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多說,舉箸笑叫諸人圍案坐下諸人大快朵頤
飯畢,又有少年來收拾走餐具
徐榮再次過來,問他們吃得可好,得了文醜等滿意地答複後,恭謹地請他們休息,辭別出院
……
這間上房客舍可宿三人,文醜招呼元氏榮荀彧與他同住李宣李典典韋去別房睡下典韋戍衛門前,值前半夜的班李典典韋值後半夜的班
吹熄燭火,文醜三人就寢夜雨敲打窗紙,室內溫暖萣sp可能是徐榮囑咐飲酒吃肉的少年小聲點,前院沒了喧鬧,亭舍裏很安靜
伴著雨聲,諸人相繼睡入夢鄉
……
也不知睡了多久,文醜忽覺有人推自己,費力地睜開眼,見卻是荀彧
“怎麽了?文若”
荀彧不知何時從床上下到了地上,立在床邊,披著衣,提著劍,輕聲對文醜說道:“你聽”
先聽到的是元氏榮的鼾聲,再接著聽到的是窗外的落雨室內悄靜,別無其它的聲響文醜莫名其妙,問道:“聽什麽?”
“適才有人衝入前院,大呼:亭西有賊”
荀彧話才說完,前院紛亂頓起隔著院牆院門屋門,又有雨聲,聽不大清楚,但能聽出這動靜是不少人從前院屋中奔出的聲響隨即,一個高昂的聲音傳來:“有寇賊夜侵亭西,陳君令:即刻出舍,馳行擊賊!”很多人聲隨之驟起,差不多得有十餘人同時大聲應諾
眾人的人聲落下後,一個低沉的人聲隱約傳來,這是徐榮的口音,估計是在分派命令
須臾,亭舍前院的門打開,前院的少年們應是在徐榮的帶領下出了舍院,腳步聲紛遝遠去
前院的院門關上沒多久,後院的院門打開
一人站在院門處對jing夜的李典典韋說道:“亭西來了夥賊寇,陳君帶人去擊賊了他臨走前。令小人轉告貴客不必擔憂亭舍裏有我等留守,必不會使賊人傷了貴客”
文醜披衣起,開房門,答道:“我等的安危。貴亭無需擔憂既然亭西來了賊,諸君請都去幫忙吧,不用留下來護衛我等”
院門的這人說道:“這是陳君的命令,小人等不敢違背貴客請安心歇息吧”退出門外,將後院的院門掩上
文醜回顧問荀彧:“什麽時辰了?”
荀彧看了看案上的漏壺。答道:“醜時二刻了”
夜深有雨,這夥侵掠蘇人亭的賊寇選的時機不錯,隻可惜徐榮謹慎jing覺,早已有備,在亭的四麵均派了暗哨查路之人,一見不對,那暗哨即立刻奔回送訊文醜心道:“隻是不知這夥賊寇有多少人?徐榮帶出去的有十來人,也不知夠不夠用?”
猛聞得舍中前院鼓聲大作
雨夜悄寂,鼓聲如雷
文醜不及防,險些被嚇了一跳。想道:“這卻是擊鼓傳jing了是了,徐榮在亭部四周應均布置的有人手,這會兒以鼓聲傳jing,既可使賊寇驚駭,又可以此召喚別處之人手趕去亭西”
他當年在沙河亭時就夜擊過賊,後從軍征戰,更是久曆沙超對這等用兵法約束部眾用鼓聲指揮作戰的辦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幾乎不用想就能猜出徐榮的布置
元氏榮李宣典韋也都被驚醒了
元氏榮與荀彧來到文醜身側典韋李宣持戟劍奔出客舍,來護衛文醜
夜sè茫茫,雨水如澆
立於門口。望夜雨,聽鼓聲
文醜恍如回到了他在沙河亭越境擊賊的那一夜,又恍如回到了不久前與黑山作戰的戰場上
受鼓聲驚動,亭部中各裏犬吠雞鳴荀彧低聲。三言兩語給元氏榮等講清了亭西來了賊寇之事文醜側耳細向西聽,鼓聲雞犬之聲雨聲卻掩蓋了亭西一切的動靜李宣點亮了蠟燭,捧到文醜近側,微弱的燭光映亮了門前的一點土地和些許落下的雨絲
李典問道:“文君,我等要不要去幫助徐榮?”
