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文醜又率人一一探查了桃林此地的民事建設。百姓感恩戴德自是不必多說的。
民事凋敝,多有淒淒然之狀,文醜來時也沒帶什麽財物,不願在此多待,兼之粟種之事緊急,就辭了流民,匆匆趕回官寺去了。
“文君,何來去匆匆也?”田地兩旁的農戶,也有發現異樣,心裏發問的。待經過一番打聽,方知緣由。皆讚其恩德。
“文君打算如何籌集糧草、粟種呢?”王衝謹慎問道。
“嗯,鄉裏已經湊過一次了,若再令人出資,就顯得有些不盡人情了。唉。”文醜緊鎖雙眉,言道。想了想又道:“至於粟種,倒也簡單,我出資收購些就是了。”
“唉,文君此言亦是在情在裏,尋常百姓家確實是餘糧不多,不可擾之,但鄉中富豪人家,卻是多有囤積,可從此下手。”王衝想了想道。鄉佐那是有秩的第一副官,掌管稅收,對於鄉中各家各戶的富裕程度自是心中有數。隻是如此,他也有些膽大了,如此說,不正是建議文醜拿富戶大姓開刀麽?若是傳出去,可是狠狠的得罪了那些人。
文醜聞言不由詫異的多看了王衝一眼,不想他竟敢說出如此話來。沉吟了片刻,即沒有反對,也沒說同意。心想:“我也想從大戶人家下手,但剛有林氏族滅、文極家敗,若是再尋富戶豪族的麻煩,怕是會弄得人心惶惶,極其不利於以後的管理啊!”
王衝見文醜愁慮模樣,欲言又止,也不敢搭話了。心中更是忐忑不已。心想:“據我近些時日觀察,文君此人,善待寒士貧民,不喜聚資富戶,是故有此一說,但又看他聞言後,陰晴不定的麵色,莫不是我看錯了麽?”
“大兄,要麽再在咱們裏中,號召一下,也還能湊出個七八百石來。”文霸策馬上前道。
“唉,子勇,我自得杜公征召以來,多擾裏民父老,已是有愧在心,實在開不了這口了啊!”文醜長歎一聲道。
“什麽開了口,開不了口的,要我說,咱都是文氏子弟,鄉人父老必不怪你!”文霸大咧咧道。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文醜愁思間,不由自嘲嘀咕道。心想:“若是少安撫些流民,也不會有此囧狀了!都是想著亂世之秋,人口越多越好,當然這個想法也是不錯的,但也要有足夠這些人生活的糧食啊!若不然,豈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嗯、……人心……舌吞鄉?”文霸在文醜身側,聽得這一句,疑問道。
“沒什麽,走吧,先到官寺中去,修書向縣裏討要些,若是不成,再想別法!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文醜自是不用對其解釋一二的,忙道。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王衝聞言眼睛一亮,心道:“此語雖算不上佳作,可謂俗語諺數之談,但其中道理卻是一種豁達、泰然處之的態度!”
漢時流行大賦,詩詞剛處於萌芽階段,就是詩詞也大多是四言詩,七言更不必多說,五言詩是由在文學史上有“三曹”之稱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發揚光大,方才廣為流傳,進一步成為一時之主要文體的。
文醜一行趕回官寺,又是同留守官寺的佐吏討論了一番。定下了如下計議:一是去縣裏、郡中討要,二是發動鄉民再一次籌集當然大戶富豪是重點,三是使流民,挖掘溝渠,以利農事,按勞動領取食糧,四是若郡裏的購賞到來,就暫不發放,用之去臨近郡縣收購糧食。
如此,文醜連續修書三封,其上詳述沙河鄉現狀,以及困境。封好,命人分別送往郡、縣及欒城杜宜處!
