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歐陽錚對袁未的喜歡,袁旭這個當哥哥的,是默默看在眼裏,並不上前幹涉。


    他、袁曉和歐陽錚三人自小就是在一個私塾啟蒙的,其人家境優渥,品性優良,家風又好,不失為一良配。


    所以當袁旭看出了他對自家妹妹的那點苗頭,心裏是極為高興的。


    不過,他看歐陽錚還沒捅破那層窗戶紙,自然也不方便在歐陽錚麵前擺什麽譜,隻是在歐陽錚每次找些借口打聽袁未的喜好時,在一旁默默提點他。


    就比如袁未身上穿的這件粉紫色綢衫棉衣,其實是歐陽錚悄悄問過袁旭才選定的顏色,如今一看,果然襯得袁未又嬌又俏。


    今年過年,袁未已經十五歲了,真是花一樣的年紀。


    若是尋常的姑娘,早已經相看起來了,而袁家卻一直沒有動作。


    方婆子回村的這些天,早就有相熟的村民來打聽家中孩子的婚事。


    秀才公要讀書考功名暫不說親是早已經說過的事兒。


    眾位大娘嬸子便把主意打到了袁未身上。


    得知袁未今年十五歲還從未相看過,方婆子和周氏身邊來探口風的人是絡繹不絕。


    一會兒來個人說家裏有個侄兒家有百十畝地,還有個糧油鋪子。


    一會兒來個人說娘家村裏有個富戶,祖上出過舉人老爺,家有兩個小莊子,呼奴喚婢,袁未若能被人家相看上,進門就是去當少奶奶。


    這話說得周氏原本帶笑的臉上僵了僵,要不是大過年吵嘴不吉利,她怎麽也得撒潑一回。


    什麽叫能被人家相看上?呼奴喚婢有什麽了不起的?咱老袁家沒有嗎?袁未就有專門的丫鬟伺候!還兩個小莊子?算個啥?咱老袁家還有好幾個鋪子呢!


    周氏敷衍地拒絕了村裏人的介紹,直言這事還得聽聽公婆怎麽安排。


    村裏來介紹的人都是活了半輩子的人精,見對方臉上一絲喜氣也無,便知道這事說了也是白說。


    一時間村裏人都說袁二爺家心氣是高了,如今普通的村裏富戶都入不了他們家的眼,得往鎮上和縣裏找。


    方婆子也第一時間聽到了這些閑話,不過她也沒有開口解釋,解釋啥?她確實是看不上他們說的那些人呐!


    大孫子早就和家裏長輩透過氣,說他的同窗歐陽錚十有八九瞧上了袁未,讓他們別著急給袁未相看。


    那孩子方婆子早就見過,長得一表人才不說,家境還殷實,父親更是個官身。


    有這樣的人珠玉在前,方婆子覺得自個兒挑一挑也無可厚非,隻是她覺得村裏人有一句話說得對。


    十五歲也該相看起來了。


    這歐陽家至今沒有請媒人上門說相看,也沒有長輩透口風,這事兒顯得就沒那麽穩妥,嘖,這麽一想,方婆有些著急了,連忙跑去找周氏。


    兩人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就覺得這事兒還是得辦起來,起碼歐陽家得給個準話。


    “那娘覺得這事該怎麽辦?”


    “既然袁旭和我們打了招呼,那咱就不能貿然去找媒人說相看,我看還是讓袁旭去說,就說今年過年,親戚們給介紹了幾個家境不錯的好小夥,咱家準備給袁未相看起來了。”


    “這樣,若是歐陽家有意,那肯定會來打岔,若是無意,咱就當沒有這回事!”周氏一下子就明白了方婆子的意思,心裏直呼薑還是老的辣。


    走親訪友間,時間很快就到了初六,袁家人除了讀書和安排農事的那幾個留在了老宅,其他要開鋪子的全都駕著車呼啦啦地走了。


    袁未原本還想在村裏玩兩天,可是方婆子覺得家裏一大家子糙男人,老老小小的,沒準還得讓大孫女伺候他們,咱可不幹這種辛苦活,硬是將人推上了馬車。


    袁二爺都無語了,老婆子說的什麽話,誰讓孫女伺候人了!


    不過人走都走了,袁二爺隻好撇撇嘴衝他們擺手,叮囑他們路上慢點。


    直到騾車看不見影兒了,老爺子才戀戀不舍地轉身回家。


    不過,人還沒走兩步呢!就被村口地張屠戶攔下了。


    “老爺子,這是回縣裏準備開張啦?”張屠戶,最近兩年跟著袁家後頭賣豬肉,生意真是比起前兩年好多了,


    鵲渚鎮的餐館,鋪子裏做肉鬆做肉脯,都是要他定期送貨的。


    今年開春,他得問問袁家這生意上有什麽安排,他想多抓幾隻小豬崽養養,到時候也不知道袁家吃不吃得下。


    袁二爺笑眯眯地應他,“是啊,得準備開門做生意啊,今年雨水好,肯定又是個好年景,大家日子好過,這生意才能好啊!”


    張屠戶笑嘻嘻地搓著手,一邊將自家的打算說了。


    正在村口大樹下說話的村民們漸漸圍了過來。


    袁二爺家今年過年的時候就已經開了會。


    他們家除了豆腐攤不能再上新擴大生產外,別的生意都準備再上幾個新品,屆時原料還得優先從村裏購。


    此時聽見張屠戶說要多養幾隻豬崽,袁二爺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咱家生意還可以,之前一個月定好送多少豬肉,今年還是那麽辦,就是那要量要再加點。”


    張屠戶喜不自禁,拱著手道:“有您老這句話,我過了十五就去抓豬去。”


    旁邊正在聽他們說話的村民們也紛紛問道:“二爺,那麵粉和豆子呢?”


    “那雞蛋鴨蛋呢?”


    “那些自然也是要多收的,大家夥放心,咱呢肯定是有好事先緊著村裏,等村裏收差不多了,咱家才會往外麵收。”


    雞蛋,鴨蛋,麵粉之類的,計劃也要多收,不過這些事都托給袁大爺家幫忙做,同時袁二爺家也會給袁大爺家開月錢,這算是變相地幫扶。


    此時村民們聽了都很高興,直言自家今年多種了些冬小麥真是做對了,也有那地少的沒法多種糧食的,隻好在一旁嚷嚷要多養幾隻雞鴨,到時候好賣些雞蛋鴨蛋。


    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說著新一年的計劃,袁二爺則樂嗬嗬地瞧著眼前的一切。


    不知從何時起,進村的小路已經鋪上了石子,一眼望去,原先滿眼的茅草屋頂已經稀稀落落,變成了隨處可見的瓦屋頂,村子裏到處都能聽見雞叫和鴨叫,可村子裏卻變得更加幹淨整潔,周圍的田地裏更是沒有空閑的,隨處可見的麥苗正隨風飄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