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鄰裏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的袁朝笑出了聲,袁旭這才反應過來,捏了捏袁晨的小臉道:“好小子。”
幾人結伴走出私塾的大門,剛好門前有個錦衣男子帶著小廝與他們錯身而過。
袁未左眼一跳,察覺到什麽的袁未腳步微頓,向身後看去,隻見那男子走到門房處打聽:“在下荊州楊巍,請問老伯,這裏是否有一位名叫陸庭風的人?”
那門房答道:“有,他是我們私塾的夫子,應是還在書院裏。”
那楊巍躬身道:“那請老伯通傳一聲。”
盡管袁未已經放慢了腳步,也不好繼續再聽,遂跟上兄弟一起回了家。
一路上袁旭臉上都掛著笑臉,一進門周氏就察覺到幾人心情都不錯,問道:“有什麽好事啊?說來聽聽?”
袁旭從書袋裏取出筆記,道:“劉夫子給了我兩本四書的筆記,還送了妹妹一份字帖。”
周氏也知道在科舉考試中,這些筆記釋義都是極重要珍貴的,有的世家大族會把考中的學子筆記都放在族裏,供族裏子弟學習,而有比較有名的文士才子也會在考中功名之後,專門拓印自己的文章、釋義向外出售。
之前開春的時候,袁旭和袁曉也去書鋪合買了一份當世大儒寫的釋義和時文,每人還花了一兩半的銀子呢,真就比書都貴。
周氏看著袁旭手中的兩本書,笑道:“看來啊,咱家的東西真是送對了,劉夫子真是個仁厚的,這可是不好得的東西,你們可好好謝過了?”
兩人都點頭。
袁旭迫不及待地開始翻開其中一本讀了起來,袁未將剩下的一本也翻開看了幾眼,問道:“哥,這些要不要我幫你抄下來?”
袁旭搖搖頭,道:“不用你抄,明日我讓袁曉幫我抄,一人抄一本,很快的。”
袁未一聽就繼續往下看了。
周氏聽袁旭的話,在一旁滿意地笑了,問道:“你倆這是不是叫互通有無?”
袁朝在一旁寫作業,聽見周氏的問話,道:“娘,你好聰明啊,這都知道,怪不得姐姐和哥哥讀書都這麽厲害。”
袁晨在一旁補刀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麽你不太聰明的樣子!”
袁朝白了他一眼,道:“你還不是和我一樣!”
兩人又開始在一旁拌嘴。其他三人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
小院門口響起了敲門聲,周氏忙過去開門,結果是那住在對門的寡婦,夫家姓尹。
尹家媳婦嫁過來沒有幾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和一位六十老母。
隻見她挎了一籃子青菜遞給周氏,道:“家裏種的青菜,這兩天都在長苔,吃不過來,給你們送一些。”
周氏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收了,道:“謝謝大妹子,你等會,我給你把籃子騰出來。”
她轉身就拎著菜籃子進了廚房,出來的時候,籃子裏也不是空的,裏麵放了一塊豆腐幾片千張。
尹家媳婦一看,推辭起來,說什麽也不肯收,周氏怕推辭不過,便道:“不是什麽值錢的 東西,早上賣剩下的,拿著,回去給孩子們添個菜。”
說完眼疾手快地將籃子往她懷裏一塞,轉身關上了院門。
尹家媳婦拍著門喊道:“哎,嫂子。”沒把袁家門喊開,倒把隔壁王婆子家門喊開了。
周氏隔著門道:“天不早了,你回吧。”
尹家媳婦看了看籃子,又看了看隔壁探頭出來的王大娘,
不太自然地將籃子往腰間一挎,背過王婆子的視線,回家去了。
王婆子看著尹家媳婦的背影,偷偷撇嘴,“一個寡婦,走路老扭屁股,當誰看她啊!”
說完“嘭”地關上了門。
尹家媳婦回到家,準備關門的時候,她看著王家的方向翻了一個白眼,旁邊她的大兒子尹大平道:“娘,你怎麽了?”
