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用杞樹葉包藏瓜果,內含紋彩,隕石自高空墜落。


    這句爻辭該怎麽理解?


    它的核心要義隻有兩個字:含章。


    易經翻來覆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堅守正道,以不變應萬變。


    居安則思危,處險則自守,這是一種辯證觀念,提醒我們萬事萬物時刻在朝它們的反麵轉化,怎麽辦?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紛繁複雜,我們都要堅守正道,保持內心的沉穩和澄澈,就好像用樹葉包著的瓜果一樣,這叫含章。這種處變不驚、隨機應變的品質,像天賜的隕石一樣珍貴。


    北伐失敗後,宋孝宗麵臨的局麵極為複雜。長江以北金軍壓境,是為外患;朝廷內部有主戰、主和兩種聲音,太上皇趙構也罕見地發聲促和,是為內憂。


    宋孝宗的政治定力和執政智慧遭遇極大考驗。


    他做了兩手準備。一麵撫慰張浚,命他繼續統帥三軍,防備金軍進攻;一麵起用主和派大臣,準備與金國議和。


    金國同意議和,條件是恢複紹興和議的各項條款。針對金國的要求,南宋朝廷吵成一鍋粥。主和派力勸宋孝宗接受金人的提議,息兵求和;主戰派則極力反對簽署這種喪權辱國的條約。


    兩派吵鬧不休,宋孝宗舉棋不定。他發自內心地想挺直腰杆做皇帝,隻可惜主戰派的戰績太拉胯,支撐不起他的雄心壯誌。


    就在宋孝宗無法定奪的時候,金國幫他做出了決定。公元1164年,金軍突破南宋兩淮防線,再次逼近長江。


    太上皇趙構如芒在背,連西湖歌舞都覺得不香了。迫於金軍和太上皇的雙重壓力,宋孝宗下罪己詔,罷黜張浚,遣使與金國議和,達成隆興和議。


    和議最主要的是四條:金宋之間由君臣關係改為叔侄關係;南宋將之前收複的國土重新歸還金國;南宋對金的歲貢改稱歲幣;歲幣從25萬兩白銀、25萬匹絹下調為各20萬。


    太上皇表示非常滿意,因為按照和議約定,金世宗應該叫他哥哥。


    不可否認,這仍然是一個不對等的屈辱和約,但從曆史和文明的角度來看,此後四十餘年宋金兩國再無戰事,中華文明因此得到極大發展。


    金國在金世宗統治下休養生息,漢化尊儒,締造了堪稱盛世的大定之治。而宋孝宗的抗金雄心雖然日漸磋磨,但在內政上卻堅持勤儉治國,締造了南宋時期難得的和平之世,史稱乾淳之治。


    宋朝的經濟繁榮,造極於中國封建時代。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就定下了功臣可以安心享樂的基調。


    當人們有錢又有閑的時候,消費是不需要刺激的,更何況朝廷還鼓勵大眾消費。


    早在宋朝開國初年,宋太祖就詔令開封府,要求開放京城夜市,三鼓已未之前不得宵禁。


    我國的夜市早在東漢時期已經萌芽,但為了治安維穩,宋以前的封建王朝大多實施宵禁。除了元宵節等特殊日子,天黑之後老百姓禁止出門,否則後果自負。


    北宋年間,夜市大量出現,而且非常繁榮,“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複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夜市生意好,做生意的老百姓就有奔頭,於是大冬天風雪交加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夜市也照開不誤。


    每逢節日,汴京的夜市更加熱鬧,通宵歌舞,盛況空前,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城的元宵盛景:“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裏,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趙野人,倒吃冷淘;張九哥,吞鐵劍。……更有猴呈百戲,魚跳刀門,使喚蜂蝶,追呼螻蟻。其餘賣藥,賣卦、沙書地謎,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出門,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在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臨安府的元宵節不遑多讓:“終夕天街鼓吹不絕,都民士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至五夜,則京尹乘小提轎,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後,連亙十餘裏,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是古代年輕人秘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時節。


    北宋大詩人歐陽修曾經在元宵夜與情人幽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南宋大詞人辛棄疾也曾在元宵節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每逢元宵夜,汴京城中至少有五千多對情侶 “肩兒廝挨,手兒廝把”,堂而皇之地肩並肩、手拉手賞燈。


    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如此愜意,那些高官貴胄、富豪鄉紳們的生活自然更加奢侈浪費。一來二去,朝廷財政支出費用浩繁,每逢天災兵禍之年,國庫便顯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宋孝宗下決心“務從省約,無至勞煩。”


    他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登基不久便宣布停止個人生日的慶祝活動,並要求各地不得進獻壽禮。


    與此同時,他裁撤了教坊和專事為皇宮采購計劃外貨物的膳營機構。


    教坊是負責宮廷禮樂歌舞事務的部門。宋高宗在位時,教坊樂工已縮減至不足五百人,規模比北宋宮廷小了許多。


    教坊全部裁撤以後,一旦遇上元宵節等盛大節日,怎麽辦?


    臨時從民間招募歌舞演員,並支付相應報酬。


    宋孝宗一邊縮減不必要的財政開支,一邊針對達官顯貴的豪奢誇富之風,狠刹奢侈浪費之風。


    他帶頭厲行節儉,時人稱讚他生活簡單儉樸,就連古代帝王也比不上。


    與縮減朝政開支、消除官場奢侈風氣相對應的,宋孝宗舍得花錢解決民生問題。他關心民間疾苦,一再提醒各級官吏減輕百姓負擔,同時廣設常平倉以備救災賑災之需。


    節流和開源,是解決錢袋子問題相輔相成的兩大法寶。節流而不開源,遲早坐吃山空。


    在開源方麵,宋孝宗主要采取了兩個措施。


    第一個是出賣官田。南宋官田數量相當龐大,但由於經營不善而收入甚微。宋孝宗詔令將全國各地的官田全部出售給老百姓。他在位期間,累計出賣官田700多萬畝,極大增加了國庫收入,也使許多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第二個是增發紙幣。為緩解財政赤字壓力,宋孝宗擴大紙幣種類並增加發行量。這個措施雖短暫彌補了財用不足,但其帶來的後果也讓人一言難盡。比如大量增發貨幣,必然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然而瑕不掩瑜,通過一係列財稅政策改革,南宋中央財政緊張的問題有所緩解。宋孝宗統治時期,堪稱南宋財政經濟狀況最穩定的時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跟著姓名學國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港沉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港沉沙並收藏跟著姓名學國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