杜宜的那一封,文醜言辭極其委婉,畢竟杜宜上任伊始,多有不便。文醜諸人站在院門口,見著三騎漸行漸遠,一時皆靜默不語。也不知能不能討要些許來,總之希望已然放飛。
不說文醜等人現下靜立院門,單說前時文醜興致盎然得前去桃林棚地,敗興匆匆而歸,一路愁眉不展之事,引起了怎樣反響。而桃林粥棚所發生的一幕,也很快傳遍沙河鄉。平頭百姓倒也罷了,縱使感念文醜恩德,奈何力不從心,自家果腹尚且困難,更別說其他了。
但富家大姓之人,卻就不同了,多有聞聽此事者,匆忙命些後生,提取一二百石的精糧後,向官寺送去。與其等著文醜上門討要,不若親自送去,一來多少不論,二來也顯得會來事,三來表示了善意。
文醜等人立在院門不久,就有鄉中富豪家的糧草送到,眾人驚歎不已,隨後又有陸續不斷的人驅車前來。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前前後後約有千五百石的糧草,如此倒叫文醜一時哭笑不得,不要白不要,再者若是不要了誰家的,必使其家心裏不安,是故又都溫言勉勵、詢問一番,方令這些後生歸去。
不僅送來了糧草,粟種之事也順帶著解決了。文醜自是喜不自勝,一改歸來時的陰鬱之色。
“看來文君於鄉內,恩威已立!可喜可賀。”王衝看著這堆滿了糧食的側房,拱手言道。
“恭賀文君!”
“文君大德大才,令在下佩服不已啊!”
“文君文武兼備,吾不如也!”
……
王衝這一開頭,鄉中佐吏紛紛拱手恭賀恭維。文醜一一回禮,口中隻稱不敢當,多虧諸位之鼎力!
文醜見粟種已然解決,也不加耽擱,忙尋了人,裝備停當,送往桃林粥棚處,發放下去。並令人傳言:“凡欲安家落戶之流民,皆可假粟種播種,按鄉中劃分之荒田,自行開墾!”又言:“流民不用擔心在收獲前的吃食問題,因於播種後,鄉內將動員民眾挖掘溝渠水利,凡積極參與者,皆有所食!”
流民聞訊,多有感激涕零者。亂世之秋,尋一安身之地,已屬不易,又有如此有秩,一心為民,夫複何求?
民事凋敝,多有淒淒然之狀,文醜來時也沒帶什麽財物,不願在此多待,兼之粟種之事緊急,就辭了流民,匆匆趕回官寺去了。
“文君,何來去匆匆也?”田地兩旁的農戶,也有發現異樣,心裏發問的。待經過一番打聽,方知緣由。皆讚其恩德。
“文君打算如何籌集糧草、粟種呢?”王衝謹慎問道。
“嗯,鄉裏已經湊過一次了,若再令人出資,就顯得有些不盡人情了。唉。”文醜緊鎖雙眉,言道。想了想又道:“至於粟種,倒也簡單,我出資收購些就是了。”
“唉,文君此言亦是在情在裏,尋常百姓家確實是餘糧不多,不可擾之,但鄉中富豪人家,卻是多有囤積,可從此下手。”王衝想了想道。鄉佐那是有秩的第一副官,掌管稅收,對於鄉中各家各戶的富裕程度自是心中有數。隻是如此,他也有些膽大了,如此說,不正是建議文醜拿富戶大姓開刀麽?若是傳出去,可是狠狠的得罪了那些人。
文醜聞言不由詫異的多看了王衝一眼,不想他竟敢說出如此話來。沉吟了片刻,即沒有反對,也沒說同意。心想:“我也想從大戶人家下手,但剛有林氏族滅、文極家敗,若是再尋富戶豪族的麻煩,怕是會弄得人心惶惶,極其不利於以後的管理啊!”
王衝見文醜愁慮模樣,欲言又止,也不敢搭話了。心中更是忐忑不已。心想:“據我近些時日觀察,文君此人,善待寒士貧民,不喜聚資富戶,是故有此一說,但又看他聞言後,陰晴不定的麵色,莫不是我看錯了麽?”
