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爺記錄了每戶負責巡邏的人員名單,並且給這些人排了一張值班表,打算從今晚就開始執行。


    至於張屠戶,他現在住在張家後麵的棚子裏,那棚子是他家的瓜棚,每年西瓜成熟的時候,張屠戶就會和他兒子輪流在這看西瓜,今年倒好,西瓜沒有,人被隔離了。


    張屠戶躺在新搬來的竹涼床上,朝自家院子的方向喊:“婆娘,給我端碗水來,我渴了!”


    張家婆娘從後麵的灶房探出頭來,好半天才戴著口罩慢慢悠悠地過來,指著放在凳子上的水壇子,道:“當家的,水壇子我放這兒了。”


    張屠戶看自家婆娘小心的那樣兒,沒好氣地朝她擺手道:“得,你回去忙吧,沒事我也不叫你了。”


    相比張屠戶的不耐,祠堂後麵的小院則安寧得多,袁未和方婆子一個屋,袁曉和袁旭住一個屋,幾人剛睡完午覺,現在剛起,方婆子將小院子裏的東西都收拾了一遍,便看著三個孩子圍在一起,討論策論怎麽寫。


    陸夫子給出的題目是《河防方略》,正是針對此次水災而出的題目。


    袁旭和袁曉兩人在一旁討論著,袁未則托著腮聽他們講。


    從如何破題、承題、引經據典到最後束股,袁旭兩人討論了小半個時辰,這段時間裏袁未一直沒有離開。


    袁旭想起自己妹妹在學習方麵的恐怖之處,問道:“你該不會聽一聽就知道策論怎麽寫了吧!”


    袁未忙搖頭,道:“哥哥,你也太高看我了吧,八股取士從格式上就是極難的,不是聽一聽就能學會的,況且從中還要引用經史,以我的水平估計還要個三五年吧!”


    袁旭偷偷舒了一口氣,說實話,他妹妹的學習速度時常讓他覺得壓力很大。


    可惜袁未沒有發現,依舊托著臉坐在兩人旁邊。


    等到晚飯的時候,宋婆子給他們送來了飯菜,有一盤紅燒肉,一盤青菜,還有一盆絲瓜湯。


    隔著院門,宋婆子喊道:“弟妹啊,飯菜給你放門口了,趁熱吃啊!”


    方婆子住的這個小院,是許久不住人了,灶房早就成了擺設,鐵鍋早就搬走了,煙囪也常年沒掏被堵了,這一時半會還沒開上火,不過並不耽誤他們喝水吃飯,因為袁二爺和宋婆子常來門口問,餓不餓?渴不渴?


    村裏人為了感謝方婆子給帶的藥材,也主動幫袁二爺分擔了不少事兒,原本要好些天才能幹完的農活,隻花了一半的時間就完成了。


    這廂袁家村還算平靜,那廂徐知府和楊縣令卻差點鬱悶地吃不下飯。


    潛川的疫情是昨天發現的,這些日子徐知府一直在潛川坐鎮,水退之後,他便命人修繕潛川縣城,同時對災情最嚴重的幾個村落進行消毒,原本的浮屍死禽已經焚燒殆盡,連骨灰都沒讓人留下,生石灰更是撒了上千斤,白茫茫的一片,隻可惜做的再多也沒有阻止災難的發生。


    潛川周邊的一個小村最先出現狀況,知道如今潛川的縣衙是知府代管,便抬著病了的老人孩子進城求醫,還沒等徐知府處理完那個村子的問題,這幾天一直負責消殺的衙役,也出現了類似的症狀,一時間縣衙內人人自危。


    好在徐知府應對有方,一邊從府城調來醫藥和大夫,一邊催著上麵給他送藥和調撥賑災款,同時還要忙著給其他縣令發公文,告知他這邊的情況。


    收到徐知府的公文時,楊縣令便開始著手準備了。


    他先是選了幾處空宅子,準備給疫病的人作為救治點,然後又按照公文上寫的藥材單子,向縣裏的幾位藥材商和幾家醫館進行采購。


    結果不想縣裏的藥材竟漲了五成的價格,稍微要算良心一點的同仁醫館,隻給他漲了三成,就這同仁醫館還不能給他太多,畢竟他們醫館自己也要給人看病。


    楊縣令恨自己手上沒錢,沒在上次試探他們的時候把藥材定下,如今把自己陷入了更被動的局麵。


    縣衙的庫房已經沒有多少銀兩了,即便是最近為平抑糧價出售了不少倉米,可回流的款項,麵對目前的局麵依舊是杯水車薪。


    楊縣令一邊上書自己的情況,一邊請求上邊能給他撥點錢款和藥材,剛把折子遞出去,就收到醫館通知說發現了疫病病人,如此又是腳不沾地的一通好忙,不過短短一月,楊縣令便覺得自己瘦了一大圈。


    不過,幸福是對比出來的,隻要一想到徐知府還要接手目前的潛川縣,楊縣令便覺得自己也不是那麽辛苦。


    後來趙大夫拿出了袁未寫的防疫手冊和口罩,楊縣令對疫病更是遊刃有餘,仔細讀過那冊子後,便大手一揮,讓書局給印上個百八十本的,分發給下麵的衙役、裏正、村長,讓他們每天在縣城和村子裏宣讀,加深百姓對防病的意識,同時他還免費贈送了幾本手冊給徐知府,此舉讓徐知府心中頗為熨帖,真可謂是及時雨雪中炭啊!


    南溪縣內,同仁醫館和林記醫館奉命對此次的疫病進行醫治,隻是從治療的結果來看,隻是輕症得到救治後能夠痊愈,重症的基本救不回來。


    像是袁未幾人碰上的那位老爺子,最後就沒有救回來,人一走就被楊縣令下令火\/化了,至於抬他進城的四位青壯,雖然最後全部都感染了,可救治的及時,不過五六日就都痊愈了。


    至於縣城外麵情況要差一些,尤其是那老爺子的所在村子,不過三五天,村裏半數的百姓都得了疫病,再加上這個村子的村民之前和別村的人接觸過,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南溪縣封了大半,大家也都知道縣裏出了疫病這回事,更是小心謹慎起來。


    人心惶惶之下,楊縣令緊急命人救治,一邊命人製作出入疫區的衣服口罩,一邊從縣城、府城裏調藥材,直接在各村的村口架起大鐵鍋進行熬藥。


    病人多大夫少,沒辦法精細管理,楊縣令便命他們直接把病人分成幾個大類,根據病人類別給他們製定藥方,好歹先把人救過來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