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女真人。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在祖居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東北部,並屢次打敗明朝軍隊,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沈陽。次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於沈陽福陵。 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公元1582年至1588年,努爾哈赤先統一了建州各部。以後又合並鬆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長白山東北的東海諸部。在統一過程中,創建了八旗製度,並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創製滿文。


    1616年2月17日(明萬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努爾哈赤宣布自己為金國汗,割據遼東,建元大命,定都赫圖阿拉,國號金,史稱後金。


    努爾哈赤,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於明天啟六年(1626),活了67年,大半生的時間他都在戰鬥。曾經一往無前,所向披靡;最終卻一敗而逝;其經驗、教訓都足為後人鑒戒。


    努爾哈赤,滿語的意思就是野豬皮,無論是曆史書,還是紀錄片,都說努爾哈赤是“野豬皮”意思。 對此,金啟棕先生箋示說:“幼時曾聞滿文專家含親鬆賢前輩說過,努爾哈齊(赤)係‘野豬皮’之意,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意思,雅爾哈齊為‘豹皮’(按:舒、雅皆為努爾哈赤之弟),其說也有根據。後閱西伯利亞通古斯各族民俗,小兒多喜以所穿之某種獸皮之衣以為乳名,可反證鬆賢之說確實無誤矣。”滿語11uheci(奴可齊),意為野豬皮。


    也有說因為努爾哈赤(野豬皮)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一位漢子用野豬皮包了一位小孩送到努爾合赤(野豬皮)母親麵前,次日努爾哈(野豬皮)赤母親就生了努爾哈赤(野豬皮),其父親塔卡士聽了之後,就給聲名為努爾哈赤(野豬皮),滿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野豬皮。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爾哈赤生於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老城村)。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為建州左衛指揮,母為顯祖宣皇後。


    少時經商,通漢語,曾冒姓佟(明代佟姓漢人乃遼東望族,不少佟佳氏女真人冒姓佟,以佟姓漢人自居,因努爾哈赤曾入贅佟佳氏,而其嶽父塔木巴晏也自稱姓佟,所以努爾哈赤也隨其嶽父自稱姓佟以抬高自身身分)。


    在當時的女真地區,遼東總兵李成梁部是實力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間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以控製局勢。明朝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有人認為王杲就是努爾哈赤的外祖父阿古都督)於萬曆二年(1574年)不堪明朝壓迫,起兵反明,戰敗被殺。王杲的兒子阿台得以逃脫,回到古勒城(今新賓上夾河鎮古樓村)。阿台的妻子是覺昌安的孫女、塔克世的侄女。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古勒寨。覺昌安、塔克世進城去探望,因戰事緊急被圍在寨內。建州女真蘇克素滸河部圖倫城(今新賓湯圖鄉)的城主尼堪外蘭在李成梁的指揮下誘阿太開城,攻破古勒寨之後屠城,覺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在敗軍之中,因儀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


    努爾哈赤歸途中遇到額亦都等人擁戴,有十三副盔甲作為裝備。他回到建州之後,派人質問明朝為什麽殺害其祖、父。明朝歸還努爾哈赤祖、父遺體,並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複給都督敕書”。


    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率領部眾去攻打尼堪外蘭,克圖倫城,尼堪外蘭逃到鵝爾渾。1587年努爾哈赤攻克鵝爾渾,尼堪外蘭逃到明朝領地。努爾哈赤請求明朝]將領李成梁押還尼堪外蘭,並將尼堪外蘭處死。同年,在“建州老營”的廢址上建城,該城在1621年後金遷都遼陽後被稱為佛阿拉,即“舊老城”(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二道村)。


    在之後的數十年間,努爾哈赤在李成梁的扶植下逐漸強大,將女真部落逐一收服。1593年九月,葉赫、輝、烏拉、哈達(以上為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錫伯等九個部落聯合攻打努爾哈赤。在古勒山之戰努爾哈赤擊敗九部。1599年努爾哈赤攻打哈達,並在16o3年收服哈達。16o7年收服輝,1613年征服烏拉,1619年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最終戰勝葉赫。


