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記憶模糊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飽喝足的袁未在屋裏走了一圈後便拿出書本來讀,結果左等右等也不見哥哥他們回來,便將書一扔,爬到床上睡覺,還和邱霞說:“他們要是回來問我,就說我睡了,有什麽話明日再說吧。”
邱霞應下。
一直到酉時正,一眾學子才回到客棧。
袁旭等人來問袁未,都是邱霞給回的話。
原來同安縣在日落之時便會敲響大鼓關城門,但城內宵禁卻要到酉時正,比南溪縣要晚半個時辰。
又恰巧他們這一波人在吃飯的時候結交了本地的一個讀書人,聊的便有些多了,因此回來的也就晚了一點。
袁未醒得早,洗漱好推開房門的時候隻有旁邊袁旭和歐陽錚的房門是開的。
這兩人一個是天生的酒量好,一個是宴席參加的太多慢慢練出來的。
兩人醒的都早,正在房門小聲說話,看到袁未出來歐陽錚忙問道:“睡得可還好?”
袁未點頭,聽到外麵市井叫賣之聲漸起,便問道:“早上你們都要幹嘛?”
歐陽錚笑答,道:“我剛請示了金夫子,他說讓我們今天上午自由活動,他要給這邊的縣學和大儒寫拜帖,等下午再領著我們讀書做文章。”
袁未心下了然,便提議道:“那我們出去逛逛吧!同安縣比我想的要富庶多了,我竟然在客棧的菜裏吃到牛肉,今兒我得好好出門看看。”
歐陽錚常打理家中生意,與外界也頗有了解,此刻他一副東道主的模樣,道:“好啊,昨晚我和那新認識的學子聊的頗多,知道了不少好地方,我帶你…們去。”
袁旭聽著他語氣中的停頓不由眨了下眼,心下恍然大悟,往常他覺得哪裏怪異的地方好像都能說通了一般。
於是笑著道:“那我趕緊去叫袁曉起床!他這酒量著實太差了,都睡到這時候了還沒醒。”
袁未則看向旁邊孫言慎的房間,道:“那也得叫孫言慎起床吧,若是讓他知道我們幾個出去不帶他他該叫了。”
說著,就轉身去敲孫言慎的房門。
歐陽錚則在她轉身的一瞬悄悄握了下拳,然後快步擋在她的身前道:“非禮勿視,我來敲就好。”
袁未點著頭乖巧地退後兩步,就聽到看孫言慎的小廝迷蒙著一雙眼在和歐陽錚回話。
不一會兒,就見孫言慎穿戴整齊地推開門。
他抬起袖子打了個哈欠,道:“你們稍等,我梳洗一番。”
就這樣,一行五人帶著小廝拜別金夫子出門去了。
同安街頭的熱鬧與南溪縣相比要勝一分。
縣城中主道上林立的商鋪與無處不見的商鋪無不彰顯著同安的繁華。
袁未等人在路邊找了一家生意不錯的早點店,坐在門口各自要了一份當地的水碗,簡單飽餐一頓。
幾人又走走停停買了些菜心餅和野菜餅。
看著路邊烤的焦黃噴香的酥餅,瞧著十分誘人,袁未又問道:“大叔,這燒餅怎麽賣啊?”
那大叔抬頭看了幾人一眼,然後笑著道:“幾位都是外地人吧?”
袁未也沒避諱,點頭應是,孫言慎則好奇地問道:“你怎麽看出來的?”
那大叔笑著與他回話,道:“在我們本地,這燒餅可不叫燒餅,它叫朝笏,當年左光大人官拜大學士的時候,家中廚子特意把燒餅做的形如朝笏用來慶賀此事,自此咱們縣的燒餅都叫朝笏。”
“原來還有這個寓意,那大叔,給我們來五個朝笏,一人一個,咱們也討個好兆頭。”說著,袁未就開始掏錢。
幾人選了自己想要的口味後邊走邊吃,等他們走到同安文廟的門口,幾人齊齊駐足。
“同安的文廟好大啊!”
“修的也很恢弘!”
“香火也很鼎盛!”
“這裏肯定很靈驗!”
袁未抬頭,看著這雕梁畫棟漆朱的廟前門樓,不由自主的將視線看向身邊四人,看到他們眼中崇敬的神色,便提議道:“咱們進去拜一拜吧!”
