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醜笑道:“相君之命,豈敢不從?”又說道,“除了城防,縣也得多加警戒”
李瑾深以為然,說道:“以尉之尊,尚且遇刺街上這縣裏的警戒確實得整治加強了”他是趙相,文醜來前,元氏的大小事務悉歸他管,文醜在街上遇刺說明他政事有失,對文醜頗是懷愧,當下說道,“尉,職掌武職,這縣的警戒便也一並勞煩尉,請尉督促元氏縣尉整改吧”
文醜笑應道:“諾”
整治郡兵控製城防插手縣治安,三項皆成此三項到手,下一步就可招兵擴充
縱觀文醜說計,逐步推進,先以“唯二策:防疫備糧”為始,繼以“及早進擊”為轉,鋪墊夠了,這才把自己的真實目的放在“徐徐圖之”的名下,“徐徐”說出:整頓郡兵控製城防插手縣治安要是反過來,把次序顛倒,先說他想要的“整治郡兵控製城防”等,必會使劉慶認為他是在借機要權,但以這個次序說來卻是水到渠成
車到相府,因文醜該說的都已說了,卻是沒有必要再進府議事了,李瑾入府,黃明亦乘己車歸府待李瑾黃明都離開後,文醜亦與元氏相拱別,乘車回尉府
走未及遠,聽到車外的典韋說:“尉,那個老者又轉回來了”
文醜的尉府在城西,元氏相家在城北,不順路,與文醜分別後,元氏相本是往城北去的,此時卻又轉了回來文醜頓時想到了適才元氏相給他推薦他的弟婿盧廣之舉,心一動,令車駕稍停,掀開車簾往外看,吩咐道:“莫攔元氏公的坐車”
元氏相車駕前行,穿過文醜車駕後邊的兩輛從車,到文醜車邊時,果然如文醜所料,車子停下了元氏相的臉從車窗露出。笑與文醜說道:“忽想起一事,剛才忘了對尉說”
“何事?”
“功曹,簡核賢能;主簿,匡理政事尉功曹主簿皆府之重職。不宜久懸”
“‘功曹,簡核賢能;主簿,匡理政事中尉功曹主簿皆府之重職,不宜久懸’……,文若元皓。你們說元氏相對我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中尉府內,文醜笑問荀彧田元皓
荀彧今天跟著文醜去了王府,隻是最後沒能進去元氏相對文醜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正在文醜的車裏坐著,也聽到了他笑道:“元氏相自不會緣故地對君說起這話,以攸看來,他大約是想給他的兒子們在中尉府謀個吏職了”
“元皓,你說呢?”
田元皓是中尉府丞,文醜剛就職不久,中尉府裏的事務不少。許多東西需要交接,文醜盡將之委負於他,加上他又負責打探西黑諸山穀裏的黑山餘部與盜賊的情況,很忙,所以今天沒有跟著文醜去迎接趙雲等人歸來
他思忖了片刻,說道:“元氏氏可用!”
文醜與荀彧對顧一眼,文醜說道:“噢?願聞其詳”
“原因有三”
“第一是什麽?”
“常山國五縣,元氏最大,其人口是最多的,百姓也是最富的。石邑欒城九門真定四縣雖亦各有大姓豪族,然若論之以國之強宗卻悉在元氏中尉要想借地方之力,就必須倚重元氏右姓中尉府中,兩職最優。一為功曹,二為主簿中尉功曹一職,君已許給劉備,那麽中尉主簿一職就隻能也必須由元氏士子來擔任隻有如此,才能服眾”
元氏是古之名都,漳河間之一都會。水運便利,交通達,往ri太平時,南來北往的商賈絡繹不絕,相望道上常山國十餘萬百姓,三分之一都在元氏縣既富實,民口眾多,又是郡治,那麽當地的士族自也就容易展,故此,元氏之士族豪強冠於全郡,遠勝餘縣
文醜頷,說道:“不錯”問道,“第二呢?”
“其次,元氏之右姓大族有五楊韓兩姓隻是倚仗郡中權豪之勢,巨富而已,出仕者少,不足提魏氏元氏氏樂氏,此三姓世仕州郡朝廷,名重郡中,素為郡中諸縣士子所服,君就要想倚重元氏右姓,那麽中尉主簿的人選就必須要從此三姓的子弟中選用”
“三姓之中,魏氏最盛,元皓為何以為魏氏不如元氏氏?”
