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搬新家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
上梁是建房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今日恰逢良辰吉日,是上梁的好日子。
上梁前必需祭神,祭品有“全豬”(豬頭一隻,豬尾一根,寓意全豬),俗稱“利市”。
雞、魚、豆腐、蛋與醬油五色,用木質紅色祭盤,置於供桌上端,其他菜肴足有二十四碗以及果品十二盆。
正梁的梁木是村裏人在山上找的,程大福親自挑選的。
要挑選一根好的梁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主人家親自去南山甄選梁木。
選梁木的條件可以說苛刻,一是梁木必須是杉樹;二是要枝繁葉茂,筆直參天;三是樹齡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小,樹幹上下大小盡量一致;四是樹的四周要長有許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孫。
如果隻是獨木一根,就不能選用。
砍伐的時候,不能傷害周圍的小杉木,梁木倒地的方向要朝南邊,不能朝其他方向。
上梁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人們將兩端掛上紅綢的正梁抬進磚廠堂前。
大門兩邊貼了一副黃紙對聯:
上聯:創基業門庭祥雲卷
下聯:展宏圖宅第瑞氣生
瓦匠、木匠邊說好話邊敬酒。
祭梁結束後,由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頂,用繩將正梁拉上去。
拉梁的時候,鞭炮齊鳴,上梁師傅唱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在上梁的過程中,要將正梁平平穩穩往上抬,忌一前一後,高低傾斜。
將正梁放平穩後,程大福他們在正梁中間掛上裝有紅棗、花生、米、麥、萬年青等的紅布袋,寓意“福、祿、壽、喜,萬古長青”。
然後匠人將果品、食物等用紅布包好,邊說好話邊將布包拋入由程大福雙手捧起的籮筐中,這個過程稱為“接包”,寓意接住財寶。
上梁儀式最熱鬧的要屬“拋梁”。
程大福“接包”後,匠人便將準備好的糖果、花生、米餅、饅頭、銅錢,等從梁上拋向四周,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人越多東家越高興,此舉稱為“拋梁”,意為“財源滾滾來”。
拋梁結束後,眾人退出新屋,讓太陽曬一下屋梁,這叫做“曬梁”。
最後,程家村設宴款待匠人、幫工和以及前來慶賀的親朋友人,並分發紅包。
至此,整個上梁儀式結束。
等人都走完後,程大福用紅色的繩子兩頭各綁一疊二寸半高的福金和銀紙,掛在梁上不易被發現的地方。
老一輩說要賺陰陽錢,意思是說大小錢都要賺,不會因錢數少而去拒絕客戶。
磚廠的上梁儀式隆重而熱鬧,趕來湊熱鬧的百姓們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這一次的上梁在苦難的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多年以後,人們偶爾回憶過往時都還對其津津樂道。
上好梁後,匠人們吃飽喝足後便開始蓋房頂了,先在房頂上釘上木架子,再將瓦片蓋上去,人多力量大,速度也很快。
程老大在上梁結束後便迫不及待的在眾人的掩護下回山穀去了。
程老頭經過幾天的摸索,已經做好兩台打穀機了,隻等著程老大從鐵匠鋪拿回零件裝好就能確定有沒有做成功了。
零件裝上去後,程老大迫不及待的踩上打穀機的踏板。
轟轟轟~
轟鳴聲響起,打穀輪瘋狂的轉動起來。
程老四飛快的從自家的田裏割回來一把稻苗,抓起一把放到打穀輪上。
嘩啦嘩啦~
稻苗上的稻穀瞬間被打落在後尾箱中。
拿起稻穗一看,幹幹淨淨,連一粒穀子都不剩。
成功了!
在場所有人見證了這一刻,頓時欣喜若狂。
紛紛爭著搶著都想要試一試。
程老頭淡定的在一旁捋著胡子,麵皮微微抖動,出賣了他同樣不平靜的心情。
“三福哥,我家也要一台,我出錢買!”
有那反應快的,沒去跟大家搶,反而是過來拉扯程老頭。
其他人聞聲也紛紛反應過來。
“我家也要,我也買!”
“我也要!”
“還有我家,多少錢一台,我現在就回去拿錢。”
“對!對,拿錢,我也去拿錢!”
“........”
