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葛根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未正式好起來的時候,已經是二九的最後一天了,因為怕她生病,這些天,她娘給她裹成了粽子,還不讓她出門,即使是出門,她奶也是走到哪帶到哪,就怕她一不小心出亂子。
這不,今天中午天氣很好,太陽暖烘烘的,她奶決定去她家山頭上拾柴火,就對著周氏道:“我去山上打點柴回來,你把孩子看好。”
袁未在家已經悶壞了,忙拿起一把柴刀跟上,她奶本來不想讓她去,可對上她乖巧的眼神,不自覺地就道:“得,一起上山吧,也讓你放放風。”
這個地方的山不是很高,一眼望過去全是一兩百米高的小山頭,
她家兩座山頭,打理的也很一般,隻在陽坡種了一些茶樹,還不是那種很好的品種,陰坡則在山腳處種了一點梨樹,稀稀落落的,顏黎看了都懷疑這果樹每年結不結果。
方婆子拉著袁未爬到半山腰,停在一片枯藤邊說道:“瞧這片葛藤長的,每年發的老長,要不是能搓繩條,我非叫你爺爺全挖給村頭屠戶家喂豬了不可。”
袁未低頭,看著這光禿禿的藤蔓,心想葛根不是中藥嗎?。
於是她脫口而出道:“喂豬幹嘛,這不是中藥嗎?”
方婆子揮舞柴刀的手一頓,說道:“啥?能製藥?”
袁未站在那裏,朝他奶點頭道:“得看是柴葛還是粉葛,柴葛沒粉,挖了送給藥房炮製,粉葛得取粉,曬幹的粉和藕粉似的。”
方婆子指著這片地道:“那這肯定是粉葛,麵麵的,豬愛吃這玩意。”不過她又疑惑道:“粉葛取粉?怎麽取?”
袁未便道:“跟磨豆腐差不了多少,給葛根洗幹淨了,削皮,弄得碎碎的,擱水裏攪和,等攪差不多了就拿吊袋把渣渣濾出來,把水澄清了,底下的粉就是葛根粉了。”
方婆子聽著聽著就瞪大眼睛,反應過來後先是捂住袁未的嘴巴,然後跟做賊似的四處張望,然後小聲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麽清楚?”
袁未指著方婆子的手,心想:您老把手捂的這麽緊,我咋回答你?
方婆子這才鬆開手,小聲叮囑道:“你就擱我耳邊說,別叫人聽見了。”
袁未隻得在她耳邊小聲說道:“我擱夢裏夢到的。”
方婆子不信,她道:“怎麽不叫別人夢到?”
袁未隻得賣力地忽悠道:“是真的,上次我不是掉水裏了嗎?好了以後,我連著三天都在做夢,每個夢裏我都在一個特別特別漂亮的地方幹活,亂七八糟的活,可辛苦了。這就是我上次做夢時幹的活,您要不信,您就拿這樹根試試唄。”
方婆子半信半疑地道:“真能取出粉來?”雖然她嘴上還說著疑問句,手上的動作卻很誠實,她已經開始拿著柴刀刨起土來。
袁未忙上前問道:“奶你這葛根,得讓它長兩年才能取粉,不然沒有藥性。”
方婆子瞧了小孫女一眼,道:“別說兩年了,這破東西五年都有了。”
剛挖了兩下方婆子又問道:“你不會一直做怪夢吧?”
袁未忙搖頭道:“就那三天做夢了,奶,哪能天天做夢幹活!那不累死了嘛!”心中也在腹誹:我要是天天做夢,您不得拿我當怪物。
方婆子忙“呸呸”兩聲,“小小年紀說什麽死不死的,還有你這方子出去可別亂說,若是有那歹人聽見將你擄了去,那可就糟了,方子若是成了,咱家就賣出去貼補些家用,要是不成,左右隻是費些力氣和功夫。”
袁未聽到這裏,心裏覺得這老太太心地是真的不錯,還擔心她的安全。
想到這裏,袁未忙上前幫她把枯藤砍斷,方婆子嫌棄柴刀刨地不得勁,於是把袁未留在山上,自己來去匆匆,取了一把鋤頭回來。
方婆子也是一時糊塗了,腳趾頭想也知道柴刀刨地不得勁嘛!
