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有些緊張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氏一回家,歐陽錚就緊張起來。
母親怎麽回來的這麽快,他還沒有想好要怎麽跟袁未說呢!
母親這次回來定要相看袁未的,若是她各方麵挑剔袁未,這該如何是好?
歐陽錚連書都讀不下去了,吩咐青山去袁家走了一趟,將歐陽家的事情都告訴了袁未。
袁未得了歐陽錚的口信,有些哭笑不得,什麽見了他母親請她多擔待一點,自己的性子雖然直,但也不是目無尊長隨意頂撞的那種。
跟青山回了一句自己知道了,讓他放心之類的話,便回身找了方婆子和她娘。
他們家在南溪縣的根基淺,不認識什麽大人物,除了家裏有兩間鋪子開的還算可以,旁的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
袁未想了想,若她是何氏,給兒子相看女孩,要麽就是請一個兩家都相熟的人為介,正大光明的相看,要麽就是裝成顧客,到鋪子裏先暗訪一通。
方婆子和周氏一聽,是這個理,而在她們心裏,多多少少都覺得後一種可能大一點,於是當即表示這些天在鋪子裏都會注意的。
可是一連好幾天店裏都沒有一個生麵孔,搞得周氏和方婆子都懷疑袁未是不是搞錯了。
袁家人哪裏知道,何氏自到家之後,就想起來自家兒子遊學時的遭遇,一邊埋怨自己兒子膽子大,一邊又慶幸他們一行人運氣好。
當即決定把袁家的事情放一放,先去拜訪一下焦湖指揮使的夫人。
這沒回來不知道是一回事,這回來了,知道了又是一回事。
遞了拜帖,備了禮物,坐上馬車,何氏就到了焦湖水兵的衙門,一路由婆子引著到了內宅,何氏屈膝見禮。
還沒拜下,就被陳夫人身邊的翠屏扶起。
上了茶水點心,兩位夫人便在花廳閑聊起來,陳夫人雖是武將家的女兒,可從小沒少接觸高門婦人。
聽何氏提起這次是為兒子的婚事才從回來的,陳夫人便眉心一動,想起了那個颯爽膽大的姑娘。
“小公子年歲是到了,不知你們說的哪家的姑娘。”
何氏嘴角僵了一下,“我本意是看上了淮安知府家的嫡女和濟南知府的庶女,可奈何他不應,我這個做娘的也不能擰著他來。”說完臉上還帶了淡淡的愁容。
陳夫人嘴角含笑地聽著,“咱當娘的,就是操心的命,夫人的小公子我也見過,長得一表人才,學識氣度膽魄都很不錯,想來是個心中有主意的,夫人不必憂心。”
何氏聽著陳夫人話裏有話,於是擺擺手道:“不怕夫人笑話,我這兒子主意是太大了些,這次我給他傳信,說給他看好了兩個姑娘,他直接拒絕不說,還跟我說喜歡上一個農女,急得我好幾日都沒睡好覺,這不一著急就回來了,又聽說了之前在高州蒙陳指揮使指點,特意過來拜謝一二。”
“夫人真是言重了,高州一事,還得感謝令郎帶人通風報信,否則我家老爺也沒法立這個功,說起來,是我們謝謝令郎才對,哦對,那次和令郎一起來的姑娘叫什麽來著?”陳夫人裝作什麽也沒看出來的樣子故意問道。
“回夫人,叫袁未,還是奴婢送她回去的呢!”
“對對對,袁未袁姑娘,聽說還是她想出來男扮女裝的主意,才能讓他們躲過追殺,說起來這位也是個玲瓏女子,前兩年焦湖決堤之後爆發了瘟疫,這姑娘還向縣令進獻了防疫衛生手冊,本來南溪縣令的考評得評個下下等,硬是因為防疫有功改成了中等。”陳夫人一邊說,一邊將何氏的臉色盡收眼底。
見她還端得住,陳夫人又說:“哦對,前兩天南溪縣的縣令夫人還來我這向我打聽過這姑娘,聽她的口氣像是要求娶這姑娘,還說這姑娘長得就一臉福樣,娶回去肯定旺家。”
何氏嘴巴微微張大,想了半天才道:“縣令家的公子不是已經成婚了嗎?他家沒有適齡的公子啊!”
“是想替他們族裏的一個後生說媒,那姑娘人又聰明又能幹,家境又不錯,聽說今年兩個哥哥都要下場考舉,還和南溪縣孫家做了親戚,這樣的娘家放在南溪縣怎麽排都在前三,要不是我家這邊沒有合適的後生,怎麽我也得去袁家說道兩句。”
何氏忽然覺得自己有必要鄭重地認識一下袁未,否則一個好好的金疙瘩被當成土疙瘩錯過了,自家兒子還不得怨自己一輩子!
