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龍經》


    作者焦玉其人,一直是中國古代火器史上的一個謎團。據書中焦玉自序,該書於元末至正年間(1341年一1368年)傳自一位神秘人物 止止道人。


    焦玉“幼獵儒書,窮所將略,遨遊四海,參訪有道”,至正間(一說至正三年)遇止止道人於天台山,即以師禮事之,從遊三年,於武夷山得止止道人所授火攻書。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起兵和州,焦玉按師授之法製火龍槍4o支進獻,太祖命大將軍徐達演試,“勢 若龍飛,洞透層甲”。洪武十年(1377年)春三月,諳封護軍平蠻副元帥、掌管神機火藥火器大都督;永樂五年(14o7年)奉天征討,救封“平虜大將軍,統領馬步先鋒元帥”;永樂十年欽救“督製兩廣軍務、護國安邦、忠誠武烈掛印大元帥,平苗大將軍,爵封東寧伯”。


    然而,如此言之鑿鑿,功名赫赫的焦玉,在明初史籍文獻中,並不能見其蹤影。明朝第一代東寧伯名焦禮,為蒙古族,因守邊有功,天順元年(1457年)始受 封。可知焦玉的種種頭銜是不大可靠的。有人認為焦玉為東寧(今安徽寧國)籍人,“東寧伯”為焦玉後人所托改。此說尚未找到任何文獻依 據。


    能夠說明曆史上確有焦玉其人的外證,僅見諸明人趙士禎《神器譜》。該書記載:“太祖高皇帝肇造區夏,成祖文皇帝三犁虜庭,建置神機諸營,專習槍炮,以都督焦玉輩掌管。”7但此條史 料並不足以證明《火龍經》為明初著作,隻能說明《火龍經》之類的火攻書嘉靖間已有流傳。焦顫《火攻掣要》序言稱趙士禎藏書中有《海外火攻神器圖說》,實即《火龍經》之別本。換言之,趙士禎所本也僅是《火龍經》焦玉序言而已。此外,上海圖書館藏題明焦玉撰《火龍陣圖陰符說》十卷抄本,前亦有東寧伯焦玉序,據稱該書內容與《火龍神器陣法》頗多練聯係。


    二、《神器譜》


    《神器譜》,明趙士楨撰。趙士楨,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溫州樂清縣人。關於他的名字,史籍記載不一,有作"楨",有作"禎"。就在《神器譜》中,亦因各版本不同而各異,《藝海珠塵》本、《玄覽堂叢書》本均作"楨",《澹生堂書目》作"禎",《千頃堂書目》卷十三作"楨",卷二十六卻作"禎",而日本古典研究會行的《和刻明清資料集》第六集中《神器譜》解題以為"楨"是"禎"的誤刻。今據趙士楨手書明代《重建漢東甌王廟記》:"試中書舍人事、直文華殿典理秘書、郡人趙士楨書"原件,應作"楨"。關於他的生卒年代,亦不可確考,據萬曆三十一年(16o3年)趙士楨所進《防虜車銃議》中"臣行年五十"句,可推知其生年約在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趙姓在樂清為世家,為宋太宗之後裔。趙士楨的祖父趙性魯,官至大理寺寺副,曾入史館,預修《大明會典》.工詩詞,尤精書法。《岐海瑣談》稱其書法"壯歲妍妙飛動,自成一家,晚益清勁遒逸,自中規度",因此而受寵於明世宗。趙士楨受其影響,亦擅長書法。為太學生時,遊於京師。他把自己的詩作題寫在扇子上,被宦官帶入宮中,酷愛書法的神宗皇帝看到了,極表讚賞,遂以布衣召人。萬曆六年(1578年),授鴻臚寺主簿,後又受召入直文華殿,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晉升為中書舍人,"又十餘年不進秩以歿"。據此見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三《金華二名士》。


    我們可知,趙士楨任中書舍人十年以上。因此他可能在萬曆三十四年(16o6年)以後的某一年去世的。如果把"十餘年"作中間數十五年計算,那麽他可能是在1611年前後去世的。新版《樂清縣誌》據此將其卒年定為1611年。


