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爺家的流水席定在九月初六,袁二爺家便定在九月初十。


    剛好是秋收後,大家都累的夠嗆還在恢複期,此時村裏開了幾乎一連六天的流水席,簡直就如雪中送炭,叫眾人喜不自禁,紛紛挎上一籃子雞蛋並兩塊紅布上了禮。


    袁二爺家今年在荒山那裏養了許多走地雞和鴨子,袁大爺家開席,就定去不少,到自家開席又是殺了好些隻。


    周大舅和成貴兩人初九那日就到了袁家村,殺雞宰鴨,切肉、片魚,忙得不可開交。


    一桌席麵定的十二個菜,紅燒魚、黃燜雞、鹽水鴨、豆腐燒肉、酸菜魚、五香河蝦,芹菜炒香幹、小炒藕條、熗炒豌豆苗,韭菜炒雞蛋、糯米圓子並一盆雞蛋湯,農家吃飯用的盤子一向大,盛滿菜端出來,隻十二個菜,一桌還有些擺不下。


    水酒管好,小孩子不喝酒,袁未也給他們準備了糖水,用豌豆粉加砂糖,煮成粘稠的糊狀,晾涼切成一塊塊透明的低配果凍條,配上桑葚幹泡的水,甜絲絲的,別提多好喝了。


    今日,旌德書院的學生與先生再次被請進袁家村,他們第一次過來的時候,是四天前袁大爺家請客。


    那次,袁家村的村民看著一個個身著青衫的學子和先生相互之間拱手見禮,心中滿是敬畏,更覺高不可攀,他們也是第一次這麽直觀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他們甚至在心裏產生了一絲想把自家孩子也送去讀書的衝動,隻是衝動過後,便是深深的無力。


    不是所有人家都有袁二爺家那份堅持,全家人咬著牙供長孫讀書沒有怨言,經曆困苦後仍堅持讓孫兒讀書,現在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


    也不是所有人家最後都會成為袁二爺家,更多的人家是咬著牙付了束修費,最後被那些筆墨費壓著歇了那份心思。


    他們終究是身無一技之長隻會種地的農民,還是做好種地的本分吧。


    頭一次來的時候,袁家村的村民幾乎都是這種想法,隻是這一次再來,袁家村的村民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大的無法想象嘛。


    就比如現在,聽著那桌的學子在討論這鹽水鴨是哪個地方的特色菜時,袁家村的村民們就會想:原來那些讀書人裏也有許多和他們一樣,沒吃過這個叫鹽水鴨的,還有這個叫酸菜魚的,他們更是誰都沒吃過。


    同時袁家村的村民們也會琢磨,這個袁二爺家到底在哪請的廚子?怎麽連外地菜都會做。


    歐陽錚在用過飯之後,更是向袁旭等人打聽,“你家這做席麵的廚子是在哪找的?菜品口味頗為不錯,尤其是這酸菜魚,酸辣可口,不知可否引薦一下?”


    袁旭聽著他這赤裸裸挖人的心思,便在一旁憋笑,憋了好半天才道:“這鹽水鴨和酸菜魚都是袁未在書裏琢磨出來教給我大舅的,他倆已經合資在鵲渚鎮盤了個鋪子,回頭就要開食肆了,你這挖人倒是不湊巧了。”


    歐陽錚扶了扶腦袋,道:“我倒忘了你大舅是開茶寮的,平時也經營一些飯食,你家有喜,前來掌廚再正常不過,倒是讓你見笑了。”


    袁旭則無所謂的擺手,道:“連你吃了都覺得不錯,那便是真不錯了!我大舅知道了,心裏隻會高興。”


    說到這裏,歐陽錚便問了一個他早就想問的問題,“今日怎麽又不見袁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