會不樂意呢?
待到張知府即將離開之時,陳若彤更是親自為他準備了滿滿兩大車的新鮮蔬果。
麵對這般熱情周到的款待,張知府喜笑顏開,樂得見牙不見眼,連忙對著陳建樹說道:“親家啊,你們家的好東西我可是沒少享用喲!
咱們張府這一年來,無論是水果還是蔬菜,從未間斷過供應。
你就放寬心吧,像地瓜這種產量極高的農作物,朝廷一定會予以高度重視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聽到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啦!”
陳若彤就盼著地瓜豐收呢,讓小皇上也嚐一嚐,然後一高興又封個爵位啥的,那陳家的地位就更高了,她也就算完成任務了。
送走了張知府之後,陳家眾人紛紛圍坐在一處,開始興致勃勃地開小會,嘮起了家常。
陳若彤向家人們簡要地介紹了京城兩處生意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所帶來的收益情況。
聽到這些消息,家裏人的反應可謂是驚訝萬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能想到,自家的生意竟然能得到當今聖上的高度重視!
有了皇上這座堅實的靠山,家人們徹底放下心來。
這時,陳老頭感慨地說道:“今年咱們家這幾個莊子的收成,可比去年還要好出許多呢!這糧食一下子多了這麽多,根本就吃不完呐!
而且咱們家又不用交稅,倒是那些佃農們還得按時給咱們交租納稅。可要是說把多餘的糧食拿去賣掉吧,卻也換不來多少銀錢!”
陳若彤聽後,連忙回應道:“咋?爺爺,您還嫌糧食太多不成?
其實,您可以先留一部分糧食備用,至於剩下的部分嘛,交給我來處理就好了。
另外,還有那些新鮮的蔬菜,我自有辦法將它們妥善保存起來。等到了冬季再拿出來出售,肯定能賣出個好價錢!”
原來,陳若彤之所以會大量儲存糧食和蔬菜,正是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甄羽也曾說過,邊境不太平,再者,梁涯池又蠢蠢欲動,蓄意謀反,這要打起仗來,糧食可是稀缺物資呢,到時候有錢都買不到。
她要把大批糧食,瓜果蔬菜往空間裏多儲存一些,以防後患。
陳大海又問道,“四弟,那個粉條可真好吃,這可是一種新知吃食呢,那到底是咋做出來的呀?
咱家這麽多土豆,地瓜,除了留種之外,留一部分自家吃,也可以做成粉條吃啊!
那個小雞燉粉條真是太香了,你那裏還有沒有了?明日咱們再吃一頓,如何?”
“大哥,你是想說大嫂還沒吃著呢吧?你要給她留一些,對吧?放心,我這裏還有不少呢,明日回府我就做給大嫂二嫂吃!”
陳大海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甚好!甚好!嗬嗬嗬……”
陳老頭摸著下巴問道,“小四,明年咱得往陳家堡多運些土豆,地瓜種子。
讓老家人大量種植,然後做出粉條出售,這獨一無二的吃食,定能賣個好價錢。
咱們這兒就不設工坊了,自己想吃就少做點。咱得把老家帶起來,讓老家人也富起來,過上好日子!”
陳若彤眼睛一亮道,“爺爺好主意呀,做粉條的手藝很好學的。
趁著新吃食剛問世,可以多掙幾年錢。等都普及了,大家也知道怎樣做粉條了,也就賣不上價了。
但老家人那時都已經富起來了,也可以再選別的發家出路。
爺爺的想法很好,那我把製作方法寫下來,爺爺把方法交給來這做工的老家人,等手藝學好了,明年就可以回去開個粉房,賣粉條了!”
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陳若彤便在散會後回自己房間裏,進入空間寫粉條的製作方法。
前世小的時候,她和家人就去粉房買過粉條,看人家怎樣漏粉。後來在小視頻當中,也看過此類的視頻,自己還在家親手做過。
忙碌了一整天的人們終於停下手中繁忙的活計,伸展著疲憊的身軀,開始整理工具和物品,準備享用豐盛的晚餐。
莊子上此時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肴,每一道菜都是用新鮮采摘的土豆、地瓜、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精心烹製而成。這些食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讓人垂涎欲滴。
晚餐特別突出了地瓜這個主角。陳若彤特意吩咐廚房製作了各種美味的地瓜食品,地瓜餅、拔絲地瓜,地瓜粥……這些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食欲大增。
除了傳統的地瓜料理,陳若彤又從空間中取出了土豆粉和地瓜粉條,做出了兩道令人驚豔的佳肴——小雞燉粉條和排骨燉寬粉。
當這兩道菜端上桌時,眾人都被那獨特的口感所吸引。
粉條入口爽滑細膩,富有彈性,與鮮嫩多汁的雞肉和香酥入味的排骨搭配在一起,簡直是天作之合。
大家紛紛對這種新奇的食物讚不絕口,直呼:“真是太好吃了!”
陳老頭好奇地問道:“老孫子,這所謂的粉條到底是用什麽做出來的?怎麽會如此美味!”
