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密信
心不狠,站不穩,黑蓮花稱霸快穿 作者:謝瀾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虞聽泉牽著明禮走進大殿。
太皇太後已經在門裏等他了,接過他的小手,穩穩地走向那個金燦燦的,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寶座。
明禮不喜歡這個硬邦邦的座椅。
他更喜歡在外麵曬太陽,花園裏打個滾,跟他的植物朋友們挨個問好。
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虞聽泉讓太監搬來幾個大號盆栽,放在龍椅周圍,允許他伸手摸摸。
臨走,虞聽泉還把一個用靈植編織的藤球放到他懷裏,獎勵他乖乖陪祖母上朝。
傀儡君主不好做。
但在單純得有點憨的明禮看來,他在陪祖母呢。
那些讓他這個小腦瓜理解不了的東西,根本就和他沒關係呀。等老大臣們都說完,他就可以回去玩了!
祖母好辛苦,總是跟那麽多人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他自己也辛苦,每天睡不夠。
不像母後,送完他就回去補覺了。
明禮打了個小哈欠。
不知不覺就靠著太皇太後的肩膀睡著了。
太皇太後早已習慣,輕輕把他抱到腿上,右手托住他纖細的脖頸。
正在發言的大臣微微一頓。
伴著小孩細微的鼾聲,他們若無其事,繼續討論。
·
明禮以為他的母後一定在補覺。
其實並沒有。
虞聽泉有一堆密信要拆。
第一封是從嶺南來的。
密探在信上提到傳染病問題。
恰好是周良才治理的那片區域出了疫病。
由於這對夫婦一直被密探監視著,當地官員還沒來得及寫完奏折,密探先看出端倪,八百裏加急,把消息遞到了京城。
宮中及時派遣太醫,並調集周邊地區的藥材和糧食,扼製了當地富商囤積物資、謀取暴利的現象。
聖手等人抵達後,聯手當地醫藥署,做出一係列正確應對。
情況迅速轉好。
但是!
周良才這個長官貪生怕死,他不但沒帶領手下官員跟疫病作戰,反而收拾細軟,趁著天黑跑路了!
人被巡邏隊抓個正著。
巡邏隊裏恰好有潛伏病例。
周良才跟潛伏者接觸,很快出現了相應病症。
第四天,他被聖手確診已經感染。
……
虞聽泉看到這裏,嘖了一聲。
懦弱又自私,自大又無能,在大災麵前竟然拋棄百姓獨自逃走!
她對周良才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
不過,惡有惡報。
人被關進了隔離區,盡管有醫官每天去觀察情況,定時給藥,周良才還是沒撐住,不到半個月就病死了。
諷刺的是,他這邊剛咽氣,聖手就研製出了最新一版的特效藥,號召大家架起十幾口大鍋熬煮草藥。
隔離區的病人分到藥湯,當天夜裏就有好轉,一個月內陸續痊愈。
當地百姓都知道周良才是怎麽把自己作死的,恨不得爬到他家圍牆上,當麵嘲笑遊氏。
不止遊氏,就連周家的家丁和丫鬟上街,都要被他們唾棄。
棺材鋪直接說不接他們家這一單!
遊氏大哭不止,當眾說自己是當今太後的母親!
這些刁民在這為難她,將來要被太後治罪的!
這些話她是第一次說,還挺唬人的。
別人不知道她底細,京都來的聖手肯定知道,也沒給她留麵子,當場就把遊氏幹過的所有糊塗事全揭了。
百姓聽得津津有味。
合著壓根不是親生的女兒,想想也是,如果真的跟太後娘娘有親戚關係,您二位,還能被打發到嶺南做官嗎?
聖手又說:
“要什麽棺材,埋什麽埋,我說了能土葬嗎?他是得了疫病啊,是病死的!把他埋下去弄髒了土地,老百姓們還種不種莊稼了?”
眾人恍然大悟,聲浪如潮水。
“不能埋!不能埋!”
醫官把周良才的屍體拖到隔離區最深處,連人帶衣物,一把火燒成灰。
剩的碎骨頭塞到酒壇子裏封住口,交給遊氏。
至此,周家父子三人,全都去底下報道了。
他們的女眷呢?
