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仲在邀請諸縣吏議會的同時責令新成的精銳兵卒,以雷霆之勢,擊潰了參與其中的三戶右姓豪族,——這三戶人家就是此次行動的主謀、主力。


    整個過程不過一個時辰,柳仲之兵卒便以數十人受傷、無人陣亡的彪悍戰績,震驚了整個高邑縣,使得縣中其他蠢蠢欲動之人,為之側目,安分了下來!就是盧亮其人在見著被押送上來的三名主事之人後,亦是心驚不已。


    如此,這些妄想將文醜趕出高邑的右姓豪族就成了階下囚了,而柳仲的威望也樹立了起來。使得其他那些還有些小心思的人戶,馬上見風使舵,倒向了文醜一方。自此高邑縣又進入了一眾平和的時期,收攏流民、引人向善、建設學館、組織商隊等等,一切都在有序不紊的進行著。


    對於高邑縣所經曆的變化,文醜、文霸自是不知,如今的他們正在趕往魏郡的途中。


    從廣平縣出來後,文醜二人一路向南,自然看到了那些收容流民的鄉裏,證實了文醜先前的猜想。魏郡位於廣平縣的正南方百裏處,而審配所居的陰安又在魏郡的東南部,文醜基本上需要南北貫穿魏郡,方才能夠抵達陰安,見著審配。這可是一個不近的路程。


    文醜同文霸策馬一路向南,期間自是言談甚歡,多有教育文霸之時,更有梳理自家所得之日,雖一路所遇流民漸多,但卻不能影響文醜對於大好河山的讚歎與觀賞。日出而起,觀晨光耀大地;日落而息,瞧晚霞透遍天。馬踏大地,揚起一路煙塵;豪情萬丈,直衝萬丈霄穹。


    在經過了三天的走走停停後,文醜終於來到了魏郡陰安所在。之所以是走走停停,卻是文醜想著在沿途所經的諸多縣鄉中,為自家贏取最大利益所致。當然也有時是任性觀景,有所觸動之因。


    來到陰安。略一打聽,誰人不知審家?!就是在魏郡之中,審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戶豪族,算的上是郡中右姓!較之钜鹿之沮姓。還要威勢的多,更不用說文醜文氏這樣一個鄉野人家了,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對於此,文醜也有自知之名,他也不寄希望於審配能夠多麽的高看他一眼。隻要能夠見著其人,並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那麽此行就算是成功了,文醜也不想著同審家交易什麽!當然,若是真的能夠談成什麽協議,那自是最好的。


    ‘審配先生,現居魏郡陰安縣,其族為縣內最大的宗族世家,擁族人數千人!徒附千記,家財不可勝數。其為審家家長。兼且聽聞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節,可謂古義剛烈正直之人。’這是文醜從其管家陳叔口中得知的審配之狀況。


    ‘審配家世代士人,官宦人家,人口繁茂,族大人多。審配更是這一代審氏家長,手握重權,勢力很強。況且審配仰慕古人氣節,有忠人之心。又學縱橫之術。兼而能領兵,處理政事’這是文醜用今世之見聞,結合後世所知,所總結出來的。


    這兩點都表明了審配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才。若是真的要從中挑些什麽瑕疵的話,那就是審配其族太過盛大,審配其人過於喜權吧!這也是其在史冊上常常為人詬病的地方。


    官渡之戰之前,這個時代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曾評價袁紹眾謀士言道:‘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知、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意思就是說,田豐這個人過於剛強,總是冒犯其主上袁紹、許攸這個人太過貪財。做事不夠明智、審配這個人過於專橫,沒有什麽謀略、逢紀這個人雖然果斷,但沒什麽大用。


    當然,荀彧作為敵方陣營的人物,又為了能夠達到鼓舞士氣的效果,所說的難免有失偏頗,過於放大這些人的缺點。但是他所說的這些卻很明了的指出了四人的缺點所在。


    在往後的發展之中,田豐果然是因為冒犯袁紹而死,許攸則因為縱容其族人過於貪而被審配所揭發,審配因為想要專霸袁朝,而矯詔立袁尚為嗣,導致兄弟相爭,被曹操各個擊破,逄紀則死在了袁譚刀下。


    文醜望著陰安縣城,回憶這關於審配的一切,心中砰然,想到:“不管審配此人是治家、治國的大才也罷;還是專橫無謀的庸才也好,他都是那個留有青史的著名人物,還不是現下的自己所能臧否的。能夠會上一會,也好!”


