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鄉民黔首們,積極參加測試,但是這次的標準硬生生的提升了一個大的層次!所以大多數人不得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也有能夠順利達到標準的,大多也是‘後勤兵’水平,偶爾有幾個正規軍水平的,一時紛紛承受著圍觀黔首的羨慕、嫉妒目光,也是頗為得意。


    不過,隨著消息的傳開,前來測試的人次也在迅速的增加著!若不是帶著足夠的人手,恐怕負責招募的諸位都會更加忙碌吧!頗為可喜的是,合格的人員也在慢慢積累著,而且甚為可觀。


    就這樣,三天時間,一閃即逝。各地的招募人員,紛紛集結隊伍、收攏新招收的青壯,向著桃林塞趕去。


    因為遠近不一,所招收的新卒數目也不相同,所以諸人趕回桃林塞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最先抵達的自然是留守沙河鄉的文醜一部。此次招募到的新卒,因為要求嚴格,要遠比上次少得多。二百三十一名後勤兵、七十六名正規軍,攏共也才看看三百出頭。


    緊接著歸來的是本縣的其他四支隊伍。各有所獲:軍司馬薑宣於平棘縣城招募後勤兵三十六人、正規軍三十一人;屯長鐵千於棘蒲鄉招募後勤兵二十六人、正規軍三十九人;屯長劉慶於梁堤鄉招募後勤兵二十一人、正規軍三十二人;屯長蘇賈於大寨鄉招募後勤兵十七人、正規軍二十三人。


    按說,各地的鄉民能夠通過招募測試的,都應該是‘後勤兵’這一層次遠多於‘正規軍’這一層次。但緣何這招募而來的卻是兩者相當呢?甚至有些地方還是後者多餘前者!實際上卻是因為後勤兵的薪俸待遇隻是正規軍的一半!所以大多數通過的鄉民,沒有入伍罷了。


    這一現象,在遠赴高邑縣三處招募士卒的董江、顏良、文霸隊伍裏,同樣擁有!而且更甚。曲長董江所去的高邑縣城所招收的人員是最多的,有後勤兵三十六人、正規軍七十三人;接著就是顏良負責的大營鄉,招募後勤兵三十三人、正規軍五十六人;文霸所去的濟河鄉招募後勤兵四十三人、正規軍三十七人。


    由是,曆經三天招募,又經兩天趕路,所有軍卒才平安返回桃林塞。


    共計招收後勤兵四百四十三人、正規軍三百六十七人,其中年少者共有二百五十一人。騎術精湛者四十六人、射術精湛者七十三人、武藝高強者六十七人,餘者皆為氣力通過考核的了。其中射術精湛之人,大多自帶硬弓,是個意外之喜。


    這些外鄉應募的半數人員,都是拖家帶口而來,文醜又命人將其現在塞上安頓下來。若是,這些新卒順利通過數月的訓練考驗,正式加入桃林軍,對於他們的家眷自會多加照顧的。


    新卒集合之後,文醜又是一陣歡迎致辭,並勉勵其用心訓練,好保鄉護民!其他軍幹,依序演說一番,並分派好各人負責屯隊,方才散去。明日起,就進入訓練時間。


    至此,曆時六天的桃林軍二次招募之事,方才落下帷幕。


    而時間的車輪,亦是緩緩的駛過金秋九月,進入了更加涼爽的十月。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些事情。


    比如:有傳聞言,近期禍亂了常山國一兩個月之久的夷騎丘力居部,最終還是在代校尉趙雲率領的騎兵隊的無限騷擾中折兵過半,僅餘二千五、六百騎!而不得不狼狽的退出常山國。而代校尉趙雲所率兩千騎兵隊伍亦是傷亡大半,僅僅幸存五百騎。


    從中也可以略微窺出趙雲率領騎兵作戰的能力!其竟然以兩千之弱兵,硬撼以騎牧著稱的五千餘烏桓騎!並且使得其傷亡過半,雖說趙雲所率的騎兵也傷亡了千五百騎!


    但是要知道,趙雲所率的這兩千騎兵,有近八百是臨時從各家各戶收集起來的劣馬、弱兵所充當的,隻有一千二百騎才是常山國所有的常規騎兵。就是這千二騎兵,也在其上任校尉的愚蠢決策下,一戰而損至不足千騎的地步,所以才有了趙雲的代校尉之職。


    由此,也有了常山趙子龍的名聲,可以說是聲名鵲起了。並同數月前在常山國南部建軍一部,抵禦黑山賊寇的文醜文子孝,並稱為“常山雙雄!”並且漸漸有了超越文醜的勢頭,頗有些後來居上的意思。當然,現下這種消息傳播的並不廣,隻是在一些士子的清談集會上流傳。


    而如今,功成返軍,本該“升職加薪”的趙雲,卻並未能如願。因為,雖說有相國馮公賞識,但卻遭到了常山國原有的頑固軍勢的嫉恨,以趙雲率軍阻敵不力、傷亡慘重為由,不提拔其為校尉,而是改任為一個小小的隊率之職!趙雲怎會曲就!而原騎兵校尉卻並未受到多大的處罰,並且明降暗升!


