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上梁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老夫人話音落下,袁氏三人相顧失色,紛紛跪倒在地。
“母親這是要趕我們走嗎,兒媳惶恐,名利富貴乃過眼雲煙,父親母親向來待我如親女,若讓我做那忘恩負義的白眼兒狼,還不如讓我絞了頭發去廟裏青燈古佛做姑子去。”
袁氏仰頭扯著白氏的衣裳,肩膀輕輕的抖動,溫婉端莊的臉龐和長長的睫毛上沾滿了晶瑩的淚水。
“母親,我不走,富貴顯榮,錦衣玉食也好,窮困潦倒,粗衣糲食也罷,你們在哪,我去就哪,休要嫌我拖累你們。”
薛氏紅著眼眶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也不走,我堂堂將軍府的大小姐,豈是那等貪生怕死,鮮廉寡恥之人,莫說我不是這種人,就是,我爹娘若知道,也隻會三尺白綾親自勒死我去。”
白氏欣慰的將她們扶起來。
“好!好!好!好孩子,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快些回去,將那金銀細軟收拾好,明日咱們便啟程。”
第二日清早,鎮國大將軍府遣散了奴仆,隻留了些心腹,同府裏人一起,攏共五十幾人,乘著二十多輛馬車離開了京城。
得了消息匆匆趕來的張世平,隻能站在空蕩蕩的大將軍府裏大發雷霆。
“可惡!可惡的張世忠,他倒好一句告老還鄉,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卻不想想我的日子怎麽過。”
張世平是張世忠的庶弟,早幾年分府另過了,自小不學無術,流連於煙花柳巷,狂嫖濫賭,成婚後雖然收斂了些,其實沒多少長進。
一把年紀了,也隻混了個工部九品筆貼式,連自己一家老小都養不起,三天兩頭來將軍府打秋風。
張世忠的車隊行至城外十裏亭,突然發現前方有不少熟悉的麵孔等在亭子外。
都是三個兒媳的娘家人,以及白家人,還有一些關係還不錯的同僚。
“停車!”
見張世忠從車上下來,幾家人急忙上前,上來就是躬身作揖。
“對不住將軍,昨日沒有站出來幫你說話,實在是我們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想必你也知道,聖上早已對你生了不滿, 你千不該萬不該去鄞州賑災,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早在你回來之前,聖上便已召見我等,逼得我等表明立場。
左相近幾年頗得陛下倚重,權傾朝野,滿朝文武竟大半都是他的人,吾等皆需避其鋒芒。
聖上允您告老還鄉,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你的風頭太盛,自古以來,朝堂最忌功高震主,百年前的程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張世忠這才明白了他們的苦衷,昨日他孤身一人麵對一群奸佞小人的無端構陷時,往日交好的親朋竟無一人站出來替他說話,他當時確實是很心寒。
昨夜他已經猜了個大概,今日他們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想。
”無礙,我本就年老體衰了,做個悠閑自在的田舍翁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我也能趁著用這餘下的光陰去四處走走,看看我守護了一輩子的江山。“
”將軍放心,鄞州郡守這個位置,我盡量讓咱們的人拿下,這樣去了那邊,照顧說不上,至少可以避免那些人利用職權之便,給你們使絆子。“
內閣大學士開口說道。
”大學士有心了,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免得惹怒了聖上,給你們招來禍事。“
張世忠看了看官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不少人眼神閃爍,一看就是被派來盯梢的。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們還要趕路呢,你們也快回去吧,別擔心,總有再聚的時候。“
