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機緣巧合
柯南之假酒的自我修養 作者:滾.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let it be》這首歌對凶手有特殊意義……
這個猜測,是一位已經殉職的警察臨終前托付給鬆本清長的遺言。
此人名為森村誠一,二十年前盤查嫌疑人車輛時被凶手直接開車撞倒。
凶手成功肇事逃逸,後者不幸以身殉職。
隻是二十年過去了,警方對這個所謂的特殊含義依舊是一頭霧水。
相關的猜測有很多,但也都隻是猜測,對破案並沒有什麽幫助。
除了這個不幸殉職的警察,其他三起命案的死者,則被凶手在其背部紛紛刻下了不同的字母。
其依次為e、s、w,恰好對應著指南針裏的東南西。
【如果這個凶手還要繼續作案的話,那他有極高的概率會在死者的背部刻上n,也就是北。】
以上為鬆本清長原話,陸仁同樣也支持這個看法。
比起那首歌的特殊意義,陸仁其實更在乎的是這三個字母對凶手有和特殊意義。
這些字母除了指代指南針方向外,還可以拚寫成另一個英文單詞,news。
也就是新聞。
隻是這個猜測成立的可能性比較低。因為凶手真的想刻下代表著新聞的英文單詞的話,理論上應該按照n、e、w、s的順序開始刻。
可如果代表的是指南針方向的話,那這指南針對凶手有何特殊意義?
難不成是因為凶手有一個視若珍寶的指南針,被那幾個死者毀掉了?所以他才怒而殺人?
感覺不太可能……
案發之後,警方分別詳細調查過三名死者的身份。
第一起案件的被害者名為坊川繼治,遇害時五十歲,是一間私立醫院的院長。
第二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麥田篤則,遇害時四十二歲,是東都大學的大學教授。
第三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鍋井進,遇害時三十四歲,是一名企業法務律師。
鍋井進十五年前遇害,往前推五年,二十年前他才二十九歲,這和前兩名死者的年齡相差的有點太大了。
不光年齡存在較大差距,三人的職業、工作地點、家庭住址也完全不同。
被害者家屬也各自對其他幾名被害者毫無印象。
理論上他們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交集。
所以在多日走訪調查無果後,警方最後將這一係列的案件定性成了無差別殺人案。
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警方也自然而然的被罵的狗血淋頭。
要不是有一名警察在追捕犯人的途中不幸犧牲,當年負責這起案件的警方隻會承擔更大壓力。
不過對於當年的那一批警察而言,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隻是……
這三名被害人真的毫無交集麽?
陸仁對此持懷疑態度。
現場的門鎖並沒有被破壞的痕跡,除了熟人作案外,還有可能就是凶手有著很強的溜門撬鎖技能。
可如果是後者的話,凶手要不就是專業的開鎖師傅,要不就是個入室盜竊的慣犯。
警方當日已經調查過東京範圍內的開鎖公司及其旗下員工,他們均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
排除掉開鎖師傅,那就隻能是慣偷。
可幾個案發現場的錢財均沒有丟失,如果凶手真的是慣偷,那他怎麽可能分文不取。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凶手是一個類似怪盜基德這種從沒有去警視廳備過案的特殊人才。
可這種人實在太過稀少。這個可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陸仁還是更傾向於熟人作案。這幾名被害者包括凶手之間一定存在著一個共通點,隻是警方未能找到這個共通點。
類似的案件陸仁之前也曾破獲過。那是一起發生在大阪的連環殺人案。
他們均是遭犯人勒死後,被犯人用刺穿了錢包的刀插入心髒。