文醜笑道:“前院留守的少年怕是不會讓我等出門”瞧了眼院門,說道。“說不定此時的院門外就有弓弩正對著呢”
徐榮沒有帶全部的人去擊賊,而是留下了幾人守在亭舍裏,一則是為了保護文醜等,二來也是對文醜等的提防他雖然相信了文醜是許縣陳氏的子弟,可文醜等前半夜來借宿,後半夜就來了賊寇,未免有些巧,他卻也不能不防備一二,以防文醜等與那夥賊寇裏應外合
荀彧笑道:“君早年為沙河亭長,也曾夜擊賊寇文君,這徐榮的作為與君當年頗有相像”
本來徐榮敬重士子結交少年就與文醜當年有幾分相像,今夜出舍擊賊,他從容不迫,安排妥當,比之文醜為沙河亭長時更又多了一分相似
文醜細聽亭舍外的動靜,笑道:“我當年可沒他這麽從容”文醜那次夜擊賊是頭次出戰,雖也還算鎮定,但卻不及徐榮今夜的從容不迫當然,這不是說文醜不如徐榮,徐榮前為博廣亭長,轉任蘇人亭長,任亭長久矣,擊賊的事情這肯定不是第一回,隻能說他很有經驗了
文醜見典韋和李宣沒有穿外衣,都是隻穿了件犢鼻褲,顯是匆忙起來,不及穿衣,就趕著來護衛他的,對他倆說道:“夜深雨寒,你倆回屋去穿上衣服”
典韋不肯李宣回屋穿好衣,拿了典韋的衣服過來典韋便在門前將衣服穿上
十裏一亭蘇人亭部南北不到十裏,東西十裏餘,亭舍在亭部的正中從亭舍奔去亭西用不了多久,但不知來的賊寇有多少,又是深夜雨中,難以辨物,文醜猜度,不管勝負,徐榮或許得等到天亮才能回來了,即使來的賊寇不多,想來他也得一兩個時辰
卻沒等很長時間,鼓聲才停下來不一會兒,就聽到嘩嘩的雨聲裏,舍外人聲由遠至近前院院門打開,徐榮帶著出去擊賊的諸少年回來了少年們興高采烈,大聲說笑
李宣說道:“獲勝了?”
文醜問荀彧:“現在什麽時辰了?”
“將近寅時”
徐榮等出去時是醜時二刻。將近寅時回來,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擊賊取勝李宣狐疑他的迅捷,猜測說道:“莫非是賊寇不多?”
文醜“噓”了聲,叫他別說話。傾耳聽前院少年的大聲談笑,議論戰果
聽得多時,了然了徐榮擊賊的經過
並不是賊寇不多,侵部的賊寇不是流民,是從鄰近山裏下來的一夥盜賊。有三十餘人,人數不少徐榮帶出去了十來個少年,從亭部各處來援的共亦有十來人二十來人對三十餘人,他卻是以少擊眾,而他能在不利局麵下迅獲勝是因為他率先進擊格鬥,擒賊先擒王,以矛洞穿了賊之胸賊斃命當超餘下的諸賊沒了領,四散紛逃,被諸少年盡數格殺
文醜說道:“以矛洞穿賊胸?此吳侯之高午也”
“吳侯”,文醜說的是吳漢吳漢擊公孫述。圍成都,公孫述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令護軍高午等率數萬銳卒迎擊之,高午奔陣刺公孫述,洞穿其胸,公孫述落馬,吳漢因而大勝
徐榮與高午同名,今夜殺賊也是洞穿賊之胸,卻讓文醜想起了高午
荀彧讚道:“此人有勇有謀”
埋伏暗哨路崗,以鼓聲示jing傳訊。一處遇賊,全亭奔救,先搏殺賊,這是謀;親自上陣。親手格殺賊,這是勇
元氏榮調笑似的道:“卻不枉了此人的個頭體魄”
徐榮長八尺餘,體魄雄偉,以他這身量體魄,親手格殺一個賊尋陳耳
前院的少年入了堂中,說笑聲變得小了後院的院門打開。徐榮進來,見文醜等人立在屋門口,忙上前行禮,說道:“亭西遭了賊寇,打擾貴客安眠了”
李宣眼尖,看出徐榮這會兒的衣服與初見他時穿得不是同一件,應該是上件衣服在擊賊時被淋濕沾了血汙,他不願失禮,因此換過衣服才來見文醜等人
文醜笑道:“聞君夜雨下擊賊,以寡擊眾,不足一個時辰即凱旋,疆場名將也不過如此了吧!”
