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馬車載著滿滿的人和物在南邊的官道上急馳,等行進了快半個時辰的時候,馬車一拐駛進了旁邊的小路。


    連接官道的這條小路,就是進入袁家村的村路。


    相比別的又泥濘又狹窄的村路,這條路顯得好得多。


    路麵不僅向外拓寬了兩尺,上麵還鋪滿了碎石子。


    “你們看,去年服徭役的時候,大家被分去清南溪河的淤泥,因為聽說這些淤泥能肥田,大家夥都用桶裝了不少回去種菜,裏頭多餘的石子都被咱們鋪到路上了,原本隻有稀稀落落一點,前些日子你大奶奶發話了,讓村裏的小子出去玩的時候去撿石子,撿十斤換一個銅板,瞧瞧,這路就這麽鋪起來了,看起來不錯吧!”


    袁未從馬車裏伸出腦袋,看著原本光禿禿的黃土路上嵌滿了石子,馬車走在上麵一點也不硌。


    “爺爺,那買石子的錢都是族裏出的?”


    “嗯,那可不,咱們袁家村這兩年新添了好幾畝族田,佃給有餘力的村裏人種,五五分賬,也有不少收成了。你大爺爺說,明天早上開祠堂敬告祖宗,用的米麵都是咱們族田裏產出的呢。”


    袁未等人聽著,心裏都高興了起來,咱們村真是越來越好了。


    馬車行進到村口的大樹處,一群坐在那裏擇菜的婦人紛紛站了起來。


    有的婦人一看到,就跑去報信。


    “三郎,你爹娘他們回來啦!”


    有的上前問著,“二爺爺,二奶奶,縣裏生意還好吧!這回回家辦席,街上的鋪子還開不?”


    “不開了,幾個鋪子都放假,剛好已經忙過了中秋和重陽,也叫他們好好歇一歇。”方婆子等人在村裏人的圍攏下下了車,一步一步走回家裏,腳下不停嘴上更是沒停地說著話。


    “聽說家裏的收成都很不錯,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咱們村養雞多,多虧了你們家傳給我們的那個雞糞漚肥法,哎呀,簡直太厲害了,每畝地最少多收了一成,大家夥可高興了!”


    “是嘛,那可真是太好了。今年大家都過個豐收年。”


    “那可不,我家當家的說等過年祭祖的時候讓我給多多的準備肉菜,也給祖先吃點好的。”


    大家夥笑哄哄地說開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家裏,前來給賀喜的人更多了。


    袁二爺不時地拱手抱拳,身後是同樣動作的袁大郎和袁旭等人。


    待人來得差不多了,袁大爺也過來站在袁二爺身邊。


    眾位村民一看袁大爺抬手,就知道他老人家有話說,場麵驀然一靜。


    “諸位,袁旭和袁曉兩個小子不負眾望,考上了今年的舉人,明日早上辰正時分,我請了各位族老共開祠堂敬告祖先,還請各位當家人到場,一起拜祭祖先,祈求我們袁氏一族子孫越來越出息,日子也越過越好,越過越紅火。”


    “要的要的,這麽大的事情是要開祠堂的。”


    “要我說,兩小子的族譜都得單開一頁,這可是我們族裏的大事。”


    “什麽小子,那是舉人老爺!會不會說話。”


    眾人鬧哄哄地說著話,言語間滿是與有榮焉的欣喜。


    事情說完,袁未也端出來一些糖果和切好的糕點,分給了圍在家裏的孩子們。


    眾人歡歡喜喜地回了家。


    袁家的屋子這次因為要辦酒席的緣故,特意讓袁三郎提前回來粉刷了一遍。


    看著這嶄新的重新充滿人氣的屋子,袁二爺笑的嘴都合不攏。


    “好好好,今兒也算是吃個團圓飯了!老大,去,拿酒來,咱爺幾個喝幾盅。”袁二爺高興地要喝酒。


    惹得在一旁的方婆子不讚同地道:“你個老頭子,最近還沒喝夠啊?你忘了明兒還有正事嗎!不準喝。”


    方婆子瞪著眼,袁大郎這腳步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隻好直愣愣的站在那裏。


    袁二爺討好地給她使眼色,“哎喲,我心裏有數,就喝兩杯還不成嗎?你瞧咱家這老宅子都多久沒這麽熱鬧了,我這心裏高興著呢!”


