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功名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忙忙碌碌地進入了臘月,南溪縣兩座新碼頭終於在楊縣令嘹亮的聲音中舉行了開業大吉。
兩掛鞭炮一響,就有那提前打過招呼的貨船吹著號子從水麵駛入碼頭,最終穩穩地靠岸,船工和雇傭的苦力似比賽一般,從船上搬下一件又一件的貨物,在眾人的圍觀中運到了碼頭後麵的倉庫。
今兒人多熱鬧,舞龍舞獅的隊伍伴著鑼鼓歡騰跳躍,鬧雜耍的班子也在眾人的喝彩聲中使出渾身解數。
縱是看了許多遍,袁未也覺得這些人是真的厲害,光看眼前的頂碗,她就覺得十分佩服,就看那演員的一隻手撐在粗木板凳上,將身體折疊成各種形狀,同時還能保證自己頭上的一大疊碗紋絲不動,便覺得厲害極了,更不是說演員還能站在細細高高的木樁上,將腳麵的瓷碗一個一個扔到頭上。
袁未帶著兩位弟弟看了好一會雜耍,才被袁旭袁曉拉著出了人群。
人群外,歐陽兩兄弟正圍著披風揣著袖筒等在那裏,看見幾人出來,忙向他們招了招手。
知道今兒鵲渚鎮熱鬧,卻不知能這麽熱鬧,歐陽睿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趕車拉貨的車馬,中間夾雜著眾多攤販的叫賣聲,不由感歎:“就是南溪縣城也不過如此。”
袁未來這邊多次,笑著與他說道:“一腳踏三縣的好地方,熱鬧的時候比起南溪縣是一點都不差,每逢趕集日,三縣的百姓一起往這兒趕,賣什麽的都有。”
說著袁未就帶著他們轉悠了起來。
歐陽睿和袁曉都少有來這,此時看著街上有那賣絹花的、賣小金魚的、炸小吃的,隻覺形形色色眼花繚亂。
突然,就見袁未就站在一家賣早點的攤位前,說道:“大叔,我要九個米餃。”
賣米餃的大叔看到是她,便笑著道:“又是你啊!”說著利索的給她包了九個米餃出來。
米餃是用秈米麵做的外皮,小蝦米和豆腐丁拌炒米粉調成的糊狀內餡兒,炸至金黃撈出,鮮香酥脆,是鵲渚鎮小吃的一絕。
袁未嘻嘻笑,道:“您家的炸米餃最好吃!我帶小夥伴們一起來嚐嚐。”
歐陽錚上前來問道:“多少錢?”看那樣子是準備付錢,袁未則小手一揮,大方地道:“別,今兒的飯食都我請,你都請我們吃多少了,該給我一點發揮的空間了。”
袁旭也笑道:“今兒就吃她這狗大戶的,她剛從鋪子裏分了銀子,正愁天天上學沒處花呢!”
袁未正捧著米餃分給大家,順帶著給歐陽錚的小廝青山和她家的小廝陳遠也分了一個,聽著袁旭的話,佯瞪了哥哥一眼,她才不是狗大戶呢!
歐陽錚伸著手等她發米餃,臉上帶著一絲揶揄的笑,袁未終是不好意思地道:“別聽我哥瞎說。”
一行人用幹荷葉墊手,走在街上邊走邊吃,袁未一會指指這個一會點點那個,將他們領著逛了一個遍,才去了食肆。
時間已經快近午時了,食肆裏已經落座了好幾桌的客人,周成貴和苗苗正前前後後地招呼客人。
看著他們走進來,周成貴立馬將眼前這桌客人的菜點好,跑來招待他們,將胸前的褡褳整理好,道:“袁三叔說你們今兒中午來吃飯,我爹特意殺了一條大黑魚醃上了,一會就給你們上烤魚。”
說著他引著袁未一行上了樓。
二樓裏,前後用半鏤空的屏風隔斷做成的半封閉包間,不大但也清淨,成貴歉意地對著歐陽錚兩人笑笑,道:“店小,沒法做成福壽樓那般的大包間,委屈你們了,還請不要見怪。”
歐陽錚則和煦地笑道:“我瞧著這構造挺好的,一般人家也做不出這樣的格局來,你們也是有心了。”
周成貴見他們都不嫌棄,便安了心,這歐陽家的公子可是見慣了世麵的。
袁未聽著他的話心裏美滋滋的,心想,這構造可是她和木工的師傅掰扯好幾遍才弄好的,當然有心啦!
