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寺位於河南博愛縣城南9公裏的唐村西北隅的運糧河龍頭橋南,博愛至內都公路之東畔。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年(68年),原名無極寺;北魏太平真君年間(44o年~45o年)魏太武帝滅佛,更名為無極廟;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453年)恢複舊稱;東魏時更名為無極寺,後改為千載寺。
千載寺坐北朝南,山門為單簷歇山頂。寺院第一進殿宇有三教堂、禪道學舍、無極殿、績善亭和鍾鼓樓;第二進殿宇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為太室祠(練武廳)。寺院的東西兩側均有廊殿,分別塑著菩薩聖像及唐代三教僧十力大師的聖像。千載寺規模宏大,各殿殿宇巍巍,重簷鬥拱,蔚為壯觀。
千載寺東為三聖門,內有孔聖殿、伏羲殿、文王殿;再東為太極門,內有八卦門、太極殿、老君殿、孫真殿、祖師殿等。千載寺為千載寺、三聖門、太極門等建築的統稱。千載寺內原碑碣眾多,達百十餘通,其中,有東漢末年徐庶之母所撰碑,北魏僧惠造像碑,道家名宿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所撰碑,司馬懿尋根祭祖碑,無極圖碑,千載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千載寺僧十力傳碑等,均具有珍貴的曆史文物價值。這些碑碣,解放後屢遭破壞,徐庶之母撰碑裂為數塊,散落民間。其他碑碣,唐村在龍頭橋西修水打 磨時,均作為建築材料,充作磨基。千載寺有一巨形鐵鍾,約鑄造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現存放於東王賀湯王殿。
總之,千載寺是一座以弘揚釋、道、儒三教為宗旨的寺院。寺內備列釋、道、儒諸神殿宇,文武兼備,戒律互尊,養生共修。
同時,千載寺武學傳統久遠,武術文化深厚。從“無極寺”、“無極廟”的命名上,就可以推測該寺可能與無極拳有關。《北魏僧惠造像碑》,曾明確記載千載寺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 《北魏僧惠造像碑》,原位於千載寺山門之內,立於東魏武定三年(545年)七月,今僅存殘碑。清道光五年(825年)《河內縣誌》載有全文,其中有“故能振馨風於衝漠之野,擊玉磬於無極之鄉”,“千載寺有魏**師、故沙門都法恩,起妙因於初心,建淨業於無極故裏”之語,由此可以推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具體來說,至少到東魏時期,博愛唐村千載寺就被稱之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但由於文獻的缺失,我們無法找到千載寺被稱之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的最早記載,同樣無法現何人最早在千載寺創立“無極拳”。
唐時,千載寺住持李道子,號十力和尚,“以弘三論為務”,創藝了無極養生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千載寺唐僧十力傳碑》記曰: 大唐貞觀賜李氏名儒子,字道武,號十力僧,遊化號道子,河內人,隋大業十年二月二日河內無極寺域,三教門弟神龍降凡,馬蘭草母誕世。少即聰,目過不忘,文、武、醫、易、博、藝皆修,《涅磐》、《攝論》、《黃老》經通,弘揚釋、道、儒三教,融易以《大明渡無 極經》、《易筋經》、《道德經》、《黃庭經》、《千金翼方》,導引吐納,創藝無極養生武功,練傳《千載養生醫鑒秘訣》,武練月雪,感之三聖,夢中授藝功,警武林。詔住京師,造像西山,化名隱籍,藝傳東泉,醫遊揚州,授賢大明,廬山傳藝,塑藝少林,晚秋黃業,歸故育弟。師曰:三教意正,嚴律武風,勿為霸腐,拳為民生,以柔克剛,舍已從人。未成功器,勿名師門,蒼龍抬頭,千載重逢。
傳奇十力大師,養生神通,六旬寂息十八天日,九九重陽,返老還童,星壽一百二十八載,開元中圓寂千載寺三教堂殿,葬儀時,容體柔軟,麵色如生,身穿道袍,體蓋袈裟,頭枕三教經書,手持墨劍,僧人立左,道士守右,儒官儀禮,三教經日不散,囑弟秘葬師賢刹共,勿築誌塔,而天下稀及之,大巧若拙,養生神器,故天下莫能勝譽,釋、道、儒三教合一,博藝修僧,無極養生拳功創勝先師之爭。