“大兄,要麽再在咱們裏中,號召一下,也還能湊出個七八百石來。”文霸策馬上前道。
“唉,子勇,我自得杜公征召以來,多擾裏民父老,已是有愧在心,實在開不了這口了啊!”文醜長歎一聲道。
“什麽開了口,開不了口的,要我說,咱都是文氏子弟,鄉人父老必不怪你!”文霸大咧咧道。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文醜愁思間,不由自嘲嘀咕道。心想:“若是少安撫些流民,也不會有此囧狀了!都是想著亂世之秋,人口越多越好,當然這個想法也是不錯的,但也要有足夠這些人生活的糧食啊!若不然,豈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嗯、……人心……舌吞鄉?”文霸在文醜身側,聽得這一句,疑問道。
“沒什麽,走吧,先到官寺中去,修書向縣裏討要些,若是不成,再想別法!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文醜自是不用對其解釋一二的,忙道。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王衝聞言眼睛一亮,心道:“此語雖算不上佳作,可謂俗語諺數之談,但其中道理卻是一種豁達、泰然處之的態度!”
漢時流行大賦,詩詞剛處於萌芽階段,就是詩詞也大多是四言詩,七言更不必多說,五言詩是由在文學史上有“三曹”之稱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發揚光大,方才廣為流傳,進一步成為一時之主要文體的。
文醜一行趕回官寺,又是同留守官寺的佐吏討論了一番。定下了如下計議:一是去縣裏、郡中討要,二是發動鄉民再一次籌集當然大戶富豪是重點,三是使流民,挖掘溝渠,以利農事,按勞動領取食糧,四是若郡裏的購賞到來,就暫不發放,用之去臨近郡縣收購糧食。
如此,文醜連續修書三封,其上詳述沙河鄉現狀,以及困境。封好,命人分別送往郡、縣及欒城杜宜處!
杜宜的那一封,文醜言辭極其委婉,畢竟杜宜上任伊始,多有不便。文醜諸人站在院門口,見著三騎漸行漸遠,一時皆靜默不語。也不知能不能討要些許來,總之希望已然放飛。
不說文醜等人現下靜立院門,單說前時文醜興致盎然得前去桃林棚地,敗興匆匆而歸,一路愁眉不展之事,引起了怎樣反響。而桃林粥棚所發生的一幕,也很快傳遍沙河鄉。平頭百姓倒也罷了,縱使感念文醜恩德,奈何力不從心,自家果腹尚且困難,更別說其他了。
但富家大姓之人,卻就不同了,多有聞聽此事者,匆忙命些後生,提取一二百石的精糧後,向官寺送去。與其等著文醜上門討要,不若親自送去,一來多少不論,二來也顯得會來事,三來表示了善意。
文醜等人立在院門不久,就有鄉中富豪家的糧草送到,眾人驚歎不已,隨後又有陸續不斷的人驅車前來。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前前後後約有千五百石的糧草,如此倒叫文醜一時哭笑不得,不要白不要,再者若是不要了誰家的,必使其家心裏不安,是故又都溫言勉勵、詢問一番,方令這些後生歸去。
不僅送來了糧草,粟種之事也順帶著解決了。文醜自是喜不自勝,一改歸來時的陰鬱之色。
“看來文君於鄉內,恩威已立!可喜可賀。”王衝看著這堆滿了糧食的側房,拱手言道。
“恭賀文君!”
“文君大德大才,令在下佩服不已啊!”
“文君文武兼備,吾不如也!”
……
王衝這一開頭,鄉中佐吏紛紛拱手恭賀恭維。文醜一一回禮,口中隻稱不敢當,多虧諸位之鼎力!
文醜見粟種已然解決,也不加耽擱,忙尋了人,裝備停當,送往桃林粥棚處,發放下去。並令人傳言:“凡欲安家落戶之流民,皆可假粟種播種,按鄉中劃分之荒田,自行開墾!”又言:“流民不用擔心在收獲前的吃食問題,因於播種後,鄉內將動員民眾挖掘溝渠水利,凡積極參與者,皆有所食!”
流民聞訊,多有感激涕零者。亂世之秋,尋一安身之地,已屬不易,又有如此有秩,一心為民,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