田元皓說元氏氏可用,沒有說魏氏可用,很明顯,他的潛台詞就是魏氏不如元氏氏
田元皓說道:“確然,魏氏最盛,乃是元氏冠族,堪稱常山國郡姓可正因為他們太盛了,所以不可用之”
元氏縣中,魏氏一枝獨秀,是最有名望也是仕途最順暢的一家
族長魏鬆,故魯國相魏鬆的兄長,故尚書仆shè魏鬆的父親,故光祿勳,九卿之一
魏鬆的父親和兄長已不在人世了魏鬆因為年老多鉑現亦閑居在家
魏氏現在出仕的子弟計有三人:一個是魏鬆兄長的兒子,多年前被國中察舉孝廉,現為二千石太守一個是魏鬆的兒子,現為千石縣令一個是魏鬆的族侄,名叫魏暢的,聰慧機敏,名聞郡中,今年才二十三歲,已是相府功曹
田元皓說道:“魏鬆之父曾為九卿,魏鬆本人做過二千石的國相,魏鬆的兒子現為大縣的縣令的,他的從子現為郡之太守,連他的族侄都是相府的功曹以此魏家之勢,中尉以為能得其助麽?”
文醜笑了起來,他老老實實地答道:“不能得也”
荀氏固是天下名族,可這裏是冀州,不是豫州文醜又隻是個中尉,不是國相,換而言之,他隻是常山國的二把手,不是一把手,秩才比二千石,別說比不上魏鬆的父親,也比不上魏鬆,甚至比不上魏鬆的兒子文醜又年輕,雖說現在有了些名氣,但也隻是有了“些”名氣而已,以他現在的名氣,可以得到魏鬆的尊敬,但是卻萬難得到他的竭力幫助
“所以說,既不能得魏氏為用,樂氏又較弱,……”
說到這裏,田元皓頓了一頓,插了句閑話:“而且我聞樂氏兄弟不和樂彪現為相府的主簿。前幾天他還宴請過君,君若是辟用他的弟弟為中尉主簿則必會引起他的不主簿者,長吏之親近吏也,時刻隨侍左右。要是樂彪因此向相君進讒言,說君之壞話,得不償失”
樂彪的同產弟叫樂峻,他倆不合的事兒,文醜聽說過
起因卻是源自黃明
黃明是段珪的從子。雖說他自到常山國任官以來沒有幹過什麽離譜的壞事兒,可畢竟是權宦子侄樂峻人如其名,是個很“峻拔”的人,潔身自好,很看不起黃明這個閹宦家人樂彪與樂峻不同,樂彪是個很現實的人,他很想他的仕途能再進一步,所以就刻意與黃明交好
兄弟兩個,一個看不起黃明,一個卻與黃明交好。難免就會不和
文醜點點頭,轉顧荀彧,說道:“樂仲秀行義修潔,可稱是元氏士子的楷模文若,我不方便出頭露麵去與他交,你可去與他交往”
文醜知道黑山將起,他要抓緊時間做好準備,沒有功夫去和國內的吏員們內鬥,所以他對李瑾也好對黃明也罷,包括黃宗何法等人。他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我不會去找你們的事兒,但你們也別來掣我的肘,大家和和氣氣的是最好不過”他的態度如此,那麽他就不好自己出麵去和樂峻交好了。這會不利於他和黃明樂彪的關係
荀彧沒有在中尉府任職,而同時又是文醜的族侄,由他出麵去與樂峻交往很合適
之所以文醜讓荀彧去與樂峻交往,卻並非全因樂峻這個人的品xing,也是因為在樂峻的身邊聚集了不少常山國的士子
魏元氏樂三家各有一人名頭最響,儼然是元氏以至常山國年輕一代士子的領袖魏氏是魏暢。聰明傑出,見微識著,少年時就有神童之名,故此年方二十三即得以為相府功曹元氏氏是元氏相的長子元氏榮,元氏榮明察內敏,剛健敢行,元氏相常對人說:“榮像我,振我家者必榮也”樂氏則就是樂峻,樂峻守正持節,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想法,朋黨親族裏如果有人犯錯,他必直言不諱,當麵指出,郡人把他比作本朝初年的蘇純蘇純,字桓公,有高名,xing強切而持毀譽,士友鹹憚之,至乃相謂曰:“見蘇桓公,患其教責人,不見,又思之”
三人之中,魏暢以聰明穎秀出名,元氏榮以行事剛健出名,樂峻則以cao行高潔出名
三人品xing不同,與三人交好的朋友自也就不同,樂峻身邊的友人多是郡中的節義之士這些人可能沒有什麽出眾的能力,可先,令人尊敬,其次,要想得到好的名聲也得禮敬他們
因此之故,文醜叫荀彧去與樂峻交往
荀彧知文醜之意,應道:“是”
文醜笑對田元皓說道:“樂氏弱,魏氏不能為我所用這麽說來,也確實隻有元氏氏可用了”
“然也”
“可是,元皓,元氏氏雖不及魏氏之盛貴,其祖上亦曆仕二千石,今元氏相雖主動向我‘索官’,然其家勢就真的能為我所用麽?”
