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表姐妹之間竟然是這樣的相處方式?!
東宮的四個人都傻了眼。
梅若芹急得額角的汗都冒出來,偷偷地伸手出去拽王熙鳳的袖子。
吳良媛則是驚愕之餘便顯出了滿臉的興味,甚至開了口下場攪和:“王承徽不得無禮!這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女史,又是你表姐,你有話不會好好說麽?”
賈元春已經淚流滿麵,卻自己擦了,回頭叫小宮女們進來幫忙。
王熙鳳一聲不吭,也往後退了一步,老神在在地等著被檢查衣飾。
忽然間交鋒消失,半中間開口的吳良媛倒成了小醜一般,頓時惱羞成怒,似笑非笑地轉向賈元春:“賈女史,本宮替你說話呢,怎麽你倒啞巴一樣,對本宮不理不睬起來?
“敢情是想讓本宮也如王承徽一般,用上回話,才能得了你的正眼不成?”
賈元春麵上平靜,向她微微屈膝:“回吳良媛的話,您隻是太子嬪禦,不夠資格在大明宮自稱本宮。
“至於您訓誡東宮嬪禦事,想必是太子妃賜了您代掌之權。
“下官隻是個小小女史,實不敢置喙東宮內事,還請吳良媛明鑒。”
“你!”吳良媛氣得臉都青了。
賈元春隻有對上王熙鳳這種一言不合便要揮拳相向的,才會心生怯意、進退失矩;但吳良媛是個什麽樣的人,該怎麽跟她說話,賈元春在大明宮三年,早已習練得純熟無比。
見兩個人僵住,梅若芹便想出言轉圜,卻被王熙鳳翻手死死抓住,隻得咬著唇也跟著一起低了頭。
“耿承徽全身裝束都很合規矩。隻是今夕忠肅王妃也戴了一隻紅寶簪子。您這支怕是就不大合適了。”
賈元春溫和地指了指耿思渺頭上的紅寶金簪。
耿思渺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轉頭看向梅若芹。
她頭上隻有這麽一支簪子,若是也摘了,頭發散了不說,竟然那樣素淨地參加除夕宮宴,更犯忌諱。
梅若芹抬手把自己頭上的一支靛藍葫蘆如意簪拔了下來遞過去:“你換我這個吧!”
耿思渺臉上紅著答應了。
賈元春溫和地看著她換好,請她到一旁等著。
然後是王熙鳳,賈元春從頭打量到腳,忽然指著她的鞋子說:“福字履無妨,但王承徽所用花樣過於繁複,竟然還裝飾了珍珠,這實在奢靡。”
別的不合適能換,鞋子不合適怎麽換!?
王熙鳳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鞋子,青布紅梅,小米珠點綴花心,如此而已。
這也算繁複?
若是此刻拽下小米珠,繡線殘斷,在除夕宴上被人發現,豈不忌諱?!
眼珠兒一錯,王熙鳳看見了旁邊小宮女手裏正在記錄的筆墨,笑吟吟上前:“這位姐姐,可否借你的筆一用?”
眾人茫然。
唯有吳良媛眼中異色一閃。
小宮女看了一眼賈元春,得了她的首肯,這才遲疑著把筆遞過去。
王熙鳳蹲身下去,兩邊鞋子上的小米珠上輕輕點了幾點,墨色暈開,鮮豔的紅梅花便都隻剩了花瓣輪廓,瞬間低調了許多。
“聰明!”吳良媛脫口而出,滿麵激賞。
梅若芹心裏發愁,聽見她說話,忙趁機也跟著笑道:“這隻要別有人特意提起,想來是看不出來的!”
賈元春看了她一眼。
你在說我?
梅若芹淡淡地看回去。
沒錯,就是在說你。
兩個人的目光一觸即分。
待王熙鳳收拾完畢,賈元春便挑剔地看了梅若芹兩圈兒,卻也隻得服氣她周身並無半分不妥,規矩做得足足的。
最後到了吳良媛,賈元春有些無語,過了一時,才道:“吳良媛,按規矩,您的衣服上,不能繡鳳。您的首飾,也不能用九尾鳳。還有,您也沒資格佩戴明黃色的荷包……”
眾人這才發現吳良媛腰間的荷包香袋,居然是用明黃的線繡的花草。
吳良媛笑眯眯:“啊,不行嗎?那我換了就是。”
眷眷一臉木然地走上來,抱著一個大包袱,陪著她去重新換了一身蔥綠八團雲蝠妝花緞外袍、墮馬髻上斜插了三根白玉簪、腰間隻佩了一個金香囊。
顯得格外清新溫婉,卻又令人眼前一亮!
賈元春笑了笑:“良媛這一身極好。”
王熙鳳和梅若芹對視一眼,意味深長地也笑了笑。
唯有耿思渺真心實意地哇了一聲,讚歎道:“吳良媛這樣裝扮,簡直清麗無雙!”