“午鄉野粗俗,怎敢與疆場名將相類?賊寇已被我等盡誅,君請安枕睡眠吧”一如上次,這次徐榮仍是寥寥數語,即告辭回了前院
賊既已平,明早還得趕路,文醜等也各回房休息
一夜無話,眾人次ri雞鳴便起
徐榮已經備下了早飯,奉來請諸人吃用飯畢,文醜再令李宣取錢給徐榮,徐榮堅辭不受
問得文醜等這就要啟程,徐榮令少年牽他們的乘馬出廄,裝好鞍轡,親送他們出了亭舍在亭舍的外牆上,文醜看見掛了一排血肉模糊的級,知這定就是昨夜被殺之賊寇了,指著問道:“陳君何不將這些級送去縣寺?也能得些賞賜”
徐榮答道:“先掛上幾天,震震遠近的賊寇,之後再送去縣寺不晚”
文醜頷,下階到道上,笑道:“承蒙陳君款待,非常感謝,我等告辭了”
“鄙亭難遇貴客,昨夜本就招待不周,又夜半遇賊,擾了貴客清夢,午深為之疚貴客這應是要渡河北上吧?不遠有一橫橋,可至對岸,午忝為地主,請為貴客帶路”秋雨未停,徐榮隨便披了個蓑衣,步行在前領路,行出數裏,把文醜等領到橋畔,辭別歸舍
他昨夜殷勤招待,今早又冒雨相送,文醜本以為他在送別時會說些什麽話,有些什麽請求,卻見他一言無所請,心中想道:“此人有俠氣啊”目注他在秋雨裏離去的身影,記下了他的名字
從蘇人亭外的橫橋渡河,行十來裏,再渡一河,——此河亦趙境內四水之一,複行數裏,便是欒城縣最
常山國五縣,大致劃分的話,可以分成三塊
一塊是元氏與石邑,此兩縣在境最東南,彼此間沒有山河之阻,相距不遠,隻有二三十裏一塊是九門與真定,此兩縣在境最東北,彼此間也沒有山河之阻,亦相距不遠,也是隻有二三十裏餘下一塊就是欒城欒城在石邑與九門兩縣間,距南邊的石邑百十裏,距北邊的九門五六十裏。趙境四水皆在這一塊裏,三條河水在欒城與石邑間,一條河水在欒城與九門間
如打個比方,可以把常山國這五個縣比作一個扁擔
元氏與石邑九門與真定這兩塊在扁擔的兩頭。欒城縣差不多是在扁擔的中間
五縣之中,文醜最重視的就是欒城
如再打個比方,把常山國比作一個人,那麽欒城縣就是腰
萬一發生戰亂,欒城失守。那就等同是把一個人攔腰截斷了腰一旦被截斷,作為首領的元氏石邑就法與作為腿腳的九門真定呼應,在整個戰略全局上勢必就要陷入被動
如前文所述,文醜此次行縣有三個目的:主要目的是為守境做準備,次要目的是選擇一個主動進攻的目標,另外附帶了一個目的,即尋找賢才選拔擢用
守境不說,尋賢也不說,他打算選擇的進攻目標初步就定在了欒城縣境內,——這也是田元皓荀彧的意見
前番擊左須是因緣巧合。是左須先遣人來行刺他,他才借機用計伏擊的,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次主動的進攻
將要在欒城縣內發起的這次進攻才是他就職以來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他對此非常重視
因而,雖然縣城在望了,他也很想早見到那位揚州茂材欒城令李芬,卻依然是過縣不入,冒著雨行察了一遍縣外的諸鄉亭,又去西邊的山丘地帶察看了一番。直到把縣外的地貌人情盡數看罷,做到了大致了解,到了傍晚,才與元氏榮等來到縣裏
入到縣中。元氏榮當前領路,帶著諸人徑去縣寺
他與李芬是老熟人了,這兩年裏多次造訪李芬,守衛在縣寺門外的戟士吏卒均認得他,請他與文醜等到門塾裏稍候,分出一人去縣寺內通報
秋雨下了一夜一天。不見轉小
因有雨故,天氣陰霾,今之暮色比平日深
文醜負手立在塾門口,觀望縣中街道
秋雨淅淅,又是暮重時分,街上行人稀少文醜指著從縣寺門前走過的幾個人,問守門的吏卒:“他們是?”