當初因為食肆的地方不夠大,袁未可是很是費了一番腦筋的,幸好最後袁二爺將隔壁的點心鋪子劃了一半地方來給他們用,要不連這隔斷都擺的夠嗆。
袁未利索地點了店裏幾個招牌菜,周成貴便問他們喝什麽,歐陽錚也沒點貴的,點了一壺南溪常見的清茶小蘭花並一壺米酒,聽他們說這米酒雖是別人家供的,手藝卻傳承了幾十年,味道很是不錯。
袁未從樓上看到又有客人進門,道:“陳遠,你下去給表哥幫幫忙吧,中午人多,怕是有些忙不過來,順道去問下三叔來不來吃飯?”
有了紅薯澱粉的加持,魚味的菜色更加豐富,日日客滿盈門,好幾次周成貴都和她說,看到有旁的酒樓的人來店裏點菜,估摸著是為了偷師。
周大舅曾經就幹過這樣的事兒,如今風水輪流轉,開始麵臨他被別人偷師了,但是這也沒辦法,攔不住的,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招待,總歸讓他們自己品這其中用料和做法就是了。
周大舅一知道他們來,就將烤魚送進爐膛,這個烤爐子,還是袁未特意設計給他們蓋的,如今烤魚賣得這麽好,袁未功不可沒,從周成貴那兒聽說他們點的幾個菜後,便將手裏的一些炒菜分給周成貴炒,忙得時候,就得兩個人一起在廚房裏幹。
袁三郎的點心店也有人來往,暫時走不開,當然他也覺得自己好歹是長輩,要是去了他們說不得要不自在,還不如等會等周家一起吃飯呢!
陳遠得了信,跑去回了袁未,歐陽錚見青山還隨侍在一旁,便打發道:“這裏沒你的事兒了,你也和陳遠一起下去幫忙吧。”
袁旭和袁未忙攔,別人家的小廝,怎麽好使喚起來,歐陽錚卻不當回事,“無礙。”
等菜的間隙,袁曉主動問起他們最近在書院裏的情況,他們三考上縣學有兩個多月了,現在對旌德書院的情況變得不太了解。
袁未主動說道:“前兩天劉夫子偶感了風寒,咳得有點厲害,外舍生裏停了兩日的課,這兩天見好了,內舍生裏大部分都是奔著功名去的,氛圍還算不錯,與你們一起考院試落榜的那位學子,陸夫子最近提點他頗多,做文章大有長進。”
袁朝在一旁補充道:“今年的內舍生歲考,陸夫子打算分成兩部分來考,來書院三年以上的和三年以下的考不同的內容,聽陸夫子的意思是他從楊縣令那裏得了一本棋譜,若是有人考中首名,他就將棋譜給出去。”
話音一落,歐陽錚三人齊齊看向袁未,正在給他們倒茶的袁未手一抖,差點將茶水灑了出來。
僵硬地問道:“都這麽看我幹什麽?”
袁旭直白地道:“我們盼著你考首名呢!”
