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倒春寒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倒春寒的天氣總是讓人一夜回到冬天,昨天暖和地穿上單衣,今天就凍得瑟瑟發抖。
袁未幾人抱著書袋撐著傘,往書院趕,路上袁朝就開始打噴嚏。
袁旭不放心他,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是不是昨晚蹬被子著涼了,怎麽老打噴嚏!”
袁未也道:“要不你回去,讓娘帶你看大夫去,我替你向夫子請假。”
袁朝搖頭不肯,道:“我本就沒有你們聰明,再請假連弟弟都學不過了。”
袁未無奈地道:“學習重要命重要啊?”
袁朝努著嘴道:“都重要,哎呀,我隻是打噴嚏,又沒流鼻涕又沒發燒,請什麽假?走。”
袁旭搖頭,突然發現這小子也挺強的,隻好先隨他去了。
袁未跟在後麵,道:“那你不舒服要說啊,要是覺得不對,我去給你找大夫。”
袁朝敷衍地應著。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學堂,就發現平時脫了冬裝的那些人又重新穿起了棉衣,教室的門窗也緊緊關上了。
袁未將兩把油紙傘收好靠在牆邊,最近他們這些外舍生在學《千字文》,劉夫子講到“ 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升階納陛,弁轉移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講的是皇宮擺宴、官員祝酒等情形。
這個片段,他給這些學生們講解了這些字詞的出處,又解釋了詞句的含義,袁未跟在一旁筆墨如飛的記著筆記。
好不容易課間休息了,卻沒法出去。
因為下雨,沒鋪石板的庭院總是泥濘,外舍生的教室裏全是同窗們打鬧嬉戲的聲音,袁未撐著腦袋發呆,恍惚間聽見窗外淅瀝淅瀝的雨聲。
袁未忽然想起了韓愈的那首詩,提筆就在紙上寫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落款處:韓愈
她待墨跡風幹,看著自己日漸有了形狀的毛筆字,滿意地點頭,將詩稿夾進了書中。
突然袁朝又在她身後打了個噴嚏,袁未一看,早上還算有活力的弟弟,此時兩個臉頰紅紅的,甚至開始流鼻涕。
袁未再也不顧他的反對,撐著雨傘去找劉夫子請假。
要知道,這個年代,感冒是會死人的。
袁未交待袁晨把自己的東西看一下,然後就把袁朝的東西都背在身上,陪著袁晨回去找大夫。
兩人到家的時候,周氏和袁大郎擺攤還沒回來,袁未取下鑰匙先開了門,道:“你先去屋裏,把衣服換一下,要是冷就到床上去。”
說完,袁未就跑到集市上找袁大郎夫婦。
“爹、娘,不好了,石頭病了,瞧著像風寒了。今早他就有點打噴嚏,我們讓他回家,他不幹,現在臉蛋子通紅的還流鼻涕,瞧著下一步要起燒了。”
周氏聽說袁朝風寒了,心裏一下著急起來。“這孩子,怎麽不聽勸呢!這從小到大沒有一年春天不生病的,到現在還記不住,妞妞啊,你幫你爹收攤,娘去前麵街請大夫。”
“就不賣啦?”袁大郎問。
“瞧今兒這街上有人嗎?收攤回家吧!”周氏一揚手穿著蓑衣就離開攤位,腳步匆忙地往同仁館趕,
留下袁大郎望著自己這案板上的一塊塊豆腐, 發愁道:“今兒下雨,沒賣完,瞧著剩的不多,可挑回去也吃不完啊!”
袁未道:“留下自家吃的分量,剩下都給咱大舅吧,大舅開茶館,也賣餐食,今兒就讓他們多供點豆腐。”
“哎,行!”袁大郎麻利地將攤子收拾好,去了碼頭旁開茶館的周記茶寮,
袁未先是和周家人打了招呼,就聽她爹說:“大舅哥,今兒我這豆腐賣不完,都給你做菜。”
周大舅招呼著給這兩人上茶,問道:“是不是下雨天街上沒人?”
袁大郎也沒客氣喝了一杯熱水暖和暖和。點頭道:“是沒人,不過主要是石頭有點風寒,我得回去看看,這些我留點自己吃的,剩下的都給你。”
“風寒了?哎喲,可得注意,這三四月的天,小孩的臉,那是說變就變,月梅也真是的,也不給孩子顧好了。”周大舅說道。
袁大郎擺手:“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不關月梅的事,四個孩子在一塊住的,偏偏就他病了,這能賴月梅嗎?”