這走過去的幾人與尋常百姓不同,排著縱隊,步伐整齊,均帶刀劍,像是巡邏的
吏卒答道:“我縣西邊多丘多山山中賊眾,時持擾縣境,為防他們混入城裏,縣君特選了數十名精明勇敢的吏卒,編為數隊,日夜巡查縣中”
“原來如此!”文醜頓了下,說道,“貴縣西邊確然多山,我等在來的路上嚐遠望縣西,隻見層巒疊嶂,綿延盡我聽說這些山裏最大的是西山?”
“不錯,西山向西綿亙數百裏,直接太行侵擾我境的賊寇大多藏身此山中”
西山西接太行,東邊一直延伸到欒城縣西二三十裏的地方元氏石邑西邊也有山,但要與欒城縣西邊一比卻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至少元氏石邑兩縣不會出城二三十裏便是山區
文醜頷首,心道:“入冬前是一定要在欒城縣打一仗的,隻是欒城縣西的山區遠比元氏石邑西邊的山區深幽複雜,我部義從從來沒打過山地戰,如果硬打,傷亡會不小”
他在去元氏上任時路經過西山,今天又專門去近處看了看,對西山深險的山勢很有顧忌
他扭頭看縣寺門內,想道:“元氏榮說李芬機警多智,是個人才,他在此地為令兩年了,也不知對山中的賊情山勢有幾分知曉?”
他本隻是想來見一見李芬這個“揚州茂材”,此時卻消李芬能給他一協助了
適才去縣寺內通報的吏卒轉回,在他身後,一個身長七尺餘的三旬男子撐傘步出
這男子未著官衣,穿著黑底彩繡的絲服,頭戴高冠,足登皮履,腰中寶帶,左劍右佩
他右手撐澀左手按著劍柄,大拇指露出在文醜等人眼前,指上戴了一個鑲嵌綠寶石的指環深暮雨下,指環上的綠寶石水汪汪的,熠熠生輝
文醜是個識貨的,一眼就看出來,這男子的衣裝配飾雖不顯奢華,卻皆價值不菲,心道:“此必就是李芬了”
元氏榮此前介紹說李芬家是吳郡冠族,冠族多半豪富,隻有豪富之家才能穿戴得起起這樣講究的衣配
元氏榮在文醜的身側,低聲對文醜說道:“此人即是姚暋鄙遼礪醪劍出塾迎?
縣寺大門離門塾有十數步遠,李芬一邊大步過來。一邊哈哈笑道:“公宰,你可是稀客!上次一別,至今已有三個多月了!今兒個怎麽想起來找我了?還冒著雨來?”
“正因三月餘不見,思念賢兄。飲食味夜不能寐,所以冒雨而來”
“哈哈,你這個公宰,嘴裏沒句實話,是因為想我而來的麽?怕是另有別事吧!”
李芬與元氏榮相見
元氏榮沒有帶雨具李芬傾斜了澀替他遮雨兩人攜手來到門塾前
李芬打量文醜。問元氏榮,說道:“這位君子儒雅外現,英武內蘊,氣度不凡,不知卻是誰家士族右姓的子弟?”
文醜含笑行禮,說道:“在下常山文醜,見過姚令”
“常山……,艾不知是中尉駕到,昇未能遠迎,失禮失禮”
李芬反應敏捷。馬上想到了文醜是誰,連忙收起笑容,把傘交給元氏榮,就要撩衣下拜
文醜上前一步,把他攙賺笑道:“我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指了指地麵,“地又濕濘,姚令須行禮”
李芬遵命起身,往門塾內瞧了眼。飛地掃過荀彧李宣典韋諸人,說道:“塾內狹鞋委屈了諸君”對文醜說道,“請君入縣寺”
他剛才尊稱文醜“中尉”,聽了文醜說“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立刻就改口稱文醜為“君”
文醜心道:“‘機敏’二字,當之愧”笑道,“請”
李芬在前領路,諸人步入縣寺
今天是休沐之ri,縣寺中吏員不多高速
李芬帶著文醜元氏榮等人穿過前院。來到後宅,留下典韋李典典韋三人侍衛堂外,請文醜等到堂上坐定,笑道:“不知中尉光臨,倉促所備,好在鄙縣的歌舞女略有薄名‘雨師駕駟,風伯吹雲’,當此深暮秋雨綿綿之際,膾炙溫酒,臨清風於堂上,賞歌舞於階下,也算是一件事吧”
這會兒暮sè深重,已是晚飯的時候,聽李芬意思,是準備招待文醜吃飯,以歌舞佐餐
文醜心道:“適見他衣裝昂貴,現下方入堂中,他不問我的來意,也不問我沿途所見,不對我說軍事民情,開口便要奉酒獻歌舞,觀其舉止,全是富貴人家紈絝子弟的做派,而公宰卻讚他:‘機jing敏捷,細密多智’‘在職兩年,郡考州課總為翹楚’?”
