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蕭家叔侄三人到錢塘古桑裏找蕭西風,交談一番後,失望離去。
他們真切感到:“驅逐胡人、打回老家、收複失地”這些信念,在蕭西風這兒,得不到共鳴。
也不能怪蕭西風。他出生在錢塘鄉下,錢塘縣~會稽郡~吳地,最多到建鄴——這才是他的家鄉。
老爹蕭旺姓氏裏的“蕭”字,與京口蕭家、徐州蕭家,沒半毛錢聯係。
隻有錢塘蕭家,在他老爹蕭旺找雇主做短工時,才會優先錄用他,並給予一些照顧。
這是身為蕭氏族裔的唯一好處和念想,唯一需要感激的事。
但打工掙工錢,活、薪都是當天結清。雖不能說錢、情兩訖,但也絕沒欠下多大人情。更加扯不到生死報答的份上。
錢塘蕭家尚且如此,蕭旺一家對京口蕭家就更加無感了。
至於到蕭西風這裏,如果蕭氏叔侄三人換個策略,不是一上來就提加入軍中、收複故土這些話,而是邀請他北上加入蕭家,借助士族體係這個平台幹一番事業,說不定蕭西風也會考慮。
加入蕭家後做什麽事?無非就是那兩樣:參軍、為官,也就是武將、文臣兩條路。
以蕭西風的條件,考慮到現實戰亂環境,他多半會選擇從軍。
反正依據法令,他這輩子必定要服兵役至少兩年的。
現在參軍正當其時。
隻能說,蕭家叔侄三人高估了國家領土、民族大義這些口號。對掙紮在溫飽線上的農人,這些口號就是個屁。
蕭家的客人走了。
裏圍內,蕭旺有一個哥哥、三個弟弟,家族中與蕭西風同輩的有三十幾人,晚輩也有一百多人。
他們都很喜歡蕭西風。聽說他得到京口蕭家青睞、招徠而不去,有些人感到不解。
但這事是蕭西風個人之事,族人也不好說什麽。
蕭西風的麻煩事卻沒完。
過了幾天,蕭旺家又來了客人。
這回來的是錢塘縣尉張果弗。他騎著馬,帶兩位隨從一起來。
縣尉和郡尉都稱“尉”,但區別很大。
郡尉管理的武裝力量是兩部分:軍隊和執法衙役。
而縣尉手下隻有執法衙役。也就是說,縣尉不管軍隊。與後世的警察局長差不多。
張果弗到了古桑裏,找到裏正,讓他帶著來到蕭旺家。
張果弗讓隨從、裏正在門外等候,自己隨蕭旺進了簡陋小客廳。
按規矩請縣尉上坐後,蕭旺、蕭西風站著等候縣尉大人發話。
張果弗:“蕭西風,本尉這次來,是受縣令陳喬磊大人所托。他希望你接受中正官周昱的推薦,獲得錢塘縣備選官身。光宗耀祖。”
蕭西風一聽,記起前段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山左鄉三老周大人找過自己,說要向縣中正官推舉自己。但蕭西風拒絕了。
蕭西風覺得亂世為官太危險。為朝不保夕的官府與起義軍作對,不值;被起義軍殺死,更不劃算。
此時見縣尉大人親自上門說這事,蕭西風上前一步,拱手道:“稟大人,草民閑散慣了,品才難符中正製要求,不敢接受推薦。多謝縣尉大人,多謝縣令大人。”
說完,他彎腰致意,然後退一步站好。
張縣尉盯著他看了幾息,想說什麽,還是忍住了。
他點點頭道:“如此,本尉明白了。也罷,本尉回去據實回稟縣令大人。”
說完,他起身,徑直朝外走。也懶得理會門口古桑裏的裏正、幾位長老。
從隨從手裏接過韁繩,張果弗跨上馬,帶著兩名隨從揚長離去。
顧裏正幾人紛紛向蕭旺打聽縣尉大人的來意。
蕭旺如實說了。
裏正、長老們都表示惋惜,不停歎氣搖頭。都覺得蕭西風不該錯過做官的機會。
京口蕭家、縣尉這麽一番折騰,加上護裏隊的原因,蕭西風在裏圍子中的威信越來越高,說話份量自然而然更重。
連老實巴交的蕭旺,儼然也成了一個人物。
不過他有自知之明,沒有得意忘形。還是照樣話少勤快。
蕭旺父子二人不懂人心險惡,不知道蕭西風的行為先後得罪了京口蕭家、錢塘縣尉張果弗、縣令陳喬磊。
