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隨便出行,陣仗也是不小的。


    皇帝的行程是住一晚。


    闊大的車輿停在官道上,留一部分人守著。


    其餘人到王家院子,就地紮營。


    幸好房子夠用。


    用過晚膳後,劉弗陵屏退左右,與王西風單獨聊天。


    “先生,朕有一事想要請教。”劉弗陵道。


    “陛下請講。”


    劉弗陵喝了一口茶,舉起陶具茶杯看了看,放下後,道:“西域羌族頻頻聚商,西北匈奴也有異動。趙充國將軍坐鎮西域,他主張,對羌族能不動武就不動武。先生怎麽看?”


    王西風問:“請問陛下,霍光大人沒有態度嗎?”


    劉弗陵笑道:“霍大人近來對朕客氣了許多。他說打與不打,由朕決定。他保證盡全力配合。”


    王西風點點頭。霍光這個態度就對了。這樣皇帝才能成長起來。


    關於西域羌族、匈奴這些問題,對王西風來說,曆史經驗擺在那,有標準答案。


    於是他道:“陛下,微臣以為,趙充國將軍的想法是對的。大漢將來應該讓匈奴人、羌族人,以及烏桓人就地紮根,歸化大漢。”


    見皇帝認真聽著,王西風繼續道:“胡族的問題在於,災荒年份,他們的人、畜沒有食物保障。咱們大漢疆域遼闊,雖然也有災年,但總能東牆西補。如果能與他們達成約定,豐年他們上貢作為儲備,災年咱們救助他們。那樣都好過些。如此就減少甚至沒有戰爭了。”


    等劉弗陵消化一陣後,王西風接著道:“趁大漢還有70萬軍隊,好好謀劃謀劃,爭取狠狠教訓匈奴一次,打到它趴下。之後,削減一半軍隊。節省的開支,陛下可以做許多事,包括救災。不僅是對漢人,也可把胡人也考慮進去。”


    “先生所言極是。”劉弗陵不停點著頭:“其實先帝輪台詔也是這個意思。先帝遺詔說,他晚年心願是海內一統、四方臣服。不能全憑武力鎮壓,而是先威後恩,恩威並用。先生所說打趴他們、豐年納貢、災年補償,這個設想真的好啊!朕願畢生一試。”


    王西風心想,這個方法後世已經證明過了,當然好。


    胡族納貢投保與中央朝廷財政支付轉移相結合,才是解決匈奴問題的最好辦法。


    隻要他們在遊牧狀態,武力就是不能徹底征服的。


    王西風想了想,索性幫他一把。便道:“陛下,西域方麵,微臣可以走一趟。有趙充國將軍大軍震懾,車師、烏孫兩國與咱們交好,微臣與右日逐王呼延允機有些交情。西北方向,交給微臣吧。”


    劉弗陵一下子站起來,差點帶翻茶幾。


    他激動地道:“先生此話當真?真是太好了!先生以什麽名頭出使西北合適呢?”


    王西風笑道:“皇上,還是從前的名頭,大漢西域使足矣。到時我帶著師陵公主一同前去。”


    “好!好!好!”劉弗陵道:“先生歸來之日,就是封侯之時。”


    見到王西風微笑不語,他忽然意識到王西風不在乎這個,於是訕訕笑道:“先生,封了侯,我可以多弄些土地給先生,挖煤、造亮瓦、種蔬菜…方便。”


    王西風知道他的好意,抱拳道:“多謝陛下。現在言之過早。到時再看吧。”