“娘沒怎麽。”尹家媳婦不願與兒子說這些鄰裏間的閑言碎語,挎著籃子去了廚房。
惹得尹大平往門縫外探了一眼。
尹婆婆在廚房燒火,看見媳婦回來,忙問道:“菜送去了吧。”
“菜送去了,可袁嫂子又送了點豆腐和千張,我推辭不過,娘,你看。”尹家媳婦道。
尹婆婆擺擺手,道:“那就收下吧,鄰裏走動,你送點這,他給點那都是正常。”
“哎,回頭咱家種的新菜上來了,我再送些。”尹家媳婦道。
尹婆婆點點頭,指著她籃子道:“豆腐就今晚上吃吧,剩的那千張放鹽水裏泡著,明個再吃,別放壞了。”
袁家的院子裏,周氏正在炒菜薹,新鮮的菜薹正是脆嫩的時候。
起鍋燒油,放入蒜片, 炒香後下入切好的臘肉,炒出油脂,放入洗好的菜薹,大火翻炒 後,加入鹽和醬油調味便出鍋。
袁未端著盤子準備上菜,誇道:“大舅做的臘肉可真香。”
周氏盛著米飯笑道:“你娘我炒的菜就不香啦?”
袁未笑嘻嘻地道:“娘做的菜最香。”
袁朝從堂屋過來幫忙端米飯,聽見這句道:“姐姐,你怎麽這麽會拍馬屁?”
袁未還沒回答,周氏便問道,“你什麽意思?你娘我做的菜不好吃?”
此話一出,袁朝拿著飯碗的手,打了一個抖,差點給碗掉到地上去,他忙搖頭道:“不是,娘做的菜最好吃,”
飯後的夜晚有些涼,周氏給兩個臥房的窗戶都關上了,才安心睡下。
第二天一早,就發現天空下了小雨,袁未醒來的時候,周氏正在穿衣服,她裹著被子打了個抖,道:“娘,今兒倒春寒吧?”
周氏點點頭,道:“是,我給你拿棉衣穿,早上冷,別凍著。”
說著就從箱子裏拿出前幾天剛洗曬好的棉衣,還把隔壁三人的衣服也給拿了出來。
周氏給袁旭他們拿過新衣服,就見袁旭已經醒了,而袁朝和袁晨兩兄弟則橫叉豎五地睡在床上,周氏上前給倆孩子掖好被子,才出去準備做豆腐。
幾人結伴走出私塾的大門,剛好門前有個錦衣男子帶著小廝與他們錯身而過。
袁未左眼一跳,察覺到什麽的袁未腳步微頓,向身後看去,隻見那男子走到門房處打聽:“在下荊州楊巍,請問老伯,這裏是否有一位名叫陸庭風的人?”
那門房答道:“有,他是我們私塾的夫子,應是還在書院裏。”
那楊巍躬身道:“那請老伯通傳一聲。”
盡管袁未已經放慢了腳步,也不好繼續再聽,遂跟上兄弟一起回了家。
一路上袁旭臉上都掛著笑臉,一進門周氏就察覺到幾人心情都不錯,問道:“有什麽好事啊?說來聽聽?”
袁旭從書袋裏取出筆記,道:“劉夫子給了我兩本四書的筆記,還送了妹妹一份字帖。”
周氏也知道在科舉考試中,這些筆記釋義都是極重要珍貴的,有的世家大族會把考中的學子筆記都放在族裏,供族裏子弟學習,而有比較有名的文士才子也會在考中功名之後,專門拓印自己的文章、釋義向外出售。
之前開春的時候,袁旭和袁曉也去書鋪合買了一份當世大儒寫的釋義和時文,每人還花了一兩半的銀子呢,真就比書都貴。
周氏看著袁旭手中的兩本書,笑道:“看來啊,咱家的東西真是送對了,劉夫子真是個仁厚的,這可是不好得的東西,你們可好好謝過了?”
兩人都點頭。
袁旭迫不及待地開始翻開其中一本讀了起來,袁未將剩下的一本也翻開看了幾眼,問道:“哥,這些要不要我幫你抄下來?”
袁旭搖搖頭,道:“不用你抄,明日我讓袁曉幫我抄,一人抄一本,很快的。”
袁未一聽就繼續往下看了。
周氏聽袁旭的話,在一旁滿意地笑了,問道:“你倆這是不是叫互通有無?”