“爺爺,您看,這潔白如雪的粉條是用土豆製成的;而這種顏色稍微深一些的粉條,則是由地瓜做成的。
等到明年咱們大規模種植土豆和地瓜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加工成更多的粉條啦。
這樣既方便存儲和食用,還能拿去市場上銷售,說不定還能賺不少錢呢!”
聽了陳若彤的話,大家都興奮不已,仿佛看到了未來美好的前景。
一頓豐盛的飯菜過後,眾人皆是酒足飯飽、心滿意足。
此時,一盤盤清甜可口的西瓜被端上了桌,成為了備受歡迎的飯後水果。這些西瓜個個碩大圓潤,瓜瓤鮮紅多汁,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要知道,如今市麵上一個西瓜能賣到五兩銀子的高價!如此昂貴的價格,使得普通人家根本難以承受得起。哪怕隻是其中小小的一塊西瓜,也值百十文錢呐!
陳家毫不吝嗇,將西瓜分給院子裏的每一位佃農,讓每個人都能夠品嚐到這份清涼與甘甜。
也正因如此,大夥兒才心甘情願地為陳老頭賣力幹活兒。畢竟在這裏,不僅有美味佳肴可享,還能拿到豐厚的工錢,試問誰會不樂意呢?
待到張知府即將離開之時,陳若彤更是親自為他準備了滿滿兩大車的新鮮蔬果。
麵對這般熱情周到的款待,張知府喜笑顏開,樂得見牙不見眼,連忙對著陳建樹說道:“親家啊,你們家的好東西我可是沒少享用喲!
咱們張府這一年來,無論是水果還是蔬菜,從未間斷過供應。
你就放寬心吧,像地瓜這種產量極高的農作物,朝廷一定會予以高度重視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聽到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啦!”
陳若彤就盼著地瓜豐收呢,讓小皇上也嚐一嚐,然後一高興又封個爵位啥的,那陳家的地位就更高了,她也就算完成任務了。
送走了張知府之後,陳家眾人紛紛圍坐在一處,開始興致勃勃地開小會,嘮起了家常。
陳若彤向家人們簡要地介紹了京城兩處生意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所帶來的收益情況。
聽到這些消息,家裏人的反應可謂是驚訝萬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能想到,自家的生意竟然能得到當今聖上的高度重視!
有了皇上這座堅實的靠山,家人們徹底放下心來。
這時,陳老頭感慨地說道:“今年咱們家這幾個莊子的收成,可比去年還要好出許多呢!這糧食一下子多了這麽多,根本就吃不完呐!
而且咱們家又不用交稅,倒是那些佃農們還得按時給咱們交租納稅。可要是說把多餘的糧食拿去賣掉吧,卻也換不來多少銀錢!”
陳若彤聽後,連忙回應道:“咋?爺爺,您還嫌糧食太多不成?
其實,您可以先留一部分糧食備用,至於剩下的部分嘛,交給我來處理就好了。
另外,還有那些新鮮的蔬菜,我自有辦法將它們妥善保存起來。等到了冬季再拿出來出售,肯定能賣出個好價錢!”
原來,陳若彤之所以會大量儲存糧食和蔬菜,正是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甄羽也曾說過,邊境不太平,再者,梁涯池又蠢蠢欲動,蓄意謀反,這要打起仗來,糧食可是稀缺物資呢,到時候有錢都買不到。
她要把大批糧食,瓜果蔬菜往空間裏多儲存一些,以防後患。
陳大海又問道,“四弟,那個粉條可真好吃,這可是一種新知吃食呢,那到底是咋做出來的呀?
咱家這麽多土豆,地瓜,除了留種之外,留一部分自家吃,也可以做成粉條吃啊!
那個小雞燉粉條真是太香了,你那裏還有沒有了?明日咱們再吃一頓,如何?”
“大哥,你是想說大嫂還沒吃著呢吧?你要給她留一些,對吧?放心,我這裏還有不少呢,明日回府我就做給大嫂二嫂吃!”
陳大海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甚好!甚好!嗬嗬嗬……”
陳老頭摸著下巴問道,“小四,明年咱得往陳家堡多運些土豆,地瓜種子。
讓老家人大量種植,然後做出粉條出售,這獨一無二的吃食,定能賣個好價錢。
咱們這兒就不設工坊了,自己想吃就少做點。咱得把老家帶起來,讓老家人也富起來,過上好日子!”
陳若彤眼睛一亮道,“爺爺好主意呀,做粉條的手藝很好學的。
趁著新吃食剛問世,可以多掙幾年錢。等都普及了,大家也知道怎樣做粉條了,也就賣不上價了。
但老家人那時都已經富起來了,也可以再選別的發家出路。
爺爺的想法很好,那我把製作方法寫下來,爺爺把方法交給來這做工的老家人,等手藝學好了,明年就可以回去開個粉房,賣粉條了!”
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陳若彤便在散會後回自己房間裏,進入空間寫粉條的製作方法。
前世小的時候,她和家人就去粉房買過粉條,看人家怎樣漏粉。後來在小視頻當中,也看過此類的視頻,自己還在家親手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