    兩人又商談了一些細節。確定下來:王西風下月出發。


    *****


    大漢東北、西北同時出現軍事異動,是匈奴單於壺衍媞與右賢王、左穀蠡王、右日逐王一起操縱的結果。


    他們的計劃是:左穀蠡王攻打烏桓;右日逐王攻打烏孫;右賢王支持婼羌國多個部落侵占隴西北郡的草場。


    他們這麽做的目的,也是應對災荒。


    因為氣候極致幹冷,漠北牧場幾乎沒有水草了。


    大漢朝廷對於如何應對邊疆騷亂,出現了分歧。


    度遼將軍範明友、祁連將軍田廣明、前將軍韓增主張主動出擊。


    後將軍趙充國、虎牙將軍田順主張采取防禦態勢,安撫為主。


    還有一位將軍是右將軍張安世。本來還兼著光祿勳。現在光祿勳被蔡義取代。他本就是老好人,此時也不明確表態。


    霍光有意讓皇帝介入軍隊指揮事務,對這次行動不作表態。


    皇帝接受王西風的觀點,同意派他出使西域,讓他去調停西北動亂。


    王西風回到長安城,做了些出使前的準備。


    首先是組成使團。


    使團分文、武兩方麵官員。


    文官方麵,王西風挑了大鴻臚寺主簿秦久為副使,由他選幾個隨員。


    武官方麵,王西風挑了上次出蕭關接自己的四名衛尉。其中那名中郎賀永輝為第二副使。


    因為涉及到隨行安全,劉辟強調派十幾名甲士擔任護衛。


    還有負責後勤物資管理的十幾名軍士。


    加上王西風和師陵公主,隊伍共40人。


    出發時,皇帝劉弗陵親自送行。


    出蕭關後,隊伍照例開始擴大。當然增加的都是女人。


    由蕭關,經河西四郡往西域的這條商路,太成熟了。


    許多準備出售女兒的人家,就到這條路上來等著。


    一般都是把姐妹中最漂亮的賣掉,養活其餘的家人。


    這個時代的人們,為了生存,做什麽事都很自然。


    最極端的事情發生在動亂時候:易子而食。


    相較於那樣,出售女兒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因為還有重聚的可能。


    事實上,真的有女孩被賣後改變命運,回頭蔭惠家人的。這種事還不少。


    隊伍到武威時,王西風去拜會了祁連將軍田廣明。


    他是主戰派。對主和的王西風不怎麽感冒。


    他起家也是蔭任郎官。但很早就離開長安城赴任河南郡都尉,後轉任淮陽太守。一直遠離京城,沒聽說過王西風。


    會談不冷不熱,很快結束。


    這種禮節性的會見,本來就是形式。政見不和,王西風也不會介意對方的冷淡。


    到了酒泉郡,拜會新任酒泉將軍趙充國時,氣氛就大不一樣。


    趙充國是如今大漢軍隊的中堅力量。


    他是與霍去病大將軍同時代的人物,隻比霍去病小四歲,比霍光大兩歲。


    隻不過他的起點太低,屬於六郡良家子。


    他參軍的時候,衛青、霍去病率軍與匈奴人的大戰打完了。匈奴人被趕到了漠北。


    以前,與匈奴人的戰爭,發生在漁陽~河套~河西走廊~隴西一帶。


    隻要帶兵將軍願意,馬上就可以與匈奴人短兵相接。


    死亡,或者建功立業,也就隻在朝夕之間。


    等到趙充國20多、30歲的時候,匈奴人遠在幾千裏外的漠北。


    他們被衛青、霍去病打怕了,生力軍也被打光了。近20年不敢主動前出漠南。


    所以武帝晚期,以貳師將軍李廣利為帥的漢軍,進攻匈奴的戰爭,都是漢軍長途跋涉幾千裏外作戰。


    武帝晚期對匈奴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距離遙遠、敵軍軍情難斷是個重要原因。


    趙充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脫穎而出的:有一次,李廣利將軍的大軍被匈奴包了餃子。趙充國帶一百多人殺出重圍,李廣利緊隨其後得以逃出生天。


    李廣利向武帝隆重推薦救命恩人趙充國。


    武帝親自查看了趙充國身上的二十多處傷痕。他這才得以崛起。


    趙充國是霍光死黨,後來接魏江擔任水衡都尉,對王西風頗為熟悉。


    因此,二人的見麵、傾談,氣氛熱烈,甚是玩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好遇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班門弄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班門弄茶並收藏幸好遇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