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回來啦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大郎等人回家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一般飛向袁家的各個鋪子,同時得到通知的還有袁曉。
他急匆匆趕到袁家的時候,就見這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喜的笑容。
方婆子已經關了店門回來做飯了,許久不掌勺的老太太今兒親自下廚,神采奕奕地給兒子燒了個他最愛吃的紅燒雞。
周氏也在烤爐房裏,準備向袁大郎他們展示一手她新學的點心,袁未在一旁幫忙,給她打下手。
袁曉進屋的時候,袁旭和袁三郎正陪在袁立仁和王勉身邊說話,見他來了,忙招呼道:“剛剛還在說你惦記堂伯惦記的厲害,轉頭你就到了,李夏,快上茶。”
袁曉先是拜見了袁大郎等人,才在堂中下首落座,聽著父親與袁大郎說起和州府的見聞。
雖說南溪距和州兩地不過二三百裏路,但風俗大為不同。
袁大郎等人先是說了和州當地的好山好水,就聽袁立仁道:“咱們這邊的人從來都是怕淹,一個個遠水而居,卻不想和州那邊的人許多都臨水而居,那房屋直接沿水相建,青磚黛瓦,屋舍儼然,我們四人在那向導的介紹下,下榻在臨水的一個院子裏,取紅薯粉那別提多方便了。”
王家小叔道:“哎,要我說 那地方山也不錯,就咱們去看得那個雞籠山,哎喲,都不知道那山是怎麽來的,山頂上像突然出現一塊蓮花巨石,瞧著可奇勝了,聽說那附近還有溫泉, 可惜被人買下建了府邸,咱們沒法進去瞧瞧。”
袁大郎也在一旁可惜地點頭。
袁三郎道:“那那個叫何峰的向導呢?處起來靠譜不?”
袁三郎沒有去,但他滿心都是生意,對這人也好奇地很。
袁大郎與他豎了個大拇指,道:“哎喲,這人身上有點俠氣,之前我們和一個小山村的村長收紅薯,說好了有多少斤收多少斤,壞的爛的土多的不收,結果送紅薯的那日,他拿那些爛紅薯糊弄我們,被我們發現重新挑了一遍,結果挑好了,那些人又坐地起價,我們這邊沒忍住,與他們吵了一架,眼看那村子裏的人扁擔都豎起來了,那何峰唰一下就攔在我們麵前,和那村長和村民說了好些話,叫他給我們擺平了,不然那天咱這一場架免不了。”
袁旭和袁曉等人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道:“這村長一般不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怎麽還帶頭做出這種事情!”
袁立仁揉了揉袁旭的腦袋,道:“財帛動人心,我們與村長收紅薯的時候,說好了是一文錢兩斤,結果一回頭,他就和村裏人說一文錢三斤,來的人都是他嫡親的本家,可不是就為了 賺中間那點錢嗎?”
袁旭和袁曉兩人在袁立仁說出第一句的時候就明白過來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能讓人放下臉皮子也要爭一爭的,錢大概能排在第一位。
“不過也就這一樁事不順心,其他時候都很平順。和州當地有一片駐軍,離運漕鎮不遠,我們住的地方,附近有很多都是軍隊士兵的家屬,尋常不會有人鬧事,我們取紅薯粉也是請的 這些人幫忙,那會子冷得厲害,一些婦人幹累了,就灌上一口燒刀子,瞧著比咱南溪縣的娘子們要烈性多了。”
袁未剛從烤爐房出來,準備來堂屋喝口茶,就聽見這麽一番話。
她好奇地問道:“和州的燒刀子酒好喝嗎?連女子都能喝的下?”
袁大郎見她這麽問,就想起當初做腐乳時買來蘸毛豆腐塊的白酒,袁未一時好奇這燒刀子啥味,就灌了一口,結果嗆得她眼淚汪汪半天回不過來勁。
袁三郎顯然也記得這事,他嘿嘿一笑逗著袁未,道:“要不給你拆一壇嚐嚐,你王小叔買了兩壇帶回來呢!”