    金朝時代久遠,其女真文未能使用,而此時女真是無文字的,遇到有事必須記載時,使用漢文或蒙古文,非常不便利。據《滿洲實錄》,1599年努爾哈赤派手下兩個學者采用了蒙古文字母而為滿語配上了字母。16o1年努爾哈赤去燕京向明朝朝貢。16o3年遷都到赫圖阿拉。16o6年蒙古人授予努爾哈赤“昆都倫汗”的稱號。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的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以明朝朝廷偏袒女真葉赫部等借口,頒布“七大恨”作為反叛的理由,起兵反明。


    1619年三月,明征集十四萬軍隊討伐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掌握有利戰機,集中兵力,“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在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殲滅明軍約六萬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天啟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大敗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奪取明遼西重鎮廣寧(今遼寧北寧市),熊廷弼兵敗被斬,王化貞下獄論死。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沈陽。


    1626年一月努爾哈赤起寧遠之戰,明朝守將袁崇煥以紅夷大炮擊敗之,兵退盛京(沈陽)。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五月,明將毛文龍進攻鞍山,努爾哈赤回師盛京。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七月廿三往清河湯泉療養,八月初七,大漸,十一日,乘船順太子河而下,病逝於靉(ai)福陵隆恩門雞堡(今沈陽市於洪區翟家鄉大挨金堡村),終年六十八歲。努爾哈赤葬於沈陽福陵(今沈陽東陵)。


    努爾哈赤製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國策。對於早年來投、率軍征戰、盡忠效勞的“開國元勳”,如費英東、額亦都、何和裏、扈爾漢、安費揚古等“五大臣”及楊古利、冷格裏等人,給予特別禮遇和優待,賜給大量人畜財帛,任為高官,封授爵職,聯姻婚娶,榮辱與共。當這些功臣出了差錯時,他著重指出“貧時得鐵,猶勝於金”,常以其功而從輕處治。努爾哈赤招徠了許多有才之人,他們獻計獻策,多次進入大明燒殺掠奪使女真部逐漸“民殷國富”,為建立和壯大後金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在軍事與外務上,努爾哈赤製定了具體的方針、政策和策略。采取了“恩威並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即以撫為主,以剿相輔的方針。其具體內容有三,一為抗拒者殺,俘獲者為奴。因納殷部七村諸申降後複叛,據城死守,“得後皆殺之”。額赫庫倫部女真拒不降服,努爾哈赤遣兵攻克,斬殺守兵,“獲俘一萬”,滅其國,“地成廢墟”。二是降者編戶,分別編在各個牛錄內,不貶為奴,不奪其財物。原是部長、寨主、貝勒、台吉,大都封授官職,編其舊屬人員為牛錄,歸其轄領。三為來歸者獎。對於主動遠道來歸之人,努爾哈赤特別從厚獎賜。當他聽說東海虎爾哈部納喀達部長率領一百戶女真來投時,專遣二百人往迎,到後,“設大宴”,厚賜財物,“為之八大臣,每人各賜役使阿哈十對、乘馬十匹、耕牛十頭”,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布、釜盆等物。對其他隨從人員,亦“俱齊備厚賜之”。這樣就縮小了打擊麵,爭取到許多部長、路長帶領屬人前來歸順。僅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黑龍江、吉林、遼寧女真酋長統眾來歸的,就有二三百起之多,因而加了女真統一的進程,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還采取了正確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遠,先弱後強,逐步擴大。他積極爭取與蒙古聯盟,盡力避免過早地遭到明朝的打擊,直到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動叛亂以前,沒有受到明軍的征剿,這極大地有利於統一女真事業的順利進行。充分揮了軍事指揮才幹。他長於用計,重視保密,多謀善斷,議即定,定即行,出兵猶如暴風驟雨,迅不可擋,經常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


    終結之地:


    1626年,橫行東北半個世紀的努爾哈赤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敗。


    這年的正月,努爾哈赤看到了一個最大的機遇:明王朝的遼東經略高第命令撤去關外各城的守禦,將部隊全部撤入山海關。一時間,明王朝數年經營的錦州、大小淩河、鬆山、杏山的守軍被撤一空,隻剩抗命不撤的袁崇煥堅守寧遠城。興城孤懸,手到擒來,最慣於抓戰機的努爾哈赤豈能放棄便宜不占?迅調集13萬大軍進攻興城。