“文君,元氏士族大姓有三,魏暢為相府功曹,樂彪為相府主簿,緣何元氏氏獨不見相君辟用?”
“元氏相以貪濁去官,名聲不佳”
“正是!如君方才所言,元氏氏祖上亦曆仕二千石,而到了元氏相這一代卻連一個州郡之職都得不到,元氏相豈會知恥奮之心?我聽說,元氏相經常對外人說:‘振我家聲者,必吾子榮也’,元氏榮亦以此為誌,自勵不息,可見他們想要重振家聲的迫切心態‘知恥近乎勇’,他們知道了恥辱,想要再振家聲,那麽行事必然就勇了元氏榮以剛健敢行出名,這其中的一半大約是因為他的本xing如此,另一半卻也應是和他想要重振家聲的迫切心態有關”
文醜對此倒是沒有細思過,聞得田元皓這般說,覺得說得有理,心道:“急切地想要重振家聲行事剛健遇事敢為,被元皓這麽一說,這元氏榮還真是一個最為合適的人選”
荀彧略微躊躇,稍帶憂sè,說道:“元氏相以貪濁去官,其弟又以怯懦逃歸,相君辟除魏暢樂彪為相功曹主簿。卻獨不重用他家的子弟元皓,中尉若是辟元氏氏為中尉主簿?會不會?”
“文若是擔憂會不會有損文君的令名麽?”
“是啊”
田元皓說道:“文若以為貪濁逃歸是不赦之罪麽?”
“此話怎講?”
“先說逃歸:我等從皇甫將軍轉戰數州數郡,這些州郡裏逃跑的郡守令長還少麽?不止郡守令長,就連有守藩之責的諸侯王也多有逃離封國的!封國在冀州的辰王不就是聞風而逃麽?逃走不止罪。且當我等從皇甫將軍征平了黑山後,逃走的諸侯王還能被複國!”
說起諸侯王棄國逃,隨後又被複國的事兒,田元皓頗是不平
……
漢法:諸侯王有守土之責,守藩不稱是要受到處罰的
如高祖之兄代頃王劉仲就因為在匈奴大舉來攻時。他沒有守土而是棄國歸漢,被廢為合陽侯
本朝之諸侯王卻在棄國逃後不僅不受到處罰,反而還會被複國,這其中固有本朝之諸侯王沒有軍政之權的緣故,可諸侯王之所食所用都是封國裏百姓繳納的地租,吃著百姓的穿著百姓的用著百姓的,當國內遇到兵事,他們卻棄國逃走,置百姓不顧偌大一個帝國,那麽多的諸侯王。帶兵起來保境安民的隻有陳王劉寵一個,何其稀也!而當忠誠漢室的將士們浴血奮戰擊滅了叛軍後,逃走的諸侯王卻又居然被複國,回到此前他們棄之不顧的國內繼續吃穿用百姓的,這叫百姓們怎麽看他們?怎麽看漢室?這怎麽會不令忠直之士憤怒不滿?
辰王下邳王等這些棄國逃走的諸侯王還算不錯,至少沒有當俘虜,安平王劉續乃至被黑山俘虜俘虜倒也罷了,若是戰敗被俘以死報家國也能留個美名,卻不但不是戰敗被俘的,而且被俘後還不肯死。居然由朝廷出錢把他贖了回去!
堂堂漢室苗裔,光武皇帝之來孫,陷入叛軍之手,而朝廷出錢贖回。說來令人不可置信,贖了回去後又還給他複國不但給他複國,而且還治忠直上言之臣吏的罪李固之子安平相李燮上言朝中,以為劉續“在國政,為妖賊所虜,守藩不稱。損辱聖朝,不宜複國”,卻反被以“謗毀宗室”的罪名被治罪
這怎能不讓天下的忠節之士痛心疾,怎能不讓天下的吏民離心離德?
做為宗室的諸侯王們都不能起守土保境的表率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還能指望州郡縣裏的長吏們怎麽做呢?
“再說貪濁:而今之天下遠近諸州,試問有幾個官吏不貪?近如冀州,昔先帝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朝廷以汝南範孟博為清詔使,案察之,至州境,守令自知藏汙,望風借印綬去遠如交州,交趾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美木,應有盡有,前後刺史率多貪濁,上承權貴,下積私賄,以至吏民怨叛,今年又生反亂!地方吏員貪婪,……天子也在賣官!”
“天子賣官”說的自就是西園賣官了三公九卿都明碼標價,公千萬,卿五百萬三公九卿可賣,爵位亦可賣,州郡縣職亦可賣“唯器與名,不可假人”,“為國者慎名與器”,官爵名祿是國家名器,是國家用來管理地方管理百姓的,連這都可以買賣,還有何不可買賣?