    這叫文醜頗為氣憤,隨後雖說相國馮公答應文醜可以做其本人的親衛曲長,趙雲也以學識淺薄、不能勝任,還需歸家勤奮攻讀一番為由,而委婉的推辭掉了。可以說是讓這些士子之流,在清談之際,亦是紛紛感慨郡朝的黑暗、腐朽。


    當文醜得到這個消息時,當真是又驚又喜,當下就坐臥不安起來。驚的是,趙雲當真做到了以弱兵之力,驅趕強敵出境之為!喜的是,趙雲並沒有就此高升,而他也就大有機會將其招募而來了。


    當下,就欲撇下正如火如荼的招募士卒之事。趕往真定趙雲處,將其延請過來。以上想法僅僅隻出現了一下,就被文醜否定了。將激動的心情平複下來後,又深深的為趙雲惋惜一番,至此功績還不得重用!


    相對而言,他文醜就幸運得多了,並不在郡朝之中,而是在偏遠之地,想來也入不了郡朝上那些大臣、將軍們的眼!也並沒有觸動他們的利益,從而可以安穩發展。想到這裏,文醜輕歎一聲,自語道:“看來,日後若要進一步發展,少不得要多走動走動了!”


    感慨過後,又細細思考,將趙雲招募而來的可能性。經過一番劇烈的思考、辯證,得出,眼下將趙雲招募到手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後,又是一陣黯然。


    別的不說,他文醜隻是一個得不到郡朝支援的校尉,能夠承諾人家趙雲什麽?曲長?人家連國相的親衛曲長都不看在眼裏,會看中你一個偏僻之地的曲長?軍司馬?一軍副職,那麽又將薑宣置於何地?其不曾有過,反而有功。若是文醜撤了薑宣的司馬之職,推趙雲上位,那其手下的眾多兵將怎麽看他?明顯行不通。再說人家趙雲還不見得稀罕他這個司馬之職呢。


    這也不行、哪也不可,總不能什麽都不做吧?!那也不是他的性格。經過反複思考,文醜還是決定,去信一封,以示交好之意。


    其信上言:趙兄台鑒,荒林一別,一月有餘矣,當日,兄以追寇要事,匆匆而去,弟未及拜謝相救之恩,日後多有心愧不安之思。至家,屢有輾轉之夜,心思兄追寇事!若非身係數萬鄉民之安危,恨不能快馬一匹,隨兄馳騁殺敵,豈不快哉?


    幸而,近聞兄率強兒已將夷寇驅逐出境矣!常山百姓之大幸、千裏黔首當呼君德!心想,此功必可上達視聽、流芳於史,愚弟豔羨之。士間清談多言“常山雙雄”,於弟觀來,隻兄之英武方可稱‘雄’,弟遠不及也,愧之。


    卻轉而聞聽,兄未赴職,複歸貴宅,欲攻書、強技於日間。弟感佩兄誌,甚向往之。今有《春秋》二卷、《孫子》三解,僅供拜上,望能助兄一二!另聞兄,槍法無雙、劍術精奇,固拜兄指摘《文氏槍法》、《文氏劍術》一二,不勝感激。


    愚弟文醜子孝謹上。


    文醜寫畢,又反複看了幾遍,覺得沒有差錯後,方另外尋來信封上書“趙兄子龍敬啟”,將信箋折疊平整,小心放進去,蓋上封泥。又分別命人將上述幾卷書,盡快複刻出來。然後同信箋一並,派遣了一得力軍士,打馬向真定趙雲處送去。


    不論如何,文醜的示好之意算是盡到了,想來以趙雲的才能、智慧,定能感受到文醜的誠意。


    除此之外,還有原來“二十騎共闖賊營”時,在賊營中央大帳為了給文醜等贏取時間斬殺李大目,獨迎數賊而犧牲的遊俠江明。其家中僅剩讀書的胞弟江顯和老母二人,曾經文醜還率人前去探望,並遺錢數千,叮囑道,“學習儒術,猶以潁川潁陰為最!可前往習之。”


    前幾日,江顯奉其老母之名前來鄉亭官寺找尋文醜,意欲向其道謝一聲,就告別前往潁川求學而去。沒想到文醜早回了桃林塞。正無奈欲反時,柳仲來到官寺,見著是江顯,隨即詢問了幾句,得知狀況後,略一尋思,言道:“文君遠在塞上,如今正當新卒入伍時候,軍務必然繁忙,不必再去勞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