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因為王西風與小皇帝接觸太多,霍光為了表達不滿並予以警告,就把王西風的老師魏江趕出長安城,去酒泉郡任太守。
級別沒變。但從京城核心職位水衡都尉,調任偏遠邊疆前線首腦,貶謫之意顯而易見。
趙充國頂上水衡都尉這個肥缺,對前任及其離職原因,自然再清楚不過。
至於王西風展開報複,親自逮住未央廄裏的屯騎營臥底;以及後來出任西域使、被匈奴擄走;還有中壘營進攻王家馬場…等等。
趙充國多次參與了分析討論。
對後來的一係列事件,可謂了如指掌。
包括黑衣衛刺殺王西風的安排。
此刻,王西風向他提出了一個令他瞠目結舌的要求:借3000精騎兵。
對這樣一個看似過分的要求,趙充國沒有立即表示反對。
相反,他盤算過後,同意了。
趙充國有自己的考量。
王西風這次出使西域,與前次完全不同。這次幾乎是帶著尚方寶劍出發。
最近以來,霍光大人明顯放鬆了對皇帝的控製。好像也完全不再為難王西風了。
調3000騎兵給他,在自己權限範圍之內。隻需派一名都尉掌握軍隊指揮權就可。
就當是自己主動派軍隊協助王西風行動。自己有這項權力。
最重要的是:拒絕王西風,恐怕對自己有極大隱患。
發生在王西風身上的事,讓趙充國感到膽寒。
這才是趙充國最擔心的事。
既然趙將軍答應給3000騎兵,王西風也不急著前行了。他命令使團就地駐紮下來。
而他自己,則考察那3000騎兵一番後,做了許多改變。
主要是為他們更新設備,並按自己要求開始操練。
……
趙充國派來的騎兵都尉名趙亮。
三個月後,趙充國聽他匯報:
3000人設備全部更新,包括:一人二騎;高橋馬鞍、鐵馬蹬;武器全部升級。刀、槍、劍、戟等全部重新回爐打造過,加入了合金,硬度、鋒利度至少翻倍。
500人配了手弩,500人配了強弓。
2000輕甲,1000重甲。
還有完全新式的合擊進攻和防禦撤退陣型。
——總之一句話,已完全不是原來的隊伍。
趙充國聽了趙亮的匯報,沒有多說。
隻是囑咐這位本家晚輩:好好跟著王大人幹!
王西風改造這支騎兵,是在徐又成、魏江兩人配合下完成的。
王西風出圖紙、出材料配方,徐、魏二人為王西風裝備了一支3000人的騎兵隊。
看上去二人貼了一筆錢,其實二人得到的兵器圖紙和鐵、鋼冶煉配方,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三個月時間,使團騎兵隊裝備更換完成,操練得也有些模樣了。
王西風向趙充國將軍告辭,下令擴大後的使團啟程,開赴車師國。
方圓千裏內的羌族、氐族部落,派出了許多探子,暗暗觀察他們的隊伍。
他們也都知道了:王西風使團是因為西域地區的軍事異動而來。
看到使團裏的精銳騎兵,羌族、氐族人心裏都有些發毛。
那鎧甲,那兵器,那氣勢,相當嚇人。
師陵公主已經派人先一步回車師國王城,通知衛陵女王。
衛陵女王按約定時間在哈密城迎接使團到來。
3000騎兵由野利峨眉城主指導,在城外找一處位置紮營。
使團其他成員,王西風請野利峨眉全部安置在城主府。並堅持支付所有費用。
大家都是老熟人,在長安城裏又有很深的合作,野利峨眉堅決不肯收取費用。
王西風表示:一碼歸一碼。算清賬、不欠情、友誼久。
衛陵女王笑著讓野利峨眉按王西風意思辦。
表麵接風儀式完成以後,王西風與衛陵女王密談。
衛陵女王告訴他:右日逐王在車師國的部落,全部撤出後與本部合並,靠近了烏孫國。
現在進入車師國境內的是右賢王的部落,總人口約2萬,有3千精騎兵。
右賢王還有大約4萬人在龜茲國內,騎兵5000左右。
在焉耆國還有幾個小部落。
最近幾年,他們和婼羌國以及河西四郡的羌族、氐族聯係很頻繁。有結盟之勢。
二人談完正事,自然要搞點活動。
衛陵女王前幾年生了一個男孩,不過與王西風無關。她對懷上他的孩子,已經不抱希望。
因此,活動時不免更加狂野。
對此,王西風還是抵擋得住的。
最後竟然是衛陵認輸。
……
匈奴右賢王且渠,收到大漢使團帶兵駐紮車師國的消息,十分惱火。