“今年又生反亂”說的則是今年六月時生的事便在他們從皇甫嵩入冀州前,他們聽說交趾在夏六月又一次生了叛亂,造反的是交趾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稱“柱天將軍”
田元皓接著說道:“元氏相隻是運氣不好,得罪了一個州中的太守,不巧這太守在朝中有人,故被劾舉奏,因而獲罪如此而已”
“而今之天下遠近諸州,試問有幾個官吏不貪?”“元氏相隻是運氣不好,如此而已”
田元皓的這兩句話是大實話
現今天下之諸州諸郡,幾乎是官不貪
便是常山國的國相李瑾,他雖不用元氏氏的子弟為府中重吏,可他就不貪汙麽?他也是貪汙的真正清廉一介不取秉正私的官吏不但少見,而且處在這個環境裏還會被人指點嘲笑
就如本朝初年的扶風人孔奮,他曾在河西的姑臧做過縣令,當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與羌胡通商,一天要開四次集市,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但孔奮在職四年,財產所增,和妻子每天也就是吃些蔬食淡飯,葷腥少見,因其力行清潔,遂為眾人所笑,說他“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孔奮為姑臧令是在建武之初,天下未定,而今之世則是天下已亂,地方上官吏貪濁的情況差不多一樣
便是文醜,也是“貪濁”的
他出仕前,家隻是中家,家產隻有十萬上下,為沙河亭長郡北部督郵時他很清廉,沒有受取過什麽賄賂,有時還會因為養客太多而入不敷出,可自從擊黑山以後他卻陡然間就了財,在潁yin又是買地又是養數百上千的徒附又是拿錢給族裏辦私學,他的錢哪裏來的?得自繳獲私留繳獲,這也是貪濁卻為何沒有人舉奏他?原因很簡單,軍中的人都在這麽幹
征討黑山的諸部漢兵裏,可以這麽說,上至將校司馬下到軍候屯長,沒有一個不私藏繳獲,借此財的就說孫堅,他帶的那些部曲都是“義從”都是他縣中的少年,跟著他遠到豫州打仗,繳獲來的東西可能會如數上繳麽?即使皇甫嵩也不能免俗張讓為何遣客送信給皇甫嵩,索錢五千還不就是因為眼紅皇甫嵩部眾的繳獲太多!
還有朱楷他母親本是以販繒為業,後因他竊繒替郡人還債而失去了產業,其家中的損失不鞋可在幾年後,當他的長吏,當地郡守犯法,罪當棄市時,他卻能帶著數百金去京師為郡守活動數百金,折合數百萬錢,他哪裏來的這些錢?不言而喻又在光和元年,他被拜為交趾刺史,擊交趾反賊,他回到本郡簡募家兵及調給他的兵馬,合計五千人,帶之去了交趾這五千人裏,他家兵的數量必然不少,因為數年後,朝廷又以他為河內太守,他帶家兵擊退了張燕的進攻以家兵擊退張燕的進攻,可見其家兵不但jing勇,而且為數甚多他哪裏來的錢養這麽多的家兵?養兵的開銷可比養客大多了!亦不言而喻
本朝初年,南陽張堪奉旨委輸縑帛及馬,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於道上被追拜為蜀郡太守,成都城破,他檢閱庫藏,收其珍寶,報給朝廷,秋毫私公孫述破時,珍寶山積,隨隨便便一件東西就價值連城,足富十世,而張堪在去職之ri卻隻乘坐了一輛折轅的破車,帶了一卷布被囊而已光武皇帝聞後,歎息了良久像如孔奮張堪這樣的清廉吏,實在太罕見了
文醜思及當今天下的汙濁吏事,不勝喟歎,又想到自己也是“貪濁”的一員,頗是愧疚
不過,他的“貪濁”與那些貪濁吏的貪濁卻是不同的
那些貪濁吏貪圖的財貨本身,而文醜兩世為人,對財貨早已就看淡了財貨之物是供人用的,夠用就可以了,就如那句老話:便有廣廈千間,夜眠八尺,便有良田萬傾,ri食一升財貨再多,若隻是留為己用,供己揮霍,最多也就隻是滿足些寡人之疾口腹之yu,純屬浪費
文醜“貪濁”財物卻是為了心中的“大誌”