袁未硬著頭皮,尷尬地笑道:“今年我考首名怕是不易,內舍生裏,有個萬分用功的沈述表哥,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沈淳,雖然我自認和他們不相上下,但是也沒把握能考下今年的首名。”
袁朝知道姐姐最近很辛苦,一邊應付沈淳在書院裏的打探,一邊忙著注意家裏的生意,同時還要兼顧學習,很是費心,便道:“就算考不了首名也沒那麽大不了的吧,反正哥哥又不打算考功名。”
兩掛鞭炮一響,就有那提前打過招呼的貨船吹著號子從水麵駛入碼頭,最終穩穩地靠岸,船工和雇傭的苦力似比賽一般,從船上搬下一件又一件的貨物,在眾人的圍觀中運到了碼頭後麵的倉庫。
今兒人多熱鬧,舞龍舞獅的隊伍伴著鑼鼓歡騰跳躍,鬧雜耍的班子也在眾人的喝彩聲中使出渾身解數。
縱是看了許多遍,袁未也覺得這些人是真的厲害,光看眼前的頂碗,她就覺得十分佩服,就看那演員的一隻手撐在粗木板凳上,將身體折疊成各種形狀,同時還能保證自己頭上的一大疊碗紋絲不動,便覺得厲害極了,更不是說演員還能站在細細高高的木樁上,將腳麵的瓷碗一個一個扔到頭上。
袁未帶著兩位弟弟看了好一會雜耍,才被袁旭袁曉拉著出了人群。
人群外,歐陽兩兄弟正圍著披風揣著袖筒等在那裏,看見幾人出來,忙向他們招了招手。
知道今兒鵲渚鎮熱鬧,卻不知能這麽熱鬧,歐陽睿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趕車拉貨的車馬,中間夾雜著眾多攤販的叫賣聲,不由感歎:“就是南溪縣城也不過如此。”
袁未來這邊多次,笑著與他說道:“一腳踏三縣的好地方,熱鬧的時候比起南溪縣是一點都不差,每逢趕集日,三縣的百姓一起往這兒趕,賣什麽的都有。”
說著袁未就帶著他們轉悠了起來。
歐陽睿和袁曉都少有來這,此時看著街上有那賣絹花的、賣小金魚的、炸小吃的,隻覺形形色色眼花繚亂。
突然,就見袁未就站在一家賣早點的攤位前,說道:“大叔,我要九個米餃。”
賣米餃的大叔看到是她,便笑著道:“又是你啊!”說著利索的給她包了九個米餃出來。
米餃是用秈米麵做的外皮,小蝦米和豆腐丁拌炒米粉調成的糊狀內餡兒,炸至金黃撈出,鮮香酥脆,是鵲渚鎮小吃的一絕。
袁未嘻嘻笑,道:“您家的炸米餃最好吃!我帶小夥伴們一起來嚐嚐。”
歐陽錚上前來問道:“多少錢?”看那樣子是準備付錢,袁未則小手一揮,大方地道:“別,今兒的飯食都我請,你都請我們吃多少了,該給我一點發揮的空間了。”
袁旭也笑道:“今兒就吃她這狗大戶的,她剛從鋪子裏分了銀子,正愁天天上學沒處花呢!”
袁未正捧著米餃分給大家,順帶著給歐陽錚的小廝青山和她家的小廝陳遠也分了一個,聽著袁旭的話,佯瞪了哥哥一眼,她才不是狗大戶呢!
歐陽錚伸著手等她發米餃,臉上帶著一絲揶揄的笑,袁未終是不好意思地道:“別聽我哥瞎說。”
一行人用幹荷葉墊手,走在街上邊走邊吃,袁未一會指指這個一會點點那個,將他們領著逛了一個遍,才去了食肆。
時間已經快近午時了,食肆裏已經落座了好幾桌的客人,周成貴和苗苗正前前後後地招呼客人。
看著他們走進來,周成貴立馬將眼前這桌客人的菜點好,跑來招待他們,將胸前的褡褳整理好,道:“袁三叔說你們今兒中午來吃飯,我爹特意殺了一條大黑魚醃上了,一會就給你們上烤魚。”
說著他引著袁未一行上了樓。
二樓裏,前後用半鏤空的屏風隔斷做成的半封閉包間,不大但也清淨,成貴歉意地對著歐陽錚兩人笑笑,道:“店小,沒法做成福壽樓那般的大包間,委屈你們了,還請不要見怪。”
歐陽錚則和煦地笑道:“我瞧著這構造挺好的,一般人家也做不出這樣的格局來,你們也是有心了。”
周成貴見他們都不嫌棄,便安了心,這歐陽家的公子可是見慣了世麵的。
袁未聽著他的話心裏美滋滋的,心想,這構造可是她和木工的師傅掰扯好幾遍才弄好的,當然有心啦!