縣裏冬季征兵令下到鄉裏,上麵赫然就有蕭西風的名字。
每個男子成年後,都必須服兵役。這是自古至今未變的鐵律。
蕭西風無話可說。
但要說與縣尉上次來訪沒有關聯,蕭西風心裏自然不信。
這個時代服兵役的規矩是:發免費軍服、管吃飯。但兵器、裝備自帶。
兵役通知說,這次是為朝廷揚州豫州督軍府募兵,分前線軍和後勤軍兩部。人員到齊後,會統一測試、挑選。
前線軍就是作戰部隊。福利好、有前途,但風險大;後勤軍就是押運糧草、打雜的部隊。待遇低,但安全得多。
蕭旺父子二人經過合計,得出結論:蕭西風一定會被分到前線軍裏。
於是二人決定這次下點血本,給蕭西風準備點裝備。
蕭西風帶了金幣,到鄉鎮找到既是姑父又是師父、嶽父的陳啟明,與他一起去會稽郡城找另一位師傅易東方,打算購買戰馬、馬具、基本甲胄。
基本甲胄就是輕騎兵甲胄的低配版,在民間市場卻是頂流貨。
高級甲胄和重裝騎兵護甲,那是軍管裝備,民間不允許擁有。私自藏匿,以陰謀叛亂罪論處。
基本甲胄是士族子弟參軍的標配,但普通農家子弟,很少有人買得起。
易東方與陳啟明是過去的戰友,退役後仍有往來,是多年老友。
有蕭西風這個徒弟維係,兩人關係比從前更鐵了些。
三人見了麵,互相寒暄詢問了近況後,易東方問:“西風,我曾對京口蕭家一個朋友提起過你。聽說他們家族派人專程去找你,被你拒絕了。你是怎麽想的?”
蕭西風道:“回稟師父,他們意思是,同意我名字寫入京口蕭家主脈正統。但條件是從此以後,我得與京口蕭家目標一致,以驅逐胡族、收複故土為事業。這個…這個太危險吧!而且,收複淮北失地…兩位師父,那跟我有什麽關係?弟子實在提不起興趣啊。如果會稽郡被占了,弟子去收複還差不多。”
易東方、陳啟明二人聽了,對視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兩位老人笑得眼裏都湧出了淚花子。
他們真切感到:“驅逐胡人、打回老家、收複失地”這些信念,在蕭西風這兒,得不到共鳴。
也不能怪蕭西風。他出生在錢塘鄉下,錢塘縣~會稽郡~吳地,最多到建鄴——這才是他的家鄉。
老爹蕭旺姓氏裏的“蕭”字,與京口蕭家、徐州蕭家,沒半毛錢聯係。
隻有錢塘蕭家,在他老爹蕭旺找雇主做短工時,才會優先錄用他,並給予一些照顧。
這是身為蕭氏族裔的唯一好處和念想,唯一需要感激的事。
但打工掙工錢,活、薪都是當天結清。雖不能說錢、情兩訖,但也絕沒欠下多大人情。更加扯不到生死報答的份上。
錢塘蕭家尚且如此,蕭旺一家對京口蕭家就更加無感了。
至於到蕭西風這裏,如果蕭氏叔侄三人換個策略,不是一上來就提加入軍中、收複故土這些話,而是邀請他北上加入蕭家,借助士族體係這個平台幹一番事業,說不定蕭西風也會考慮。
加入蕭家後做什麽事?無非就是那兩樣:參軍、為官,也就是武將、文臣兩條路。
以蕭西風的條件,考慮到現實戰亂環境,他多半會選擇從軍。
反正依據法令,他這輩子必定要服兵役至少兩年的。
現在參軍正當其時。
隻能說,蕭家叔侄三人高估了國家領土、民族大義這些口號。對掙紮在溫飽線上的農人,這些口號就是個屁。
蕭家的客人走了。
裏圍內,蕭旺有一個哥哥、三個弟弟,家族中與蕭西風同輩的有三十幾人,晚輩也有一百多人。
他們都很喜歡蕭西風。聽說他得到京口蕭家青睞、招徠而不去,有些人感到不解。
但這事是蕭西風個人之事,族人也不好說什麽。
蕭西風的麻煩事卻沒完。
過了幾天,蕭旺家又來了客人。
這回來的是錢塘縣尉張果弗。他騎著馬,帶兩位隨從一起來。
縣尉和郡尉都稱“尉”,但區別很大。
郡尉管理的武裝力量是兩部分:軍隊和執法衙役。
而縣尉手下隻有執法衙役。也就是說,縣尉不管軍隊。與後世的警察局長差不多。