這幾名死者乍一看也是毫無聯係,大阪警方也差點就將其定性成無差別殺人案。
當然他們實際上是存在共通點的,隻是這個點藏的極其深。
這幾名被害者多年前均為同一家駕校的學生,他們合夥謀害了自己的駕校老師。
凶手正是這名遇害老師的兒子,他在長大成人後,選擇手刃仇人,替父報仇。
隻是在偵辦那起連環殺人案時,陸仁能以最快速度點明幾名被害者之間所存在的共通點,是因為當時的他開了劇情掛。
現在可沒這樣的好事了。
所以即便經過了整整一夜的思考和查證,陸仁也依舊沒有找到幾人之間可能存在的共通點。
這倒也沒什麽好沮喪的。
這種常規世界的典型案例,柯學世界的非典型案例,本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搜查舉證。
如果真的能這麽輕而易舉地解決,那也不至於讓警方整整困頓二十年之久。
暫時找不到共通點,陸仁也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嚐試著從其他方麵入手。
凶手是先用電擊槍偷襲擊暈被害人,然後再用刀將其殺害,並在背上刻上字母。
選擇電擊槍偷襲的理由倒是不難猜,就是為了以最快速度控製住被害者,防止發出多餘的聲響從而引起周圍人的警覺。
同時這也側麵反映凶手體格應該並不強壯,力氣也並不大。
身體素質真要在線的話,那他完全可以像那起大阪連環殺人案的凶手一樣,活生生將被害者直接勒死。
暫時還處於拘留中的詐騙犯楠本隆平也能證明陸仁的這一猜測。
他和那個連環殺人凶手是在桑拿房坦誠相見的,雖然沒看到臉,身材可是看了個清楚。
據他交待,那個連環殺人凶手極其瘦弱,肩胛骨和肋骨清晰可見。
同時曾經直麵過凶手並差點將其逮捕的鬆本清長也表示,凶手身高並不高,穿鞋不到一米七。
考慮到凶手穿著增高鞋的可能,所以他的真實身高應該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間。
至於年齡的話,凶手既然喜歡甲殼蟲這個外國搖滾樂隊,那他的年齡應該不會大到哪裏去。
大概在20——30這個年齡段之間。
這點也可以從皮膚狀態上看出來,如果凶手作案的時候就已經四五十歲。
那五年後,楠本隆平在桑拿房遇到他時,應該能很容易地就看出後者皮膚比較鬆弛。
而且此人能擊傷年輕時的鬆本清長,並且還成功逃脫警方後續追捕。
以上一連串的舉動讓一個當時已經四五十歲的、體力已經嚴重下滑的中年人來完成,也實在有點難為人。
二十年前二三十歲,那現在就是四五十歲。
所以凶手是一個四五十歲身量矮小的中年人。
瘦不瘦弱那就不好說了,畢竟據楠本隆平發現他後又過去了十五年。
而增肥這種事,別說一年,一個月就完全夠用。
嗯……
這樣特征的日本人東京遍地都是。
除了這一點之外呢?
死者背上的字母、凶手時常哼起的搖滾樂。
那起大阪連環殺人案中,凶手選擇刺穿錢包,是因為錢包中放有這些人的駕照。
駕照則代表著這些人過往在駕校所犯下的罪孽。
等等,場合!
如果真的是熟人作案,那就一定有一個能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場合。
大阪殺人案中的場合是駕校,這起東京殺人案呢?
大阪那些被害者的錢包中放著駕照,駕照所指代的場合就是駕校。
死者背部刻有字母e、s、w,什麽地方能和這三個字母聯係起來?
如果字母代表著方向東南西北,那就是什麽地方和方向有關?
再或者,什麽地方和指南針有關?
指南針……
叢林旅行?森林打獵?
等下,好像有點不對。
駕照是一個有明確定義的物品。ews不過隻是字母。
從esw聯想到東南西北從而再聯想到指南針。
這中間的環節有點太多了。
esw一定代表著東南西北麽?東南西北一定就代表指南針麽?
算了,不管怎麽說。起碼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調查方向。
一會就去拜訪一下當年幾名受害者家屬,看看能不能從他們口中得知受害者生前有沒有特別喜歡去的地方,並且能和esw掛鉤。
收起小本本的陸仁看了眼時間,隨口問道,“桑拿房調查完了麽?”
