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開山鼻祖顧憲成


    牛人一:忤逆皇上,更換輔,削職為民後居然能操縱朝廷的東林黨領袖顧憲成。


    如果說一個從五品官員忤逆皇帝的意願,跟內閣輔(權力僅次於皇帝的最大官員)對著幹,竟然決定自己頂頭上司的人選(正二品),而且竟然取得勝利,這在皇權決定一切的明朝恐怕是天方夜談吧?然而顧憲成這個牛人竟然做到了。


    事情要想說清楚,先得說說“爭國本”事件。所謂爭國本,就是立太子,決定以後誰當皇帝這個國家的根本問題。一人命運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悲劇,可惜太長的時間都是這種體製。如果太子是個低智商的人,國家怎麽可能富強?可惜的是中國曆朝曆代都不乏低智商的皇帝,尤其明朝一些皇帝的智商,那是相當的低!


    當時萬曆同誌有三個龍種,長子朱常洛當太子是正統。朱常洛9歲時,大臣們為了江山鞏固,上書要求冊立他為太子,但是萬曆同誌不願意。萬曆喜歡鄭貴妃,架不住枕邊風常吹,就有想立鄭貴妃生的三皇子朱常洵為太子的念頭,卻找不到廢長子的理由,於是就采取“拖”的戰術。萬曆心裏怎麽想,大臣們豈能猜不出?讓一個女人操縱國事,壞了規矩,我們這些讀了幾十年書好不容易才熬到現在位置的大臣豈不都是吃幹飯的?於是大臣們冒著降級、罰款、撤職的風險一封接一封地上疏,要求早立太子,為此被撤職的官員不可勝數,但耿直的大臣們仍然前赴後繼地上疏力諫,真可用視死如歸來形容,最後連僅次於皇上的輔申時行也被牽連削職為民(撤掉能力最強的申時行,證明萬曆是自毀長城,如火如荼的黨爭由此展開,明帝國開始走向衰敗)。


    接任申時行輔位置的便是王家屏,因為剛直,經常跟萬曆老兄對著幹,把萬曆折騰的直罵娘,很快被萬曆拿下(可見並非隻有東林黨人才耿直、有氣節),換上老油條王錫爵,響應萬曆同誌的密謀,搞了個“三王並封”事件,無非就是為三皇子日後當太子做鋪墊,最後事敗,導致自己下台,東林黨開始崛起。


    說王錫爵是老油條,是因為他老了,開始知道和萬曆妥協。其實他自打進入朝廷,就一向以硬骨頭聞名。張居正在位時,他跑到人家大鬧,差點逼的張居正自殺;張居正病逝後,大臣們開始反攻倒算,都去踩他一腳,他卻站出來說張居正是國家功臣;他的學生李植搞倒申時行,扶他上台,他卻痛斥李植,自請辭職;他兒子鄉試第一,有人懷疑他作弊,他就讓兒子回家,直到十三年後他下台,才讓兒子應試,結果會試第二,殿試第二。可見王錫爵的氣節一點不輸於東林黨人,但他當上輔後卻和萬曆搞了個三王並封。我的理解是人老了,確實變得有些圓滑,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沒當上輔,不知輔的艱難。不在其位,不知其肩上的擔子重。仗義執言容易,妥協維持大局卻更難啊!大義凜然,很多正義的書生都能做到,忍辱負重維持大局卻非優秀的政治家才能做到,這讓我想起可親可敬的周恩來總理。有理有節地妥協,實現共贏,才是政治家們應該下足功夫研究的功課。


    用史實講,在爭國本事件中,前赴後繼上書皇帝的是朝中大部分官員,他們並不分派別,更不是東林黨人單獨行為,因為那時東林黨還沒形成,但東林黨人在擁立朱常洛為太子這件事上是名副其實的中堅力量,而且為之奮鬥了二十多年,在朱常洛及他的兒子當上皇帝後,東林黨人的權力達到頂峰。


    爭國本事件是個長期的鬥爭,盡管以後一直在顧憲成的掌控中,此時卻還沒出現顧憲成的影子。顧憲成出現在曆史舞台始於京察事件。京察類似於現在中央組織部考核幹部,六年一次。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開始京察,負責這次京察的是吏部尚書孫鑨和考功司朗中**星,相當於現在的中組部正副部長。這兩人看樣子是想利用京察弄點事兒出來,他們上來就免了兩人的官,一個是**星的親家都給事中王三餘,一個是孫鑨的外甥文選司員外郎呂胤昌。拿自己的親戚開刀,意思很明顯:各路官員,今年考核,你們誰也別想靠送倆紅包、請倆頓飯輕易過關。於是朝廷和地方一大批官員紛紛落馬,連內閣輔王錫爵的鐵杆輕信也未能幸免。這下王錫爵不幹了,終於開始反擊,結果是:吏部尚書孫鑨罰一年工資,**星官降三級。