四人齊齊點頭,跨步到門口買了香燭貢品,拎著小籃子就進去了。
走過門樓,就見漢白玉砌成的四柱三門式的欞星門,欞星是傳說中的穀神,前朝皇帝祭天時為了祈求五穀豐登,常常要先祭祀穀神,後為尊孔尊天之禮,將欞星門移入文廟。
幾人在欞星門前行了一禮,然後才踏入主殿。
白色的大理石地磚平整地鋪在地上,大成主殿前是修好的泮池和泮橋。
歐陽錚看著麵前的泮橋,笑著對袁未道:“得委屈你繞道泮池了。”
原來,文廟內的泮橋乃是狀元橋,是隻有正經功名之人才能走的,而沒有功名和隻考取童生的學子,隻能繞道泮池上的小道了。
袁未沒當回事,從旁邊的泮池繞道到大成殿門口。
一行人虔誠萬分,對著聖人像拜了又拜,心中隻有對日後前程的萬裏期盼。
幾人從文廟出來,日頭正高,走了一上午都累了,便提議回去休息。
袁未撐著扇子蓋在頭上,一邊走一邊掃過兩邊的街道,有些不太常見的東西,打算下次再來細看。
一行人回到客棧的時候,有的學子正在房內讀書,有的學子在外麵走訪,金夫子則拿到了左大人的回帖,正在命人準備見麵禮,打算明日一早帶眾學子們登門拜訪,其中還打算帶上袁未。
袁未聽說後忙來拜謝金夫子,她畢竟身無功名,能混在學子當中得訪當世大儒,靠的可不就是金夫子的臉麵?
所以謝還是該謝的。
休息了一會,眾人便各自在房中讀書,這幾天走來,袁未瞧得清楚,這在縣學裏讀書考取功名的學子,無一不是用功。
氛圍到這兒了,想不學都難,袁旭等人更是不敢放鬆,他們多比別人閑玩一刻,心中的緊迫感便多了一分,袁未見此,也不再纏著他們,隻帶著小廝和婢女滿大街的亂逛,買了不少吃的用的,其他時間則和學子們一樣,讀書睡覺做文章。
袁未其實之前做文章並不好,但是這兩天在金夫子的指點下,多少摸到了點竅門,心中對於做文章的興趣更盛,甚至鑒於自己的年紀漸長,對前世的記憶越來越模糊,袁未已經著手將上輩子學到的東西都記錄下來,這兩天路上無聊,還讓她回憶了不少出來。
邱霞應下。
一直到酉時正,一眾學子才回到客棧。
袁旭等人來問袁未,都是邱霞給回的話。
原來同安縣在日落之時便會敲響大鼓關城門,但城內宵禁卻要到酉時正,比南溪縣要晚半個時辰。
又恰巧他們這一波人在吃飯的時候結交了本地的一個讀書人,聊的便有些多了,因此回來的也就晚了一點。
袁未醒得早,洗漱好推開房門的時候隻有旁邊袁旭和歐陽錚的房門是開的。
這兩人一個是天生的酒量好,一個是宴席參加的太多慢慢練出來的。
兩人醒的都早,正在房門小聲說話,看到袁未出來歐陽錚忙問道:“睡得可還好?”
袁未點頭,聽到外麵市井叫賣之聲漸起,便問道:“早上你們都要幹嘛?”
歐陽錚笑答,道:“我剛請示了金夫子,他說讓我們今天上午自由活動,他要給這邊的縣學和大儒寫拜帖,等下午再領著我們讀書做文章。”
袁未心下了然,便提議道:“那我們出去逛逛吧!同安縣比我想的要富庶多了,我竟然在客棧的菜裏吃到牛肉,今兒我得好好出門看看。”
歐陽錚常打理家中生意,與外界也頗有了解,此刻他一副東道主的模樣,道:“好啊,昨晚我和那新認識的學子聊的頗多,知道了不少好地方,我帶你…們去。”
袁旭聽著他語氣中的停頓不由眨了下眼,心下恍然大悟,往常他覺得哪裏怪異的地方好像都能說通了一般。
於是笑著道:“那我趕緊去叫袁曉起床!他這酒量著實太差了,都睡到這時候了還沒醒。”
袁未則看向旁邊孫言慎的房間,道:“那也得叫孫言慎起床吧,若是讓他知道我們幾個出去不帶他他該叫了。”
說著,就轉身去敲孫言慎的房門。
歐陽錚則在她轉身的一瞬悄悄握了下拳,然後快步擋在她的身前道:“非禮勿視,我來敲就好。”
袁未點著頭乖巧地退後兩步,就聽到看孫言慎的小廝迷蒙著一雙眼在和歐陽錚回話。
不一會兒,就見孫言慎穿戴整齊地推開門。
他抬起袖子打了個哈欠,道:“你們稍等,我梳洗一番。”
就這樣,一行五人帶著小廝拜別金夫子出門去了。
同安街頭的熱鬧與南溪縣相比要勝一分。
縣城中主道上林立的商鋪與無處不見的商鋪無不彰顯著同安的繁華。
袁未等人在路邊找了一家生意不錯的早點店,坐在門口各自要了一份當地的水碗,簡單飽餐一頓。
幾人又走走停停買了些菜心餅和野菜餅。
看著路邊烤的焦黃噴香的酥餅,瞧著十分誘人,袁未又問道:“大叔,這燒餅怎麽賣啊?”