“沒。高木才剛剛進去。”坐在駕駛位上的佐藤美和子回答了陸仁的提問。
先前在得知高木他們要來調查桑拿房,在警視廳熬了一天的陸仁也一起跟了過來。
陸仁此舉一則是想第一時間獲得有可能存在的新發現,第二就是換個環境換換腦子。
現在看來,收獲還可以。
“都這個點了,我準備去買便當,你吃點什麽?我給你帶。”
“飯團或者麵包吧,再來一瓶礦泉水。”
“ok。”
下午一點,結束了調查的高木走出了桑拿房,把調查結果告訴了在外等待的陸仁和佐藤美和子。
店老板包括這家店的工作員工,都對傷疤男毫無印象。
至於十五年前的事,那更是記不清了。
這一不甚理想的調查結果倒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早有心理準備的佐藤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沒收獲也正常。都過去十五年了,這家店除了名字沒變,其他都變了,連設備都徹底翻新過一遍。”
“說到翻新,五丁目的一家桑拿房也重新翻新過了。據說那家店還有露天溫泉。”
“哦。”對於高木的說法,佐藤美和子反應平平,隨口應了一聲後,就掏出小本子,低頭開始寫寫畫畫。
“那等下次休假,你和千葉他們一起吧。”
高木心灰意懶道:“那我還是自己一個人去吧。”
“嗯?”佐藤美和子抬起頭來,後知後覺道,“你剛才是在邀請我嘛?”
“那肯定啊!”
“那這樣如何,在這起案件徹底失效之前,你要是能將其破掉,那咱們就一起去泡溫泉。”
“啊?!可這就隻剩三天了啊。”高木直接愣住。
“加油哦,一定要帶我去泡溫泉。”
在一旁旁邊的陸仁默默從口袋中掏出了檸檬味的果糖。
這些柯學世界的男男女女,撒狗糧都這麽突然的麽。
被酸到的陸仁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甩開這兩人,自己獨自去登門拜訪當年的受害者家屬。
仔細思索一陣後,陸仁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
因為他並不清楚幾名被害者家屬的家庭住址和聯係方式。
想在短時間內盡快聯係到這些人,就勢必要借助警方的幫助。
既然如此,避開佐藤高木也顯得毫無意義。就算沒有他們,也會有其他警察加入進來。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讓他們繼續跟進。至少這兩位知根知底,用起來相對順手。
耐著性子等兩人撒完狗糧後,陸仁出聲問道:“你們下午有別的事麽?”
佐藤美和子回道:“那還用說,繼續追查這個連環殺人案。”
“那你們有方向麽?”
“暫時還沒。”佐藤美和子搖了搖頭,突然雙眼一亮,“你是不是想到什麽了?”
她雖然一直都和陸仁單方麵不對付,但也必須承認,這家夥破案是真的有一套。
當年她父親的愁思郎案件,嚴格來說就是這家夥給破的。
“嗯,我準備去拜訪一下那些受害者的家屬。你們要不要一起去?”
“這個……”
“當然。”高木仍在猶豫之中,佐藤已經一口應下。
她掏出手機,“我現在就打電話和警視廳那邊聯係,拜托他們把當年的采訪資料發過來。”
“那就再好不過。”
趁著佐藤打電話的這個功夫,陸仁掃了眼周邊的環境。
發現不遠處的商城牆壁外,正掛著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屏幕中正播報著二十年前和十五年前的這三起殺人案。
電視台所放的這些和陸仁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兩天他忙著破案,根本沒工夫和其他人透露此事。
隻能說新聞媒體挖掘創造熱點的能力實在太強。就算沒有他的幹預,過去的那幾起連環殺人案,也依舊被媒體的從業者挖掘並曝光了出來。
此時大屏幕中的一名中年男性,正受邀對多年前的案件侃侃而談。
“在我看來凶手已經拉好窗簾、拔掉電話線、完全斷絕了自己和外界的聯係。然後躲在被子裏瑟瑟發抖,祈禱著三天過去吧。”
“如果不是如此的話,那就盡管來找我吧。前提是抱著十五年東躲xz的努力全部泡湯的覺悟!”
陸仁沉默片刻,衝著高木道:“你認識這個男的麽?”
“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具體名字我給忘記了。”
“一直都這麽毒舌的麽?”