“哎,你可別瞎胡鬧,我那帶的可是他們當地最知名的烈酒,叫''兵廚酒'',那是軍隊裏的士兵喝的,聽說他們冬天裏還要下水訓練,為了防寒特意給釀的這酒,又烈又辣勁還大!我大侄女可喝不了。”說著他就指著袁大郎和袁立仁道:“你堂伯和你爹,買了兩壇芳春酒跟桂花酒,這兩種酒入口醇爽還帶著一股清香,那才是你們女孩子喝的。”
袁立仁也跟著點頭,道:“他們那兵廚酒比咱這兒的燒刀子要烈多了,我們走之前的那一晚,與何峰喝了一餐酒,那兵廚酒我就喝了兩盞,就覺得腦子不清醒,結果那何峰喝了一壇, 要不是記著咱第二日要登船,我瞧這何峰一人能喝倒咱們三。”
王勉連連點頭,“哎喲,這人是真能喝,還愛喝,那何峰見咱三都拄著臉快不行了,咕嘟嘟就把壇裏剩的酒給喝完了,幸好沒灌咱們。不過咱們第二天走的時候他都沒醒,最後還是留了個話給他家裏,才算道了別。”
“怪不得葛亮與我叮囑不能給那何峰喝酒,看來是真能喝也真愛喝啊!”袁三郎拍著椅子扶手歎道。
幾人說了一會話,方婆子就招呼大家吃飯了。
王勉嘴甜,剛坐上桌就道:“大娘,為我們這一餐飯忙活一上午,來,我敬你一盞。”
說著就端起酒盞就喝了一大口。
方婆子樂嗬嗬地也喝了一口,道:“為你們忙那不是應該的?大娘手藝不好,要是不好吃可別見怪啊!”
兩人謙辭了兩句,才熱熱鬧鬧地吃起了飯。
下午的時候,袁立仁和王勉回了村,剛到村口,王婆子和宋婆子就飛奔過來,宋婆子一迎到人就高興地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王婆子還是頭一回和兒子分開這麽久,握緊兒子的手便是不放,一邊走一邊說,“你可讓我擔心壞了。”說著她就委屈上了,眼眶子裏淚汪汪的。
王勉覺得他娘聲音不對,一低頭才發現自家老娘抹淚呢!便打趣道:“哎喲,我的娘,平時我在家時,您見著我那是一天罵三回,恨不得我跪您麵前您才順眼些,怎麽的?我就離開這幾日,您老就擔心我?想我啦?”
王婆子一瞬間就覺得自己的眼淚白抹了,啪的一聲拍在小兒子的背上,道:“我看你是出去一趟翅膀硬了!連你老娘都敢說叨!”
王勉一看王婆子要發火,撒腿就跑!他都這麽大的人了!才不會在那站著挨打。
方婆子等人也在收拾東西,每年都是年二十六這天在店門口貼上告示,告訴大家鋪子裏打烊回家過年了,今年也不例外,將東西拾掇好,給兩座宅子的人手安排好了,一行人駕著騾子車牛車浩浩蕩蕩往家趕。
回村清清靜靜地過年啦!
他急匆匆趕到袁家的時候,就見這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喜的笑容。
方婆子已經關了店門回來做飯了,許久不掌勺的老太太今兒親自下廚,神采奕奕地給兒子燒了個他最愛吃的紅燒雞。
周氏也在烤爐房裏,準備向袁大郎他們展示一手她新學的點心,袁未在一旁幫忙,給她打下手。
袁曉進屋的時候,袁旭和袁三郎正陪在袁立仁和王勉身邊說話,見他來了,忙招呼道:“剛剛還在說你惦記堂伯惦記的厲害,轉頭你就到了,李夏,快上茶。”
袁曉先是拜見了袁大郎等人,才在堂中下首落座,聽著父親與袁大郎說起和州府的見聞。
雖說南溪距和州兩地不過二三百裏路,但風俗大為不同。
袁大郎等人先是說了和州當地的好山好水,就聽袁立仁道:“咱們這邊的人從來都是怕淹,一個個遠水而居,卻不想和州那邊的人許多都臨水而居,那房屋直接沿水相建,青磚黛瓦,屋舍儼然,我們四人在那向導的介紹下,下榻在臨水的一個院子裏,取紅薯粉那別提多方便了。”
王家小叔道:“哎,要我說 那地方山也不錯,就咱們去看得那個雞籠山,哎喲,都不知道那山是怎麽來的,山頂上像突然出現一塊蓮花巨石,瞧著可奇勝了,聽說那附近還有溫泉, 可惜被人買下建了府邸,咱們沒法進去瞧瞧。”
袁大郎也在一旁可惜地點頭。
袁三郎道:“那那個叫何峰的向導呢?處起來靠譜不?”
袁三郎沒有去,但他滿心都是生意,對這人也好奇地很。
袁大郎與他豎了個大拇指,道:“哎喲,這人身上有點俠氣,之前我們和一個小山村的村長收紅薯,說好了有多少斤收多少斤,壞的爛的土多的不收,結果送紅薯的那日,他拿那些爛紅薯糊弄我們,被我們發現重新挑了一遍,結果挑好了,那些人又坐地起價,我們這邊沒忍住,與他們吵了一架,眼看那村子裏的人扁擔都豎起來了,那何峰唰一下就攔在我們麵前,和那村長和村民說了好些話,叫他給我們擺平了,不然那天咱這一場架免不了。”
袁旭和袁曉等人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道:“這村長一般不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怎麽還帶頭做出這種事情!”