周大舅看他不賴自家妹子,挺放心,道:“那行,你也別賣了,都交給我,這豆腐我給過油炸成豆泡,能吃上兩天,這素雞豆皮我和那些肉一塊鹵,能給你用掉,錢我還照付你。”
袁大郎不想要錢,擺著手道:“今兒是我麻煩你,我不收你錢,你平日裏又是送肉又是送菜給她們娘幾個的,現在還付我錢,我能要嗎?”
周大舅嘖的一聲:“嘖,你這話說的,那是我妹子,這是我外甥外甥女,我送點吃的那不應該嗎?”
“那你就當我送給成貴和苗苗吃的,咱就這麽說了,我得先回去了。”
袁大郎手腳麻利地將豆腐送進後廚,他將一案板的豆腐,兩根素雞和六七張豆皮放下就挑著筐走了。
袁未跟在後麵。
回到家的兩人看見周氏已經請來了大夫,還是以前看過病的同仁館趙大夫。
趙大夫正在診脈,見了兩人,點點頭算是打了聲招呼,和之前一樣,號完左手號右手,又讓袁朝張開嘴看了看舌苔,問了一些生病後的症狀,大概心中有數了,才開始提筆寫藥方。
趙大夫將藥方寫好,道:“這孩子的病是之前生病後有些化熱,一直沒清,現在一受風,他就有些寒包火的現象,我給開個方子,先喝兩天,
等他風寒退了,再給他換另一種調養的藥方,喝上半個月,調養一下體質,免得以後經常生病。”
袁大郎夫婦一聽,心裏高興極了,忙道:“謝謝趙大夫,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趙大夫謙虛地道:“哪裏哪裏,做大夫的職責嘛!”說著把藥方遞了過來,“這方子裏有一味藥我沒帶,得去醫館抓,不知誰和我一道?”
袁大郎忙說:“我去我去。”說著還找了個籃子,裝了一根素雞和一塊豆腐,道:“今早賣剩下的,您別嫌棄,帶回去添個菜。”
趙大夫笑笑沒有推辭,隻是收診金的時候,少收了五文錢。
袁未幾人抱著書袋撐著傘,往書院趕,路上袁朝就開始打噴嚏。
袁旭不放心他,摸了摸他的腦袋道:“是不是昨晚蹬被子著涼了,怎麽老打噴嚏!”
袁未也道:“要不你回去,讓娘帶你看大夫去,我替你向夫子請假。”
袁朝搖頭不肯,道:“我本就沒有你們聰明,再請假連弟弟都學不過了。”
袁未無奈地道:“學習重要命重要啊?”
袁朝努著嘴道:“都重要,哎呀,我隻是打噴嚏,又沒流鼻涕又沒發燒,請什麽假?走。”
袁旭搖頭,突然發現這小子也挺強的,隻好先隨他去了。
袁未跟在後麵,道:“那你不舒服要說啊,要是覺得不對,我去給你找大夫。”
袁朝敷衍地應著。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學堂,就發現平時脫了冬裝的那些人又重新穿起了棉衣,教室的門窗也緊緊關上了。
袁未將兩把油紙傘收好靠在牆邊,最近他們這些外舍生在學《千字文》,劉夫子講到“ 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升階納陛,弁轉移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講的是皇宮擺宴、官員祝酒等情形。
這個片段,他給這些學生們講解了這些字詞的出處,又解釋了詞句的含義,袁未跟在一旁筆墨如飛的記著筆記。
好不容易課間休息了,卻沒法出去。
因為下雨,沒鋪石板的庭院總是泥濘,外舍生的教室裏全是同窗們打鬧嬉戲的聲音,袁未撐著腦袋發呆,恍惚間聽見窗外淅瀝淅瀝的雨聲。
袁未忽然想起了韓愈的那首詩,提筆就在紙上寫下: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落款處:韓愈
她待墨跡風幹,看著自己日漸有了形狀的毛筆字,滿意地點頭,將詩稿夾進了書中。
突然袁朝又在她身後打了個噴嚏,袁未一看,早上還算有活力的弟弟,此時兩個臉頰紅紅的,甚至開始流鼻涕。
袁未再也不顧他的反對,撐著雨傘去找劉夫子請假。
要知道,這個年代,感冒是會死人的。
袁未交待袁晨把自己的東西看一下,然後就把袁朝的東西都背在身上,陪著袁晨回去找大夫。
兩人到家的時候,周氏和袁大郎擺攤還沒回來,袁未取下鑰匙先開了門,道:“你先去屋裏,把衣服換一下,要是冷就到床上去。”
說完,袁未就跑到集市上找袁大郎夫婦。
“爹、娘,不好了,石頭病了,瞧著像風寒了。今早他就有點打噴嚏,我們讓他回家,他不幹,現在臉蛋子通紅的還流鼻涕,瞧著下一步要起燒了。”
周氏聽說袁朝風寒了,心裏一下著急起來。“這孩子,怎麽不聽勸呢!這從小到大沒有一年春天不生病的,到現在還記不住,妞妞啊,你幫你爹收攤,娘去前麵街請大夫。”
“就不賣啦?”袁大郎問。
“瞧今兒這街上有人嗎?收攤回家吧!”周氏一揚手穿著蓑衣就離開攤位,腳步匆忙地往同仁館趕,
留下袁大郎望著自己這案板上的一塊塊豆腐, 發愁道:“今兒下雨,沒賣完,瞧著剩的不多,可挑回去也吃不完啊!”