人們爭先恐後的報名,生怕自己排在後麵。
“別急,別急,都有,大家都有,我家老大已經讓鐵匠鋪趕製配件了,我這邊也已經知道怎麽製作了。
但是現在時間緊,任務重,我沒空上山去挑選木材,需要你們自己去砍來木材,剝好樹皮,另外懂點木匠活的來幾個跟我搭手,錢不錢的後麵再說。”
程老頭話音剛落,人群一哄而散,大家都上山砍木材去了,誰都想第一個做好。
劉氏和王氏也得知自己娘家人在平陽縣的消息,兩人忍不住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尤其是王氏,此時此刻非常慶幸能和劉氏做妯娌,若沒有劉家人的仗義相助,也許王家現在已經家破人亡了。
“大嫂,嗚嗚嗚........,謝謝你!謝謝你們劉家!”
劉氏也很為自己的娘家人自豪,若不是平陽縣太遠,來回路上費不少時間,加上這段時間家裏活太多,她們走不開,她都恨不得插上翅膀,現在就去見他們。
隻能晚上抽空做上幾雙鞋,過兩天程老大再去平陽縣時,讓他帶過去給他們。
程老大回來後便帶著程老四忙著給自家的房子蓋房頂,房梁之前已經選了個好日子上好了,村子裏好多人家的房子建的小點,都已經蓋好住進去了。
他們家,程老頭要忙著研究打穀機,程澤禮下個月要去參加考試了,學業繁重抽不出空,程老二和程老五在平陽縣走不開,隻剩一個程老四,還時不時要山上山下跑,哪裏需要幫哪裏。
哦,還有幾個婦人,洗衣做飯,帶孩子,喂豬,喂兔子,喂雞鴨。
每天的家務活都忙不過來,更是顧及不到新房子。
這活也隻能程老大抽出空來幹了,村子裏有空閑的老把式也都來幫忙了,釘木架的釘木架,蓋瓦片的蓋瓦片,也用了三天時間才將房頂蓋好。
隻需要將房子裏的建築垃圾清理掉,就可以搬家了。
房子蓋好了,程老大又被催著去平陽縣拿打穀機的零件了,臨走時身上大包小包的掛滿了劉氏和王氏為她們娘家人準備的東西。
程星晚聽說大家都受傷了,為了避免意外發生,她讓李氏給程老大裝了一大水袋的靈泉水。
最近靈泉水好像又甜了些,效果也更好了,小傷口隻要塗抹上一點,第二日便完全恢複了。
也許是最近招工多,讓一些人有了戶口的工作,這個功德也算到她身上了。
程老大在大家的催促下離開了,程老頭決定,等程老大回來就搬新家。
上梁是建房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今日恰逢良辰吉日,是上梁的好日子。
上梁前必需祭神,祭品有“全豬”(豬頭一隻,豬尾一根,寓意全豬),俗稱“利市”。
雞、魚、豆腐、蛋與醬油五色,用木質紅色祭盤,置於供桌上端,其他菜肴足有二十四碗以及果品十二盆。
正梁的梁木是村裏人在山上找的,程大福親自挑選的。
要挑選一根好的梁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主人家親自去南山甄選梁木。
選梁木的條件可以說苛刻,一是梁木必須是杉樹;二是要枝繁葉茂,筆直參天;三是樹齡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小,樹幹上下大小盡量一致;四是樹的四周要長有許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孫。
如果隻是獨木一根,就不能選用。
砍伐的時候,不能傷害周圍的小杉木,梁木倒地的方向要朝南邊,不能朝其他方向。
上梁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人們將兩端掛上紅綢的正梁抬進磚廠堂前。
大門兩邊貼了一副黃紙對聯:
上聯:創基業門庭祥雲卷
下聯:展宏圖宅第瑞氣生
瓦匠、木匠邊說好話邊敬酒。
祭梁結束後,由匠人把正梁抬上屋頂,用繩將正梁拉上去。
拉梁的時候,鞭炮齊鳴,上梁師傅唱上梁歌,高喊“上啊,大吉大利!”