文醜是個能夠克己的人,要換了他是李芬,在大亂方過郡縣缺糧深冬將至境內流民成群結隊的嚴峻情況下,是絕不會穿戴奢華一見上官就奉酒獻歌舞的
他倒非懷疑元氏榮對李芬的讚語,隻是有點不喜李芬的做派,撫了撫頷下的胡髭,正sè說道:“姚令美意我心領了欒城妖女之名我亦嚐聞,然以我淺見,於此時觀歌舞似乎不合時宜”
“昇愚陋,不知緣何不合時宜?請中尉示下”
“諺雲:‘廚有腐肉,國有饑民;廄有肥馬,路有餒人’黑山破,民多棄家流離,而今秋涼,雨水綿綿,愈增寒意我一路行來,見貴境的流民不少,不下雨還好,這一下雨,他們缺衣少食,將會難以度境內有饑餒之民,姚令為百裏宰,豈可歌舞升平?”
李芬笑道:“治民安境,公事也;鼓樂歌舞,娛己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ri苦多’,此中尉早年之詩也先帝時,秦嘉亦詩雲:‘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疏忽數十年,轉瞬即消逝,與其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何不秉燭歡然飲,劍觀歌舞?大丈夫居世,貴在順心意昇以為,人生在世有兩樁事”
“何兩樁事?”
“建功業,為後世傳,享食sè,不愧自己,人生之,莫過於此以昇之愚見,怎可因公事而放棄自娛呢?”(未完待續。)
飯畢,又有少年來收拾走餐具
徐榮再次過來,問他們吃得可好,得了文醜等滿意地答複後,恭謹地請他們休息,辭別出院
……
這間上房客舍可宿三人,文醜招呼元氏榮荀彧與他同住李宣李典典韋去別房睡下典韋戍衛門前,值前半夜的班李典典韋值後半夜的班
吹熄燭火,文醜三人就寢夜雨敲打窗紙,室內溫暖萣sp可能是徐榮囑咐飲酒吃肉的少年小聲點,前院沒了喧鬧,亭舍裏很安靜
伴著雨聲,諸人相繼睡入夢鄉
……
也不知睡了多久,文醜忽覺有人推自己,費力地睜開眼,見卻是荀彧
“怎麽了?文若”
荀彧不知何時從床上下到了地上,立在床邊,披著衣,提著劍,輕聲對文醜說道:“你聽”
先聽到的是元氏榮的鼾聲,再接著聽到的是窗外的落雨室內悄靜,別無其它的聲響文醜莫名其妙,問道:“聽什麽?”
“適才有人衝入前院,大呼:亭西有賊”
荀彧話才說完,前院紛亂頓起隔著院牆院門屋門,又有雨聲,聽不大清楚,但能聽出這動靜是不少人從前院屋中奔出的聲響隨即,一個高昂的聲音傳來:“有寇賊夜侵亭西,陳君令:即刻出舍,馳行擊賊!”很多人聲隨之驟起,差不多得有十餘人同時大聲應諾
眾人的人聲落下後,一個低沉的人聲隱約傳來,這是徐榮的口音,估計是在分派命令
須臾,亭舍前院的門打開,前院的少年們應是在徐榮的帶領下出了舍院,腳步聲紛遝遠去
前院的院門關上沒多久,後院的院門打開
一人站在院門處對jing夜的李典典韋說道:“亭西來了夥賊寇,陳君帶人去擊賊了他臨走前。令小人轉告貴客不必擔憂亭舍裏有我等留守,必不會使賊人傷了貴客”
文醜披衣起,開房門,答道:“我等的安危。貴亭無需擔憂既然亭西來了賊,諸君請都去幫忙吧,不用留下來護衛我等”
院門的這人說道:“這是陳君的命令,小人等不敢違背貴客請安心歇息吧”退出門外,將後院的院門掩上
文醜回顧問荀彧:“什麽時辰了?”