    表麵上看王錫爵在這場權力爭奪戰中取得勝利,但他卻沒想到鬥爭才剛剛開始,因為**星等人的背後有一人在操縱一切,這個人就是顧憲成。


    前台**星等人剛剛下課,顧憲成就出手了,左都禦史李世達、禮部郎中於孔兼等人紛紛上疏,矛頭直指王錫爵王大人。關鍵時刻,萬曆同誌再次證明對為他賣命的王錫爵是講義氣的,於是吏部尚書孫鑨免職,**星削職為民。


    取得皇帝的信任,王錫爵好像完勝這場戰爭,其實不然,他很快現被貶為民的**星因為硬頂輔王錫爵而名滿天下,被譽為反抗強權的代表人物,一時間到府上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爭先效仿他的官員也層出不窮。當時盛傳:寧可丟官,不可丟人。每年都有上百人給皇帝上疏,要求重新讓**星回來做官。二十年後,這位仁兄果然不負重望,官拜工部右侍郎,天啟三年,再次主持京察,鏟除奸佞,任用賢才。這當然都是東林黨人在幕後運作,這是後話,暫切不提。


    這次京察,**星等人鏟除了大批違法亂紀的官員,但憑良心講,京察也授對手鏟除異己的口實,是名副其實的黨派之爭。黨爭殘酷,致使明朝衰敗。排除異己,不能籠絡人心,是東林黨人日後失敗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的對手王錫爵等人也是嚴於律已,公正廉潔的官員,除了跟他們不是一個派係之外,可以說跟他們一樣是當時傑出的士大夫。東林黨最終被一個無德無才、卑鄙無恥的太監魏忠賢打翻在地,趕盡殺絕,是因為黨爭已使東林黨頭破血流,樹敵無數。


    此次黨爭,孫鑨免職,**星削職為民,而幕後指使者顧憲成卻升官了,由考功司員外郎(從五品)當上吏部第一肥差文選司郎中。以顧憲成耿直的性情,這實在是件不思議的事兒,然而更讓人詫異的事兒是:因為吏部尚書孫鑨被免職,王錫爵打算趁機推薦自己的親信羅萬化接班,並且得到皇帝萬曆的支持,但顧憲成反對,推薦了右都禦史陳有年。結果讓人瞠目結舌:陳有年任吏部尚書。再補充一點,吏部尚書是顧憲成的頂頭上司,也就是說這個上級是由下級推薦的。


    一個文選郎中和皇帝做後盾的內閣輔較量,就好比一個司長和國務院總理較量,而且居然贏了,決定了自己所在部的部長由誰來當,這不得不讓我們對顧憲成其人好好研究研究。


    顧憲成,江蘇無錫人,張居正當輔時,他處處和張居正做對,可見此人相當地刺頭。(私自認為,張居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罕見的有政治遠見的改革家,東林黨領袖如此對張居正,可見其政治主張也一般)也正是因為抗上,他始終沒有升遷,但也沒降級,在朝廷混了十多年,默默無聞,史書上找不到這段時間關於他太多的事跡,但以他日後的作為,有一點是可以推測的:此人這十幾年必廣交同道,周圍團了一大批人,已經開始形成一個不見形的小團體。在這十幾年中,顧憲成雖然官職不高,但一直從事管理幹部的工作,所有幹部的升遷都經過他的手,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門。他雖無決定權,卻有知情權,為他廣交同道奠定基礎。當萬曆皇帝下令推薦入閣人選時,顧憲成第一個推薦的就是把擺皇帝折騰得七葷八素的王家屏。這下萬曆忍無可忍了,終於將顧憲成削職為民了。


    一般來說,無論多高的職位,多大的能耐,一旦被削職,慢慢就會淡出曆史舞台。但顧憲成例外,被打回家,是他從幕後走向前台的開始,屬於他的舞台才剛剛拉開帷幕。


    顧憲成被趕回家,不僅沒淡出人們視野,相反名聲暴漲,成了反抗皇權的代表,大家紛紛推舉他再次出山。可見萬曆時期,對大臣還是相對客氣的,這一點比起朱元璋來了,真是進步百倍。若是朱重八老頑固再世,十個顧憲成也斬了,一點兒動靜也別想鬧騰出來。


    顧憲成回家後,他弟弟顧允成和同鄉高攀龍也辭官回家。官不當了,但胸中的政治抱負卻不能不實現。三個關心國事,有著一大批同道的三個在野士大夫一核計:辦個學院講學吧!以他們的威望,辦個學院實非難事,東林書院很快成立,東林黨也正式形成。在此後的幾十年中,東林黨匯聚了當時最優秀、最有抱負的士大夫,煥出不可思議的魔力。它宣傳的反對獨裁的政治觀點和寧為玉碎的高風亮節,成為一種信仰,很多士大夫爭先攀附,成為其忠實信徒,終於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大到可以掌控大明帝國的時局。


    顧憲成開辦書院後,直到病死,再也沒做過官,但朝廷的一切大事,他都了然於胸,而且能改變很多事的走向。我們來看他文章中的二句話:


    “木偶蘭溪、四明,嬰兒山陰、新建而已,乃在遏婁江之出耳。”


    “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於其位者,全賴婁江之不果出……密揭傳自漕撫也,豈非社稷第一功哉?”