他早先的“大誌”是保命,現在則不是了不管是保命,還是現在的大誌,都需要錢
百姓不易,生活艱難,他不能從百姓那裏“貪濁”財貨,隻能私留繳獲,反正這些繳獲即使上繳到朝廷也隻會被朝吏們分了,即便落下稍許分給底下州郡縣,供以賑濟民間,又也會被州郡縣吏從中間過一次手,最終落到百姓身上的不過星星點點與其如此,還不如由他來用(未完待續。)
李瑾深以為然,說道:“以尉之尊,尚且遇刺街上這縣裏的警戒確實得整治加強了”他是趙相,文醜來前,元氏的大小事務悉歸他管,文醜在街上遇刺說明他政事有失,對文醜頗是懷愧,當下說道,“尉,職掌武職,這縣的警戒便也一並勞煩尉,請尉督促元氏縣尉整改吧”
文醜笑應道:“諾”
整治郡兵控製城防插手縣治安,三項皆成此三項到手,下一步就可招兵擴充
縱觀文醜說計,逐步推進,先以“唯二策:防疫備糧”為始,繼以“及早進擊”為轉,鋪墊夠了,這才把自己的真實目的放在“徐徐圖之”的名下,“徐徐”說出:整頓郡兵控製城防插手縣治安要是反過來,把次序顛倒,先說他想要的“整治郡兵控製城防”等,必會使劉慶認為他是在借機要權,但以這個次序說來卻是水到渠成
車到相府,因文醜該說的都已說了,卻是沒有必要再進府議事了,李瑾入府,黃明亦乘己車歸府待李瑾黃明都離開後,文醜亦與元氏相拱別,乘車回尉府
走未及遠,聽到車外的典韋說:“尉,那個老者又轉回來了”
文醜的尉府在城西,元氏相家在城北,不順路,與文醜分別後,元氏相本是往城北去的,此時卻又轉了回來文醜頓時想到了適才元氏相給他推薦他的弟婿盧廣之舉,心一動,令車駕稍停,掀開車簾往外看,吩咐道:“莫攔元氏公的坐車”
元氏相車駕前行,穿過文醜車駕後邊的兩輛從車,到文醜車邊時,果然如文醜所料,車子停下了元氏相的臉從車窗露出。笑與文醜說道:“忽想起一事,剛才忘了對尉說”
“何事?”
“功曹,簡核賢能;主簿,匡理政事尉功曹主簿皆府之重職。不宜久懸”
“‘功曹,簡核賢能;主簿,匡理政事中尉功曹主簿皆府之重職,不宜久懸’……,文若元皓。你們說元氏相對我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中尉府內,文醜笑問荀彧田元皓
荀彧今天跟著文醜去了王府,隻是最後沒能進去元氏相對文醜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正在文醜的車裏坐著,也聽到了他笑道:“元氏相自不會緣故地對君說起這話,以攸看來,他大約是想給他的兒子們在中尉府謀個吏職了”
“元皓,你說呢?”
田元皓是中尉府丞,文醜剛就職不久,中尉府裏的事務不少。許多東西需要交接,文醜盡將之委負於他,加上他又負責打探西黑諸山穀裏的黑山餘部與盜賊的情況,很忙,所以今天沒有跟著文醜去迎接趙雲等人歸來
他思忖了片刻,說道:“元氏氏可用!”
文醜與荀彧對顧一眼,文醜說道:“噢?願聞其詳”
“原因有三”
“第一是什麽?”
“常山國五縣,元氏最大,其人口是最多的,百姓也是最富的。石邑欒城九門真定四縣雖亦各有大姓豪族,然若論之以國之強宗卻悉在元氏中尉要想借地方之力,就必須倚重元氏右姓中尉府中,兩職最優。一為功曹,二為主簿中尉功曹一職,君已許給劉備,那麽中尉主簿一職就隻能也必須由元氏士子來擔任隻有如此,才能服眾”
元氏是古之名都,漳河間之一都會。水運便利,交通達,往ri太平時,南來北往的商賈絡繹不絕,相望道上常山國十餘萬百姓,三分之一都在元氏縣既富實,民口眾多,又是郡治,那麽當地的士族自也就容易展,故此,元氏之士族豪強冠於全郡,遠勝餘縣
文醜頷,說道:“不錯”問道,“第二呢?”
“其次,元氏之右姓大族有五楊韓兩姓隻是倚仗郡中權豪之勢,巨富而已,出仕者少,不足提魏氏元氏氏樂氏,此三姓世仕州郡朝廷,名重郡中,素為郡中諸縣士子所服,君就要想倚重元氏右姓,那麽中尉主簿的人選就必須要從此三姓的子弟中選用”
“三姓之中,魏氏最盛,元皓為何以為魏氏不如元氏氏?”
