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同安縣城的第二天一早,金夫子便頭戴玉冠腳穿皂靴,身著長衫,打扮的儒雅斯文,一眾學子也梳洗幹淨穿著體麵地等在門口,袁未也在其中。


    待金夫子將帶去左家的見麵禮搬上車,便號召著這些學子上車,一行人出發。


    早晨的同安縣城十分熱鬧,幾輛車慢吞吞地駛過熙攘的主街,然後七拐八拐拐進一個僻靜的巷子,袁未撩開簾子偷偷瞧了一眼,發現這邊的巷子很寬敞很幹淨,兩邊的圍牆都很高,圍牆下種著的桂樹上不時能聽見鳥雀啁啾的聲音。


    袁未小聲驚歎,道:“這兩邊的桂樹長得好高大啊,我還是第一次見長得這麽高這麽大的桂花樹。”


    歐陽錚瞧了一眼,知道現在走的巷子就是他們要去的左家夾巷,巷子裏是另一家也是朝廷的要員,姓吳。


    歐陽錚輕聲道:“這巷子就是左家的夾巷,今日要拜訪的左家老大人曾官拜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學識頗豐,前些年退位回鄉養老,現在由其長子和二子出仕,長子已然能接任老大人成為家中脊梁,時任禮部尚書,頗受皇上重用,另一邊是吳家,家中主人官拜五品,時任地方知州,這兩家都是世代為官,底蘊頗豐,不可小覷。”


    袁未幾人聽著連連點頭。


    等到左家大宅前,金夫子手持名帖上前叩門,漆朱的木門緩緩打開,門房處的管家雙手接過拜帖後將其一眾領進門。


    管家招呼著小廝將茶水點心奉上,然後恭敬地說道:“眾位老爺請在花廳稍後,我家老太爺稍後就來。”


    金夫子微笑應答,而後與管家輕聲寒暄了起來,問了幾句老大人的身體狀況之類的話。


    那管家神色恭敬地回著,但除此之外沒有多言一句。


    來上茶的小廝將茶水奉上後均魚貫而出,一個個低頭不言,躬身退出花廳門外。


    袁未與身邊的袁旭袁曉眼神對視了一番,心想:這大戶人家的規矩真是森嚴。


    歐陽錚倒是麵色如常,顯然是見怪了這樣的場麵。


    不一會兒,左老大人身著一身素色青衫出現在眾人麵前。


    金夫子立即起身,率領眾學子躬身相迎。


    “下官南溪縣學夫子金由誨率眾學子拜見左老大人。”


    左老太爺連忙將金夫子扶起,道:“老夫已告老還鄉,此時就是鄉間一田舍翁,哪來的大人之說,快起,快起。”


    左老太爺十分謙虛,將金夫子扶起後便叫眾人落座。


    金夫子恭敬地坐在其左下首,與其寒暄,順道介紹起在座的幾位弟子。


    每點到名字的學子都會出列拜見,叫到歐陽錚的名字時,左老太爺還笑眯眯地道:“你這孩子我小時候還抱過,一轉眼就這麽大了。”


    歐陽錚微笑地回道:“托老太爺的福,小子這些年都康健平安,好好長大。”


    左老太爺喜笑顏開,直言道:“嘴還是這麽甜,等會可要好好考校考校你。”


    歐陽錚微笑應下。


    金夫子將眾學子介紹完畢,最後才點了袁未的名字,說起自己為何帶他出來遊學時,便將她當初在寺廟裏的那一番論斷說了出來。


    左老太爺先是麵帶微笑地聽著,聽到後麵的話時不由得默默沉思了起來。


    倒是個值得思考的事情。


    不過在金夫子講完整件事情之時,左老太爺便回過神來。


    他已近古稀之年,於朝堂上摸爬滾打一輩子,看人向來銳利,此時他雖麵帶微笑地看向袁未,袁未卻覺得投射過來的目光尤其灼人。


    堪堪回答了左老太爺的幾個問題後,袁未鬆了一口氣,還不算熱的天氣,袁未後背已經起了一層薄汗,好在回答的還算過得去,金夫子和眾人的臉上都露出滿意讚歎的微笑。


    接下來的時間裏,左老太爺都在考究眾人的學問,出題角度之刁鑽叫眾人臉上苦澀連連,袁曉和袁旭兩人臉上的汗珠都起了一層。


    太陽逐漸高升,花廳裏的茶水已是續了兩三遍,左老太爺對眾人的考究還在繼續。


    忽然一陣嘈雜聲起,恭候在一旁的管家立即說道:“老太爺,我去瞧瞧。”