他命令駐紮龜茲國的渾玉王率領5000精騎,進入車師國,與駐紮車師國的白炎王3000精騎一起,悄悄合圍漢使騎兵。
且渠自己率5000騎兵出發趕來,打算一舉拿下漢使騎兵。
同時,且渠派人通知車師、龜茲、焉耆三國國王,不得派兵增援漢使騎兵。否則就要承受滅國後果。
衛陵收到消息,十分著急。他建議王西風先撤出車師國,避開危險。
要麽搬到大軍再來,要麽等且渠王走了再來。
王西風隻是對衛陵表示:不用她幫忙。也不需擔心。自己有把握。
本來,王西風沒有想過與匈奴硬碰硬。
他裝備、訓練3000騎兵,隻是為了威懾羌族人。
可是現在看來,他不得不修改一下初衷了。
正常情況下,王西風這時應該立即向趙充國和田廣明兩位將軍求援。
不過現在嘛,他手頭有武裝到牙齒的3000精騎兵,對付匈奴右賢王就無需假他人之手了。
王西風改換了思路。他準備索性趁此機會,以3000精騎,在星狗暗助下摧垮右賢王。樹立威信。
如果是右日逐王,他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
匈奴右賢王親自率三部精兵共1萬3千人合圍使團的消息,王西風沒有對趙亮隱瞞。
令王西風意外的是,這哥們聽說了後,竟沒太大反應。隻是輕描淡寫說道:“在下一切聽大人吩咐。”
王西風倒是反而被他噎了一下。
不過想想前輩將軍李陵大人,王西風也就釋然了。
李陵將軍以5000步兵,也敢硬剛幾萬匈奴兵,其中包括許多騎兵。
自己手上的3000精騎兵,無論是裝備、兵器,還是陣型操練,都已臻頂流。
趙亮與軍士們也許躍躍欲試,等著建功立業呢!
因為,對軍人來說,隻有戰鬥才是機會呀!
眼下,這機會不是就來了嗎?
王西風這樣揣測著趙亮。他哪裏知道,趙亮是因為得到趙充國提示,對王西風有了盲目信心。
車師國境內的匈奴兵距離哈密城不到500裏地。
在王西風看來,這是鍋裏的肉。
且渠王的人馬還在兩千裏外,先不管他。
龜茲國內的渾玉王5千人萬匹馬正在進入車師國。王西風決定先吃掉他們。
不能等他們合兵一處,那樣交戰起來,自己的3000騎兵必須有所損耗,否則太誇張了。
3000漢騎對5000胡騎,全殲對方,損失不大。這樣非常合理,威懾力也夠。
而且,不至於嚇跑且渠王。能把他釣來,再幹掉他。
級別沒變。但從京城核心職位水衡都尉,調任偏遠邊疆前線首腦,貶謫之意顯而易見。
趙充國頂上水衡都尉這個肥缺,對前任及其離職原因,自然再清楚不過。
至於王西風展開報複,親自逮住未央廄裏的屯騎營臥底;以及後來出任西域使、被匈奴擄走;還有中壘營進攻王家馬場…等等。
趙充國多次參與了分析討論。
對後來的一係列事件,可謂了如指掌。
包括黑衣衛刺殺王西風的安排。
此刻,王西風向他提出了一個令他瞠目結舌的要求:借3000精騎兵。
對這樣一個看似過分的要求,趙充國沒有立即表示反對。
相反,他盤算過後,同意了。
趙充國有自己的考量。
王西風這次出使西域,與前次完全不同。這次幾乎是帶著尚方寶劍出發。
最近以來,霍光大人明顯放鬆了對皇帝的控製。好像也完全不再為難王西風了。
調3000騎兵給他,在自己權限範圍之內。隻需派一名都尉掌握軍隊指揮權就可。
就當是自己主動派軍隊協助王西風行動。自己有這項權力。
最重要的是:拒絕王西風,恐怕對自己有極大隱患。
發生在王西風身上的事,讓趙充國感到膽寒。
這才是趙充國最擔心的事。
既然趙將軍答應給3000騎兵,王西風也不急著前行了。他命令使團就地駐紮下來。
而他自己,則考察那3000騎兵一番後,做了許多改變。
主要是為他們更新設備,並按自己要求開始操練。
……
趙充國派來的騎兵都尉名趙亮。
三個月後,趙充國聽他匯報:
3000人設備全部更新,包括:一人二騎;高橋馬鞍、鐵馬蹬;武器全部升級。刀、槍、劍、戟等全部重新回爐打造過,加入了合金,硬度、鋒利度至少翻倍。
500人配了手弩,500人配了強弓。
2000輕甲,1000重甲。
還有完全新式的合擊進攻和防禦撤退陣型。
——總之一句話,已完全不是原來的隊伍。
趙充國聽了趙亮的匯報,沒有多說。
隻是囑咐這位本家晚輩:好好跟著王大人幹!