在上梁的過程中,要將正梁平平穩穩往上抬,忌一前一後,高低傾斜。
將正梁放平穩後,程大福他們在正梁中間掛上裝有紅棗、花生、米、麥、萬年青等的紅布袋,寓意“福、祿、壽、喜,萬古長青”。
然後匠人將果品、食物等用紅布包好,邊說好話邊將布包拋入由程大福雙手捧起的籮筐中,這個過程稱為“接包”,寓意接住財寶。
上梁儀式最熱鬧的要屬“拋梁”。
程大福“接包”後,匠人便將準備好的糖果、花生、米餅、饅頭、銅錢,等從梁上拋向四周,前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爭搶,人越多東家越高興,此舉稱為“拋梁”,意為“財源滾滾來”。
拋梁結束後,眾人退出新屋,讓太陽曬一下屋梁,這叫做“曬梁”。
最後,程家村設宴款待匠人、幫工和以及前來慶賀的親朋友人,並分發紅包。
至此,整個上梁儀式結束。
等人都走完後,程大福用紅色的繩子兩頭各綁一疊二寸半高的福金和銀紙,掛在梁上不易被發現的地方。
老一輩說要賺陰陽錢,意思是說大小錢都要賺,不會因錢數少而去拒絕客戶。
磚廠的上梁儀式隆重而熱鬧,趕來湊熱鬧的百姓們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這一次的上梁在苦難的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多年以後,人們偶爾回憶過往時都還對其津津樂道。
上好梁後,匠人們吃飽喝足後便開始蓋房頂了,先在房頂上釘上木架子,再將瓦片蓋上去,人多力量大,速度也很快。
程老大在上梁結束後便迫不及待的在眾人的掩護下回山穀去了。
程老頭經過幾天的摸索,已經做好兩台打穀機了,隻等著程老大從鐵匠鋪拿回零件裝好就能確定有沒有做成功了。
零件裝上去後,程老大迫不及待的踩上打穀機的踏板。
轟轟轟~
轟鳴聲響起,打穀輪瘋狂的轉動起來。
程老四飛快的從自家的田裏割回來一把稻苗,抓起一把放到打穀輪上。
嘩啦嘩啦~
稻苗上的稻穀瞬間被打落在後尾箱中。
拿起稻穗一看,幹幹淨淨,連一粒穀子都不剩。
成功了!
在場所有人見證了這一刻,頓時欣喜若狂。
紛紛爭著搶著都想要試一試。
程老頭淡定的在一旁捋著胡子,麵皮微微抖動,出賣了他同樣不平靜的心情。
“三福哥,我家也要一台,我出錢買!”
有那反應快的,沒去跟大家搶,反而是過來拉扯程老頭。
其他人聞聲也紛紛反應過來。
“我家也要,我也買!”
“我也要!”
“還有我家,多少錢一台,我現在就回去拿錢。”
“對!對,拿錢,我也去拿錢!”
“........”
人們爭先恐後的報名,生怕自己排在後麵。
“別急,別急,都有,大家都有,我家老大已經讓鐵匠鋪趕製配件了,我這邊也已經知道怎麽製作了。
但是現在時間緊,任務重,我沒空上山去挑選木材,需要你們自己去砍來木材,剝好樹皮,另外懂點木匠活的來幾個跟我搭手,錢不錢的後麵再說。”
程老頭話音剛落,人群一哄而散,大家都上山砍木材去了,誰都想第一個做好。
劉氏和王氏也得知自己娘家人在平陽縣的消息,兩人忍不住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尤其是王氏,此時此刻非常慶幸能和劉氏做妯娌,若沒有劉家人的仗義相助,也許王家現在已經家破人亡了。
“大嫂,嗚嗚嗚........,謝謝你!謝謝你們劉家!”
劉氏也很為自己的娘家人自豪,若不是平陽縣太遠,來回路上費不少時間,加上這段時間家裏活太多,她們走不開,她都恨不得插上翅膀,現在就去見他們。
隻能晚上抽空做上幾雙鞋,過兩天程老大再去平陽縣時,讓他帶過去給他們。
程老大回來後便帶著程老四忙著給自家的房子蓋房頂,房梁之前已經選了個好日子上好了,村子裏好多人家的房子建的小點,都已經蓋好住進去了。
他們家,程老頭要忙著研究打穀機,程澤禮下個月要去參加考試了,學業繁重抽不出空,程老二和程老五在平陽縣走不開,隻剩一個程老四,還時不時要山上山下跑,哪裏需要幫哪裏。
哦,還有幾個婦人,洗衣做飯,帶孩子,喂豬,喂兔子,喂雞鴨。
每天的家務活都忙不過來,更是顧及不到新房子。
這活也隻能程老大抽出空來幹了,村子裏有空閑的老把式也都來幫忙了,釘木架的釘木架,蓋瓦片的蓋瓦片,也用了三天時間才將房頂蓋好。
隻需要將房子裏的建築垃圾清理掉,就可以搬家了。
房子蓋好了,程老大又被催著去平陽縣拿打穀機的零件了,臨走時身上大包小包的掛滿了劉氏和王氏為她們娘家人準備的東西。
程星晚聽說大家都受傷了,為了避免意外發生,她讓李氏給程老大裝了一大水袋的靈泉水。
最近靈泉水好像又甜了些,效果也更好了,小傷口隻要塗抹上一點,第二日便完全恢複了。
也許是最近招工多,讓一些人有了戶口的工作,這個功德也算到她身上了。
程老大在大家的催促下離開了,程老頭決定,等程老大回來就搬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