    趙士楨的家鄉溫州,常遭倭寇的侵擾。趙士楨自小就了解火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等都曾使用過火器,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當時的火器缺陷也很多,亟待改進。趙士楨為此注意研究軍事及火器技術的書籍,留心訪求神器。他與戚繼光的部屬林芳聲、葉子高、呂概等關係密切,從他們那裏了解倭寇所使用火器的情況,並與他們共同研討火器的製作。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趙士楨在溫州同鄉平陽人遊擊將軍陳寅處見到西洋番鳥銃後,很受啟。即向因進貢而留居北京的土耳其掌管火器的官員朵思麻請教。其間見到朵思麻收藏的嚕嘧銃。他詳細觀察和詢問了該銃的結構、製造和使用方法。在長期積累和鑽研的基礎上,趙士楨不顧譏笑,不畏打擊,自家出資,邀集工匠動手研製。在朵思麻的協助下,先後製成鷹揚、震疊、翼虎、三長、奇勝等新火器,並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將式樣呈獻給朝廷,疏請製造。萬曆三十年(16o2年),經由刑部尚書蕭大亨主持,會同工部、兵部在京城宣武門外進行會審。結果確認"器械委果鍤利,製度委果精巧",建議大批製造,並予以嘉獎。


    趙士楨研製的火器,由於糅合了各種火器之長,各具特色。如他改造了嚕嘧銃,在銃內安裝了機械回彈的槍機,具有“撥之則前,火燃自回”的特點;“鷹揚炮”能安在戰車之上,可用“水溜”,即有用水冷卻裝置,大大延長連續作戰時間;“翼虎銃”,使用三頸火龘藥罐,能加快裝彈度;“震疊銃”為上下雙管銃,特製的瞄準裝置能使上下銃管同時瞄準一個點;“迅雷銃”為多管銃,可連,當長槍與敵格鬥;“九頭鳥”適應夜間難於瞄準,可多彈齊;“三長銃”集輕便、快捷、平穩三個特點於一身。另外,趙士楨還明了“火箭溜”,是一種滑槽式的火箭射裝置,保證火箭能沿著目標方向飛行,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命中率。上述各種火器的創製,把明代後期的武器研製推進到一個新的展階段。趙士楨在研製各種火器的過程中,還撰寫了《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雜說》、《神器譜或問》、《恭進神器疏》、《防虜車銃議》、《銃圖》等論著。這些論著原刊行於萬曆年間,後不知所藏。今國內僅存源於萬曆刊本的《藝海珠塵》本和《玄覽堂叢書》本,但圖文都不完備。日本古典研究會行的《和刻明清資料集》第六集中有《神器譜》五卷,內容較為詳備,包含了上述趙士楨的論著。


    《神器譜》共分五卷,卷一是聖旨、奏疏的匯集,從九篇奏疏和八道批複的聖旨中,可見趙士楨屢請製造神器的過程。趙士楨反複論述神器對富國強兵的重要性,闡明製造神器的目的,解說各種神器的性能、製作過程等。從中也可體會到明末官員保守,軍政龘**的情形。卷二是《原銃》,分別說明並圖示各種火器的構造、製造原委、特點及使用方法。對各種銃均繪有全圖、各部件的剖示圖,並對製作、安裝、使用、注意事項等作了詳細的介紹。卷三是《車圖》,主要介紹鷹揚銃車、衝鋒火車、車牌的構造和陣法。對車隊的編製、裝置、隊形及整隊的各種武器搭配組合都有形象的圖示說明。卷四是《說銃》,主要闡述何謂神器及其在軍中的地位,器與兵的關係,對製銃、製彈龘藥的材料、燃料選用,彈龘藥的製作方法、用法,銃手的教習方法等,都有詳細的說明。卷五是《或問》,為駁倒反對者的詰難和解答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中可能碰到的問題,趙士楨臚列了五十五條問答,從不同角度列舉、比較、補充解說各種神器的優劣及其在不同地區、氣候、戰況條件下的使用、保養、維修的方法。《神器譜》各卷,全麵係統地反映了趙士楨關於火器製造和使用的理論,它表明趙士楨不愧為我國明代傑出的火器研製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花做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花做和尚並收藏亂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