”行吧,山高路遠,一路珍重!“
那邊女眷們也抹著眼淚同自己的母親姐妹告別上了馬車。
車隊在眾人的目送下緩緩離去。
平陽縣內,程老大已經同劉家人相聚了,征得了兩家人的意見,王家男人會木工活,他們去工地上做木工。
劉家人則跟著程老大去收茶油籽,等他們能上手了,程老大打算把平陽縣收茶油籽的差事交給他們。
隻因村裏這段時間人手實在是不夠,他們的房子還沒有上梁蓋屋頂,水稻也馬上要收割了。
程家村的人都恨不得一人分成八瓣用,有信得過的人能托付,當然最好,畢竟他們以後的賺錢的行當隻會越來越多,光程家村的人手是遠遠不夠的。
上次程老二在熊鐵生那裏定製的五十個鐵箍已經做好了,打穀機配件的活他也接下來了,讓他今日下晌去取。
正好,他明日帶回去就可以試一下能不能用了,聽三弟程澤禮說有了這打穀機割稻子會省力很多,速度也能快上幾倍。
他實在是好奇,怎麽個省力法,往年他們都是將稻苗割下來,一捆一捆的挑回去,手工打稻子。不僅效率低,人還累,每次農忙後,人都要瘦上好幾斤。
工地上,老孫頭已經帶著他的徒弟們將一條街的地基都畫好線了,雜工們就順著線挖地基,其他工種的工人跟在後麵接著他們的活。
程老二在平陽縣外也買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打算在那也建一個磚廠。
這會兒他正帶著幾百人挖土。
他忙的腳後跟打後腦勺,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能頂事發人手還是不夠,得讓村裏再派些人來。
程老大下午去了鐵匠鋪,看著和圖紙上一模一樣的零件,很滿意,很是誇讚了一番熊鐵生的手藝精湛。
讓他照著這個樣子盡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過幾天再來取。
山穀裏現在有三十七戶人家,每戶人家都種了不少水稻,自然是一戶配一台打穀機比較好,畢竟水稻成熟了是不等人的,萬一收割晚了,稻苗老化,風一吹,全部趴田裏了,稻穀沾水就發芽。
熊鐵生收了定金,應了聲好,便沒有再說話,麵龐隱在胡子下麵,讓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隻要客戶給錢,讓怎麽做他便怎麽做,從來不會問客人定製的東西作什麽用。
更何況是程家人,即使有心之人來探查,他也隻會幫著隱瞞。
因為,守護他們是他的使命。
第二日,是蒼梧鎮磚廠上梁的日子。
“母親這是要趕我們走嗎,兒媳惶恐,名利富貴乃過眼雲煙,父親母親向來待我如親女,若讓我做那忘恩負義的白眼兒狼,還不如讓我絞了頭發去廟裏青燈古佛做姑子去。”
袁氏仰頭扯著白氏的衣裳,肩膀輕輕的抖動,溫婉端莊的臉龐和長長的睫毛上沾滿了晶瑩的淚水。
“母親,我不走,富貴顯榮,錦衣玉食也好,窮困潦倒,粗衣糲食也罷,你們在哪,我去就哪,休要嫌我拖累你們。”
薛氏紅著眼眶斬釘截鐵的說道。
“我也不走,我堂堂將軍府的大小姐,豈是那等貪生怕死,鮮廉寡恥之人,莫說我不是這種人,就是,我爹娘若知道,也隻會三尺白綾親自勒死我去。”
白氏欣慰的將她們扶起來。
“好!好!好!好孩子,我果然沒有看錯人!快些回去,將那金銀細軟收拾好,明日咱們便啟程。”
第二日清早,鎮國大將軍府遣散了奴仆,隻留了些心腹,同府裏人一起,攏共五十幾人,乘著二十多輛馬車離開了京城。
得了消息匆匆趕來的張世平,隻能站在空蕩蕩的大將軍府裏大發雷霆。
“可惡!可惡的張世忠,他倒好一句告老還鄉,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卻不想想我的日子怎麽過。”
張世平是張世忠的庶弟,早幾年分府另過了,自小不學無術,流連於煙花柳巷,狂嫖濫賭,成婚後雖然收斂了些,其實沒多少長進。
一把年紀了,也隻混了個工部九品筆貼式,連自己一家老小都養不起,三天兩頭來將軍府打秋風。
張世忠的車隊行至城外十裏亭,突然發現前方有不少熟悉的麵孔等在亭子外。
都是三個兒媳的娘家人,以及白家人,還有一些關係還不錯的同僚。
“停車!”