“好像是的。”
那他能活到現在,命還真是夠硬。
這個猜測,是一位已經殉職的警察臨終前托付給鬆本清長的遺言。
此人名為森村誠一,二十年前盤查嫌疑人車輛時被凶手直接開車撞倒。
凶手成功肇事逃逸,後者不幸以身殉職。
隻是二十年過去了,警方對這個所謂的特殊含義依舊是一頭霧水。
相關的猜測有很多,但也都隻是猜測,對破案並沒有什麽幫助。
除了這個不幸殉職的警察,其他三起命案的死者,則被凶手在其背部紛紛刻下了不同的字母。
其依次為e、s、w,恰好對應著指南針裏的東南西。
【如果這個凶手還要繼續作案的話,那他有極高的概率會在死者的背部刻上n,也就是北。】
以上為鬆本清長原話,陸仁同樣也支持這個看法。
比起那首歌的特殊意義,陸仁其實更在乎的是這三個字母對凶手有和特殊意義。
這些字母除了指代指南針方向外,還可以拚寫成另一個英文單詞,news。
也就是新聞。
隻是這個猜測成立的可能性比較低。因為凶手真的想刻下代表著新聞的英文單詞的話,理論上應該按照n、e、w、s的順序開始刻。
可如果代表的是指南針方向的話,那這指南針對凶手有何特殊意義?
難不成是因為凶手有一個視若珍寶的指南針,被那幾個死者毀掉了?所以他才怒而殺人?
感覺不太可能……
案發之後,警方分別詳細調查過三名死者的身份。
第一起案件的被害者名為坊川繼治,遇害時五十歲,是一間私立醫院的院長。
第二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麥田篤則,遇害時四十二歲,是東都大學的大學教授。
第三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鍋井進,遇害時三十四歲,是一名企業法務律師。
鍋井進十五年前遇害,往前推五年,二十年前他才二十九歲,這和前兩名死者的年齡相差的有點太大了。
不光年齡存在較大差距,三人的職業、工作地點、家庭住址也完全不同。
被害者家屬也各自對其他幾名被害者毫無印象。
理論上他們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交集。
所以在多日走訪調查無果後,警方最後將這一係列的案件定性成了無差別殺人案。
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警方也自然而然的被罵的狗血淋頭。
要不是有一名警察在追捕犯人的途中不幸犧牲,當年負責這起案件的警方隻會承擔更大壓力。
不過對於當年的那一批警察而言,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隻是……
這三名被害人真的毫無交集麽?
陸仁對此持懷疑態度。
現場的門鎖並沒有被破壞的痕跡,除了熟人作案外,還有可能就是凶手有著很強的溜門撬鎖技能。
可如果是後者的話,凶手要不就是專業的開鎖師傅,要不就是個入室盜竊的慣犯。
警方當日已經調查過東京範圍內的開鎖公司及其旗下員工,他們均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
排除掉開鎖師傅,那就隻能是慣偷。
可幾個案發現場的錢財均沒有丟失,如果凶手真的是慣偷,那他怎麽可能分文不取。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凶手是一個類似怪盜基德這種從沒有去警視廳備過案的特殊人才。
可這種人實在太過稀少。這個可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陸仁還是更傾向於熟人作案。這幾名被害者包括凶手之間一定存在著一個共通點,隻是警方未能找到這個共通點。
類似的案件陸仁之前也曾破獲過。那是一起發生在大阪的連環殺人案。
他們均是遭犯人勒死後,被犯人用刺穿了錢包的刀插入心髒。
這幾名死者乍一看也是毫無聯係,大阪警方也差點就將其定性成無差別殺人案。
當然他們實際上是存在共通點的,隻是這個點藏的極其深。
