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穆之的突然去世,徹底打亂了劉裕的計劃。


    因為,此時的劉穆之,對劉裕來說太重要了。


    遠征軍十幾萬人、幾千裏後勤供給線,是他在籌劃、打理。


    晉國朝廷的主要事務,也由他做判斷、決策。


    建鄴城裏形形色色的不安分家夥們,也是他在人盯著。


    他倒下了,劉裕還怎麽安心在前線指揮作戰?


    說不定過幾天糧草供應就出問題了?


    或者,朝廷各部門推諉扯皮、勾心鬥角,要麽運作癱瘓,要麽火花四起。


    還有,野心勃勃之徒們,趁著劉穆之離世,劉裕不在首都,很可能會跳出來攪事。


    劉裕心急如焚。


    他思索良久,決定放棄原定的乘勝覆滅大夏國計劃。自己先回建鄴,穩住後方再說。


    做出決定後,他在臨時都督府召集眾人開會,宣布自己的決定:


    任命桂陽公劉義真(劉裕次子)為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駐守長安。劉義真成為西北地區最高長官。


    任命王修為安西將軍府長史。實際上是西北最高政務官。


    王鎮惡為安西將軍府司馬,領馮翊太守。實際上是西北最高軍事指揮。


    又任命沈田子為中軍參軍,領鹹陽、始平二郡太守。守長安西北邊。


    任命毛德祖為中軍參軍,領秦州刺史、天水太守。守長安北邊。但此時秦州、天水並未收複,毛德祖的職務,隻有中軍參軍是實職。


    任命傅弘之為中軍參軍,雍州刺史。守長安東邊。


    劉裕留下自己次子劉義真坐鎮西北,給他配備如此強大的班子。表麵看起來,完全鎮得住西北地區。


    實際上,除了歸心似箭、影響判斷的劉裕自己,不少人看出這裏麵隱患深重。


    敢於當麵提出異議的是沈田子。


    他秉性耿直,又一向得到劉裕器重。於是聯絡傅弘之,私下找劉裕提意見。


    二人見到劉裕,行禮過後,沈田子道:“稟主公,屬下認為對長安的安排欠妥。王修、王鎮惡兩位大人都屬關中人。二少主年幼,他們把持政軍兩麵,坐大之後,一旦起貳心,收拾起來很難搞。”


    傅弘之附和道:“稟主公,屬下同意沈大人看法。”


    劉裕此時記掛著建鄴那邊,二人又是完全信任之人,於是脫口而出道:“當年鍾會任主帥出征蜀漢,為什麽不敢造反,不就是有衛瓘節製他嗎?吾讓你二人和毛德祖在長安城周邊布防,留下一萬精兵給你們,還怕他王鎮惡造反?”


    劉裕說的典故,是曹魏末期滅蜀國時發生的事。魏國主帥鍾會、先鋒鄧艾、主力大將諸葛緒等大佬間內鬥,結果遭到團滅。前線僅存的最大受益者是監軍衛瓘。


    二人聽了這話,沉默下來,不再堅持。但心情沉重。


    麵對西征軍可能出現的內訌,二人心裏不是滋味。


    因為劉穆之之死,劉裕心情不佳,勉勵了二人兩句,打發他們回去。


    安排好長安這邊的事情後,劉裕帶著檀道濟、沈林子、蒯恩、朱超時、朱齡石等人,乘船由渭水入黃河,順流而下,往東而去。


    *****


    本來,晉國北部、西部,領土接壤的國家,由東往西依次是:北魏、後秦、西羌諸小國。


    現在後秦被滅,晉國西北部就與胡夏國接壤了。


    胡夏國皇帝是匈奴人赫連勃勃,丞相是漢人王買德。


    赫連勃勃與王買德早已製定了吞滅後秦的計劃。


    晉國實控者劉裕,忽然親率大軍進攻後秦。


    當初這消息傳到統萬城時,把赫連勃勃氣得不行。他叫嚷著要立即發兵,從西北方向與晉國爭搶後秦地盤。


    一旁的王買德隻顧喝茶,沒有搭腔。


    赫連勃勃是個暴君,也是英明的梟雄。他深知自己如果沒有丞相王買德,就如同在陌生荒野裏行走而沒有向導。


    他一直對王買德十分尊重、客氣。於是問:“丞相,你好像不同意孤的意見?”


    王買德笑道:“皇上,劉裕親自率七路大軍西來,咱們犯不著與他硬拚。他攻打後秦,是為了得賜九錫,為篡位做鋪墊。他遲早要會建鄴去的。趁這時機,咱們休養生息,厲兵秣馬。等他東歸後,咱們拿下長安輕而易舉。”


    赫連勃勃聽了,仔細想想,起身對王買德作了一揖,道:“還是丞相高明。就按丞相意思,咱們從現在起,多養良馬,多練騎兵。等待時機。”


    劉裕的船隊進入黃河後,王買德發動長安城及周邊探子,全方位收集長安城、東晉朝堂情報。基本掌握了對方的情況。


    赫連勃勃親自拎著帶著美酒,上門到丞相府找王買德喝酒。


    酒過三巡,赫連勃勃問:“丞相,長安那邊,時機還沒到嗎?”


    王買德答:“皇上,還差點火候。劉裕這次匆匆回去,是因為他在朝堂的左膀右臂劉穆之死了。而劉穆之之死,據說與賜九錫之事有關。他走的匆忙,布置的也就漏洞百出。”


    赫連勃勃與丞相碰杯,喝幹後又親手為對方斟酒,卻不插話,示意對方接著講。


    王買德拱手,接著道:“第一,他以黃口小兒坐鎮。這是漢家權貴的習慣做法,經常也是江山被奪、改朝換代的根源。第二,他以兩個關中人掌控長安軍政大權,以三位北府軍將領作監督。他們一定會相爭相殺。第三,他想著晉地與關中連成了一片,撤走了潼關道、武關道的重兵。這給咱們留下了好機會。”


    “那依丞相之意,咱們該怎麽做?”赫連勃勃不失時機地捧哏。


    “派出強軍,截斷潼關、武關通道,堵死關中人後撤退路。到時由西北邊涇河穀出兵,猛攻長安。”王買德答。


    “好。孤立刻就去布置,準備進攻。”赫連勃勃站起身,興奮大喊道。


    王買德也站起來,但搖頭道:“皇上,潼關、武關的隊伍可以立刻布置。涇河穀出兵卻不能急。”


    “為什麽?”


    “因為…”王買德透過大門望向遠方道:“皇上啊,長安城裏,掌握實權的兩名關中人,與三名北府軍將領,還有掛名娃娃主子之間,還沒開始互相殘殺呀!皇上,您去布置軍隊,作好準備。本相則要聯絡一下逃到北魏去的晉國皇族司馬休之,同時使力拱火,讓長安城裏,早些殺起來才好。”


    赫連勃勃與北魏上任皇帝拓跋珪有滅門之仇。不過他也是識大體的領袖,不會阻止王買德聯絡北魏,共同對付晉國朝廷。


    赫連勃勃經過與王買德交談,聽了他的分析,腦子裏有了明確的思路和步驟。


    他回到皇宮,立即下令:三子赫連昌率大軍直取潼關;丞相王買德統一軍取上洛、青泥;命太子赫連璝統帥2萬大軍為先鋒,自己統帥主力為後援,隨時準備由涇河進攻長安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好遇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班門弄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班門弄茶並收藏幸好遇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