    左老太爺點頭,揚手示意他出去看看。


    而此時花廳裏的議論之聲還在繼續。


    不一會兒,管家便腳步匆匆地趕回來,附在左老太爺的耳邊回話。


    左老太爺眉頭輕擰,吩咐道:“讓老三出去看看,不要起了衝突。”


    結果不一會兒嘈雜之聲更甚,更有小廝被人扶著捂著腦袋匆匆從院門前經過。


    左老太爺總不能當視而不見,叫住一明落後幾步的小廝問話。


    “站住,那過去的小子怎麽了?”左老太爺問。


    小廝躬身回答,許是有些害怕,聲音微抖地道:“回老太爺,那是三爺身邊的常貴,剛剛被隔壁吳家的人打傷了胳膊。”


    左老太爺正要繼續問下去,就見一個身著錦衣的中年男子怒氣匆匆地過來。


    “爹,這吳家簡直欺人太甚,他家不夠住要擴院子竟然劃了咱家的三尺空地,我身邊小廝上前勸阻理論,竟被這無理的吳家給揍傷了。我要給大哥寫信,讓大哥在禦前告他吳老大一狀!讓陛下和禦史們都來評評理。”


    左三老爺快人快語,劈裏啪啦說完話才覺得父親神色嚴肅。


    左三老爺對父親這神色簡直不要太熟悉,每次自己做錯事說錯話時,老爺子就是這副神情。


    可是左三老爺也不知自己哪裏說錯了,便僵著脖子偏過頭去,這不偏頭還好,一偏頭竟發現,這花廳裏坐了快十來號人,此時都在偏頭看向他們。


    左三老爺瞬間尷尬,握拳掩在口前輕咳了一聲,然後重新整理了衣衫彬彬有禮地道:“父親有客,兒子先告退了。”


    左老太爺冷哼了一聲,道:“哼,還告退什麽,還不與我來見客?裏頭還有你世侄呢!”


    左三老爺乖乖跟在左老太爺後麵進屋。


    悄悄打量這一切的金夫子連忙叮囑道:“非禮勿聽,非禮勿視。”


    學子們都回神正色,待左家兩人即將踏進花廳內,金夫子連忙迎上與左三老爺見禮。


    寒暄了幾句客套話後,金夫子正打算帶人告辭,就聽左老太爺說起剛剛的事情。


    原來是隔壁吳家新添了子嗣,家裏院子不夠住,想在後麵再擴建幾個院子,但是劃地時將左家的三尺地也劃了進去。


    “兩家人剛剛就此起了衝突,我家老三也一時氣昏了頭說要讓他大哥在禦前告上一狀。”


    左三老爺聽父親這麽說,嘴巴張了張,但是看著滿屋子的小年輕,還是強忍著將嘴閉上。


    一旁的金夫子則幹笑著回應,心想:老大人可真不拿自己當外人,這種家事也願意拿出來與我們細說。


    左老太爺則沒理會他們的表情,繼續說道:“陛下日理萬機,管理整個天下,年年水災旱災都煩憂不過來,哪敢以三尺之地去煩憂陛下?”


    金夫子連忙應道:“老大人說的是,咱們做臣子的自是要體恤陛下,為陛下分憂。”


    一眾學子也跟著輕聲附和,就連袁未也連連點頭。


    左老太爺視線掃過在場的所有人,看到袁未臉上還帶一絲玩味的表情,便問道:“袁家小子可是有什麽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袁未正在回想前世學過的曆史故事,不免有些出神。


    見自己被點了名,她忙理了衣服站起來回話,道:“小子認為老太爺所言不錯,千裏家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始皇帝(秦始皇),若真要為三尺之地鬧到陛下麵前,難免有小題大做之嫌。”


    左老太爺聽著他的一番話連連點頭稱讚。“孺子可教也。”


    眾人說了一會話後,金夫子見時間不早,便起身告辭,哪知左老太爺還要留他們用飯,還道:“你這有幾個弟子我很看好,留下再聊聊!”


    金夫子一聽,屁股就落座了,能得大學士的指點,那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


    留下,必須留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