王西風改造這支騎兵,是在徐又成、魏江兩人配合下完成的。
王西風出圖紙、出材料配方,徐、魏二人為王西風裝備了一支3000人的騎兵隊。
看上去二人貼了一筆錢,其實二人得到的兵器圖紙和鐵、鋼冶煉配方,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三個月時間,使團騎兵隊裝備更換完成,操練得也有些模樣了。
王西風向趙充國將軍告辭,下令擴大後的使團啟程,開赴車師國。
方圓千裏內的羌族、氐族部落,派出了許多探子,暗暗觀察他們的隊伍。
他們也都知道了:王西風使團是因為西域地區的軍事異動而來。
看到使團裏的精銳騎兵,羌族、氐族人心裏都有些發毛。
那鎧甲,那兵器,那氣勢,相當嚇人。
師陵公主已經派人先一步回車師國王城,通知衛陵女王。
衛陵女王按約定時間在哈密城迎接使團到來。
3000騎兵由野利峨眉城主指導,在城外找一處位置紮營。
使團其他成員,王西風請野利峨眉全部安置在城主府。並堅持支付所有費用。
大家都是老熟人,在長安城裏又有很深的合作,野利峨眉堅決不肯收取費用。
王西風表示:一碼歸一碼。算清賬、不欠情、友誼久。
衛陵女王笑著讓野利峨眉按王西風意思辦。
表麵接風儀式完成以後,王西風與衛陵女王密談。
衛陵女王告訴他:右日逐王在車師國的部落,全部撤出後與本部合並,靠近了烏孫國。
現在進入車師國境內的是右賢王的部落,總人口約2萬,有3千精騎兵。
右賢王還有大約4萬人在龜茲國內,騎兵5000左右。
在焉耆國還有幾個小部落。
最近幾年,他們和婼羌國以及河西四郡的羌族、氐族聯係很頻繁。有結盟之勢。
二人談完正事,自然要搞點活動。
衛陵女王前幾年生了一個男孩,不過與王西風無關。她對懷上他的孩子,已經不抱希望。
因此,活動時不免更加狂野。
對此,王西風還是抵擋得住的。
最後竟然是衛陵認輸。
……
匈奴右賢王且渠,收到大漢使團帶兵駐紮車師國的消息,十分惱火。
他命令駐紮龜茲國的渾玉王率領5000精騎,進入車師國,與駐紮車師國的白炎王3000精騎一起,悄悄合圍漢使騎兵。
且渠自己率5000騎兵出發趕來,打算一舉拿下漢使騎兵。
同時,且渠派人通知車師、龜茲、焉耆三國國王,不得派兵增援漢使騎兵。否則就要承受滅國後果。
衛陵收到消息,十分著急。他建議王西風先撤出車師國,避開危險。
要麽搬到大軍再來,要麽等且渠王走了再來。
王西風隻是對衛陵表示:不用她幫忙。也不需擔心。自己有把握。
本來,王西風沒有想過與匈奴硬碰硬。
他裝備、訓練3000騎兵,隻是為了威懾羌族人。
可是現在看來,他不得不修改一下初衷了。
正常情況下,王西風這時應該立即向趙充國和田廣明兩位將軍求援。
不過現在嘛,他手頭有武裝到牙齒的3000精騎兵,對付匈奴右賢王就無需假他人之手了。
王西風改換了思路。他準備索性趁此機會,以3000精騎,在星狗暗助下摧垮右賢王。樹立威信。
如果是右日逐王,他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
匈奴右賢王親自率三部精兵共1萬3千人合圍使團的消息,王西風沒有對趙亮隱瞞。
令王西風意外的是,這哥們聽說了後,竟沒太大反應。隻是輕描淡寫說道:“在下一切聽大人吩咐。”
王西風倒是反而被他噎了一下。
不過想想前輩將軍李陵大人,王西風也就釋然了。
李陵將軍以5000步兵,也敢硬剛幾萬匈奴兵,其中包括許多騎兵。
自己手上的3000精騎兵,無論是裝備、兵器,還是陣型操練,都已臻頂流。
趙亮與軍士們也許躍躍欲試,等著建功立業呢!
因為,對軍人來說,隻有戰鬥才是機會呀!
眼下,這機會不是就來了嗎?
王西風這樣揣測著趙亮。他哪裏知道,趙亮是因為得到趙充國提示,對王西風有了盲目信心。
車師國境內的匈奴兵距離哈密城不到500裏地。
在王西風看來,這是鍋裏的肉。
且渠王的人馬還在兩千裏外,先不管他。
龜茲國內的渾玉王5千人萬匹馬正在進入車師國。王西風決定先吃掉他們。
不能等他們合兵一處,那樣交戰起來,自己的3000騎兵必須有所損耗,否則太誇張了。
3000漢騎對5000胡騎,全殲對方,損失不大。這樣非常合理,威懾力也夠。
而且,不至於嚇跑且渠王。能把他釣來,再幹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