    文醜遠道而來,入得陰安縣城之後,直奔審府所在。來到一個富麗堂皇的碩大宅院處,不禁有些感慨審家的財大氣粗,當真是奢華大氣。在門卒的催促吆喝聲中,文霸頗為惱怒的遞上名刺,在文醜的安撫下,安穩的持立在門口靜候之。


    此刻,陽光明媚。雖說文醜、文霸二人在門外忐忑等待之,但是審配其人卻是享受的緊,命人抬來軟榻放在院子內,然後躺在榻上,以白帛遮麵,酣睡之。這些天來,家族勢力發展順利,是以其雖為族長,但卻頗有閑情。


    “噠、噠、噠。”


    這時,腳步聲響起,侍從從外走了進來。審配便頗有些揾意的問道:“又是誰來叨擾?”尋常時候,若無要事,侍從是不會來煩擾他的。


    “常山人文醜。”侍從道。


    “常山人文醜?沒聽過名聲,這又是從哪裏又冒出來的士人?!沒聽說過常山有什麽文氏大族啊!”審配頗為疑惑道。


    “這裏有那人的名刺,請君過目。”侍從恭謹的雙手遞上道。


    這下就引起了審配的興趣,其接過名刺,展開掃視過後,不屑道:“吾道是誰,隻是一個新近崛起的武人,任了個千石縣令。”


    以武人判定文醜,說明來了其對文醜的不屑一顧,正要揮退侍從,又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後,改變主意,掀開白帛起身,對侍從道:“去,請他入大廳,奉茶。”這其中所經曆的思想轉變也隻有審配自己知道了。


    白帛下,露出一張極為剛強的容顏,眸光有神,氣息甚為剛硬。觀氣知人,審配正如陳銘所說,仰慕古人,剛強而有氣節。


    “諾。”侍從應諾一聲,走了出去。


    “常山文醜,曆時一年而能蕩平一縣之寇,光複一大縣,有點意思,便見上一見,也無妨麽?”審配頗為戲謔的邊走邊道。


    不久之後,審配來到大廳,便見一個氣息沉穩之人端坐在堂,一個氣息頗為燥亂之人,居於那人身側後,既已知曉這次會麵的主要之人。


    “恩,觀感還不錯,非是粗魯之人,倒也難得。”審配心中暗道。麵上,審配卻什麽都沒有顯露出來,徑直到達主位上坐下,然後問道:“足下遠從常山來見吾,何事?”


    “久聞審公大名,甚是仰慕之,是故前來。”文醜拱手,笑言道。


    “哈哈,吾乃文人一個,對於汝之武技可指點不上,汝又怎言仰慕鄙人之名呢?!”審配調笑言道。


    “非也,久聞君慕古人誌,富有氣節。怎有武人、文士之別也?!莫不是外界傳聞不實?若是如此,那小子倒是來錯了。”文醜卻不苟言笑道。


    “哈哈,文子孝,能夠破賊兩部、安境兩地,果非尋常人物,鄙人見教了。”審配聞言,先是一愣,沒想到文醜竟然如此言說,隱隱有斥責於他的意思,不過這也是古人應有的氣節,很是欣喜,當下笑言道。


    隨後文醜同審配之間,進行了一場時長頗長的談話,談話的內容從魏郡展開而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遠涉海外、近談民風,而文醜更是投審配所好,言語之間,富有氣節、暗藏哲理,使得審配大呼暢快,如逢知己。


    這一番言談,使得審配對於這個自己原來不屑的‘武人’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將文醜的地位在心中提了好幾個層次,在聽聞文醜欲要同他展開交易之時,當下就同意了。這不是審配的魯莽、好說話,而是其犀利的眼光,能夠看得出,文醜其人必非一時之才也!而審家正是在審配的這種犀利目光中,而發展壯大的。


    這一場的談話最終因為另一個人的來訪而終止。當然此人也因為文醜而吃不小的氣,因為審配在聽聞是他來訪後,卻並沒有馬上與其相見,而是使其在側堂等了好長一會,直到送走文醜後,方才將其請到大廳。


    對於此,文醜自是不知,他還沉浸在同審配的談話之中,對於審配的慷慨,以及審家的勢力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於審配其人的學識、見解,也甚是感佩。在歸去落腳點的途中,文醜梳理此次的收獲,更是大呼不虛此行。


    不僅是文醜激動,就是文霸在聽聞了審配的那些便宜的交易條件後,也早將先前在審府門口所受的憋屈拋到九霄雲外了。


    審配在送走文醜之後,使侍從將那人從側堂請來。不多時,隻見一個氣息稍微陰險之人,掛著滿臉的陰鬱走來。盡管這個人盡量掩飾陰險、陰鬱,但是審配還是一眼看出來了,眉頭不由一皺,心下不喜。


    ps:希望得到諸位讀者的支持,不然真的撐不下去了,拜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