袁立仁揉了揉袁旭的腦袋,道:“財帛動人心,我們與村長收紅薯的時候,說好了是一文錢兩斤,結果一回頭,他就和村裏人說一文錢三斤,來的人都是他嫡親的本家,可不是就為了 賺中間那點錢嗎?”
袁旭和袁曉兩人在袁立仁說出第一句的時候就明白過來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能讓人放下臉皮子也要爭一爭的,錢大概能排在第一位。
“不過也就這一樁事不順心,其他時候都很平順。和州當地有一片駐軍,離運漕鎮不遠,我們住的地方,附近有很多都是軍隊士兵的家屬,尋常不會有人鬧事,我們取紅薯粉也是請的 這些人幫忙,那會子冷得厲害,一些婦人幹累了,就灌上一口燒刀子,瞧著比咱南溪縣的娘子們要烈性多了。”
袁未剛從烤爐房出來,準備來堂屋喝口茶,就聽見這麽一番話。
她好奇地問道:“和州的燒刀子酒好喝嗎?連女子都能喝的下?”
袁大郎見她這麽問,就想起當初做腐乳時買來蘸毛豆腐塊的白酒,袁未一時好奇這燒刀子啥味,就灌了一口,結果嗆得她眼淚汪汪半天回不過來勁。
袁三郎顯然也記得這事,他嘿嘿一笑逗著袁未,道:“要不給你拆一壇嚐嚐,你王小叔買了兩壇帶回來呢!”
“哎,你可別瞎胡鬧,我那帶的可是他們當地最知名的烈酒,叫''兵廚酒'',那是軍隊裏的士兵喝的,聽說他們冬天裏還要下水訓練,為了防寒特意給釀的這酒,又烈又辣勁還大!我大侄女可喝不了。”說著他就指著袁大郎和袁立仁道:“你堂伯和你爹,買了兩壇芳春酒跟桂花酒,這兩種酒入口醇爽還帶著一股清香,那才是你們女孩子喝的。”
袁立仁也跟著點頭,道:“他們那兵廚酒比咱這兒的燒刀子要烈多了,我們走之前的那一晚,與何峰喝了一餐酒,那兵廚酒我就喝了兩盞,就覺得腦子不清醒,結果那何峰喝了一壇, 要不是記著咱第二日要登船,我瞧這何峰一人能喝倒咱們三。”
王勉連連點頭,“哎喲,這人是真能喝,還愛喝,那何峰見咱三都拄著臉快不行了,咕嘟嘟就把壇裏剩的酒給喝完了,幸好沒灌咱們。不過咱們第二天走的時候他都沒醒,最後還是留了個話給他家裏,才算道了別。”
“怪不得葛亮與我叮囑不能給那何峰喝酒,看來是真能喝也真愛喝啊!”袁三郎拍著椅子扶手歎道。
幾人說了一會話,方婆子就招呼大家吃飯了。
王勉嘴甜,剛坐上桌就道:“大娘,為我們這一餐飯忙活一上午,來,我敬你一盞。”
說著就端起酒盞就喝了一大口。
方婆子樂嗬嗬地也喝了一口,道:“為你們忙那不是應該的?大娘手藝不好,要是不好吃可別見怪啊!”
兩人謙辭了兩句,才熱熱鬧鬧地吃起了飯。
下午的時候,袁立仁和王勉回了村,剛到村口,王婆子和宋婆子就飛奔過來,宋婆子一迎到人就高興地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王婆子還是頭一回和兒子分開這麽久,握緊兒子的手便是不放,一邊走一邊說,“你可讓我擔心壞了。”說著她就委屈上了,眼眶子裏淚汪汪的。
王勉覺得他娘聲音不對,一低頭才發現自家老娘抹淚呢!便打趣道:“哎喲,我的娘,平時我在家時,您見著我那是一天罵三回,恨不得我跪您麵前您才順眼些,怎麽的?我就離開這幾日,您老就擔心我?想我啦?”
王婆子一瞬間就覺得自己的眼淚白抹了,啪的一聲拍在小兒子的背上,道:“我看你是出去一趟翅膀硬了!連你老娘都敢說叨!”
王勉一看王婆子要發火,撒腿就跑!他都這麽大的人了!才不會在那站著挨打。
方婆子等人也在收拾東西,每年都是年二十六這天在店門口貼上告示,告訴大家鋪子裏打烊回家過年了,今年也不例外,將東西拾掇好,給兩座宅子的人手安排好了,一行人駕著騾子車牛車浩浩蕩蕩往家趕。
回村清清靜靜地過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