袁未道:“留下自家吃的分量,剩下都給咱大舅吧,大舅開茶館,也賣餐食,今兒就讓他們多供點豆腐。”
“哎,行!”袁大郎麻利地將攤子收拾好,去了碼頭旁開茶館的周記茶寮,
袁未先是和周家人打了招呼,就聽她爹說:“大舅哥,今兒我這豆腐賣不完,都給你做菜。”
周大舅招呼著給這兩人上茶,問道:“是不是下雨天街上沒人?”
袁大郎也沒客氣喝了一杯熱水暖和暖和。點頭道:“是沒人,不過主要是石頭有點風寒,我得回去看看,這些我留點自己吃的,剩下的都給你。”
“風寒了?哎喲,可得注意,這三四月的天,小孩的臉,那是說變就變,月梅也真是的,也不給孩子顧好了。”周大舅說道。
袁大郎擺手:“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不關月梅的事,四個孩子在一塊住的,偏偏就他病了,這能賴月梅嗎?”
周大舅看他不賴自家妹子,挺放心,道:“那行,你也別賣了,都交給我,這豆腐我給過油炸成豆泡,能吃上兩天,這素雞豆皮我和那些肉一塊鹵,能給你用掉,錢我還照付你。”
袁大郎不想要錢,擺著手道:“今兒是我麻煩你,我不收你錢,你平日裏又是送肉又是送菜給她們娘幾個的,現在還付我錢,我能要嗎?”
周大舅嘖的一聲:“嘖,你這話說的,那是我妹子,這是我外甥外甥女,我送點吃的那不應該嗎?”
“那你就當我送給成貴和苗苗吃的,咱就這麽說了,我得先回去了。”
袁大郎手腳麻利地將豆腐送進後廚,他將一案板的豆腐,兩根素雞和六七張豆皮放下就挑著筐走了。
袁未跟在後麵。
回到家的兩人看見周氏已經請來了大夫,還是以前看過病的同仁館趙大夫。
趙大夫正在診脈,見了兩人,點點頭算是打了聲招呼,和之前一樣,號完左手號右手,又讓袁朝張開嘴看了看舌苔,問了一些生病後的症狀,大概心中有數了,才開始提筆寫藥方。
趙大夫將藥方寫好,道:“這孩子的病是之前生病後有些化熱,一直沒清,現在一受風,他就有些寒包火的現象,我給開個方子,先喝兩天,
等他風寒退了,再給他換另一種調養的藥方,喝上半個月,調養一下體質,免得以後經常生病。”
袁大郎夫婦一聽,心裏高興極了,忙道:“謝謝趙大夫,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趙大夫謙虛地道:“哪裏哪裏,做大夫的職責嘛!”說著把藥方遞了過來,“這方子裏有一味藥我沒帶,得去醫館抓,不知誰和我一道?”
袁大郎忙說:“我去我去。”說著還找了個籃子,裝了一根素雞和一塊豆腐,道:“今早賣剩下的,您別嫌棄,帶回去添個菜。”
趙大夫笑笑沒有推辭,隻是收診金的時候,少收了五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