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學堂設在裏正家的中庭廂房。


    東廂是中級班,十幾個學生。一個老夫子帶著。


    西廂是初級班。蕭風進去時有二十多人。先生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無論是中級班還是初級班,都是參差不齊的。


    並不是同齡人到了年紀就一同入學。


    所以蕭風五歲入學時,同年入學的有六歲、七歲、八歲…不等。


    同時,一個班裏,今年入學的、去年的、前年的…都有。


    這時代的教育現狀大抵如此。鄉下的更明顯些。


    主要是因為師資缺乏。


    初級班裏二十多人,最小的蕭風五歲,最大的14歲。


    有七人是今年入學的。其中5歲的隻有蕭風一人,另外六人都超過7歲,最大的一個10歲。


    先生姓於。他先給老學員布置了功課,然後對7名新學員進行摸底。


    沒有意外,這些人大多不識字。隻有一人的哥哥在中級班,他認得十幾個字。


    於先生心中有了底,開始為他們設置課程。


    …


    蕭風那時發燒幾天,睡眠恍惚中醒來時,自己也不明白發生什麽事。


    反正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回家,認得父母、姨娘,又仿佛對他們有些陌生。


    他年紀尚小,搞不清是怎麽回事。一直感覺渾渾噩噩。


    但他一進學堂,卻覺得這裏無比熟悉。


    認字,太簡單了。


    “倉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詔,謹慎敬戒。…”這蒙學課本《倉頡篇》,好像與他十分親和。於先生教讀一遍,蕭風跟讀之後,一覽即可詠吟。不久就能背誦。


    於先生因此對他非常喜歡。


    這時代的造紙術已經比較發達,紙張價格大大降低。


    不過,蒙學課堂,仍然用不起好紙。書寫毛筆字,隻能用勉強負擔得起的糙紙。


    五歲的蕭風學習寫字時,像模像樣手握毛筆,蘸墨落紙,橫豎撇捺,居然有形有骨。


    於先生心中大呼神奇。


    他特意走訪蕭風家裏。見到蕭風父親蕭旺,地道農人一名。攀談之下得知,對方也就是在蒙學念過《急就篇》,認得一些字,最多能記記賬罷了。


    再細問,蕭家祖上也沒讀書成名的。


    對於蕭風的天分傳承,於先生感到難以理解。


    於先生名於本初。他也是天目山五鬥米教的人。


    五鬥米教隻是民間對它的稱呼。真正名字是“天師道”,其實就是後世的道教。


    道教以老子為祖師爺,以《道德經》傳教。不過與老子沒什麽關係。他們傳教的《道德經》,是在老子《德道經》基礎上改編而成。與原版出入也不小。


    於本初的祖上,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於吉,就是在吳郡、丹陽郡、會稽郡一帶活動,後來被吳國皇帝孫權之兄孫策殺死,家族也被清洗。


    於家後人從此隱姓埋名,躲在天目山裏避難。直到近些年才敢下山入世。


    於本初深感蕭風天賦異稟,於是暗地裏特別關照他。蕭風在學堂路的日子,由此頗為順利。


    有一次,於本初與中級班老夫子顧千崗閑聊,提到蕭風的稟賦。


    顧千崗道:“老夫早注意到他了。前陣子見到巡使孫邈,他提了一嘴,說本裏東頭第三戶蕭家獨苗兒子,恐怕不是凡胎俗宿,讓老夫望望他家氣象。老夫觀察過多次,卻看不出什麽。不過,對麵你那裏搞出那麽大動靜,老夫豈能沒注意到他?嗯,確實不俗。”


    “搞出很大動靜了嗎?”於本初詫異道:“在下沒做什麽事啊?”


    顧千崗:“你確實沒做啥。可那小娃子背詠《倉頡篇》、《急就篇》的口齒,哪裏是五歲娃娃的神態?老夫在這邊,想不注意都難!”


    於本初這才點頭,表示顧千崗說的沒錯。事實確實如此。


    蕭風不知道五鬥米教有三人注意到他。


    他按時到學堂念書、寫字。放學回家就當起了先生,教姐姐們。


    每旬休兩日時,他就跑到桑田裏幫忙摘桑葉,到蠶房裏喂蠶寶。邊幹活邊玩耍,倒也快活的很。


    大娘是正妻,自然對蕭家獨苗寶貝的緊。姨娘是親媽,更不消說。姐姐們對這個聰明至極的弟弟,也是萬般嗬護。


    雖然是小戶人家,屬於為溫飽掙紮的底層農戶。但所幸這些年南方沒有戰爭。


    一家人的日子也算安安穩穩。


    蕭風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長大。


    幸運的是,老爹又納了一個小妾,三年內接連生下兩個弟弟。


    一個比蕭風小五歲多,一個小七歲。


    蕭家這下不擔心無後了。


    *****


    其實這個年代,距離錢塘縣不遠的丹陽郡城、會稽郡城、京口鎮、建鄴都城、以及上遊的江州、荊州,一點都不太平。


    此時晉國皇帝是司馬德宗,東晉第十位皇帝。


    前麵第九任皇帝是司馬曜,司馬德宗父親。


    司馬曜登基後,支持吏部尚書、中護軍謝安和侍中、左衛將軍王坦之,抗衡最大權臣桓溫。


    桓溫病故後,謝安與尚書令、護軍將軍王彪之共同輔政。


    謝安推薦侄子謝玄組建“北府軍”。


    不久,在謝安指揮下,謝玄率領8萬北府軍,在淝水一帶擊潰87萬前秦軍隊。


    就在謝安叔侄聲望如日中天之際,他們遭到皇帝司馬曜猜忌。叔侄二人便請辭官職、徹底歸隱。


    於是,司馬曜推出親弟弟、會稽王司馬道子任宰相。兄弟倆執掌東晉朝堂大權。


    曆史上,這是東晉皇朝中,司馬家族唯一專權的短暫時光。


    說它短暫,是因為皇帝司馬曜與弟弟司馬道子的合作,很快出現裂痕,而且有不可調和的趨勢。


    不過沒過多久,皇帝被皇後帶著幾人用被子捂死了!


    ——曆史就是這麽記錄的,不知有沒人信?


    有人說:司馬道子是皇帝命案策劃者。這點也沒證據。


    不過,司馬家殺皇帝,早有先例。中原史上最出名的弑君案:魏皇曹髦當街被殺。就是司馬昭安排的。這是定論。


    這次弑皇的結果是:皇帝弟弟司馬道子實際掌了權。


    司馬道子將司馬曜長子司馬德宗扶上皇位。司馬德宗,14歲,愚笨,不擅言語。


    司馬道子推舉王坦之之子、謝安女婿王國寶做宰相。二人把持朝政。


    後來,司馬道子幹脆將自己的職權交兒子司馬元顯打理,自己專心飲酒作樂。


    在此以前,東晉的戰事都是發生在北邊,主要是與北方五胡十六國的對抗。


    司馬道子與王國寶當權後,尤其是司馬元顯得勢後,他們對南方士族采取壓榨政策。從政治、經濟、軍事幾方麵整治士族。


    南方士族包括北方南遷士族和南方本地士族。他們不堪忍受之下,開始聯合、謀劃,奮起反抗。


    東晉的大後方,南方產糧區和絲綢主要產區,因此變得不安寧起來。


    蕭風所在的錢塘縣,也開始受到動蕩漩流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好遇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班門弄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班門弄茶並收藏幸好遇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