大清康熙丙申年二月二日千載寺古藏殘碑譯撰書,普觀題。 從碑文中可知,唐十力和尚“少即聰,文、武、醫、易、博、藝皆修,弘揚釋、道、儒三教,融易以《大明渡無極經》、《易筋經》、《道德經》、《黃庭經》、《千金翼方》,導引吐納,創藝無極養生武功”。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曰:“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也。”唐十力和尚“創藝無極養生武功”,實際上就是“創藝”了太極養生功,從而為太極拳的“創藝”奠定了基礎。
明代,唐村的李氏家族深受千載寺武學傳統的影響,世代練拳,至其第八世李春茂時,曾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博公武道,習拳、渡劍,弘揚三教合一,論無極養生功十三勢拳,遊教傳拳於晉、魯、陝、浙、湖廣,數省赫名。李氏家族九世李仲、李信,與陳家溝姑表陳奏廷,太極門拜師結義,樹誌文武,竟功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
清代,繼李仲、李信、陳奏廷之後,唐村又湧現出諸如李鶴林、李嘉際、王宗嶽等著名太極拳大師。李氏十二世李鶴林,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曾編著有《太極拳論》、《十三勢拳歌》、《太極養生拳譜》等著作。其弟子王宗嶽,曾在唐村、齊村教書學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李鶴林生日時,王宗嶽曾為其師題匾:“武元傑第”,並為唐村的“習武堂”題碑:“太極養生武堂”。現院址尚存。
民國之後,千載寺太極拳在博愛縣有廣泛流傳,唐村尚有五所武術學校。在唐村附近村莊,以及小中裏村、貴屯三街等,流傳的主要拳種有《太極軟十三》、《養生軟拳》等,其中以小中裏村為著。小中裏村曾出過許多武術大家,較著名的為張振興先生。張振興先生出生於近代(約188o年左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去世,享年九十餘歲。張振興八十多歲時,院內的幹棚(小房子)仍能一縱而上,功夫仍十分了得。時至今日,唐村及附近村莊尚有數十人習武。 所以,博愛唐村千載寺具有悠久的武學傳統,武術文化深厚,這就為無極拳、太極拳的創立和展奠定文化基礎。
千載寺坐北朝南,山門為單簷歇山頂。寺院第一進殿宇有三教堂、禪道學舍、無極殿、績善亭和鍾鼓樓;第二進殿宇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為太室祠(練武廳)。寺院的東西兩側均有廊殿,分別塑著菩薩聖像及唐代三教僧十力大師的聖像。千載寺規模宏大,各殿殿宇巍巍,重簷鬥拱,蔚為壯觀。
千載寺東為三聖門,內有孔聖殿、伏羲殿、文王殿;再東為太極門,內有八卦門、太極殿、老君殿、孫真殿、祖師殿等。千載寺為千載寺、三聖門、太極門等建築的統稱。千載寺內原碑碣眾多,達百十餘通,其中,有東漢末年徐庶之母所撰碑,北魏僧惠造像碑,道家名宿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所撰碑,司馬懿尋根祭祖碑,無極圖碑,千載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千載寺僧十力傳碑等,均具有珍貴的曆史文物價值。這些碑碣,解放後屢遭破壞,徐庶之母撰碑裂為數塊,散落民間。其他碑碣,唐村在龍頭橋西修水打 磨時,均作為建築材料,充作磨基。千載寺有一巨形鐵鍾,約鑄造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現存放於東王賀湯王殿。
總之,千載寺是一座以弘揚釋、道、儒三教為宗旨的寺院。寺內備列釋、道、儒諸神殿宇,文武兼備,戒律互尊,養生共修。
