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二爺,袁二爺,你家小孫女掉水裏去啦!”村口張老二媳婦拍著手慌張地來袁家報信。


    袁二爺聽見聲音慌張的從屋裏跑出來,就看見他二兒子背著一個小女孩渾身濕噠噠的往家趕。


    袁二爺的妻子方婆子,一看這情形就覺得大事不妙,大叫著“老大家的,快去給妞妞找身幹衣服,老二家的,快去隔壁村請胡大夫。”然後和老伴慌慌張張的跑上前去。


    老大家的娘家姓周,看見自己閨女在她二叔背上人事不省,一下給嚇懵了,抖著手在原地轉了一圈才回過神來,忙去房間找衣服。


    老二家的娘家姓胡,和那胡大夫同宗,有那麽點拐著彎的親戚關係。


    袁二郎將自己侄女背進屋裏,方婆子和周氏就快手快腳地給孩子換上幹衣服,將被子給蓋的嚴嚴實實。


    此時堂屋裏,袁二郎和袁二爺正在對著一眾蘿卜頭問情況,“狗蛋,你最大,你說說剛剛發生了什麽?”


    被點到的狗蛋是村東邊張家的小孫子,今年十一歲了,也不知是凍的還是嚇的,他一邊絞著手一邊哆嗦道:“我們,我們今天早上看外麵水結冰了,就,就跑到村東麵的池塘上玩,因為冰麵看著很厚,我們就互相推著手走,


    結果,結果,我們幾個人沒注意,一下把妞妞推出去了,她就摔了一屁蹲,把冰麵摔裂了條縫,


    本來我們想過去拉她起來,結果,結果我一靠近冰麵裂的更厲害了,我們一下子都就不敢動了,然後妞妞準備自己站起來的時候,冰麵就破了,她就掉水裏了。


    還好袁二叔打那兒過,把妞妞撈起來了。我們,我們也不是故意的。”


    說到最後,這孩子的手已經絞成一團,聲音也變成蚊子聲。


    在一旁看著張家老漢,聽完小孫子說的話,一把抓過門邊的掃帚,提著就打,“叫你調皮叫你調皮,叫你在家呆不住,我揍你。”屋子一溜七八個孩子的父母,也一個個提著耳朵罵將起來,堂屋裏瞬間鬧哄哄的。


    袁二爺雖心裏不高興,可也不能任人家在他屋裏教訓孩子,還是和袁二郎一起上前攔了。“這是幹嘛,這是幹嘛?孩子們又不是故意的。”


    張老漢賠著小心,“袁二哥,對不住,是這小子不懂事,都是他的錯,回頭我就叫我家柱子好好教他。”


    其他孩子的家人也緊著道歉,正此時,胡氏領著胡大夫進了屋,同行的還有擺攤回來的袁大郎,張老漢和其他村裏人看大夫來了,都安靜了下來。


    胡大夫是隔壁村的赤腳大夫,附近村子裏有點小毛小病的都愛找他來看,他朝袁二爺點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然後被方婆子領進了屋,


    一番查看,就搖著頭道:“這麽快就起了高熱,脈象也很凶險,恐怕不好治,我先給孩子開個湯藥速速熬好灌進去,再去找縣上的大夫來看,找同仁醫館的趙大夫,他善治此類急症。”


    袁大郎一聽,轉身就要走,一旁的周氏忙抓住他胳膊,道:“去縣上先找趟我大哥,再去醫館。”


    袁大郎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家裏沒錢了,他輕輕拍了下周氏的手,應了聲,“哎,我知道了。”


    胡大夫留了一副藥,連診金都沒要就搖頭走了,還留在堂屋的村裏人一看,都覺得事兒不太好,紛紛安慰了兩句話離開了,隻有村裏的實在親屬,還留在屋裏,袁大爺就是其中一個。


    袁大爺是袁二爺的堂哥哥,在袁家村當的村長,當年分家的時候,他那一房頭分的大頭,直到現在,家境也屬袁家村第一富,原本袁二爺家境也算可以,隻是這些年掙得沒有花的多,漸漸就沒落了。


    袁大爺看堂屋裏人走得差不多了,弟媳也著急到廚房熬藥,便拉著兄弟小聲問道:“胡大夫怎麽說的啊?”


    袁二爺這才歎了一口氣道:“無妄之災啊,胡大夫說這孩子病起的急,要縣裏找大夫來看呢!”


    袁大爺一聽二話沒說,就從腰上解開錢袋子,從裏取出兩塊銀角子,道:“我知你手裏不寬裕,這幾年老二成親,家裏又起了房子,緊著就小石頭年年生病,著實花費了不少,這銀子,你先拿著用,不夠再來找我,把孩子治好要緊,這都數九的天了,掉水裏可不是鬧著玩的。”


    袁二爺看著手裏的二塊銀角子,好半天才應了一聲,“哎,那等我有錢了就還你。”


    袁大爺走後,袁二爺把手裏捏了好半天的銀子塞到方氏手裏,“大堂哥給的,你收著。”


    一直到了晌午,袁大郎才從鎮上把趙大夫帶回家。


    趙大夫醫術不錯,一見到躺在床上的妞妞就著手給她針灸,又開了湯藥,說道:“我先開一副藥喝下去,看看情況。若是有效,我明日早上再來就行。”


    一劑藥喝下去後,袁未醒了,迷迷糊糊間看見幾重人影又昏睡過去,等她徹底清醒,已經是兩天後了,隻看見房門外,方婆子和兩個兒媳一邊擇菜一邊說話,道:“趙大夫可真仁厚,見咱們拿不出那缺的四十五文錢也不惱,隻叫我們以後有錢了送到醫館去。”


    胡氏在一旁點點頭,也道:“其實,我表叔說不止趙大夫仁厚,是整個同仁醫館都是這樣的,他們醫館的規矩,到年底,即使有欠的藥費收不上來,來年也不會主動追究了。”


    周氏聽完,立即道:“那不行,他不追究,我也得送去,沒有錢那是沒有辦法,有錢不還,心裏總有疙瘩。”一旁的方婆子也點頭應是。


    袁未躺在床上安靜地聽他們說話,才知道,為了給她治病,家裏花了小三兩銀子,還倒欠醫館四十五文銀錢。


    而她家裏六畝地兩個小山頭,養活十一口人。


    袁二爺二老生了三個兒子,隻有前兩個成親了,他爹生了三個,他二叔生了一個,她小叔還沒成親,算起來,隻有兩個人是正經勞動力。


    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他爹過了農忙就得挑著四五十斤的豆腐去大集上擺攤,賣不出的就走村串戶的叫賣,她二叔和小叔在南溪河上擺渡撐船,


    哦對,南溪河是他們這裏的第一大河,從縣西麵邊界發源,一直流進隔壁縣的焦湖,河道很寬,不好架橋,要渡河就得坐船,她二叔能在水裏撈起她,就是因為停在河邊的船壞了,他回家來拿修理的工具,結果救起了她。


    人生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她家竟占了兩樣,想到這裏她不禁歎了口氣。


    門外的說話聲驟然一停,周氏朝屋裏望去,發現孩子醒了,忙進來問道:“感覺可好些?”


    袁未點點頭,望著麵前的婦人,帶著一些鼻音道:“娘,我要去茅廁。”


    方婆子也在一旁,道:“外麵冷,就在夜壺裏上吧,上完倒了就行。奶去給你煮些米粥來。”說完她轉身就走了。


    很久很久以後,袁未都記得這一天,她奶給她端來一碗小米粥,她娘給她倒了夜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