田元皓說元氏氏可用,沒有說魏氏可用,很明顯,他的潛台詞就是魏氏不如元氏氏
田元皓說道:“確然,魏氏最盛,乃是元氏冠族,堪稱常山國郡姓可正因為他們太盛了,所以不可用之”
元氏縣中,魏氏一枝獨秀,是最有名望也是仕途最順暢的一家
族長魏鬆,故魯國相魏鬆的兄長,故尚書仆shè魏鬆的父親,故光祿勳,九卿之一
魏鬆的父親和兄長已不在人世了魏鬆因為年老多鉑現亦閑居在家
魏氏現在出仕的子弟計有三人:一個是魏鬆兄長的兒子,多年前被國中察舉孝廉,現為二千石太守一個是魏鬆的兒子,現為千石縣令一個是魏鬆的族侄,名叫魏暢的,聰慧機敏,名聞郡中,今年才二十三歲,已是相府功曹
田元皓說道:“魏鬆之父曾為九卿,魏鬆本人做過二千石的國相,魏鬆的兒子現為大縣的縣令的,他的從子現為郡之太守,連他的族侄都是相府的功曹以此魏家之勢,中尉以為能得其助麽?”
文醜笑了起來,他老老實實地答道:“不能得也”
荀氏固是天下名族,可這裏是冀州,不是豫州文醜又隻是個中尉,不是國相,換而言之,他隻是常山國的二把手,不是一把手,秩才比二千石,別說比不上魏鬆的父親,也比不上魏鬆,甚至比不上魏鬆的兒子文醜又年輕,雖說現在有了些名氣,但也隻是有了“些”名氣而已,以他現在的名氣,可以得到魏鬆的尊敬,但是卻萬難得到他的竭力幫助
“所以說,既不能得魏氏為用,樂氏又較弱,……”
說到這裏,田元皓頓了一頓,插了句閑話:“而且我聞樂氏兄弟不和樂彪現為相府的主簿。前幾天他還宴請過君,君若是辟用他的弟弟為中尉主簿則必會引起他的不主簿者,長吏之親近吏也,時刻隨侍左右。要是樂彪因此向相君進讒言,說君之壞話,得不償失”
樂彪的同產弟叫樂峻,他倆不合的事兒,文醜聽說過
起因卻是源自黃明
黃明是段珪的從子。雖說他自到常山國任官以來沒有幹過什麽離譜的壞事兒,可畢竟是權宦子侄樂峻人如其名,是個很“峻拔”的人,潔身自好,很看不起黃明這個閹宦家人樂彪與樂峻不同,樂彪是個很現實的人,他很想他的仕途能再進一步,所以就刻意與黃明交好
兄弟兩個,一個看不起黃明,一個卻與黃明交好。難免就會不和
文醜點點頭,轉顧荀彧,說道:“樂仲秀行義修潔,可稱是元氏士子的楷模文若,我不方便出頭露麵去與他交,你可去與他交往”
文醜知道黑山將起,他要抓緊時間做好準備,沒有功夫去和國內的吏員們內鬥,所以他對李瑾也好對黃明也罷,包括黃宗何法等人。他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我不會去找你們的事兒,但你們也別來掣我的肘,大家和和氣氣的是最好不過”他的態度如此,那麽他就不好自己出麵去和樂峻交好了。這會不利於他和黃明樂彪的關係
荀彧沒有在中尉府任職,而同時又是文醜的族侄,由他出麵去與樂峻交往很合適
之所以文醜讓荀彧去與樂峻交往,卻並非全因樂峻這個人的品xing,也是因為在樂峻的身邊聚集了不少常山國的士子
魏元氏樂三家各有一人名頭最響,儼然是元氏以至常山國年輕一代士子的領袖魏氏是魏暢。聰明傑出,見微識著,少年時就有神童之名,故此年方二十三即得以為相府功曹元氏氏是元氏相的長子元氏榮,元氏榮明察內敏,剛健敢行,元氏相常對人說:“榮像我,振我家者必榮也”樂氏則就是樂峻,樂峻守正持節,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想法,朋黨親族裏如果有人犯錯,他必直言不諱,當麵指出,郡人把他比作本朝初年的蘇純蘇純,字桓公,有高名,xing強切而持毀譽,士友鹹憚之,至乃相謂曰:“見蘇桓公,患其教責人,不見,又思之”
三人之中,魏暢以聰明穎秀出名,元氏榮以行事剛健出名,樂峻則以cao行高潔出名
三人品xing不同,與三人交好的朋友自也就不同,樂峻身邊的友人多是郡中的節義之士這些人可能沒有什麽出眾的能力,可先,令人尊敬,其次,要想得到好的名聲也得禮敬他們
因此之故,文醜叫荀彧去與樂峻交往
荀彧知文醜之意,應道:“是”
文醜笑對田元皓說道:“樂氏弱,魏氏不能為我所用這麽說來,也確實隻有元氏氏可用了”
“然也”
“可是,元皓,元氏氏雖不及魏氏之盛貴,其祖上亦曆仕二千石,今元氏相雖主動向我‘索官’,然其家勢就真的能為我所用麽?”