張果弗到了古桑裏,找到裏正,讓他帶著來到蕭旺家。
張果弗讓隨從、裏正在門外等候,自己隨蕭旺進了簡陋小客廳。
按規矩請縣尉上坐後,蕭旺、蕭西風站著等候縣尉大人發話。
張果弗:“蕭西風,本尉這次來,是受縣令陳喬磊大人所托。他希望你接受中正官周昱的推薦,獲得錢塘縣備選官身。光宗耀祖。”
蕭西風一聽,記起前段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山左鄉三老周大人找過自己,說要向縣中正官推舉自己。但蕭西風拒絕了。
蕭西風覺得亂世為官太危險。為朝不保夕的官府與起義軍作對,不值;被起義軍殺死,更不劃算。
此時見縣尉大人親自上門說這事,蕭西風上前一步,拱手道:“稟大人,草民閑散慣了,品才難符中正製要求,不敢接受推薦。多謝縣尉大人,多謝縣令大人。”
說完,他彎腰致意,然後退一步站好。
張縣尉盯著他看了幾息,想說什麽,還是忍住了。
他點點頭道:“如此,本尉明白了。也罷,本尉回去據實回稟縣令大人。”
說完,他起身,徑直朝外走。也懶得理會門口古桑裏的裏正、幾位長老。
從隨從手裏接過韁繩,張果弗跨上馬,帶著兩名隨從揚長離去。
顧裏正幾人紛紛向蕭旺打聽縣尉大人的來意。
蕭旺如實說了。
裏正、長老們都表示惋惜,不停歎氣搖頭。都覺得蕭西風不該錯過做官的機會。
京口蕭家、縣尉這麽一番折騰,加上護裏隊的原因,蕭西風在裏圍子中的威信越來越高,說話份量自然而然更重。
連老實巴交的蕭旺,儼然也成了一個人物。
不過他有自知之明,沒有得意忘形。還是照樣話少勤快。
蕭旺父子二人不懂人心險惡,不知道蕭西風的行為先後得罪了京口蕭家、錢塘縣尉張果弗、縣令陳喬磊。
縣裏冬季征兵令下到鄉裏,上麵赫然就有蕭西風的名字。
每個男子成年後,都必須服兵役。這是自古至今未變的鐵律。
蕭西風無話可說。
但要說與縣尉上次來訪沒有關聯,蕭西風心裏自然不信。
這個時代服兵役的規矩是:發免費軍服、管吃飯。但兵器、裝備自帶。
兵役通知說,這次是為朝廷揚州豫州督軍府募兵,分前線軍和後勤軍兩部。人員到齊後,會統一測試、挑選。
前線軍就是作戰部隊。福利好、有前途,但風險大;後勤軍就是押運糧草、打雜的部隊。待遇低,但安全得多。
蕭旺父子二人經過合計,得出結論:蕭西風一定會被分到前線軍裏。
於是二人決定這次下點血本,給蕭西風準備點裝備。
蕭西風帶了金幣,到鄉鎮找到既是姑父又是師父、嶽父的陳啟明,與他一起去會稽郡城找另一位師傅易東方,打算購買戰馬、馬具、基本甲胄。
基本甲胄就是輕騎兵甲胄的低配版,在民間市場卻是頂流貨。
高級甲胄和重裝騎兵護甲,那是軍管裝備,民間不允許擁有。私自藏匿,以陰謀叛亂罪論處。
基本甲胄是士族子弟參軍的標配,但普通農家子弟,很少有人買得起。
易東方與陳啟明是過去的戰友,退役後仍有往來,是多年老友。
有蕭西風這個徒弟維係,兩人關係比從前更鐵了些。
三人見了麵,互相寒暄詢問了近況後,易東方問:“西風,我曾對京口蕭家一個朋友提起過你。聽說他們家族派人專程去找你,被你拒絕了。你是怎麽想的?”
蕭西風道:“回稟師父,他們意思是,同意我名字寫入京口蕭家主脈正統。但條件是從此以後,我得與京口蕭家目標一致,以驅逐胡族、收複故土為事業。這個…這個太危險吧!而且,收複淮北失地…兩位師父,那跟我有什麽關係?弟子實在提不起興趣啊。如果會稽郡被占了,弟子去收複還差不多。”
易東方、陳啟明二人聽了,對視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兩位老人笑得眼裏都湧出了淚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