同時,千載寺武學傳統久遠,武術文化深厚。從“無極寺”、“無極廟”的命名上,就可以推測該寺可能與無極拳有關。《北魏僧惠造像碑》,曾明確記載千載寺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 《北魏僧惠造像碑》,原位於千載寺山門之內,立於東魏武定三年(545年)七月,今僅存殘碑。清道光五年(825年)《河內縣誌》載有全文,其中有“故能振馨風於衝漠之野,擊玉磬於無極之鄉”,“千載寺有魏**師、故沙門都法恩,起妙因於初心,建淨業於無極故裏”之語,由此可以推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具體來說,至少到東魏時期,博愛唐村千載寺就被稱之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但由於文獻的缺失,我們無法找到千載寺被稱之為“無極之鄉”、“無極故裏”的最早記載,同樣無法現何人最早在千載寺創立“無極拳”。
唐時,千載寺住持李道子,號十力和尚,“以弘三論為務”,創藝了無極養生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千載寺唐僧十力傳碑》記曰: 大唐貞觀賜李氏名儒子,字道武,號十力僧,遊化號道子,河內人,隋大業十年二月二日河內無極寺域,三教門弟神龍降凡,馬蘭草母誕世。少即聰,目過不忘,文、武、醫、易、博、藝皆修,《涅磐》、《攝論》、《黃老》經通,弘揚釋、道、儒三教,融易以《大明渡無 極經》、《易筋經》、《道德經》、《黃庭經》、《千金翼方》,導引吐納,創藝無極養生武功,練傳《千載養生醫鑒秘訣》,武練月雪,感之三聖,夢中授藝功,警武林。詔住京師,造像西山,化名隱籍,藝傳東泉,醫遊揚州,授賢大明,廬山傳藝,塑藝少林,晚秋黃業,歸故育弟。師曰:三教意正,嚴律武風,勿為霸腐,拳為民生,以柔克剛,舍已從人。未成功器,勿名師門,蒼龍抬頭,千載重逢。
傳奇十力大師,養生神通,六旬寂息十八天日,九九重陽,返老還童,星壽一百二十八載,開元中圓寂千載寺三教堂殿,葬儀時,容體柔軟,麵色如生,身穿道袍,體蓋袈裟,頭枕三教經書,手持墨劍,僧人立左,道士守右,儒官儀禮,三教經日不散,囑弟秘葬師賢刹共,勿築誌塔,而天下稀及之,大巧若拙,養生神器,故天下莫能勝譽,釋、道、儒三教合一,博藝修僧,無極養生拳功創勝先師之爭。
大清康熙丙申年二月二日千載寺古藏殘碑譯撰書,普觀題。 從碑文中可知,唐十力和尚“少即聰,文、武、醫、易、博、藝皆修,弘揚釋、道、儒三教,融易以《大明渡無極經》、《易筋經》、《道德經》、《黃庭經》、《千金翼方》,導引吐納,創藝無極養生武功”。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曰:“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也。”唐十力和尚“創藝無極養生武功”,實際上就是“創藝”了太極養生功,從而為太極拳的“創藝”奠定了基礎。
明代,唐村的李氏家族深受千載寺武學傳統的影響,世代練拳,至其第八世李春茂時,曾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拜師博公武道,習拳、渡劍,弘揚三教合一,論無極養生功十三勢拳,遊教傳拳於晉、魯、陝、浙、湖廣,數省赫名。李氏家族九世李仲、李信,與陳家溝姑表陳奏廷,太極門拜師結義,樹誌文武,竟功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
清代,繼李仲、李信、陳奏廷之後,唐村又湧現出諸如李鶴林、李嘉際、王宗嶽等著名太極拳大師。李氏十二世李鶴林,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曾編著有《太極拳論》、《十三勢拳歌》、《太極養生拳譜》等著作。其弟子王宗嶽,曾在唐村、齊村教書學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李鶴林生日時,王宗嶽曾為其師題匾:“武元傑第”,並為唐村的“習武堂”題碑:“太極養生武堂”。現院址尚存。
民國之後,千載寺太極拳在博愛縣有廣泛流傳,唐村尚有五所武術學校。在唐村附近村莊,以及小中裏村、貴屯三街等,流傳的主要拳種有《太極軟十三》、《養生軟拳》等,其中以小中裏村為著。小中裏村曾出過許多武術大家,較著名的為張振興先生。張振興先生出生於近代(約188o年左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去世,享年九十餘歲。張振興八十多歲時,院內的幹棚(小房子)仍能一縱而上,功夫仍十分了得。時至今日,唐村及附近村莊尚有數十人習武。 所以,博愛唐村千載寺具有悠久的武學傳統,武術文化深厚,這就為無極拳、太極拳的創立和展奠定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