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默和郗鈺走出了這家店麵。


    這個時候,在大師的手下賣力地忽悠下,等在這家看起來頗為氣派正規的店堂外,準備求簽問卦、看相算命、求符賜水的人,已經三三兩兩地排起了隊伍。


    看到齊默兩人出來,一些人紛紛湊了過來。


    “小夥子,怎麽樣?大師是不是很靈驗?”


    一位看起來從外地專程而來的遊客,希望從齊默這裏提前探聽到,有關大師的些許信息,滿臉認真地向齊默問道。


    看到這位遊客虔誠無比的神情,齊默不禁有些想笑。看來裏麵那位“大師”還真是聲名在外,營銷工作真是做得不賴!


    “噢,靈驗,真是太靈驗了!”


    齊默收起了想笑的心思,一臉認真地回答說。


    “那大師是什麽樣子?”


    “大師嘛,那可是堪比白日飛升的老神仙啊!”


    齊默一臉神往的樣子,話語裏也充滿了景仰之情。


    “真的啊!”


    旁邊幾位遊客也景仰了起來。


    “當然是真的!”


    齊默依然十分認真地做起了戲。


    “那見大師的時候,有沒有什麽講究啊?


    “求神拜佛嘛,要想靈驗,可是最有講究的!”


    齊默開始信口胡謅了起來,瞎指著眼前的一堆人,一個個地問過去:


    “對了,你們都沐浴了嗎?沒有就回家沐浴更衣去!還有你,齋戒過了沒有?沒有的話,就趕緊吃齋去!”


    “啊!還有這麽多講究啊?”


    旁邊又一位滿心期待的大媽插嘴問道。


    “當然!不過,大師最大的講究,就是一天隻算三卦!大師可又說了,昨晚大師可累了,再沒有緣友進去算剩下的兩卦,大師可要回去睡覺了!”


    齊默表情浮誇地繼續鼓噪著,引得身旁的郗鈺偷偷暗笑不已。


    於是聽了齊默話的一群人,開始爭先恐後地向店裏擠去。


    大師的手下聽了齊默沒頭沒腦的話,一時也沒有反應過來。


    齊默不再理睬這幫人,一邊帶著郗鈺徑直離開了陰司街,一邊想著當他們進去之後,看到就快要石化的大師,會有怎樣奇怪的表情。


    可齊默這一走,卻給豐都鬼城裏看相算命、開光加持這一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從事這一行的人也開始麻煩不斷起來!


    後來這位大師夢魘纏身,直到散盡家財,老老實實回家種地的時候,才說出了齊默曾經告知的那幾句話。


    再後來,在豐都鬼城這一行業裏,其他從業者也時有稀奇古怪的事情生。


    人們都說,在豐都鬼城裏幹這一行當,是犯了鬼神的忌諱!


    於是在豐都鬼城裏,這一行當漸漸青黃不接起來,也漸漸地成為了禁忌,到後來幾乎無人敢去沾染,整整凋零了十餘年的時間。


    ※※※※※※


    一個小時後,趕在遊輪就快要開船的時候,郗教授終於帶著另一批學生,也回到了遊輪之上。


    不過,經過這一趟行程的郗教授,臉色卻十分不好看,一臉沉鬱之色地進了自己的房間。


    齊默也是後來才知道,郗教授帶人去查勘的那處漢代古墓群,正是迄今已知的全國最大漢墓群——匯南漢墓群。


    原本可以建成國內最大的墓葬博物館的地方,卻因為種種原因,部分漢墓群經過初步的清理掘後,原址已經搞起了房地產開,建起了一個個住宅小區和商業中心。


    匯南漢墓群分布在東起龍河口,西到峽南溪沿江,在長約7公裏寬近3公裏,約33o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在23座山梁子上,僅半米深的土層下,就是層層疊疊的漢墓,墓葬的數量有數千至上萬座。


    匯南漢墓群的時代從西漢早期到南朝晚期,總共延續了6oo餘年。墓葬形式有土坑墓、岩坑墓、石室墓、磚室墓等等。


    匯南漢墓群規模十分壯觀,密集程度大、時代跨度大、文化價值高,實為全國僅見。經過數年的考古,對其中幾個梁子進行了搶救性掘,便掘了從漢代至南北朝各時期上千座漢墓,已出土的文物已經有數萬件之多。


    匯南漢墓群的現,對研究長江三峽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相關的喪葬習俗,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史學界爭論不休的“漢馬到底有無馬鞍”這一曆史懸案為例,就在匯南漢墓群中找到了確鑿的證據。


    匯南漢墓群有三大亮點:其一是有各個朝代特點的土坑墓、磚室墓以及比較少見的甕葬墓交錯在一起;其二是大批的漢代陶俑紛紛出土,不僅有形態各異的音樂舞蹈俑、排列整齊的武士俑、栩栩如生的生活俑,還有各式各樣與當時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俑;第三,漢墓群還出土了十多匹“漢馬”,均是清一色配有馬鞍,解決了史學界爭論不休的曆史懸念。


    由於匯南漢墓群正位於長江邊上的三合鎮位置,也是豐都新縣城規劃區所在,漢墓群及周邊土地都轉成了城市建設用地,而現在這些地方,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新縣城的建設。


    豐都新縣城原本有三個選址地點,分別是鎮江鎮杜家壩、名山鎮新城鄉和匯南漢墓群所在的三合鎮。因為三合鎮的地底,有大量的花崗岩和侏羅係的砂岩交結在一起,擁有更加穩定的地質,最終成為豐都新縣城的最終選址地。


    為了保證文物的安全,同時又讓新縣城順利建設,豐都縣每年都由文物部門提出掘重點,對未來三峽庫區175米水位線以下的文物提前掘,而18o-21o米不在淹沒水位線以下的文物,則實行搶救性掘和回填保護。


    這樣,豐都新縣城就在這個全國最大規模的漢墓群上,逐步建立了起來。


    然而,這樣的局麵卻帶來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魚與熊掌實在難以兼得。


    原本準備在這裏建立一座墓葬博物館,而豐都新縣城的建設卻讓博物館陷入了無比尷尬的境地。同時也讓這全國最大的漢墓群,直到後來很多年都缺乏專項的文物維護經費,難以對漢墓群遺址進行有效的保護。


    而現在,僅有李家梁子等古墓較為集中的區域,才得以被列為重點保護區。其他區域的漢墓,掘後的大批漢代磚石,都不得不集中到李家梁子來進行保管。


    這一現狀讓郗教授痛心疾,然而這樣的體製問題,卻不是郗教授能夠解決的。


    郗教授一個人鬱悶無比地回到了房間,就連自己的寶貝女兒也沒有理睬。


    ※※※※※※


    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聲響起,遊輪終於重新出,駛向下一站。


    三峽地區的氣候潮濕多變,而現在正是十一月的初冬季節。


    船行到忠縣的時候,天開始下起了小雨。


    遊輪很快到達忠縣,並在忠縣碼頭停駐了下來。


    雖然隻能在“朦朧細雨”中觀賞石寶寨,但也有不少遊客興致勃勃地下了船。


    兩個多小時以後,遊輪再一次起航,繼續往萬州進。


    直到途中經過了萬州縣城,不作美的天公,他老人家的心情才漸漸好轉了起來,雨也終於停歇了下來。


    這兩個地方,齊默都沒有下船,就在船上休息等待。


    直到晚上九點多鍾,遊輪才終於到達了雲陽,張飛廟已經近在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墟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道三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道三千並收藏墟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