這幾名被害者多年前均為同一家駕校的學生,他們合夥謀害了自己的駕校老師。
凶手正是這名遇害老師的兒子,他在長大成人後,選擇手刃仇人,替父報仇。
隻是在偵辦那起連環殺人案時,陸仁能以最快速度點明幾名被害者之間所存在的共通點,是因為當時的他開了劇情掛。
現在可沒這樣的好事了。
所以即便經過了整整一夜的思考和查證,陸仁也依舊沒有找到幾人之間可能存在的共通點。
這倒也沒什麽好沮喪的。
這種常規世界的典型案例,柯學世界的非典型案例,本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搜查舉證。
如果真的能這麽輕而易舉地解決,那也不至於讓警方整整困頓二十年之久。
暫時找不到共通點,陸仁也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嚐試著從其他方麵入手。
凶手是先用電擊槍偷襲擊暈被害人,然後再用刀將其殺害,並在背上刻上字母。
選擇電擊槍偷襲的理由倒是不難猜,就是為了以最快速度控製住被害者,防止發出多餘的聲響從而引起周圍人的警覺。
同時這也側麵反映凶手體格應該並不強壯,力氣也並不大。
身體素質真要在線的話,那他完全可以像那起大阪連環殺人案的凶手一樣,活生生將被害者直接勒死。
暫時還處於拘留中的詐騙犯楠本隆平也能證明陸仁的這一猜測。
他和那個連環殺人凶手是在桑拿房坦誠相見的,雖然沒看到臉,身材可是看了個清楚。
據他交待,那個連環殺人凶手極其瘦弱,肩胛骨和肋骨清晰可見。
同時曾經直麵過凶手並差點將其逮捕的鬆本清長也表示,凶手身高並不高,穿鞋不到一米七。
考慮到凶手穿著增高鞋的可能,所以他的真實身高應該在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間。
至於年齡的話,凶手既然喜歡甲殼蟲這個外國搖滾樂隊,那他的年齡應該不會大到哪裏去。
大概在20——30這個年齡段之間。
這點也可以從皮膚狀態上看出來,如果凶手作案的時候就已經四五十歲。
那五年後,楠本隆平在桑拿房遇到他時,應該能很容易地就看出後者皮膚比較鬆弛。
而且此人能擊傷年輕時的鬆本清長,並且還成功逃脫警方後續追捕。
以上一連串的舉動讓一個當時已經四五十歲的、體力已經嚴重下滑的中年人來完成,也實在有點難為人。
二十年前二三十歲,那現在就是四五十歲。
所以凶手是一個四五十歲身量矮小的中年人。
瘦不瘦弱那就不好說了,畢竟據楠本隆平發現他後又過去了十五年。
而增肥這種事,別說一年,一個月就完全夠用。
嗯……
這樣特征的日本人東京遍地都是。
除了這一點之外呢?
死者背上的字母、凶手時常哼起的搖滾樂。
那起大阪連環殺人案中,凶手選擇刺穿錢包,是因為錢包中放有這些人的駕照。
駕照則代表著這些人過往在駕校所犯下的罪孽。
等等,場合!
如果真的是熟人作案,那就一定有一個能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的場合。
大阪殺人案中的場合是駕校,這起東京殺人案呢?
大阪那些被害者的錢包中放著駕照,駕照所指代的場合就是駕校。
死者背部刻有字母e、s、w,什麽地方能和這三個字母聯係起來?
如果字母代表著方向東南西北,那就是什麽地方和方向有關?
再或者,什麽地方和指南針有關?
指南針……
叢林旅行?森林打獵?
等下,好像有點不對。
駕照是一個有明確定義的物品。ews不過隻是字母。
從esw聯想到東南西北從而再聯想到指南針。
這中間的環節有點太多了。
esw一定代表著東南西北麽?東南西北一定就代表指南針麽?
算了,不管怎麽說。起碼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調查方向。
一會就去拜訪一下當年幾名受害者家屬,看看能不能從他們口中得知受害者生前有沒有特別喜歡去的地方,並且能和esw掛鉤。
收起小本本的陸仁看了眼時間,隨口問道,“桑拿房調查完了麽?”