·
先說狸貓換太子的小皇帝趙佑銘,他走後,兩宮太後並立。
虞聽泉照顧明禮,給太皇太後調養身子,以及盯著關係到她任務進度的蘭太嬪。
東宮太後把錦安公主養得很好,文武雙全,聰明孝順。
去年,漠北又有外族挑事。
經過幾人的商議,太皇太後送東宮太後出城門,太後領兵親征,有生之年終於回到了她夢中的家鄉。
東宮太後抵達漠北大營,跟她父親匯合。
敵人笑她以女子之身帶兵,很瞧不上她的能力。
沒想到她武藝驚人,領一支奇兵截斷後路,父親從正麵碾壓。
父女齊上陣,敵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戰事停歇,她看著白發蒼蒼的爹娘,舍不得離開,上書請求駐守青雲關,養兵備戰,爭取五年之內打穿王庭!
太皇太後同意了。
民間開始征召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女子也可以入伍,送去青雲關讓她打造一支娘子軍。
虞聽泉知道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隻有讓越來越多的女人參與到國家重要職位中,她們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才有資格繼續爭取正當權益。
而且她們必定會擁護太皇太後。
這麽發展下去,說不定在太皇太後五十大壽之前,趙家的江山就該改個姓了。
能親眼見證現實版的武皇謀國,虞聽泉作為她身邊的頂尖醫療專家,倍感榮幸。
·
再說周良才的妻子遊氏。
遊老爺當時就覺得她智商堪憂,寧可把遊家交給年幼的遊青梨。
但是有條件。
他希望遊青梨能稍微照應一下遊氏,讓她有個還算安穩的晚年。
想及此,虞聽泉讓密探把遊氏帶到江南,就安頓在遊家老宅。
遊青梨欠了遊老爺一份養恩。
那就按照遊老爺養孫女的生活標準。
花銷一如當年,再多的就沒有了。
沒了周良才,遊氏的戀愛腦終於冷卻下來。
她受不住守寡的孤苦淒清,大兒子招惹宮裏的娘娘被淩遲了,她愈發想見見那個失落於人海的小兒子。
遊氏攢起開銷,托人打聽當年的穩婆等人。
這當然沒瞞住盯梢的密探。
小皇帝和遊青梨互換,屬於皇家機密。
虞聽泉讓密探假扮黑衣殺手,警告遊氏不許再查下去。
遊氏膽子不大,受了驚嚇之後沉寂一陣,在老宅附近的庵堂出家了。
好歹有一群尼姑跟她一起念經說話,她不至於寂寞到發瘋。
虞聽泉也鬆了口氣。
終於可以不用關注這個人了。
·
再說跟周雲臣和離的苗氏。
這位姐姐離婚之後簡直撞大運。
先是開繡莊賺了個盆滿缽滿。
她家虎兒又救了落水的大儒嫡孫。
大儒寫信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收了虎兒。
師父給虎兒取了大名,叫做周璟。
苗氏曾經放話說,等到璟兒的爹和祖父歸西,她立馬給璟兒改姓!
說到做到,孩子果然改姓苗了。
苗氏還遇到了第二春。
對方是兒子師父的弟弟,亦是溫潤有禮的君子,敬佩她敢於離開爛泥坑的勇氣和堅定,待她很是尊重。
……
虞聽泉放下密信,宮人提著食盒進來了。
她眼睛一亮。
“好香,今晚吃什麽?”
修仙的時候不貪口腹之欲。
在現代習慣了三菜一湯。
到這裏,雖然當了太後,她也不想太浪費。
晚飯一般是做法簡單的粥、小菜和點心。
今天似乎有新花樣。
“是薺菜肉小餛飩!奴婢撿到一本食譜,裏麵有各種小餛飩的做法,用量增減和試吃結果都有記錄。”
虞聽泉一翻就知道是誰掉的了。
柳禾。
那個指控蕭家用阿芙蓉控製皇帝的宮女。
除了養生湯,柳禾做的麵食也不差。
給虞聽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碟小兔子糖饅頭。
兔耳朵雕得相當精致,餡料也獨特,跟現代工廠裏統一生產的兔子奶黃包絕對不一樣。
說起來,她還去給柳禾當過證婚人呢。
鳳冠霞帔果然是最漂亮的婚服。
她問上麵的暗衛:“柳禾跟她夫君回京沒有?”
暗衛說,早就回來了。
沒見過那麽粗心的爹娘,大老遠跑去西北喝風,到那邊突然發現有喜了,兩人趕著車一路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還沒回家呢,先把孩子生下來了。
虞聽泉一邊吃小餛飩,一邊聽他講。
她輕易不會被逗笑的。
直到暗衛說:
“所以那小子取名叫路生!”