    此時的形勢絕對有利。


    從軍力對比來說,興城守軍隻有1萬,而八旗兵卻有13萬,慣於以少勝多的八旗兵,換個以多打少的打法,如同用牛刀殺雞,準贏不可。


    從部隊的協同情勢來說,明軍號令不一,袁崇煥堅決抗擊後金,把守衛山海關的前沿縱深深入到興城一線。不懂軍事且畏敵如虎的經略高第堅決後撤,隻守山海關,並把從興城前後一線的守軍都撤回山海關,將袁崇煥的興城要地孤懸在敵前。對於這樣堅決抗敵的將領,經略高第當然不會派一兵一卒前來支援。而八旗兵號令出自努爾哈赤一人,前後協同,隻要前線需要,沈陽的支援隨時可到。


    從指揮者來說,指揮興城的守城者袁崇煥隻有32歲,曾為遼東總督,被崇禎所器重,所屬部隊號稱“關寧鐵騎”,是明末抗清的中堅力量,其本人謀略精通,善於用兵,後因斬殺毛文龍被崇禎猜疑,雖重創努爾哈赤有功,但是還是被崇禎淩遲36oo刀殘忍處死,一代名將隕落,待到崇禎醒悟時,大順軍已兵臨城下。68歲的努爾哈赤自2o多歲起兵以來,身經百戰,從來沒打過敗仗,特別是在和明軍的三次大戰役中,每次均以少擊多,每次都大獲全勝。農曆正月24日,努爾哈赤先派遣部隊繞過寧遠,在城南5裏處切斷了通向山海關的大路,然後放幾名俘虜來的漢人去寧遠向袁崇煥傳話,勸袁崇煥投降。勸降不成,遂大舉攻城。


    興城外的一線平地上,隻見後金兵蔽野而來。


    成千成萬的辮子兵衝到了城邊,突然之間,城頭舉起千千萬萬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戰事越來越激烈,明軍忽然從城頭的每一個石堞間推出一個又長又大的木櫃,這些大木櫃一半在堞內,一半探出城外,大櫃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投完了便將大木櫃拉進來,再裝矢石出去投擲。跟著地雷爆,土石飛揚,無數清兵和馬匹被震上半空。


    攻城失利,後金兵改以堅車攻城,車頂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傷。後金兵奮勇迫近,推了鐵裹車猛撞城牆,聲音轟隆轟隆,勢道驚人,撞擊了很久,城牆撞破的地方很多。清兵再用像雲梯那樣的裹鐵高車來撞擊城牆高處。隨後又把裹鐵車推到城牆邊,上麵用木板遮住,以擋城頭投下的矢石,車裏藏了兵士,用鐵鍬挖掘城牆牆腳。後金兵攻進了城牆下的死角,大炮已打他們不到。眼看城牆即將被打開,可在這時,守軍抬著重達數百斤的長條大階沿石從城上投下去。鐵板車被砸塌,隱避於下的士兵被砸,死傷無數。


    攻城時候經曆很久,有的地段的城基被後金兵挖成了一個個凹龕,後金兵躲在城牆洞內向裏挖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慢慢地,興城四周十餘裏的城牆牆腳已被挖得千孔百瘡,眼看城破在即,努爾哈赤正暗自得意。忽然間,隻見蘆花褥子和被單紛紛從城上投了下來,當時是正月,氣候酷寒,攻城兵見到被褥,就都來搶奪。你爭我多之際,城上的火箭和硝磺等引火物紛紛投了下來,蘆花褥子和被單立即燃燒,燒死了無數後金兵。同時,看似木框的東西也被投了下來,到得城下,木框炸裂,無數噴著火焰的泥團立即旋轉著滾出,燒死不少後金兵。


    雖是頑強抵抗,但城牆還是被撞垮了一丈多,後金大軍眼看就要破城而入了,袁崇煥親自帶人前來堵塞缺口,雖連受了兩次傷,但撕下戰袍來裹了左臂的傷口又戰。將士在他的榜樣之下,人人奮勇,終於堵上了缺口。


    24日攻城不下,25日後金兵又猛攻,不下,26日又一番猛攻。後金兵們不明白了,過去一打就跑的明軍士兵,突然地英勇無比了,天下無敵的後金兵像激流碰到了礁石,不管激流如何衝擊,礁石仍巋然不動。


    在後金兵的疑慮中,努爾哈赤被大炮炸傷,代善、皇太極好不容易在七橫八豎的屍體下找到負傷的罕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花做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花做和尚並收藏亂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