那大叔抬頭看了幾人一眼,然後笑著道:“幾位都是外地人吧?”
袁未也沒避諱,點頭應是,孫言慎則好奇地問道:“你怎麽看出來的?”
那大叔笑著與他回話,道:“在我們本地,這燒餅可不叫燒餅,它叫朝笏,當年左光大人官拜大學士的時候,家中廚子特意把燒餅做的形如朝笏用來慶賀此事,自此咱們縣的燒餅都叫朝笏。”
“原來還有這個寓意,那大叔,給我們來五個朝笏,一人一個,咱們也討個好兆頭。”說著,袁未就開始掏錢。
幾人選了自己想要的口味後邊走邊吃,等他們走到同安文廟的門口,幾人齊齊駐足。
“同安的文廟好大啊!”
“修的也很恢弘!”
“香火也很鼎盛!”
“這裏肯定很靈驗!”
袁未抬頭,看著這雕梁畫棟漆朱的廟前門樓,不由自主的將視線看向身邊四人,看到他們眼中崇敬的神色,便提議道:“咱們進去拜一拜吧!”
四人齊齊點頭,跨步到門口買了香燭貢品,拎著小籃子就進去了。
走過門樓,就見漢白玉砌成的四柱三門式的欞星門,欞星是傳說中的穀神,前朝皇帝祭天時為了祈求五穀豐登,常常要先祭祀穀神,後為尊孔尊天之禮,將欞星門移入文廟。
幾人在欞星門前行了一禮,然後才踏入主殿。
白色的大理石地磚平整地鋪在地上,大成主殿前是修好的泮池和泮橋。
歐陽錚看著麵前的泮橋,笑著對袁未道:“得委屈你繞道泮池了。”
原來,文廟內的泮橋乃是狀元橋,是隻有正經功名之人才能走的,而沒有功名和隻考取童生的學子,隻能繞道泮池上的小道了。
袁未沒當回事,從旁邊的泮池繞道到大成殿門口。
一行人虔誠萬分,對著聖人像拜了又拜,心中隻有對日後前程的萬裏期盼。
幾人從文廟出來,日頭正高,走了一上午都累了,便提議回去休息。
袁未撐著扇子蓋在頭上,一邊走一邊掃過兩邊的街道,有些不太常見的東西,打算下次再來細看。
一行人回到客棧的時候,有的學子正在房內讀書,有的學子在外麵走訪,金夫子則拿到了左大人的回帖,正在命人準備見麵禮,打算明日一早帶眾學子們登門拜訪,其中還打算帶上袁未。
袁未聽說後忙來拜謝金夫子,她畢竟身無功名,能混在學子當中得訪當世大儒,靠的可不就是金夫子的臉麵?
所以謝還是該謝的。
休息了一會,眾人便各自在房中讀書,這幾天走來,袁未瞧得清楚,這在縣學裏讀書考取功名的學子,無一不是用功。
氛圍到這兒了,想不學都難,袁旭等人更是不敢放鬆,他們多比別人閑玩一刻,心中的緊迫感便多了一分,袁未見此,也不再纏著他們,隻帶著小廝和婢女滿大街的亂逛,買了不少吃的用的,其他時間則和學子們一樣,讀書睡覺做文章。
袁未其實之前做文章並不好,但是這兩天在金夫子的指點下,多少摸到了點竅門,心中對於做文章的興趣更盛,甚至鑒於自己的年紀漸長,對前世的記憶越來越模糊,袁未已經著手將上輩子學到的東西都記錄下來,這兩天路上無聊,還讓她回憶了不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