荀彧看了看案上的漏壺。答道:“醜時二刻了”
夜深有雨,這夥侵掠蘇人亭的賊寇選的時機不錯,隻可惜徐榮謹慎jing覺,早已有備,在亭的四麵均派了暗哨查路之人,一見不對,那暗哨即立刻奔回送訊文醜心道:“隻是不知這夥賊寇有多少人?徐榮帶出去的有十來人,也不知夠不夠用?”
猛聞得舍中前院鼓聲大作
雨夜悄寂,鼓聲如雷
文醜不及防,險些被嚇了一跳。想道:“這卻是擊鼓傳jing了是了,徐榮在亭部四周應均布置的有人手,這會兒以鼓聲傳jing,既可使賊寇驚駭,又可以此召喚別處之人手趕去亭西”
他當年在沙河亭時就夜擊過賊,後從軍征戰,更是久曆沙超對這等用兵法約束部眾用鼓聲指揮作戰的辦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幾乎不用想就能猜出徐榮的布置
元氏榮李宣典韋也都被驚醒了
元氏榮與荀彧來到文醜身側典韋李宣持戟劍奔出客舍,來護衛文醜
夜sè茫茫,雨水如澆
立於門口。望夜雨,聽鼓聲
文醜恍如回到了他在沙河亭越境擊賊的那一夜,又恍如回到了不久前與黑山作戰的戰場上
受鼓聲驚動,亭部中各裏犬吠雞鳴荀彧低聲。三言兩語給元氏榮等講清了亭西來了賊寇之事文醜側耳細向西聽,鼓聲雞犬之聲雨聲卻掩蓋了亭西一切的動靜李宣點亮了蠟燭,捧到文醜近側,微弱的燭光映亮了門前的一點土地和些許落下的雨絲
李典問道:“文君,我等要不要去幫助徐榮?”
文醜笑道:“前院留守的少年怕是不會讓我等出門”瞧了眼院門,說道。“說不定此時的院門外就有弓弩正對著呢”
徐榮沒有帶全部的人去擊賊,而是留下了幾人守在亭舍裏,一則是為了保護文醜等,二來也是對文醜等的提防他雖然相信了文醜是許縣陳氏的子弟,可文醜等前半夜來借宿,後半夜就來了賊寇,未免有些巧,他卻也不能不防備一二,以防文醜等與那夥賊寇裏應外合
荀彧笑道:“君早年為沙河亭長,也曾夜擊賊寇文君,這徐榮的作為與君當年頗有相像”
本來徐榮敬重士子結交少年就與文醜當年有幾分相像,今夜出舍擊賊,他從容不迫,安排妥當,比之文醜為沙河亭長時更又多了一分相似
文醜細聽亭舍外的動靜,笑道:“我當年可沒他這麽從容”文醜那次夜擊賊是頭次出戰,雖也還算鎮定,但卻不及徐榮今夜的從容不迫當然,這不是說文醜不如徐榮,徐榮前為博廣亭長,轉任蘇人亭長,任亭長久矣,擊賊的事情這肯定不是第一回,隻能說他很有經驗了
文醜見典韋和李宣沒有穿外衣,都是隻穿了件犢鼻褲,顯是匆忙起來,不及穿衣,就趕著來護衛他的,對他倆說道:“夜深雨寒,你倆回屋去穿上衣服”
典韋不肯李宣回屋穿好衣,拿了典韋的衣服過來典韋便在門前將衣服穿上
十裏一亭蘇人亭部南北不到十裏,東西十裏餘,亭舍在亭部的正中從亭舍奔去亭西用不了多久,但不知來的賊寇有多少,又是深夜雨中,難以辨物,文醜猜度,不管勝負,徐榮或許得等到天亮才能回來了,即使來的賊寇不多,想來他也得一兩個時辰
卻沒等很長時間,鼓聲才停下來不一會兒,就聽到嘩嘩的雨聲裏,舍外人聲由遠至近前院院門打開,徐榮帶著出去擊賊的諸少年回來了少年們興高采烈,大聲說笑
李宣說道:“獲勝了?”
文醜問荀彧:“現在什麽時辰了?”