等她們下山的時候,方婆子背了一背簍的樹根,上麵搭著幾捆柴火,村裏人同她打招呼:“袁二奶奶,帶孫女打柴呢!”
方婆子點點頭應著:“是啊,這不是臘月來了嘛,家裏得堆點柴。”
袁家村村落不大,村東頭不遠處是一道溝渠,那邊住著幾戶姓張的,其中有一家就是方婆子說的屠戶,方圓幾裏,也就這一家常年養豬,姓袁的大部分都住在村西邊,村西邊更平坦開闊。
袁二爺家住在村西甩邊的位置,兩排的石頭房子建的齊整,房子之間留出的空間箍成了一個大院,此時院裏正曬著衣服。
方婆子將一背簍的柴火倒在院子裏,指揮著剛到家的袁二爺道:“當家的,咱山上挖的那葛根,沒背完,你給我把背回來,記得把旁邊的樹枝藤子蓋上麵一起背回來。”
袁二爺腳剛踏進家門又被支使出去,隻得認命的提著籮筐往山上去,一邊走一邊在心裏嘀咕:這婆子,今兒怎麽想起來挖葛根?
方婆子此時幹勁十足,一回來就指揮著兩個兒媳婦幫她幹活,周氏和胡氏隻得放下手裏的織機來幫她削皮。
袁未一邊看著兩個弟弟,一邊給她們幫忙,隻見她從水缸裏舀了幾瓢水倒在盆裏,準備把削好皮的葛根清洗幹淨,隻是冬天太冷了,一碰水,就冷得凍手,
周氏把她扒拉到一邊道:“娘去井裏提兩桶來,井裏水熱乎些。”
袁未點點頭,站在凳子上把院子裏的衣服都收進家裏,這院裏現在灰撲撲的,別把衣服弄髒了。
兩個弟弟有伴也不往外麵跑,看著大人們在外麵忙活,一個勁的往邊上湊,袁未忙把孩子們拉住。
周氏看了看太陽,問道:“娘,該做晚食了,讓妞妞去煮飯吧。”
方婆子這才看了看天,“哎喲,我都忙忘了,我去給她舀點米。”
方婆子風風火火地跑向廚房,等做好這一切的時候,袁二爺剛好回來,等他把筐裏的葛根全倒在地上,才問道:“你們這裏在幹啥呢?”
兩個兒媳搖頭,道:“不知道啊,娘沒說。”
袁二爺瞪眼,心想:這你們也不問問就幹啊?
方婆子一看家裏又多了一個能幹這活的,立馬支使起來,“我取葛根粉掙錢,你趕緊給我削皮,天不早了。”
袁二爺心有質疑,但看老婆子這副樣子,也知就算問了也被她嫌煩,索性閉緊嘴巴忙活。
等袁家的三個兒子和大孫子回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副模樣,家裏的四個大人正拿著棒槌、斧頭,菜刀,一個個撅著腚對著樹根又砸又剁,旁邊站著三個孩子一人手裏拿著一截烤的黑黢黢的樹根在那啃。
袁大郎問了也沒人耐煩回他,還被老娘催促著,“趕緊來幹活,這天都晚了。”
方婆子看家裏幹活的人夠了,直了直腰道:“你們先忙著,我去菜地裏砍棵大白菜回來。”
袁三郎此時已經餓扁了,肚子咕嚕咕嚕直叫,聽見她娘說還沒燒菜,忙把自己魔爪伸向兩個侄子,“小石頭,小鐵頭,吃得什麽好吃的?給小叔吃一口?”