太皇太後已經在門裏等他了,接過他的小手,穩穩地走向那個金燦燦的,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寶座。
明禮不喜歡這個硬邦邦的座椅。
他更喜歡在外麵曬太陽,花園裏打個滾,跟他的植物朋友們挨個問好。
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虞聽泉讓太監搬來幾個大號盆栽,放在龍椅周圍,允許他伸手摸摸。
臨走,虞聽泉還把一個用靈植編織的藤球放到他懷裏,獎勵他乖乖陪祖母上朝。
傀儡君主不好做。
但在單純得有點憨的明禮看來,他在陪祖母呢。
那些讓他這個小腦瓜理解不了的東西,根本就和他沒關係呀。等老大臣們都說完,他就可以回去玩了!
祖母好辛苦,總是跟那麽多人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他自己也辛苦,每天睡不夠。
不像母後,送完他就回去補覺了。
明禮打了個小哈欠。
不知不覺就靠著太皇太後的肩膀睡著了。
太皇太後早已習慣,輕輕把他抱到腿上,右手托住他纖細的脖頸。
正在發言的大臣微微一頓。
伴著小孩細微的鼾聲,他們若無其事,繼續討論。
·
明禮以為他的母後一定在補覺。
其實並沒有。
虞聽泉有一堆密信要拆。
第一封是從嶺南來的。
密探在信上提到傳染病問題。
恰好是周良才治理的那片區域出了疫病。
由於這對夫婦一直被密探監視著,當地官員還沒來得及寫完奏折,密探先看出端倪,八百裏加急,把消息遞到了京城。
宮中及時派遣太醫,並調集周邊地區的藥材和糧食,扼製了當地富商囤積物資、謀取暴利的現象。
聖手等人抵達後,聯手當地醫藥署,做出一係列正確應對。
情況迅速轉好。
但是!
周良才這個長官貪生怕死,他不但沒帶領手下官員跟疫病作戰,反而收拾細軟,趁著天黑跑路了!
人被巡邏隊抓個正著。
巡邏隊裏恰好有潛伏病例。
周良才跟潛伏者接觸,很快出現了相應病症。
第四天,他被聖手確診已經感染。
……
虞聽泉看到這裏,嘖了一聲。
懦弱又自私,自大又無能,在大災麵前竟然拋棄百姓獨自逃走!
她對周良才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
不過,惡有惡報。
人被關進了隔離區,盡管有醫官每天去觀察情況,定時給藥,周良才還是沒撐住,不到半個月就病死了。
諷刺的是,他這邊剛咽氣,聖手就研製出了最新一版的特效藥,號召大家架起十幾口大鍋熬煮草藥。
隔離區的病人分到藥湯,當天夜裏就有好轉,一個月內陸續痊愈。
當地百姓都知道周良才是怎麽把自己作死的,恨不得爬到他家圍牆上,當麵嘲笑遊氏。
不止遊氏,就連周家的家丁和丫鬟上街,都要被他們唾棄。
棺材鋪直接說不接他們家這一單!
遊氏大哭不止,當眾說自己是當今太後的母親!
這些刁民在這為難她,將來要被太後治罪的!
這些話她是第一次說,還挺唬人的。
別人不知道她底細,京都來的聖手肯定知道,也沒給她留麵子,當場就把遊氏幹過的所有糊塗事全揭了。
百姓聽得津津有味。
合著壓根不是親生的女兒,想想也是,如果真的跟太後娘娘有親戚關係,您二位,還能被打發到嶺南做官嗎?
聖手又說:
“要什麽棺材,埋什麽埋,我說了能土葬嗎?他是得了疫病啊,是病死的!把他埋下去弄髒了土地,老百姓們還種不種莊稼了?”
眾人恍然大悟,聲浪如潮水。
“不能埋!不能埋!”
醫官把周良才的屍體拖到隔離區最深處,連人帶衣物,一把火燒成灰。
剩的碎骨頭塞到酒壇子裏封住口,交給遊氏。
至此,周家父子三人,全都去底下報道了。
他們的女眷呢?
