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賀留下了所需的少數翠林鼠,其他的餘量,則慷慨贈予了家族的長者們。程賀捕捉到這種難覓的野味,讓幾位長輩都驚訝不已,畢竟獵捕翠林鼠絕非易事。


    分派完翠林鼠後,程賀開始著手處理自己那一份。褪去皮肉,傾瀉其鮮血,緊接著是一段至關重要的製作技藝,無論燒煮亦或清燉皆必不可少。先將翠林鼠投入沸水滾燙中稍加浸泡,隨即取出,此法可令肌肉愈發鮮嫩如玉。


    熱燙之後,該燒的紅燜,該蒸的清蒸。晚餐時,不說嗜吃的幼齒baby,就連程賀及他的雙親也盡享其中,讚美不已,那美妙的滋味仿佛喚醒了舌尖的所有味蕾。


    特別是加入了竹蓀的清蒸翠林鼠,味道之妙無法言表。夜晚降臨,罕有幸事,是程賀與baby一同入睡,就像他事先所言,這是男方與女方家庭的差別所在。


    對於程賀與baby提前共宿,胡曉靈和成楷良非但沒有異議,反倒心滿意足,於他們來說,期盼著早日看見二人完婚育子,無疑是樂見其成。不過他們明白,婚期可能不急於一時,生養後代的事情則會延遲,畢竟兩人身為公眾人物,事業當優先考慮。


    時光匆匆流轉,一周悄然度過。baby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胡曉靈忙活田園,照料作物,而baby常伴左右,學藝幫襯,贏得胡曉靈口中“懂事”的誇獎。


    臨近年終,這小小的山村也漸漸浸潤著濃濃的年俗氣息。事實上,相比都市,這樣的鄉村過年氣氛更為濃厚。城市裏嚴格的法規使得燃放煙火僅限規定時段,這也是市民感慨年味漸行漸遠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煙火確存些許風險,但也絕不算危及重重,沒了煙火,年的韻味總覺欠缺,不再那麽喧囂熱烈。


    煙火燃放雖噪聲震耳,卻又令人感受到一種熱烈,一旦氛圍湧動,那便是年的到來。不能放煙火確是削弱年味的一部分原因,但更多是人的心態變遷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城市中的壓力過大,不少人辛勞整年,好不容易放假,也就懶得操辦過年之事,年味就這樣悄然而逝。


    城裏的燈紅如龍,商鋪春節期間照舊營業,營造的喜悅卻無法填補人們心中的空白,因為他們深知中國傳統的年味不應如此。眾人皆認為鄉村的年味更為醇厚,此言不虛。村民們往往對傳統更加堅守。


    舉個例子,如程賀家,每逢過年時大家齊集一處,包餃子、做湯圓、炸肉球...等等美食。村裏會搭建起大型的油鍋,大夥共同來炸肉丸、雞塊之類的,各家各戶並非缺乏油鍋,除非窮極之地,否則基本戶戶都已裝備齊全。然他們依舊樂意共同在這兒烹炸,為了那份熱烈的氣息,那份團圓的氛圍。


    人們依次排起隊等待著烹炸食物,交談中笑聲不斷,孩子在邊上遊玩嬉戲,時而不時放響小煙火,偷嚐新炸的食物,瞬間,年的味道撲麵而來。這段期間,程賀儼然充當了兼職駕駛員,村民外出購買鞭炮,他便開車載人出行,村子沒車,走路又太過遙遠,反正他閑來無事,幫把手何嚐不可。


    其實,baby也曾提及,區區這點費用對她們而言不值一提,況且開車帶人去買鞭炮油錢都比鞭炮還要貴些,還不如多購些許分贈眾人。程賀聽了笑著搖頭。在這片土地上,鞭炮需自行購置,使用他人饋贈,始終有些違和感,放煙火的興致也就銳減。


    這裏與其他地方有著不同的傳述。其他地域,普遍流傳除夕燃放鞭炮是為驅逐年獸,那被稱作“年”的猛獸常年深潛海底,每年除夕才出沒,害人性命,吞食牲畜。一次偶然的機會,古人發現竹子在烈火炙烤下爆炸發出的聲響足以嚇退“年”。於是,每逢年末,人們紛紛燃燒竹子引爆之聲響徹四野。


    至今,這演變為煙花鞭炮的盛況。然而這裏的傳說獨具特色,故事簡單,據說天庭之門每年一度敞開,民眾迷信上天,深知凡人難以登仙,故燃放鞭炮衝向天空,寄托願望,祈盼煙火攜願飛升天庭,諸神聆聽並完成心願。


    盡管如此的故事今日已被視為虛構,甚至關於年獸的傳說亦如此,但這些並不影響人們期待一個美滿的願望,一個祝福的寄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奔跑吧程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朔子並收藏奔跑吧程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