“文君,元氏士族大姓有三,魏暢為相府功曹,樂彪為相府主簿,緣何元氏氏獨不見相君辟用?”
“元氏相以貪濁去官,名聲不佳”
“正是!如君方才所言,元氏氏祖上亦曆仕二千石,而到了元氏相這一代卻連一個州郡之職都得不到,元氏相豈會知恥奮之心?我聽說,元氏相經常對外人說:‘振我家聲者,必吾子榮也’,元氏榮亦以此為誌,自勵不息,可見他們想要重振家聲的迫切心態‘知恥近乎勇’,他們知道了恥辱,想要再振家聲,那麽行事必然就勇了元氏榮以剛健敢行出名,這其中的一半大約是因為他的本xing如此,另一半卻也應是和他想要重振家聲的迫切心態有關”
文醜對此倒是沒有細思過,聞得田元皓這般說,覺得說得有理,心道:“急切地想要重振家聲行事剛健遇事敢為,被元皓這麽一說,這元氏榮還真是一個最為合適的人選”
荀彧略微躊躇,稍帶憂sè,說道:“元氏相以貪濁去官,其弟又以怯懦逃歸,相君辟除魏暢樂彪為相功曹主簿。卻獨不重用他家的子弟元皓,中尉若是辟元氏氏為中尉主簿?會不會?”
“文若是擔憂會不會有損文君的令名麽?”
“是啊”
田元皓說道:“文若以為貪濁逃歸是不赦之罪麽?”
“此話怎講?”
“先說逃歸:我等從皇甫將軍轉戰數州數郡,這些州郡裏逃跑的郡守令長還少麽?不止郡守令長,就連有守藩之責的諸侯王也多有逃離封國的!封國在冀州的辰王不就是聞風而逃麽?逃走不止罪。且當我等從皇甫將軍征平了黑山後,逃走的諸侯王還能被複國!”
說起諸侯王棄國逃,隨後又被複國的事兒,田元皓頗是不平
……
漢法:諸侯王有守土之責,守藩不稱是要受到處罰的
如高祖之兄代頃王劉仲就因為在匈奴大舉來攻時。他沒有守土而是棄國歸漢,被廢為合陽侯
本朝之諸侯王卻在棄國逃後不僅不受到處罰,反而還會被複國,這其中固有本朝之諸侯王沒有軍政之權的緣故,可諸侯王之所食所用都是封國裏百姓繳納的地租,吃著百姓的穿著百姓的用著百姓的,當國內遇到兵事,他們卻棄國逃走,置百姓不顧偌大一個帝國,那麽多的諸侯王。帶兵起來保境安民的隻有陳王劉寵一個,何其稀也!而當忠誠漢室的將士們浴血奮戰擊滅了叛軍後,逃走的諸侯王卻又居然被複國,回到此前他們棄之不顧的國內繼續吃穿用百姓的,這叫百姓們怎麽看他們?怎麽看漢室?這怎麽會不令忠直之士憤怒不滿?
辰王下邳王等這些棄國逃走的諸侯王還算不錯,至少沒有當俘虜,安平王劉續乃至被黑山俘虜俘虜倒也罷了,若是戰敗被俘以死報家國也能留個美名,卻不但不是戰敗被俘的,而且被俘後還不肯死。居然由朝廷出錢把他贖了回去!
堂堂漢室苗裔,光武皇帝之來孫,陷入叛軍之手,而朝廷出錢贖回。說來令人不可置信,贖了回去後又還給他複國不但給他複國,而且還治忠直上言之臣吏的罪李固之子安平相李燮上言朝中,以為劉續“在國政,為妖賊所虜,守藩不稱。損辱聖朝,不宜複國”,卻反被以“謗毀宗室”的罪名被治罪
這怎能不讓天下的忠節之士痛心疾,怎能不讓天下的吏民離心離德?
做為宗室的諸侯王們都不能起守土保境的表率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還能指望州郡縣裏的長吏們怎麽做呢?
“再說貪濁:而今之天下遠近諸州,試問有幾個官吏不貪?近如冀州,昔先帝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朝廷以汝南範孟博為清詔使,案察之,至州境,守令自知藏汙,望風借印綬去遠如交州,交趾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美木,應有盡有,前後刺史率多貪濁,上承權貴,下積私賄,以至吏民怨叛,今年又生反亂!地方吏員貪婪,……天子也在賣官!”
“天子賣官”說的自就是西園賣官了三公九卿都明碼標價,公千萬,卿五百萬三公九卿可賣,爵位亦可賣,州郡縣職亦可賣“唯器與名,不可假人”,“為國者慎名與器”,官爵名祿是國家名器,是國家用來管理地方管理百姓的,連這都可以買賣,還有何不可買賣?