·
先說狸貓換太子的小皇帝趙佑銘,他走後,兩宮太後並立。
虞聽泉照顧明禮,給太皇太後調養身子,以及盯著關係到她任務進度的蘭太嬪。
東宮太後把錦安公主養得很好,文武雙全,聰明孝順。
去年,漠北又有外族挑事。
經過幾人的商議,太皇太後送東宮太後出城門,太後領兵親征,有生之年終於回到了她夢中的家鄉。
東宮太後抵達漠北大營,跟她父親匯合。
敵人笑她以女子之身帶兵,很瞧不上她的能力。
沒想到她武藝驚人,領一支奇兵截斷後路,父親從正麵碾壓。
父女齊上陣,敵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戰事停歇,她看著白發蒼蒼的爹娘,舍不得離開,上書請求駐守青雲關,養兵備戰,爭取五年之內打穿王庭!
太皇太後同意了。
民間開始征召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女子也可以入伍,送去青雲關讓她打造一支娘子軍。
虞聽泉知道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隻有讓越來越多的女人參與到國家重要職位中,她們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才有資格繼續爭取正當權益。
而且她們必定會擁護太皇太後。
這麽發展下去,說不定在太皇太後五十大壽之前,趙家的江山就該改個姓了。
能親眼見證現實版的武皇謀國,虞聽泉作為她身邊的頂尖醫療專家,倍感榮幸。
·
再說周良才的妻子遊氏。
遊老爺當時就覺得她智商堪憂,寧可把遊家交給年幼的遊青梨。
但是有條件。
他希望遊青梨能稍微照應一下遊氏,讓她有個還算安穩的晚年。
想及此,虞聽泉讓密探把遊氏帶到江南,就安頓在遊家老宅。
遊青梨欠了遊老爺一份養恩。
那就按照遊老爺養孫女的生活標準。
花銷一如當年,再多的就沒有了。
沒了周良才,遊氏的戀愛腦終於冷卻下來。
她受不住守寡的孤苦淒清,大兒子招惹宮裏的娘娘被淩遲了,她愈發想見見那個失落於人海的小兒子。
遊氏攢起開銷,托人打聽當年的穩婆等人。
這當然沒瞞住盯梢的密探。
小皇帝和遊青梨互換,屬於皇家機密。
虞聽泉讓密探假扮黑衣殺手,警告遊氏不許再查下去。
遊氏膽子不大,受了驚嚇之後沉寂一陣,在老宅附近的庵堂出家了。
好歹有一群尼姑跟她一起念經說話,她不至於寂寞到發瘋。
虞聽泉也鬆了口氣。
終於可以不用關注這個人了。
·
再說跟周雲臣和離的苗氏。
這位姐姐離婚之後簡直撞大運。
先是開繡莊賺了個盆滿缽滿。
她家虎兒又救了落水的大儒嫡孫。
大儒寫信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收了虎兒。
師父給虎兒取了大名,叫做周璟。
苗氏曾經放話說,等到璟兒的爹和祖父歸西,她立馬給璟兒改姓!
說到做到,孩子果然改姓苗了。
苗氏還遇到了第二春。
對方是兒子師父的弟弟,亦是溫潤有禮的君子,敬佩她敢於離開爛泥坑的勇氣和堅定,待她很是尊重。
……
虞聽泉放下密信,宮人提著食盒進來了。
她眼睛一亮。
“好香,今晚吃什麽?”
修仙的時候不貪口腹之欲。
在現代習慣了三菜一湯。
到這裏,雖然當了太後,她也不想太浪費。
晚飯一般是做法簡單的粥、小菜和點心。
今天似乎有新花樣。
“是薺菜肉小餛飩!奴婢撿到一本食譜,裏麵有各種小餛飩的做法,用量增減和試吃結果都有記錄。”
虞聽泉一翻就知道是誰掉的了。
柳禾。
那個指控蕭家用阿芙蓉控製皇帝的宮女。
除了養生湯,柳禾做的麵食也不差。
給虞聽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碟小兔子糖饅頭。
兔耳朵雕得相當精致,餡料也獨特,跟現代工廠裏統一生產的兔子奶黃包絕對不一樣。
說起來,她還去給柳禾當過證婚人呢。
鳳冠霞帔果然是最漂亮的婚服。
她問上麵的暗衛:“柳禾跟她夫君回京沒有?”
暗衛說,早就回來了。
沒見過那麽粗心的爹娘,大老遠跑去西北喝風,到那邊突然發現有喜了,兩人趕著車一路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還沒回家呢,先把孩子生下來了。
虞聽泉一邊吃小餛飩,一邊聽他講。
她輕易不會被逗笑的。
直到暗衛說:
“所以那小子取名叫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