袁朝在一旁寫作業,聽見周氏的問話,道:“娘,你好聰明啊,這都知道,怪不得姐姐和哥哥讀書都這麽厲害。”
袁晨在一旁補刀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麽你不太聰明的樣子!”
袁朝白了他一眼,道:“你還不是和我一樣!”
兩人又開始在一旁拌嘴。其他三人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
小院門口響起了敲門聲,周氏忙過去開門,結果是那住在對門的寡婦,夫家姓尹。
尹家媳婦嫁過來沒有幾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兩個孩子和一位六十老母。
隻見她挎了一籃子青菜遞給周氏,道:“家裏種的青菜,這兩天都在長苔,吃不過來,給你們送一些。”
周氏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收了,道:“謝謝大妹子,你等會,我給你把籃子騰出來。”
她轉身就拎著菜籃子進了廚房,出來的時候,籃子裏也不是空的,裏麵放了一塊豆腐幾片千張。
尹家媳婦一看,推辭起來,說什麽也不肯收,周氏怕推辭不過,便道:“不是什麽值錢的 東西,早上賣剩下的,拿著,回去給孩子們添個菜。”
說完眼疾手快地將籃子往她懷裏一塞,轉身關上了院門。
尹家媳婦拍著門喊道:“哎,嫂子。”沒把袁家門喊開,倒把隔壁王婆子家門喊開了。
周氏隔著門道:“天不早了,你回吧。”
尹家媳婦看了看籃子,又看了看隔壁探頭出來的王大娘,
不太自然地將籃子往腰間一挎,背過王婆子的視線,回家去了。
王婆子看著尹家媳婦的背影,偷偷撇嘴,“一個寡婦,走路老扭屁股,當誰看她啊!”
說完“嘭”地關上了門。
尹家媳婦回到家,準備關門的時候,她看著王家的方向翻了一個白眼,旁邊她的大兒子尹大平道:“娘,你怎麽了?”
“娘沒怎麽。”尹家媳婦不願與兒子說這些鄰裏間的閑言碎語,挎著籃子去了廚房。
惹得尹大平往門縫外探了一眼。
尹婆婆在廚房燒火,看見媳婦回來,忙問道:“菜送去了吧。”
“菜送去了,可袁嫂子又送了點豆腐和千張,我推辭不過,娘,你看。”尹家媳婦道。
尹婆婆擺擺手,道:“那就收下吧,鄰裏走動,你送點這,他給點那都是正常。”
“哎,回頭咱家種的新菜上來了,我再送些。”尹家媳婦道。
尹婆婆點點頭,指著她籃子道:“豆腐就今晚上吃吧,剩的那千張放鹽水裏泡著,明個再吃,別放壞了。”
袁家的院子裏,周氏正在炒菜薹,新鮮的菜薹正是脆嫩的時候。
起鍋燒油,放入蒜片, 炒香後下入切好的臘肉,炒出油脂,放入洗好的菜薹,大火翻炒 後,加入鹽和醬油調味便出鍋。
袁未端著盤子準備上菜,誇道:“大舅做的臘肉可真香。”
周氏盛著米飯笑道:“你娘我炒的菜就不香啦?”
袁未笑嘻嘻地道:“娘做的菜最香。”
袁朝從堂屋過來幫忙端米飯,聽見這句道:“姐姐,你怎麽這麽會拍馬屁?”
袁未還沒回答,周氏便問道,“你什麽意思?你娘我做的菜不好吃?”
此話一出,袁朝拿著飯碗的手,打了一個抖,差點給碗掉到地上去,他忙搖頭道:“不是,娘做的菜最好吃,”
飯後的夜晚有些涼,周氏給兩個臥房的窗戶都關上了,才安心睡下。
第二天一早,就發現天空下了小雨,袁未醒來的時候,周氏正在穿衣服,她裹著被子打了個抖,道:“娘,今兒倒春寒吧?”
周氏點點頭,道:“是,我給你拿棉衣穿,早上冷,別凍著。”
說著就從箱子裏拿出前幾天剛洗曬好的棉衣,還把隔壁三人的衣服也給拿了出來。
周氏給袁旭他們拿過新衣服,就見袁旭已經醒了,而袁朝和袁晨兩兄弟則橫叉豎五地睡在床上,周氏上前給倆孩子掖好被子,才出去準備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