“將近寅時”
徐榮等出去時是醜時二刻。將近寅時回來,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擊賊取勝李宣狐疑他的迅捷,猜測說道:“莫非是賊寇不多?”
文醜“噓”了聲,叫他別說話。傾耳聽前院少年的大聲談笑,議論戰果
聽得多時,了然了徐榮擊賊的經過
並不是賊寇不多,侵部的賊寇不是流民,是從鄰近山裏下來的一夥盜賊。有三十餘人,人數不少徐榮帶出去了十來個少年,從亭部各處來援的共亦有十來人二十來人對三十餘人,他卻是以少擊眾,而他能在不利局麵下迅獲勝是因為他率先進擊格鬥,擒賊先擒王,以矛洞穿了賊之胸賊斃命當超餘下的諸賊沒了領,四散紛逃,被諸少年盡數格殺
文醜說道:“以矛洞穿賊胸?此吳侯之高午也”
“吳侯”,文醜說的是吳漢吳漢擊公孫述。圍成都,公孫述將數萬人出城大戰,吳漢令護軍高午等率數萬銳卒迎擊之,高午奔陣刺公孫述,洞穿其胸,公孫述落馬,吳漢因而大勝
徐榮與高午同名,今夜殺賊也是洞穿賊之胸,卻讓文醜想起了高午
荀彧讚道:“此人有勇有謀”
埋伏暗哨路崗,以鼓聲示jing傳訊。一處遇賊,全亭奔救,先搏殺賊,這是謀;親自上陣。親手格殺賊,這是勇
元氏榮調笑似的道:“卻不枉了此人的個頭體魄”
徐榮長八尺餘,體魄雄偉,以他這身量體魄,親手格殺一個賊尋陳耳
前院的少年入了堂中,說笑聲變得小了後院的院門打開。徐榮進來,見文醜等人立在屋門口,忙上前行禮,說道:“亭西遭了賊寇,打擾貴客安眠了”
李宣眼尖,看出徐榮這會兒的衣服與初見他時穿得不是同一件,應該是上件衣服在擊賊時被淋濕沾了血汙,他不願失禮,因此換過衣服才來見文醜等人
文醜笑道:“聞君夜雨下擊賊,以寡擊眾,不足一個時辰即凱旋,疆場名將也不過如此了吧!”
“午鄉野粗俗,怎敢與疆場名將相類?賊寇已被我等盡誅,君請安枕睡眠吧”一如上次,這次徐榮仍是寥寥數語,即告辭回了前院
賊既已平,明早還得趕路,文醜等也各回房休息
一夜無話,眾人次ri雞鳴便起
徐榮已經備下了早飯,奉來請諸人吃用飯畢,文醜再令李宣取錢給徐榮,徐榮堅辭不受
問得文醜等這就要啟程,徐榮令少年牽他們的乘馬出廄,裝好鞍轡,親送他們出了亭舍在亭舍的外牆上,文醜看見掛了一排血肉模糊的級,知這定就是昨夜被殺之賊寇了,指著問道:“陳君何不將這些級送去縣寺?也能得些賞賜”
徐榮答道:“先掛上幾天,震震遠近的賊寇,之後再送去縣寺不晚”
文醜頷,下階到道上,笑道:“承蒙陳君款待,非常感謝,我等告辭了”
“鄙亭難遇貴客,昨夜本就招待不周,又夜半遇賊,擾了貴客清夢,午深為之疚貴客這應是要渡河北上吧?不遠有一橫橋,可至對岸,午忝為地主,請為貴客帶路”秋雨未停,徐榮隨便披了個蓑衣,步行在前領路,行出數裏,把文醜等領到橋畔,辭別歸舍
他昨夜殷勤招待,今早又冒雨相送,文醜本以為他在送別時會說些什麽話,有些什麽請求,卻見他一言無所請,心中想道:“此人有俠氣啊”目注他在秋雨裏離去的身影,記下了他的名字
從蘇人亭外的橫橋渡河,行十來裏,再渡一河,——此河亦趙境內四水之一,複行數裏,便是欒城縣最
常山國五縣,大致劃分的話,可以分成三塊
一塊是元氏與石邑,此兩縣在境最東南,彼此間沒有山河之阻,相距不遠,隻有二三十裏一塊是九門與真定,此兩縣在境最東北,彼此間也沒有山河之阻,亦相距不遠,也是隻有二三十裏餘下一塊就是欒城欒城在石邑與九門兩縣間,距南邊的石邑百十裏,距北邊的九門五六十裏。趙境四水皆在這一塊裏,三條河水在欒城與石邑間,一條河水在欒城與九門間
