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時辰以後,累得喘粗氣的常寬,才回到了酒店房間,身後還跟著薑梅梅和郗鈺!


    原來常寬被齊默慫恿著去找薑梅梅,卻被薑梅梅拉了壯丁,因為薑梅梅和郗鈺當時正準備,去這縣城的夜市去逛逛。


    其實這也是郗鈺的提議,郗鈺想給齊默買一些特產和零食,也知道齊默要在房間裏準備明天的物事,而且因為齊默對食物的需求很大,這已經成了郗鈺每到一個地方,必備遊興項目了。


    於是在兩個多小時裏,常寬反而成了薑梅梅和郗鈺的電燈泡,更是一個免費的勞動力。


    一路上,常寬跟在兩個姑娘的後麵,兩手提著各種袋子,一直到累得像狗一樣。而前麵兩個女生卻走得精神抖擻,而且遊興正濃,絲毫也不見疲憊之態。


    這就是常寬的第一次約會?看到常寬這副模樣,齊默也有些忍俊不禁,可看著常寬的白眼,齊默又終於忍住了。


    直到郗鈺和薑梅梅顯擺完了今晚大采購的收獲,又一臉興奮地和齊默分享了這一趟的所見所聞,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房間。


    關上了門,一直陪著笑臉都快僵硬了的常寬,才仿如卸下包袱,像鬥敗的公雞一般垂頭喪氣!


    “我的乖乖!女人真是凶猛的逛街動物!”


    常寬一臉死相地抱怨著,已經累得不想洗澡刷牙了。


    “得了!看你小子的死樣,這不才剛剛開始嗎?”


    齊默毫不驚奇地說道。


    “我的娘啊!連留給我說句話的時間都沒有找到,我看是沒什麽希望了!”


    常寬心灰意冷的模樣。


    “你就當是對你的考驗吧!”


    齊默繼續鼓勵常寬。


    “你是說我還任重道遠?”


    常寬的內心又燃起了戰火。


    “當然!你是誰,哪能輕易言敗呢?”


    齊默繼續給常寬打起雞血來。


    “你的意思是說,還要繼續?”


    常寬仍有些猶疑不定。


    “當然要繼續!你現在已經得分了!等你再多得上幾分,你就可以表白了!”


    齊默幾句話,終於把常寬的心情說得好了一些,原本不想洗澡刷牙的常寬,現在又重新鼓起了鬥誌,一副誓死如歸模樣!


    一夜無事之後,第二天一大早,看起來一夜心神不寧,根本就沒睡好的胖子,早早地就跑來敲齊默的房門,招呼大家去吃早餐。


    而經過昨晚的打雞血,又重新鬥誌昂揚的常寬,還早早地起來做了晨跑鍛煉。


    隻有齊默,美美地睡了一覺,補足了昨晚消耗過多的心神。


    現在,齊默隻等著大吃一頓,就可以開拔進山了。


    這一次,一行人要去的一座古羌寨,古時候叫“黑貓寨”,現在叫做“黑虎寨”。


    這座羌寨位於茂縣西北的崇山峻嶺之中,距縣城約3o公裏的路程。


    相傳明朝時期,常有掠山奪寨、搶劫羌民的官軍到“黑貓寨”作亂。而這個時候,寨子中出了一位智足多謀、智勇雙全的黑虎將軍,名叫多兒太。


    在他的率領下,“黑貓寨”的羌民多次打敗了官軍,保護了山寨的安全。從些黑虎將軍深受羌民的愛戴和尊崇,山寨的名字也改成了“黑虎寨”。


    再後來,官兵使陰險計謀,借羌民下地幹活的機會,用毒箭將黑虎將軍,射殺在山寨的高地上。為了紀念黑虎將軍的功德,全山寨的羌民為他送葬,成年婦女們個個頭頂白布帕為將軍行孝。


    也就是從那時起,黑虎寨的羌族婦女人人戴起了白布帕,誓為黑虎將軍行“萬年孝”。因為這白布帕打的結很像老虎頭,又稱“虎頭帕”。


    從此,虎頭帕在黑虎寨代代相傳。久而久之,黑虎山寨的羌民有了另一個名字白頭羌。


    那個年代通往黑虎寨的山路,路況還十分惡劣,而山寨也很少為外界所聞。


    在胖子的帶領之下,一行人兩輛車,逆岷江而上,出了茂縣縣城之後,便一頭鑽進了高山峽穀之中。雖然兩部車增加了因路況拋錨的機率,但也有了救援的機會。


    一路向深山裏駛去,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座座巍峨挺拔、雄奇險峻的高山。


    極目遠眺,高山雄奇,白雲飄蕩,還能遠遠望見大山深處,有一座座碉樓直插雲霄,向外來者展現著山寨的神秘。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的羌民,依山居止,壘石為室。為躲避外來民族的侵擾,遠離戰爭之苦,羌人還就地取材,建起了大大小小如營盤一般的山寨,還有一幢幢擎天拔地碉樓。


    這也讓人不得不感歎,古羌寨人在大山裏建起這樣雄偉的碉樓,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堅韌毅力。


    車子一路顛簸向前,漸漸從大峽穀鑽進了小穀,終於在車子不能通行的時候,大家才開始下車徒步而行。


    就這樣又翻過了兩道山梁,走了好幾公裏山路,一行人才終於到達黑虎羌寨。


    羌族的山寨一般都建在高山之半,有極富特色的羌族石碉房和碉樓等建築。


    巍然立於天地之間的羌族碉樓,是用來禦敵和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的住房旁邊。


    碉樓高達數十米,形狀有四角、八角、十二角多種結構。碉樓下大上小,層數有5層、6層、8層、12層不等。每層3公尺,12層的高36米,最低5層的也有15米高。


    遠遠望去,密集壯觀的群碉,一字排開在險要的山梁上,如威嚴的武士,以自己的忠誠,守衛著羌寨的安全。


    碉樓的建築材料一般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麵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


    羌人在修建時從不繪圖、吊線,也不用柱架支撐,全憑高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曆經數百年風雨滄桑,卻仍然能保存完好。


    羌族的民居,一般是由石片砌成的平頂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


    房頂平台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房頂平台的最下麵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簷。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35公分,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


    由於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了便利交通,在14oo多年前,羌民就已經創造了繩撟。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掛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o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撟麵1米多的竹索扶手。


    這一次到羌寨的時候,羌族的“俄苴節”剛過,節日氣氛仍在,而寨子裏也漸漸恢複了平靜。


    “俄苴”意為農曆正月初五,是羌族村寨的狩獵節,又叫男子節。在節日上,將舉行祭祀、男子狩獵等極富羌族特色的民間活動。


    胖子帶著大家熟門熟路地進入了羌寨,來到了最大的一座碉樓之前。走到近處,這座擎天拔地的碉樓,靜靜地佇立在大家眼前。


    而這座寨子裏最大的碉樓,正是釋比老阿媽家的。


    碉樓的背後,是一片高約三十多米的斷崖,而老阿媽家的房子,正在這幢最高大的碉樓旁的斷崖之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墟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道三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道三千並收藏墟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