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未將分紅的情況和大家交待了一聲,眾人又感歎連連,直說這生意做的好。


    自從袁未兄妹遊學回家後,袁家人又過起了安穩的生活。


    大人們每天天不亮就開始燒灶,開啟一天的忙碌,等到太陽落山才又重新聚在一起。


    孩子們去私塾的去私塾去縣學的去縣學,相對而言這個家裏最沒活最清閑的人竟然成了袁未。


    不過那也隻是相對而言。


    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現代女,她早已習慣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


    每日早起舒展一遍手腳,然後抽查一遍弟弟們的功課。


    自從倆弟弟鬥雞賭錢被發現,這日子就不好過了,不僅零花錢全被扣了,就連休沐日都得去自家鋪子裏打白工,遇到農忙時更是被拉回家幹活,一個銅子兒沒見著,還忙的跟陀螺一樣,絲毫沒有給他們變成紈絝的機會。


    等家人們陸續離開,袁未又開始進書房讀書, 高州事了後,金夫子好好休息了幾日,然後就接到了仇大人寄來的帶著各種注解的四書五經,並留言會不定期給南溪縣學寄送時文。


    南溪縣學裏對此喜氣洋洋,對這批學子中舉的信心又增強不少。


    作為曾經經曆過應試教育毒打的高考考生,袁未在做題這方麵是十分有發言權的,經常對著這些寄來的時文和曆年考題指指點點,甚至連書頁最底下標注的小字都用來出題,搞得袁旭和袁曉兄弟倆直呼刁鑽,提問角度刁鑽!學不過來,根本學不過來!


    等到歇過中午最熱的那段時間,袁未便要去家裏的作坊、鋪子轉轉,美其名曰視察情況。


    所以每當她背著手從街上走來,作坊和鋪子的的員工都會高度警惕起來。


    不管是產品質量還是店鋪衛生和陳列,在這些員工看來,這位小主子年紀不大,卻實在不好糊弄。


    她能隨便瞅一眼糕點,翻翻登記的各種表,便能知道她們在做點心時,料沒用實。


    嘖,一整天都沒在作坊裏,她是咋知道的呢?


    那店鋪裏的衛生更是抓的嚴,石板地麵上不準有一點水漬更不準留有泥垢,店裏沒人時,就要時時清理。


    用這位主子的話說就賣吃食的店一定要幹淨,要是店裏看起來髒髒的,誰敢來吃啊?


    至於陳列一定要整齊明確,這店裏都是明碼標價的,一旦放的亂糟了,叫客人誤會了價格,這心裏不痛快,下次就不一定來買了。


    總之,要是叫這位主子抓住錯了,一通訓是免不了的,但要是一個月都沒抓到錯,所有人的工錢都會多加二十文當獎勵。


    因此,在南溪縣的鋪子裏,各個員工對袁未都是又愛又恨,生怕這位主子抓住一點錯處,畢竟被個十幾歲的小女娃訓是真的丟人。


    如此這般,南溪縣走過了秋天迎來了冬天,年底的天空連續幾天都陰沉沉的,到小年時候下了一場大雪。


    縣學和私塾裏都早早放假,讓孩子們回家團年。


    袁大郎也將幾個孩子和打的年貨提前送到了村裏,其他人等到年二十五那天才關門回村。


    又是結結實實忙碌了一年,等方婆子好不容易再回村,村裏的大娘們小媳婦們都笑嘻嘻地找方婆子嘮嗑。


    得虧了他們老袁家的鋪子,如今他們袁家村家家戶戶都有養雞養鴨,還種了一茬又一茬的豆子,不必擔心養太多種太多賣不掉,那隻有賣不夠的,就沒有不收了的。


    如今袁家村家家戶戶都過的富足了些,對袁二爺家那是說不盡的感謝話,


    當然也有那麽幾個眼紅說酸話的,說袁二爺家發達了,走路碰上閑嘮兩句都說沒空。


    方婆子:我是真的沒空,就這麽四五天就要過年了,家裏的節禮,孩子們的新衣,年關祭祖,這樁樁件件的,哪哪不要人操持,這個家少了她可不行!


    不過,這些都不用方婆子開口,旁邊嘮嗑的大娘嬸子就得將說酸話的人擠兌地說不出話,“人家是真的忙,你要是沒事找事閑得慌,覺得咱老袁家虧待了你,回頭你家的雞蛋鴨蛋自個到縣裏賣!”


    自個去縣裏賣,擺攤要收費不說,還得跑那麽遠的路,最後賣不掉還得提回來!圖啥?


    說話的嬸子忙張著手解釋道:“別啊,我就是隨口一說!沒什麽意思!”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村裏人說話都小心了些。


    不過袁家人卻毫不在意,小孩子們每天跟著村裏的孩子呼呼哈哈地瞎跑,大人們依舊忙得不可開交。


    年二十九那天,袁旭和袁曉兩人開始給村裏人寫對聯,年三十,一家人又去祠堂祭了祖,雖然家裏的女眷不能進,但袁未毫不在意,她還沒有閑到與整個村人作對。


    今年祭祖的供品,袁二爺家出了大頭,還捐了四十兩銀子,打算給村裏買祭田,以後得到的產出就用在村裏窮苦孩子們的生活和識字上。


    當初困難時,村裏眾人都願意幫一把,如今,家裏出息了,自然是要反哺整個村子,這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年初一的早晨,天色微亮,不遠方還有陣陣鞭炮傳來,袁家人也都起來了。


    袁未正比劃著自己的新衣服。


    歐陽家送來的節禮裏有好幾匹綢布,有一匹顏色特別鮮亮,正適合袁未這個年紀。


    方婆子和周氏怕自己的手藝不行,糟蹋了這好料子,於是專門讓成衣鋪子的裁縫給做的一套成衣。


    因為袁家人每天都要作坊鋪子兩頭跑,時常穿的最多的就是一身灰棉布或者藍棉布,非重要場合鮮少考究穿戴。


    所以這一身綢布衣裳上身,再將首飾簪花一戴,瞬間就變了一個樣。


    袁未一出房門,袁晨和袁朝就圍著她嘰嘰喳喳地起哄。


    “姐姐姐姐,你今日也太美了吧!”


    “姐姐今日簡直仙女下凡!”


    “姐姐堪稱南溪縣第一美人。”


    袁未看他們越說越離譜,笑眯眯地抬手製止了他們。


    “什麽第一美人的名頭我就不爭了,等會我爭取讓奶多給你們發點壓歲錢。”


    倆小子歡歡喜喜地跳了起來,果然姐姐就是最好的姐姐。


    已經換過新衣的袁未早已引起袁家人的注意,於是等走到堂屋裏,周氏和方婆子便拉過袁未細細打量。


    “真是一眨眼就長大了。”


    “可不是,我比去年長高了半寸多呢!”袁未小手比劃著高度,顯擺似得轉了一個圈。


    正說話間,袁旭也走了過來,他看著袁未身上的新衣服,點點頭,心想:歐陽的眼光向來不錯,這次也選的正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