見張世忠從車上下來,幾家人急忙上前,上來就是躬身作揖。
“對不住將軍,昨日沒有站出來幫你說話,實在是我們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想必你也知道,聖上早已對你生了不滿, 你千不該萬不該去鄞州賑災,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早在你回來之前,聖上便已召見我等,逼得我等表明立場。
左相近幾年頗得陛下倚重,權傾朝野,滿朝文武竟大半都是他的人,吾等皆需避其鋒芒。
聖上允您告老還鄉,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你的風頭太盛,自古以來,朝堂最忌功高震主,百年前的程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張世忠這才明白了他們的苦衷,昨日他孤身一人麵對一群奸佞小人的無端構陷時,往日交好的親朋竟無一人站出來替他說話,他當時確實是很心寒。
昨夜他已經猜了個大概,今日他們的話證實了他的猜想。
”無礙,我本就年老體衰了,做個悠閑自在的田舍翁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我也能趁著用這餘下的光陰去四處走走,看看我守護了一輩子的江山。“
”將軍放心,鄞州郡守這個位置,我盡量讓咱們的人拿下,這樣去了那邊,照顧說不上,至少可以避免那些人利用職權之便,給你們使絆子。“
內閣大學士開口說道。
”大學士有心了,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免得惹怒了聖上,給你們招來禍事。“
張世忠看了看官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不少人眼神閃爍,一看就是被派來盯梢的。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們還要趕路呢,你們也快回去吧,別擔心,總有再聚的時候。“
”行吧,山高路遠,一路珍重!“
那邊女眷們也抹著眼淚同自己的母親姐妹告別上了馬車。
車隊在眾人的目送下緩緩離去。
平陽縣內,程老大已經同劉家人相聚了,征得了兩家人的意見,王家男人會木工活,他們去工地上做木工。
劉家人則跟著程老大去收茶油籽,等他們能上手了,程老大打算把平陽縣收茶油籽的差事交給他們。
隻因村裏這段時間人手實在是不夠,他們的房子還沒有上梁蓋屋頂,水稻也馬上要收割了。
程家村的人都恨不得一人分成八瓣用,有信得過的人能托付,當然最好,畢竟他們以後的賺錢的行當隻會越來越多,光程家村的人手是遠遠不夠的。
上次程老二在熊鐵生那裏定製的五十個鐵箍已經做好了,打穀機配件的活他也接下來了,讓他今日下晌去取。
正好,他明日帶回去就可以試一下能不能用了,聽三弟程澤禮說有了這打穀機割稻子會省力很多,速度也能快上幾倍。
他實在是好奇,怎麽個省力法,往年他們都是將稻苗割下來,一捆一捆的挑回去,手工打稻子。不僅效率低,人還累,每次農忙後,人都要瘦上好幾斤。
工地上,老孫頭已經帶著他的徒弟們將一條街的地基都畫好線了,雜工們就順著線挖地基,其他工種的工人跟在後麵接著他們的活。
程老二在平陽縣外也買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打算在那也建一個磚廠。
這會兒他正帶著幾百人挖土。
他忙的腳後跟打後腦勺,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能頂事發人手還是不夠,得讓村裏再派些人來。
程老大下午去了鐵匠鋪,看著和圖紙上一模一樣的零件,很滿意,很是誇讚了一番熊鐵生的手藝精湛。
讓他照著這個樣子盡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過幾天再來取。
山穀裏現在有三十七戶人家,每戶人家都種了不少水稻,自然是一戶配一台打穀機比較好,畢竟水稻成熟了是不等人的,萬一收割晚了,稻苗老化,風一吹,全部趴田裏了,稻穀沾水就發芽。
熊鐵生收了定金,應了聲好,便沒有再說話,麵龐隱在胡子下麵,讓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隻要客戶給錢,讓怎麽做他便怎麽做,從來不會問客人定製的東西作什麽用。
更何況是程家人,即使有心之人來探查,他也隻會幫著隱瞞。
因為,守護他們是他的使命。
第二日,是蒼梧鎮磚廠上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