當初因為食肆的地方不夠大,袁未可是很是費了一番腦筋的,幸好最後袁二爺將隔壁的點心鋪子劃了一半地方來給他們用,要不連這隔斷都擺的夠嗆。
袁未利索地點了店裏幾個招牌菜,周成貴便問他們喝什麽,歐陽錚也沒點貴的,點了一壺南溪常見的清茶小蘭花並一壺米酒,聽他們說這米酒雖是別人家供的,手藝卻傳承了幾十年,味道很是不錯。
袁未從樓上看到又有客人進門,道:“陳遠,你下去給表哥幫幫忙吧,中午人多,怕是有些忙不過來,順道去問下三叔來不來吃飯?”
有了紅薯澱粉的加持,魚味的菜色更加豐富,日日客滿盈門,好幾次周成貴都和她說,看到有旁的酒樓的人來店裏點菜,估摸著是為了偷師。
周大舅曾經就幹過這樣的事兒,如今風水輪流轉,開始麵臨他被別人偷師了,但是這也沒辦法,攔不住的,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招待,總歸讓他們自己品這其中用料和做法就是了。
周大舅一知道他們來,就將烤魚送進爐膛,這個烤爐子,還是袁未特意設計給他們蓋的,如今烤魚賣得這麽好,袁未功不可沒,從周成貴那兒聽說他們點的幾個菜後,便將手裏的一些炒菜分給周成貴炒,忙得時候,就得兩個人一起在廚房裏幹。
袁三郎的點心店也有人來往,暫時走不開,當然他也覺得自己好歹是長輩,要是去了他們說不得要不自在,還不如等會等周家一起吃飯呢!
陳遠得了信,跑去回了袁未,歐陽錚見青山還隨侍在一旁,便打發道:“這裏沒你的事兒了,你也和陳遠一起下去幫忙吧。”
袁旭和袁未忙攔,別人家的小廝,怎麽好使喚起來,歐陽錚卻不當回事,“無礙。”
等菜的間隙,袁曉主動問起他們最近在書院裏的情況,他們三考上縣學有兩個多月了,現在對旌德書院的情況變得不太了解。
袁未主動說道:“前兩天劉夫子偶感了風寒,咳得有點厲害,外舍生裏停了兩日的課,這兩天見好了,內舍生裏大部分都是奔著功名去的,氛圍還算不錯,與你們一起考院試落榜的那位學子,陸夫子最近提點他頗多,做文章大有長進。”
袁朝在一旁補充道:“今年的內舍生歲考,陸夫子打算分成兩部分來考,來書院三年以上的和三年以下的考不同的內容,聽陸夫子的意思是他從楊縣令那裏得了一本棋譜,若是有人考中首名,他就將棋譜給出去。”
話音一落,歐陽錚三人齊齊看向袁未,正在給他們倒茶的袁未手一抖,差點將茶水灑了出來。
僵硬地問道:“都這麽看我幹什麽?”
袁旭直白地道:“我們盼著你考首名呢!”
袁未硬著頭皮,尷尬地笑道:“今年我考首名怕是不易,內舍生裏,有個萬分用功的沈述表哥,還有個天賦異稟的沈淳,雖然我自認和他們不相上下,但是也沒把握能考下今年的首名。”
袁朝知道姐姐最近很辛苦,一邊應付沈淳在書院裏的打探,一邊忙著注意家裏的生意,同時還要兼顧學習,很是費心,便道:“就算考不了首名也沒那麽大不了的吧,反正哥哥又不打算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