思及此,何氏收起了對袁家的漫不經心,匆匆告別了陳夫人後,便給孫言慎的母親秦氏寫了拜帖。
秦氏前兩日才聽說何氏回來了,還沒見過呢,今日怎麽就到她這了呢?
她可記得這秦氏的架子不是一般得大,以前南溪縣有什麽宴會,隻要有她在的地方,整個場子都爭風吃醋的,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官太太的身份,顯擺地跟什麽似的,自己也顯少和她打交道。
於是,何氏一進門,秦氏就適當的迎了上去,伸出手握住了對方的手,“今日什麽風把您給吹過來了?”
“咳,一點小事要麻煩你,咱進屋說。”
孫老爺出門走商去了不在家,秦氏就兩人迎進了堂屋,婢女進來奉上了茶水點心。
秦氏問道:“是什麽事讓你來找我?”
“我聽說你秦家和袁家做了姻親?我想來和你打聽袁家那個袁姑娘品行如何?”
“您是準備給誰說親?”
何氏點了點頭,也沒瞞著,說道:“我兒子看上了袁家的那位姑娘,你也知道,我常年不住南溪,對袁家的事情了解甚少。”
秦氏一聽這話就樂開了。
“那你可就放心吧,這袁家啊可是個厚道人家,我家侄女兒就嫁給他家老三了,當初袁家的家境還不如秦家,連仆從都沒買幾個,我侄女那是一點苦也沒吃到,這日子還越過越紅火了呢。就我說,袁家姑娘也是個妙人,別看歲數小主意可多了,什麽鋪子經她手裏總能出點新花樣,這兩天我聽說他奶奶要給她說親,連媒人都請到了家。要我說,一家有女百家求,這外頭盯著的人可不少,您要是有意向可得抓緊。”
何氏聽得認真,聽她這麽說,便有些笑盈盈的說道:“我是得抓點緊,不過這事還得請你幫幫忙,我和袁家不熟,請官媒上門,我怕弄得人盡皆知,到時候對兩家名聲都不好,所以想請你出麵替我走一遭,就說我想相看他家姑娘。”
秦氏有些驚詫於她今日的爽利,稍微楞了一下便飛快的應下了,“那這杯媒人茶我可就喝定了。”
母親怎麽回來的這麽快,他還沒有想好要怎麽跟袁未說呢!
母親這次回來定要相看袁未的,若是她各方麵挑剔袁未,這該如何是好?
歐陽錚連書都讀不下去了,吩咐青山去袁家走了一趟,將歐陽家的事情都告訴了袁未。
袁未得了歐陽錚的口信,有些哭笑不得,什麽見了他母親請她多擔待一點,自己的性子雖然直,但也不是目無尊長隨意頂撞的那種。
跟青山回了一句自己知道了,讓他放心之類的話,便回身找了方婆子和她娘。
他們家在南溪縣的根基淺,不認識什麽大人物,除了家裏有兩間鋪子開的還算可以,旁的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
袁未想了想,若她是何氏,給兒子相看女孩,要麽就是請一個兩家都相熟的人為介,正大光明的相看,要麽就是裝成顧客,到鋪子裏先暗訪一通。
方婆子和周氏一聽,是這個理,而在她們心裏,多多少少都覺得後一種可能大一點,於是當即表示這些天在鋪子裏都會注意的。
可是一連好幾天店裏都沒有一個生麵孔,搞得周氏和方婆子都懷疑袁未是不是搞錯了。
袁家人哪裏知道,何氏自到家之後,就想起來自家兒子遊學時的遭遇,一邊埋怨自己兒子膽子大,一邊又慶幸他們一行人運氣好。
當即決定把袁家的事情放一放,先去拜訪一下焦湖指揮使的夫人。
這沒回來不知道是一回事,這回來了,知道了又是一回事。
遞了拜帖,備了禮物,坐上馬車,何氏就到了焦湖水兵的衙門,一路由婆子引著到了內宅,何氏屈膝見禮。
還沒拜下,就被陳夫人身邊的翠屏扶起。
上了茶水點心,兩位夫人便在花廳閑聊起來,陳夫人雖是武將家的女兒,可從小沒少接觸高門婦人。
聽何氏提起這次是為兒子的婚事才從回來的,陳夫人便眉心一動,想起了那個颯爽膽大的姑娘。
“小公子年歲是到了,不知你們說的哪家的姑娘。”
何氏嘴角僵了一下,“我本意是看上了淮安知府家的嫡女和濟南知府的庶女,可奈何他不應,我這個做娘的也不能擰著他來。”說完臉上還帶了淡淡的愁容。
陳夫人嘴角含笑地聽著,“咱當娘的,就是操心的命,夫人的小公子我也見過,長得一表人才,學識氣度膽魄都很不錯,想來是個心中有主意的,夫人不必憂心。”
何氏聽著陳夫人話裏有話,於是擺擺手道:“不怕夫人笑話,我這兒子主意是太大了些,這次我給他傳信,說給他看好了兩個姑娘,他直接拒絕不說,還跟我說喜歡上一個農女,急得我好幾日都沒睡好覺,這不一著急就回來了,又聽說了之前在高州蒙陳指揮使指點,特意過來拜謝一二。”
“夫人真是言重了,高州一事,還得感謝令郎帶人通風報信,否則我家老爺也沒法立這個功,說起來,是我們謝謝令郎才對,哦對,那次和令郎一起來的姑娘叫什麽來著?”陳夫人裝作什麽也沒看出來的樣子故意問道。
“回夫人,叫袁未,還是奴婢送她回去的呢!”