兩孩子忙躲著他,袁未看了自己隻吃了一口的烤葛根,默默地拿過菜刀削去吃過的那一截,遞過去道:“小叔,你吃吧。”
袁三郎接過,拍了拍她的頭,誇道:“還是我們妞妞會心疼人。”
袁未她已經是大孩子了,一點也不喜歡別人拍她的頭,於是皺著眉頭扒拉掉他的手,催促道:“小叔你趕緊吃,吃完還得攪漿子,晚上得點油鬆幹活了。”
袁三郎這才懶懶散散地開始忙活。
等吃過晚飯,一切忙完,早已經四下寂靜,連村裏的狗都不叫一聲。
這不,今天中午天氣很好,太陽暖烘烘的,她奶決定去她家山頭上拾柴火,就對著周氏道:“我去山上打點柴回來,你把孩子看好。”
袁未在家已經悶壞了,忙拿起一把柴刀跟上,她奶本來不想讓她去,可對上她乖巧的眼神,不自覺地就道:“得,一起上山吧,也讓你放放風。”
這個地方的山不是很高,一眼望過去全是一兩百米高的小山頭,
她家兩座山頭,打理的也很一般,隻在陽坡種了一些茶樹,還不是那種很好的品種,陰坡則在山腳處種了一點梨樹,稀稀落落的,顏黎看了都懷疑這果樹每年結不結果。
方婆子拉著袁未爬到半山腰,停在一片枯藤邊說道:“瞧這片葛藤長的,每年發的老長,要不是能搓繩條,我非叫你爺爺全挖給村頭屠戶家喂豬了不可。”
袁未低頭,看著這光禿禿的藤蔓,心想葛根不是中藥嗎?。
於是她脫口而出道:“喂豬幹嘛,這不是中藥嗎?”
方婆子揮舞柴刀的手一頓,說道:“啥?能製藥?”
袁未站在那裏,朝他奶點頭道:“得看是柴葛還是粉葛,柴葛沒粉,挖了送給藥房炮製,粉葛得取粉,曬幹的粉和藕粉似的。”
方婆子指著這片地道:“那這肯定是粉葛,麵麵的,豬愛吃這玩意。”不過她又疑惑道:“粉葛取粉?怎麽取?”
袁未便道:“跟磨豆腐差不了多少,給葛根洗幹淨了,削皮,弄得碎碎的,擱水裏攪和,等攪差不多了就拿吊袋把渣渣濾出來,把水澄清了,底下的粉就是葛根粉了。”
方婆子聽著聽著就瞪大眼睛,反應過來後先是捂住袁未的嘴巴,然後跟做賊似的四處張望,然後小聲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麽清楚?”
袁未指著方婆子的手,心想:您老把手捂的這麽緊,我咋回答你?
方婆子這才鬆開手,小聲叮囑道:“你就擱我耳邊說,別叫人聽見了。”
袁未隻得在她耳邊小聲說道:“我擱夢裏夢到的。”
方婆子不信,她道:“怎麽不叫別人夢到?”
袁未隻得賣力地忽悠道:“是真的,上次我不是掉水裏了嗎?好了以後,我連著三天都在做夢,每個夢裏我都在一個特別特別漂亮的地方幹活,亂七八糟的活,可辛苦了。這就是我上次做夢時幹的活,您要不信,您就拿這樹根試試唄。”
方婆子半信半疑地道:“真能取出粉來?”雖然她嘴上還說著疑問句,手上的動作卻很誠實,她已經開始拿著柴刀刨起土來。
袁未忙上前問道:“奶你這葛根,得讓它長兩年才能取粉,不然沒有藥性。”
方婆子瞧了小孫女一眼,道:“別說兩年了,這破東西五年都有了。”
剛挖了兩下方婆子又問道:“你不會一直做怪夢吧?”
袁未忙搖頭道:“就那三天做夢了,奶,哪能天天做夢幹活!那不累死了嘛!”心中也在腹誹:我要是天天做夢,您不得拿我當怪物。
方婆子忙“呸呸”兩聲,“小小年紀說什麽死不死的,還有你這方子出去可別亂說,若是有那歹人聽見將你擄了去,那可就糟了,方子若是成了,咱家就賣出去貼補些家用,要是不成,左右隻是費些力氣和功夫。”
袁未聽到這裏,心裏覺得這老太太心地是真的不錯,還擔心她的安全。
想到這裏,袁未忙上前幫她把枯藤砍斷,方婆子嫌棄柴刀刨地不得勁,於是把袁未留在山上,自己來去匆匆,取了一把鋤頭回來。
方婆子也是一時糊塗了,腳趾頭想也知道柴刀刨地不得勁嘛!