吳良媛回頭看了她一眼,得意一笑:“是吧?尋常我是不大打扮的,隨手有什麽便穿什麽。隻要我想打扮,你們這些人,哪個能有我好看?!”
耿思渺怯怯地閉上嘴重又縮了肩走在最後去。
王熙鳳輕輕地拉了她的手,把她排到自己前麵。
梅若芹也回頭衝著她安撫一笑。
耿思渺這才再次鼓起勇氣,挺直了後背。
溫室殿的家宴上,升平帝和墨皇後並肩坐在主桌。
碩果僅存的皇伯景王和皇叔康王,帶著他們各家的子女;升平帝如今最年長的、瘸了一條腿的十一子忠勇王,十七子忠肅王、十八子忠允王、十九子忠慎王;永寧、永昌兩位公主;還有幾位平日裏比較得寵的郡王郡主們,都按照輩分坐在皇帝的左手邊。
太子和太子妃帶著兩個孩子則坐在這些宗室的最前頭。
皇後的右手邊則是甄妃和幾個宮妃。
因升平帝年高,於女色上不再留意,所以宮中的妃嬪隻剩了這十來個而已。跟對麵枝繁葉茂的宗室比起來,顯得格外勢單力孤。
哪怕是王熙鳳她們四個也安順地加入了宮妃一側,坐在了後頭,也仍是顯得有些空曠。
忠肅王看著兩邊的對比便樂起來,對升平帝道:“父皇瞧瞧,對麵兒的人也太少了些。明年再選秀,您怎麽也得給太子哥哥挑她十七八個美人兒才對!”
“然後像你的後院那樣三天兩頭兒鬧騰?”升平帝沉了臉,哼了一聲,喝命他,“好酒好菜還堵不上你的嘴!”
墨皇後忙道:“諺兒醉了,休要信口開河!快來人,給他端醒酒湯來!可不能讓他接著吃酒了!”
皇後開了口,旁邊想要接著皇帝的話也教導忠肅王幾句的景王和康王也隻好把話咽了回去。
唯有忠順王笑著從側麵丟了一顆棗子過去,砸在忠肅王的臉上,嚇他一跳:“兄長的後院兒也有你當兄弟的置喙的?被罵了吧?!該!”
眾人一陣嘻嘻哈哈。
忠肅王也跟著嘿嘿兩聲,這件事便無痕過去了。
太子妃端著假笑,隻看眼前的碟子碗筷。
太子則微微笑著,平靜道:“他隨口說說罷了。小孩子不懂事,慢慢教便是。”
墨皇後鬆了口氣。
升平帝的眼神越發幽深。
東宮的四個人都傻了眼。
梅若芹急得額角的汗都冒出來,偷偷地伸手出去拽王熙鳳的袖子。
吳良媛則是驚愕之餘便顯出了滿臉的興味,甚至開了口下場攪和:“王承徽不得無禮!這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女史,又是你表姐,你有話不會好好說麽?”
賈元春已經淚流滿麵,卻自己擦了,回頭叫小宮女們進來幫忙。
王熙鳳一聲不吭,也往後退了一步,老神在在地等著被檢查衣飾。
忽然間交鋒消失,半中間開口的吳良媛倒成了小醜一般,頓時惱羞成怒,似笑非笑地轉向賈元春:“賈女史,本宮替你說話呢,怎麽你倒啞巴一樣,對本宮不理不睬起來?
“敢情是想讓本宮也如王承徽一般,用上回話,才能得了你的正眼不成?”
賈元春麵上平靜,向她微微屈膝:“回吳良媛的話,您隻是太子嬪禦,不夠資格在大明宮自稱本宮。
“至於您訓誡東宮嬪禦事,想必是太子妃賜了您代掌之權。
“下官隻是個小小女史,實不敢置喙東宮內事,還請吳良媛明鑒。”
“你!”吳良媛氣得臉都青了。
賈元春隻有對上王熙鳳這種一言不合便要揮拳相向的,才會心生怯意、進退失矩;但吳良媛是個什麽樣的人,該怎麽跟她說話,賈元春在大明宮三年,早已習練得純熟無比。
見兩個人僵住,梅若芹便想出言轉圜,卻被王熙鳳翻手死死抓住,隻得咬著唇也跟著一起低了頭。
“耿承徽全身裝束都很合規矩。隻是今夕忠肅王妃也戴了一隻紅寶簪子。您這支怕是就不大合適了。”
賈元春溫和地指了指耿思渺頭上的紅寶金簪。
耿思渺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轉頭看向梅若芹。
她頭上隻有這麽一支簪子,若是也摘了,頭發散了不說,竟然那樣素淨地參加除夕宮宴,更犯忌諱。
梅若芹抬手把自己頭上的一支靛藍葫蘆如意簪拔了下來遞過去:“你換我這個吧!”
耿思渺臉上紅著答應了。
賈元春溫和地看著她換好,請她到一旁等著。
然後是王熙鳳,賈元春從頭打量到腳,忽然指著她的鞋子說:“福字履無妨,但王承徽所用花樣過於繁複,竟然還裝飾了珍珠,這實在奢靡。”
別的不合適能換,鞋子不合適怎麽換!?