    方婆子一下子就理解到了老伴的感觸,想到往後袁旭要去京城考學,袁未嫁人,這老房子裏也不知會是什麽光景呢!


    “你個老頭子,喝吧喝吧,隻要你明天別耽誤事兒,隨你喝多少!”方婆子沒好氣地背著手去了廚房,心裏想著她得好好整治點下酒菜。


    袁未給他爹招招手,“爹,我上回淘到了好酒,我去拿給你。”


    於是等方婆子整菜的功夫,祖孫三代都已經喝上了,其中竟然還包括袁未。


    “你這丫頭怎麽也跟著湊熱鬧?小心喝醉了。”


    袁未嘻嘻笑,“我沒事,奶,要不你也喝點?天氣冷了喝點酒還真挺暖和。”


    “奶可不喝,你也得給我少喝。”方婆子唬著臉,偏偏袁未也不怕她,照樣笑嘻嘻地和她爺爺碰杯。


    二嬸胡氏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大嫂,說道:“瞧咱袁未,都坐男人那一桌了,可真厲害,這要換我,早就讓他二叔給轟下來了。”


    周氏看著坐在男桌下首的袁未,心裏也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隻是嘴上依舊謙虛地道:“這孩兒淘得沒邊兒,也就咱家裏人慣著她,真到外邊,你看誰會讓她上男人那桌吃飯。”


    “我說嫂子,這就夠了,誰家女兒能有袁未能幹啊!咱這一份家業,可都是袁未一手掙下的,她配坐那!”


    “就是,二嫂說得對,大嫂你可別操心你閨女,她有主意著呢!”


    妯娌三說說笑笑,幫著一起擺飯,一時間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第二天一早,袁未是被爆竹的聲音吵醒的,昨晚雖然沒喝多,但腦袋瓜子痛得要命。


    她不禁在心裏吐槽,這一兩銀子一壇的酒也不過如此。


    爬起來洗漱好,遠處的祠堂已經站了一大堆人。


    走近了一看,祠堂門口大開,所有男丁都在裏麵跪著,大爺爺和爺爺正一起念著祭詞,身後跟著的就是袁旭和袁曉。


    兩位老爺子念完,雙雙上前,將手中的三炷清香插在香爐裏。


    兩位老爺子上完香又點了三柱,分別塞到袁曉和袁未的手裏,讓他兩人在祖先跟前念叨念叨,最好保佑兩人下一次科考順利。


    本來讓袁曉袁未上完香,剩下眾人磕上三個頭也就結束了,結果這邊袁大爺剛要喊跪,那邊袁立仁和袁大郎也走了上來,


    “爹,祠堂開都開了,幹脆我們也上柱香吧,您看咱們兩家好歹現在也做了點小生意,不得跟祖先那邊招呼一聲,讓他們保佑我們出行平安,日子和順啊?”


    “是啊是啊,也得保佑我家娃子,讀書能像他倆哥哥一樣聰明。”


    袁大爺一聽有點道理,於是和袁二爺一對眼,道:“那就都來,都上完了我還有大事要說。”


    眾人一聽,立即一排一排排著隊上香,一邊拜一邊嘴裏念念有詞。


    袁未仔細聽著,“怎麽連家裏雞鴨都要祖宗保佑不生病了,老袁家祖宗真是太忙了!”


    村民們的願望就是這樣樸實無華,一個個恭敬地上完香磕完頭,又站回了原處,等待袁大爺說的大事兒。


    之前他們已經聽說了舉人家裏田地能免稅的這回事了。


    因為這些日子總有一些大地主派人來說掛田地的事兒,結果都讓村長擋回去了,說要給本村的村民先掛,等後麵有剩餘的額度,再給外人掛。


    大家也都問過村長怎麽個這土地怎麽掛的,要不要錢,結果都被袁大爺說還沒定好給轟回去了。


    今天可算是要說這事了,等了這麽多天,大家的心都等著癢癢的了。


    果然,當袁大爺說出他和袁二爺免費給每戶掛兩畝地的額度,人群都沸騰了。


    “真的嗎?每戶兩畝,那大爺爺和二爺爺家一起掛豈不是四畝地了。”


    “真的嗎?免費掛嗎?不要錢?”


    一時間人群裏爆發出熱烈的討論聲,但無一例外,他們的臉上全都帶著喜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