“對對對,袁未袁姑娘,聽說還是她想出來男扮女裝的主意,才能讓他們躲過追殺,說起來這位也是個玲瓏女子,前兩年焦湖決堤之後爆發了瘟疫,這姑娘還向縣令進獻了防疫衛生手冊,本來南溪縣令的考評得評個下下等,硬是因為防疫有功改成了中等。”陳夫人一邊說,一邊將何氏的臉色盡收眼底。
見她還端得住,陳夫人又說:“哦對,前兩天南溪縣的縣令夫人還來我這向我打聽過這姑娘,聽她的口氣像是要求娶這姑娘,還說這姑娘長得就一臉福樣,娶回去肯定旺家。”
何氏嘴巴微微張大,想了半天才道:“縣令家的公子不是已經成婚了嗎?他家沒有適齡的公子啊!”
“是想替他們族裏的一個後生說媒,那姑娘人又聰明又能幹,家境又不錯,聽說今年兩個哥哥都要下場考舉,還和南溪縣孫家做了親戚,這樣的娘家放在南溪縣怎麽排都在前三,要不是我家這邊沒有合適的後生,怎麽我也得去袁家說道兩句。”
何氏忽然覺得自己有必要鄭重地認識一下袁未,否則一個好好的金疙瘩被當成土疙瘩錯過了,自家兒子還不得怨自己一輩子!
思及此,何氏收起了對袁家的漫不經心,匆匆告別了陳夫人後,便給孫言慎的母親秦氏寫了拜帖。
秦氏前兩日才聽說何氏回來了,還沒見過呢,今日怎麽就到她這了呢?
她可記得這秦氏的架子不是一般得大,以前南溪縣有什麽宴會,隻要有她在的地方,整個場子都爭風吃醋的,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官太太的身份,顯擺地跟什麽似的,自己也顯少和她打交道。
於是,何氏一進門,秦氏就適當的迎了上去,伸出手握住了對方的手,“今日什麽風把您給吹過來了?”
“咳,一點小事要麻煩你,咱進屋說。”
孫老爺出門走商去了不在家,秦氏就兩人迎進了堂屋,婢女進來奉上了茶水點心。
秦氏問道:“是什麽事讓你來找我?”
“我聽說你秦家和袁家做了姻親?我想來和你打聽袁家那個袁姑娘品行如何?”
“您是準備給誰說親?”
何氏點了點頭,也沒瞞著,說道:“我兒子看上了袁家的那位姑娘,你也知道,我常年不住南溪,對袁家的事情了解甚少。”
秦氏一聽這話就樂開了。
“那你可就放心吧,這袁家啊可是個厚道人家,我家侄女兒就嫁給他家老三了,當初袁家的家境還不如秦家,連仆從都沒買幾個,我侄女那是一點苦也沒吃到,這日子還越過越紅火了呢。就我說,袁家姑娘也是個妙人,別看歲數小主意可多了,什麽鋪子經她手裏總能出點新花樣,這兩天我聽說他奶奶要給她說親,連媒人都請到了家。要我說,一家有女百家求,這外頭盯著的人可不少,您要是有意向可得抓緊。”
何氏聽得認真,聽她這麽說,便有些笑盈盈的說道:“我是得抓點緊,不過這事還得請你幫幫忙,我和袁家不熟,請官媒上門,我怕弄得人盡皆知,到時候對兩家名聲都不好,所以想請你出麵替我走一遭,就說我想相看他家姑娘。”
秦氏有些驚詫於她今日的爽利,稍微楞了一下便飛快的應下了,“那這杯媒人茶我可就喝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