等她們下山的時候,方婆子背了一背簍的樹根,上麵搭著幾捆柴火,村裏人同她打招呼:“袁二奶奶,帶孫女打柴呢!”
方婆子點點頭應著:“是啊,這不是臘月來了嘛,家裏得堆點柴。”
袁家村村落不大,村東頭不遠處是一道溝渠,那邊住著幾戶姓張的,其中有一家就是方婆子說的屠戶,方圓幾裏,也就這一家常年養豬,姓袁的大部分都住在村西邊,村西邊更平坦開闊。
袁二爺家住在村西甩邊的位置,兩排的石頭房子建的齊整,房子之間留出的空間箍成了一個大院,此時院裏正曬著衣服。
方婆子將一背簍的柴火倒在院子裏,指揮著剛到家的袁二爺道:“當家的,咱山上挖的那葛根,沒背完,你給我把背回來,記得把旁邊的樹枝藤子蓋上麵一起背回來。”
袁二爺腳剛踏進家門又被支使出去,隻得認命的提著籮筐往山上去,一邊走一邊在心裏嘀咕:這婆子,今兒怎麽想起來挖葛根?
方婆子此時幹勁十足,一回來就指揮著兩個兒媳婦幫她幹活,周氏和胡氏隻得放下手裏的織機來幫她削皮。
袁未一邊看著兩個弟弟,一邊給她們幫忙,隻見她從水缸裏舀了幾瓢水倒在盆裏,準備把削好皮的葛根清洗幹淨,隻是冬天太冷了,一碰水,就冷得凍手,
周氏把她扒拉到一邊道:“娘去井裏提兩桶來,井裏水熱乎些。”
袁未點點頭,站在凳子上把院子裏的衣服都收進家裏,這院裏現在灰撲撲的,別把衣服弄髒了。
兩個弟弟有伴也不往外麵跑,看著大人們在外麵忙活,一個勁的往邊上湊,袁未忙把孩子們拉住。
周氏看了看太陽,問道:“娘,該做晚食了,讓妞妞去煮飯吧。”
方婆子這才看了看天,“哎喲,我都忙忘了,我去給她舀點米。”
方婆子風風火火地跑向廚房,等做好這一切的時候,袁二爺剛好回來,等他把筐裏的葛根全倒在地上,才問道:“你們這裏在幹啥呢?”
兩個兒媳搖頭,道:“不知道啊,娘沒說。”
袁二爺瞪眼,心想:這你們也不問問就幹啊?
方婆子一看家裏又多了一個能幹這活的,立馬支使起來,“我取葛根粉掙錢,你趕緊給我削皮,天不早了。”
袁二爺心有質疑,但看老婆子這副樣子,也知就算問了也被她嫌煩,索性閉緊嘴巴忙活。
等袁家的三個兒子和大孫子回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副模樣,家裏的四個大人正拿著棒槌、斧頭,菜刀,一個個撅著腚對著樹根又砸又剁,旁邊站著三個孩子一人手裏拿著一截烤的黑黢黢的樹根在那啃。
袁大郎問了也沒人耐煩回他,還被老娘催促著,“趕緊來幹活,這天都晚了。”
方婆子看家裏幹活的人夠了,直了直腰道:“你們先忙著,我去菜地裏砍棵大白菜回來。”
袁三郎此時已經餓扁了,肚子咕嚕咕嚕直叫,聽見她娘說還沒燒菜,忙把自己魔爪伸向兩個侄子,“小石頭,小鐵頭,吃得什麽好吃的?給小叔吃一口?”
兩孩子忙躲著他,袁未看了自己隻吃了一口的烤葛根,默默地拿過菜刀削去吃過的那一截,遞過去道:“小叔,你吃吧。”
袁三郎接過,拍了拍她的頭,誇道:“還是我們妞妞會心疼人。”
袁未她已經是大孩子了,一點也不喜歡別人拍她的頭,於是皺著眉頭扒拉掉他的手,催促道:“小叔你趕緊吃,吃完還得攪漿子,晚上得點油鬆幹活了。”
袁三郎這才懶懶散散地開始忙活。
等吃過晚飯,一切忙完,早已經四下寂靜,連村裏的狗都不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