王熙鳳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鞋子,青布紅梅,小米珠點綴花心,如此而已。
這也算繁複?
若是此刻拽下小米珠,繡線殘斷,在除夕宴上被人發現,豈不忌諱?!
眼珠兒一錯,王熙鳳看見了旁邊小宮女手裏正在記錄的筆墨,笑吟吟上前:“這位姐姐,可否借你的筆一用?”
眾人茫然。
唯有吳良媛眼中異色一閃。
小宮女看了一眼賈元春,得了她的首肯,這才遲疑著把筆遞過去。
王熙鳳蹲身下去,兩邊鞋子上的小米珠上輕輕點了幾點,墨色暈開,鮮豔的紅梅花便都隻剩了花瓣輪廓,瞬間低調了許多。
“聰明!”吳良媛脫口而出,滿麵激賞。
梅若芹心裏發愁,聽見她說話,忙趁機也跟著笑道:“這隻要別有人特意提起,想來是看不出來的!”
賈元春看了她一眼。
你在說我?
梅若芹淡淡地看回去。
沒錯,就是在說你。
兩個人的目光一觸即分。
待王熙鳳收拾完畢,賈元春便挑剔地看了梅若芹兩圈兒,卻也隻得服氣她周身並無半分不妥,規矩做得足足的。
最後到了吳良媛,賈元春有些無語,過了一時,才道:“吳良媛,按規矩,您的衣服上,不能繡鳳。您的首飾,也不能用九尾鳳。還有,您也沒資格佩戴明黃色的荷包……”
眾人這才發現吳良媛腰間的荷包香袋,居然是用明黃的線繡的花草。
吳良媛笑眯眯:“啊,不行嗎?那我換了就是。”
眷眷一臉木然地走上來,抱著一個大包袱,陪著她去重新換了一身蔥綠八團雲蝠妝花緞外袍、墮馬髻上斜插了三根白玉簪、腰間隻佩了一個金香囊。
顯得格外清新溫婉,卻又令人眼前一亮!
賈元春笑了笑:“良媛這一身極好。”
王熙鳳和梅若芹對視一眼,意味深長地也笑了笑。
唯有耿思渺真心實意地哇了一聲,讚歎道:“吳良媛這樣裝扮,簡直清麗無雙!”
吳良媛回頭看了她一眼,得意一笑:“是吧?尋常我是不大打扮的,隨手有什麽便穿什麽。隻要我想打扮,你們這些人,哪個能有我好看?!”
耿思渺怯怯地閉上嘴重又縮了肩走在最後去。
王熙鳳輕輕地拉了她的手,把她排到自己前麵。
梅若芹也回頭衝著她安撫一笑。
耿思渺這才再次鼓起勇氣,挺直了後背。
溫室殿的家宴上,升平帝和墨皇後並肩坐在主桌。
碩果僅存的皇伯景王和皇叔康王,帶著他們各家的子女;升平帝如今最年長的、瘸了一條腿的十一子忠勇王,十七子忠肅王、十八子忠允王、十九子忠慎王;永寧、永昌兩位公主;還有幾位平日裏比較得寵的郡王郡主們,都按照輩分坐在皇帝的左手邊。
太子和太子妃帶著兩個孩子則坐在這些宗室的最前頭。
皇後的右手邊則是甄妃和幾個宮妃。
因升平帝年高,於女色上不再留意,所以宮中的妃嬪隻剩了這十來個而已。跟對麵枝繁葉茂的宗室比起來,顯得格外勢單力孤。
哪怕是王熙鳳她們四個也安順地加入了宮妃一側,坐在了後頭,也仍是顯得有些空曠。
忠肅王看著兩邊的對比便樂起來,對升平帝道:“父皇瞧瞧,對麵兒的人也太少了些。明年再選秀,您怎麽也得給太子哥哥挑她十七八個美人兒才對!”
“然後像你的後院那樣三天兩頭兒鬧騰?”升平帝沉了臉,哼了一聲,喝命他,“好酒好菜還堵不上你的嘴!”
墨皇後忙道:“諺兒醉了,休要信口開河!快來人,給他端醒酒湯來!可不能讓他接著吃酒了!”
皇後開了口,旁邊想要接著皇帝的話也教導忠肅王幾句的景王和康王也隻好把話咽了回去。
唯有忠順王笑著從側麵丟了一顆棗子過去,砸在忠肅王的臉上,嚇他一跳:“兄長的後院兒也有你當兄弟的置喙的?被罵了吧?!該!”
眾人一陣嘻嘻哈哈。
忠肅王也跟著嘿嘿兩聲,這件事便無痕過去了。
太子妃端著假笑,隻看眼前的碟子碗筷。
太子則微微笑著,平靜道:“他隨口說說罷了。小孩子不懂事,慢慢教便是。”
墨皇後鬆了口氣。
升平帝的眼神越發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