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三郎得了信便趕回鋪子,告訴方婆子等人這消息。


    方婆子自然很是高興,指著鋪子後麵的空地道:“那回頭在這新置兩口鍋。”


    當晚收工回家時,袁未還在烤爐房裏備料,聽見方婆子回來的聲音,便探出頭來,問道:“奶,今兒鋪子裏怎麽樣?”


    方婆子道:“今兒賣得還不錯,除了還剩一點米花糖,其他都賣光了,哦,對了,你奶我找到點心師傅了。”方婆子臉上綻放了一個笑容,摸著袁未的小臉疼惜得道:“等那師傅來了咱們妞妞就能歇歇了。”


    袁未則笑嘻嘻地道:“奶,我不累。”說著便問了找到的點心師傅是什麽情況,方婆子與她說了。


    聽到說這人入行二十多年後因師傅離世而歸鄉時,心裏還是蠻驚訝的,又聽說了那人的工作要求,袁未便鼓了鼓腮幫子,看著自己做的放了一櫥櫃的點心,心想自己是不是真得拿手藝當手藝?


    袁未又一連忙了三天,等到沈師傅來做工後,袁未將紅豆沙綠豆沙雲片糕那些分給他做,順道開發了幾樣鋪子裏沒有的糕點,打算之後開發兩套禮盒點心,以後有貴客盈門的時候就可以推薦他們買禮盒了。


    年十四的時候,袁大郎將袁二爺等人接到縣城裏來,準備一起過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楊縣令提前叫人定了舞龍舞獅的隊伍,又有縣裏鄉紳捐了幾場戲,惹得元宵節一大早,縣裏的三條主街就開始人潮擁擠。


    袁大郎笑嗬嗬地招待進門的客人,一上午就將豆製品賣了幹淨。


    方婆子的點心也賣了一大半,吩咐著讓袁三郎在這守鋪子,打算先回去吃飯等會再來換他的時候,沈家表伯公和表叔公過來了。


    袁大郎忙將他迎到鋪子裏,沈家表伯公在鋪子裏打量了一圈,說道:“我們是來給兩小子租院子的,路過這裏,就來看看。”


    袁大郎一聽便道:“您二位來縣城怎麽不來找我?這縣裏我認識不少能租院子的地方。”


    沈家表伯公和表叔公忙擺手道:“我們村裏有一戶人家在這兒有小院子出租,也便宜,就沒來找你。”


    說著他就將話題引到鋪子上來,問道:“聽說,我們村那個京城回來的點心師傅如今在你們這鋪子裏做活?”


    袁大郎點頭道:“是呢,人就在後院裏,您二位要不見見打個招呼?”


    沈家二人點點頭,道:“見見也無妨。”


    袁三郎速度快,將後院的沈師傅喊了出來,表叔公便拍著他的肩膀與方婆子等人誇道:“這老小子小我幾歲,倒是比我年輕多了,他啊!是個有情有義的,你袁家鋪子裏能找到他做活,那肯定放心。”表伯公也在一旁應和。


    沈師傅忙謙虛了幾句。


    方婆子和袁大郎則誇讚沈師傅兩句,說他的糕點做的好之類的。


    袁大郎抬頭看了看外麵的天色,這個時間點快到飯點了啊!便招呼他們去吃飯,方婆子不想領著沈師傅去家裏。


    便道:“直接去酒樓吧,老大家的,你去和家裏說一聲,讓他們去福壽樓吃午食,老三你也別守著鋪子了,咱把鋪子門關上,吃過午食再來開吧。”


    沈師傅見此將後院的灶火熄滅,和他們一起出去了福壽樓。


    袁二爺這輩子還沒來過酒樓吃飯呢!走在街上看著漆朱的牌匾問道:“去年你們出來玩就是在這酒樓吃的飯吧?”


    袁旭點點頭,道:“這酒樓正好是我同窗開的!裏麵菜色不錯,爺爺等下多吃一點。”


    袁二爺樂嗬嗬地應道:“好!”


    一踏進酒樓的大堂,就感受到獨屬於節日的熱鬧。


    整個福壽樓的大堂座無虛席,人聲鼎沸,說話聲、碗筷撞瓷聲各類聲音不絕於耳。


    有店小二跑來致歉:“不好意思,小店現在客滿了!幾位客官要不等會再來?”