“沒。高木才剛剛進去。”坐在駕駛位上的佐藤美和子回答了陸仁的提問。
先前在得知高木他們要來調查桑拿房,在警視廳熬了一天的陸仁也一起跟了過來。
陸仁此舉一則是想第一時間獲得有可能存在的新發現,第二就是換個環境換換腦子。
現在看來,收獲還可以。
“都這個點了,我準備去買便當,你吃點什麽?我給你帶。”
“飯團或者麵包吧,再來一瓶礦泉水。”
“ok。”
下午一點,結束了調查的高木走出了桑拿房,把調查結果告訴了在外等待的陸仁和佐藤美和子。
店老板包括這家店的工作員工,都對傷疤男毫無印象。
至於十五年前的事,那更是記不清了。
這一不甚理想的調查結果倒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早有心理準備的佐藤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沒收獲也正常。都過去十五年了,這家店除了名字沒變,其他都變了,連設備都徹底翻新過一遍。”
“說到翻新,五丁目的一家桑拿房也重新翻新過了。據說那家店還有露天溫泉。”
“哦。”對於高木的說法,佐藤美和子反應平平,隨口應了一聲後,就掏出小本子,低頭開始寫寫畫畫。
“那等下次休假,你和千葉他們一起吧。”
高木心灰意懶道:“那我還是自己一個人去吧。”
“嗯?”佐藤美和子抬起頭來,後知後覺道,“你剛才是在邀請我嘛?”
“那肯定啊!”
“那這樣如何,在這起案件徹底失效之前,你要是能將其破掉,那咱們就一起去泡溫泉。”
“啊?!可這就隻剩三天了啊。”高木直接愣住。
“加油哦,一定要帶我去泡溫泉。”
在一旁旁邊的陸仁默默從口袋中掏出了檸檬味的果糖。
這些柯學世界的男男女女,撒狗糧都這麽突然的麽。
被酸到的陸仁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甩開這兩人,自己獨自去登門拜訪當年的受害者家屬。
仔細思索一陣後,陸仁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
因為他並不清楚幾名被害者家屬的家庭住址和聯係方式。
想在短時間內盡快聯係到這些人,就勢必要借助警方的幫助。
既然如此,避開佐藤高木也顯得毫無意義。就算沒有他們,也會有其他警察加入進來。
那還不如一開始就讓他們繼續跟進。至少這兩位知根知底,用起來相對順手。
耐著性子等兩人撒完狗糧後,陸仁出聲問道:“你們下午有別的事麽?”
佐藤美和子回道:“那還用說,繼續追查這個連環殺人案。”
“那你們有方向麽?”
“暫時還沒。”佐藤美和子搖了搖頭,突然雙眼一亮,“你是不是想到什麽了?”
她雖然一直都和陸仁單方麵不對付,但也必須承認,這家夥破案是真的有一套。
當年她父親的愁思郎案件,嚴格來說就是這家夥給破的。
“嗯,我準備去拜訪一下那些受害者的家屬。你們要不要一起去?”
“這個……”
“當然。”高木仍在猶豫之中,佐藤已經一口應下。
她掏出手機,“我現在就打電話和警視廳那邊聯係,拜托他們把當年的采訪資料發過來。”
“那就再好不過。”
趁著佐藤打電話的這個功夫,陸仁掃了眼周邊的環境。
發現不遠處的商城牆壁外,正掛著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屏幕中正播報著二十年前和十五年前的這三起殺人案。
電視台所放的這些和陸仁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兩天他忙著破案,根本沒工夫和其他人透露此事。
隻能說新聞媒體挖掘創造熱點的能力實在太強。就算沒有他的幹預,過去的那幾起連環殺人案,也依舊被媒體的從業者挖掘並曝光了出來。
此時大屏幕中的一名中年男性,正受邀對多年前的案件侃侃而談。
“在我看來凶手已經拉好窗簾、拔掉電話線、完全斷絕了自己和外界的聯係。然後躲在被子裏瑟瑟發抖,祈禱著三天過去吧。”
“如果不是如此的話,那就盡管來找我吧。前提是抱著十五年東躲xz的努力全部泡湯的覺悟!”
陸仁沉默片刻,衝著高木道:“你認識這個男的麽?”
“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具體名字我給忘記了。”
“一直都這麽毒舌的麽?”
“好像是的。”
那他能活到現在,命還真是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