    第一句話什麽意思?新建、蘭溪、四明、山陰及婁江是五個地名,暗指張位、趙誌皋、沈一貫、朱賡和王錫爵。這五人中,除張位外,都當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官居極品。


    在別人眼裏,這五人權傾天下,可在顧憲成眼裏,趙誌皋和沈一貫不過是木偶,張位和朱賡不過是嬰兒。


    一介平民,遠離京城,把朝廷大員看作木偶嬰兒,此人不是吹牛便是確有實力。很明顯,顧憲成屬於後者,這從第二句話可以看出。


    第二句話的福清是指葉向高,與東林黨關係密切,當時的輔;漕撫指李三才,東林黨人,為了東林黨人的利益,私拆老師王錫爵給萬曆的書信,並塗改信件,出賣老師,終使王錫爵徹底身敗名裂,葉林高坐穩了輔的位置。


    從這件事看,東林黨人為了爭奪權力也是不擇手段。我在這裏並不想指責東林黨人的品行,因為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常因一念婦人之仁而導致滿盤皆輸的慘劇。縱觀曆史上有作為的政治家,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曹操、李世民,無不是手段毒辣之人。


    我的觀點是:品德高尚和政治才華是二回事兒。你能因武則天的私生活腐化而否認她是個合格皇帝嗎?我們中國人選官往往苛求德才兼備,但像諸葛亮、周恩來這樣完美的人真是百年難求。如果德才二者必須選其一,我傾向於選才。這讓我想起法國總統薩科齊。朋友請已婚的他當主婚人,沒想到他卻被新娘塞西莉亞的美貌所吸引,並當場向新娘眉目傳情,展開了十二年孜孜不倦的愛情攻勢,最後兩人雙雙離婚走到一齊。朋友妻,不可欺,這事兒要放在中國,薩科齊得讓口水淹死,根本不可能有政治前途。還有一事兒,這位老兄在其前任希拉克謀求連任時,曾是希拉克競選班子的最得力助手,沒想到在最關鍵時刻,薩科齊投向了希拉克競爭對手的陣營。這在中國是典型的賣主求榮,希拉克連任後,薩科齊又回到希拉克陣營。這要是在中國,薩科齊將永無翻身之日。這位老兄脾氣火爆,當上總統後,還在公共場合與普通市民大吵大鬧。就是這樣一個品行不端,不注重身份的薩科齊,法國人卻對他投了信任票。他當上總統後,迅改善同美、俄、中等國的關係;提高了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在利比亞的戰爭中充當領頭羊的角色;法國經濟開始好轉……


    話扯遠了,還是說說東林黨人。對於他們的人格品質,我頂禮膜拜,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為官清廉,不畏強權,胸懷國家,同惡勢力鬥爭不屈不撓,很多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一切都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永遠值得我們繼承。但他們不畏強權如果走向極端,為反權威而反權威,則暴露了他們政治上的膚淺。如果說他們跟平庸的王錫爵、沈一貫之流鬥鬥也就算了,他們卻跟卓有政治才華的張居正過不去,便是一種偏執和短見,這是舊知識分子特有的孤芳自賞導致的。對同自己不是一個派係的浙黨、楚黨、齊黨等官員,不管對方是否清廉、有才華,都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點,一律進行打擊排擠,暴露了中國人好內鬥的劣性。黨爭,把跟他們一樣清廉有氣節的士大夫逼到閹黨陣營,這是東林黨失敗的根本原因啊!內鬥的劣根,到今天也沒消亡,相反,在大大小小的單位中,尤其是知識分子聚堆兒的地方,這株劣根還有肥沃的土壤,開的枝繁葉茂。


    再說顧憲成其人,因為始終是幕後策劃者,所以得以善終。但他一手創立的東林黨及其信徒大都沒那麽好運,很多人不僅死的極慘,而且被閹黨誅連九族,慘不堪言。這在楊漣、汪言慎等人的記述中會有詳細記述。


    顧憲成,一手創辦了反抗獨裁、廉潔清正的東林黨,在曆史上寫下濃濃的一筆。在那樣的時代,我們無法苛求他能創辦如英法等國的議會體製,其反對獨裁的思想已經難能可貴。


    每當我看到顧憲成的名字,我都會看到一大幫胸懷國事的讀書人為了國運在血雨腥風中奔走呼號;看到一大幫看似文弱的讀書人為了信仰在刀光劍影中從容赴死。是顧憲成,使我聯想到《馬關條約》簽訂後一千多名舉人聯名上書的事件;還是顧憲成,使我聯想到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傳來,北京大學愛國學子舉行的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這些讀書人的愛國舉動,是否有東林黨人的影子呢?


    顧憲成,讓我知道傳統知識分子的傲骨從哪兒來。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在我腦中逐步清晰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花做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花做和尚並收藏亂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