    大堂裏,袁三郎與他們招手,喊道:“爹,大嫂,我們在這。”


    店小二見此忙退到一邊。


    袁二爺見這人太多了,一桌坐不下,加上有外男在,袁二爺想分兩桌坐好一些,便到櫃台處問道:“樓上還有沒有包廂了?我們想分兩桌坐。”


    正巧二樓處,歐陽錚帶著一名小廝用過飯走下來,準備與掌櫃的打招呼告別,聽見袁二爺來問,道:“福叔,我樓上的包間收拾一下給他們用吧。”


    掌櫃的點點頭,回道:“是,二少爺。”說完喚了一名店小二過來,讓領他們過去。


    袁未等人還在為怎麽坐推讓呢!袁二爺就指著櫃台處正在說話的歐陽錚說道:“酒樓的少東家給咱騰了一個包廂。”


    袁旭一看,原來是歐陽錚,正巧櫃台處的歐陽錚也轉過頭來,與他們笑著招了招手,袁旭忙走過來打招呼,袁未與袁朝袁晨三人則遠遠朝他這邊笑了一下,跟著人群上了樓。


    袁旭問道:“歐陽兄,近來可好?”


    歐陽錚笑著回道:“尚可,今日上元節,祖父叫我來這邊瞧瞧情況,沒想到還能碰上你們!”


    袁旭就這事與他道了謝,歐陽錚則客氣地道:“哪裏,你來我這裏吃飯,我自然要叫人招待周到。”


    寒暄了幾句,歐陽錚便要告辭,袁旭也不好叫席間長輩久等,兩人約定晚上一起賞花燈後作別。


    袁旭上樓後,表伯公便問道:“剛剛那小公子是什麽人啊?”


    袁旭恭敬地答道:“是我書院的同窗,也是這家酒樓的少東家,複姓歐陽,去年冬上的時候,與我一起過了縣試。”


    表伯公一聽便稱讚他們年少有為。


    有了包廂,男一桌女一桌,屏風一隔,吃飯就自在多了。


    袁未吃過午食便趴在窗口,瞧著底下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又看到街上到處都擺滿了燈籠,開始期待起晚上的燈會來。


    旁邊的袁朝也道:“姐姐,聽說珍寶齋的掌櫃在花燈裏設了燈謎,若是猜中了,便能領走一盞花燈呢!”


    袁未也聽說了這事兒,道:“隻要你晚上聽話跟緊了爹娘,姐姐就和哥哥賣力點,多猜幾個燈謎,多贏幾盞燈回來。”


    袁朝在一旁連連點頭,一旁的袁晨見了也叫著“還有我,我也要一盞!”


    袁未笑著拍了拍他倆的頭,道:“都有都有。”


    正月的天黑的很早,剛吃過晚飯,天色就暗了下來,袁朝和袁晨兩人坐不住了!叫著鬧著要早點出去。


    袁旭在一旁叮囑他們,道:“天黑人多,你們倆別調皮亂跑,去年端午遇到的拍花子都記得吧!”


    袁未換了一身男裝出來,道:“雖說去年端午之後,咱們縣丟孩子的情況少了很多,也有茶樓宣傳拍花子的故事,但是以防萬一,我還是再和你們說一遍。


    遇到人群擁擠,就是那種官差們叫停,都有人在人群裏使勁的,多半都是拍花子在偷小孩,一定要避到人少的地方去。


    尤其像你倆這般,個子不算高,長得又不錯的孩子,他們最喜歡朝這樣的下手,拿迷藥迷昏之後人事不知,等你們清醒過來估計都跑到別的縣城去了,找都找不到。”


    袁未又給他們科普了一遍拍花子的手法,說的袁朝和袁晨連連保證自己會好好跟在家裏人身邊,袁未才作罷。


    袁家人除了懷有身孕的胡氏,其他幾人都去趕燈會,袁大郎牽著袁朝,袁二郎牽著袁晨,袁未被周氏和方婆子夾在中間,雖說袁未在家裏說的頭頭是道,但在他們的眼裏,她也隻是個孩子。


    袁旭因和歐陽錚約定一起逛燈會,走到福壽樓門口,便和他們分開了,等到歐陽錚帶著歐陽睿過來時,見他孤身一人,便問道:“怎麽隻你一人在這?你家弟弟妹妹呢?”


    袁旭因他說起妹妹二字,怔愣了一下,想起之前謊稱家裏還有個和袁未長得差不多的妹妹一事,笑著說道:“妹妹在家陪我二嬸沒來,倒是家裏幾個小子都跟來了,在前麵和我爺爺奶奶走一起呢!咱們也走吧!”


    歐陽錚點點頭,叮囑身邊的小廝要照看好三少爺後,和袁旭邊逛邊說起話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