“今年又生反亂”說的則是今年六月時生的事便在他們從皇甫嵩入冀州前,他們聽說交趾在夏六月又一次生了叛亂,造反的是交趾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稱“柱天將軍”
田元皓接著說道:“元氏相隻是運氣不好,得罪了一個州中的太守,不巧這太守在朝中有人,故被劾舉奏,因而獲罪如此而已”
“而今之天下遠近諸州,試問有幾個官吏不貪?”“元氏相隻是運氣不好,如此而已”
田元皓的這兩句話是大實話
現今天下之諸州諸郡,幾乎是官不貪
便是常山國的國相李瑾,他雖不用元氏氏的子弟為府中重吏,可他就不貪汙麽?他也是貪汙的真正清廉一介不取秉正私的官吏不但少見,而且處在這個環境裏還會被人指點嘲笑
就如本朝初年的扶風人孔奮,他曾在河西的姑臧做過縣令,當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與羌胡通商,一天要開四次集市,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但孔奮在職四年,財產所增,和妻子每天也就是吃些蔬食淡飯,葷腥少見,因其力行清潔,遂為眾人所笑,說他“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孔奮為姑臧令是在建武之初,天下未定,而今之世則是天下已亂,地方上官吏貪濁的情況差不多一樣
便是文醜,也是“貪濁”的
他出仕前,家隻是中家,家產隻有十萬上下,為沙河亭長郡北部督郵時他很清廉,沒有受取過什麽賄賂,有時還會因為養客太多而入不敷出,可自從擊黑山以後他卻陡然間就了財,在潁yin又是買地又是養數百上千的徒附又是拿錢給族裏辦私學,他的錢哪裏來的?得自繳獲私留繳獲,這也是貪濁卻為何沒有人舉奏他?原因很簡單,軍中的人都在這麽幹
征討黑山的諸部漢兵裏,可以這麽說,上至將校司馬下到軍候屯長,沒有一個不私藏繳獲,借此財的就說孫堅,他帶的那些部曲都是“義從”都是他縣中的少年,跟著他遠到豫州打仗,繳獲來的東西可能會如數上繳麽?即使皇甫嵩也不能免俗張讓為何遣客送信給皇甫嵩,索錢五千還不就是因為眼紅皇甫嵩部眾的繳獲太多!
還有朱楷他母親本是以販繒為業,後因他竊繒替郡人還債而失去了產業,其家中的損失不鞋可在幾年後,當他的長吏,當地郡守犯法,罪當棄市時,他卻能帶著數百金去京師為郡守活動數百金,折合數百萬錢,他哪裏來的這些錢?不言而喻又在光和元年,他被拜為交趾刺史,擊交趾反賊,他回到本郡簡募家兵及調給他的兵馬,合計五千人,帶之去了交趾這五千人裏,他家兵的數量必然不少,因為數年後,朝廷又以他為河內太守,他帶家兵擊退了張燕的進攻以家兵擊退張燕的進攻,可見其家兵不但jing勇,而且為數甚多他哪裏來的錢養這麽多的家兵?養兵的開銷可比養客大多了!亦不言而喻
本朝初年,南陽張堪奉旨委輸縑帛及馬,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於道上被追拜為蜀郡太守,成都城破,他檢閱庫藏,收其珍寶,報給朝廷,秋毫私公孫述破時,珍寶山積,隨隨便便一件東西就價值連城,足富十世,而張堪在去職之ri卻隻乘坐了一輛折轅的破車,帶了一卷布被囊而已光武皇帝聞後,歎息了良久像如孔奮張堪這樣的清廉吏,實在太罕見了
文醜思及當今天下的汙濁吏事,不勝喟歎,又想到自己也是“貪濁”的一員,頗是愧疚
不過,他的“貪濁”與那些貪濁吏的貪濁卻是不同的
那些貪濁吏貪圖的財貨本身,而文醜兩世為人,對財貨早已就看淡了財貨之物是供人用的,夠用就可以了,就如那句老話:便有廣廈千間,夜眠八尺,便有良田萬傾,ri食一升財貨再多,若隻是留為己用,供己揮霍,最多也就隻是滿足些寡人之疾口腹之yu,純屬浪費
文醜“貪濁”財物卻是為了心中的“大誌”
他早先的“大誌”是保命,現在則不是了不管是保命,還是現在的大誌,都需要錢
百姓不易,生活艱難,他不能從百姓那裏“貪濁”財貨,隻能私留繳獲,反正這些繳獲即使上繳到朝廷也隻會被朝吏們分了,即便落下稍許分給底下州郡縣,供以賑濟民間,又也會被州郡縣吏從中間過一次手,最終落到百姓身上的不過星星點點與其如此,還不如由他來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