如打個比方,可以把常山國這五個縣比作一個扁擔
元氏與石邑九門與真定這兩塊在扁擔的兩頭。欒城縣差不多是在扁擔的中間
五縣之中,文醜最重視的就是欒城
如再打個比方,把常山國比作一個人,那麽欒城縣就是腰
萬一發生戰亂,欒城失守。那就等同是把一個人攔腰截斷了腰一旦被截斷,作為首領的元氏石邑就法與作為腿腳的九門真定呼應,在整個戰略全局上勢必就要陷入被動
如前文所述,文醜此次行縣有三個目的:主要目的是為守境做準備,次要目的是選擇一個主動進攻的目標,另外附帶了一個目的,即尋找賢才選拔擢用
守境不說,尋賢也不說,他打算選擇的進攻目標初步就定在了欒城縣境內,——這也是田元皓荀彧的意見
前番擊左須是因緣巧合。是左須先遣人來行刺他,他才借機用計伏擊的,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次主動的進攻
將要在欒城縣內發起的這次進攻才是他就職以來的第一次主動進攻,他對此非常重視
因而,雖然縣城在望了,他也很想早見到那位揚州茂材欒城令李芬,卻依然是過縣不入,冒著雨行察了一遍縣外的諸鄉亭,又去西邊的山丘地帶察看了一番。直到把縣外的地貌人情盡數看罷,做到了大致了解,到了傍晚,才與元氏榮等來到縣裏
入到縣中。元氏榮當前領路,帶著諸人徑去縣寺
他與李芬是老熟人了,這兩年裏多次造訪李芬,守衛在縣寺門外的戟士吏卒均認得他,請他與文醜等到門塾裏稍候,分出一人去縣寺內通報
秋雨下了一夜一天。不見轉小
因有雨故,天氣陰霾,今之暮色比平日深
文醜負手立在塾門口,觀望縣中街道
秋雨淅淅,又是暮重時分,街上行人稀少文醜指著從縣寺門前走過的幾個人,問守門的吏卒:“他們是?”
這走過去的幾人與尋常百姓不同,排著縱隊,步伐整齊,均帶刀劍,像是巡邏的
吏卒答道:“我縣西邊多丘多山山中賊眾,時持擾縣境,為防他們混入城裏,縣君特選了數十名精明勇敢的吏卒,編為數隊,日夜巡查縣中”
“原來如此!”文醜頓了下,說道,“貴縣西邊確然多山,我等在來的路上嚐遠望縣西,隻見層巒疊嶂,綿延盡我聽說這些山裏最大的是西山?”
“不錯,西山向西綿亙數百裏,直接太行侵擾我境的賊寇大多藏身此山中”
西山西接太行,東邊一直延伸到欒城縣西二三十裏的地方元氏石邑西邊也有山,但要與欒城縣西邊一比卻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至少元氏石邑兩縣不會出城二三十裏便是山區
文醜頷首,心道:“入冬前是一定要在欒城縣打一仗的,隻是欒城縣西的山區遠比元氏石邑西邊的山區深幽複雜,我部義從從來沒打過山地戰,如果硬打,傷亡會不小”
他在去元氏上任時路經過西山,今天又專門去近處看了看,對西山深險的山勢很有顧忌
他扭頭看縣寺門內,想道:“元氏榮說李芬機警多智,是個人才,他在此地為令兩年了,也不知對山中的賊情山勢有幾分知曉?”
他本隻是想來見一見李芬這個“揚州茂材”,此時卻消李芬能給他一協助了
適才去縣寺內通報的吏卒轉回,在他身後,一個身長七尺餘的三旬男子撐傘步出
這男子未著官衣,穿著黑底彩繡的絲服,頭戴高冠,足登皮履,腰中寶帶,左劍右佩
他右手撐澀左手按著劍柄,大拇指露出在文醜等人眼前,指上戴了一個鑲嵌綠寶石的指環深暮雨下,指環上的綠寶石水汪汪的,熠熠生輝
文醜是個識貨的,一眼就看出來,這男子的衣裝配飾雖不顯奢華,卻皆價值不菲,心道:“此必就是李芬了”
元氏榮此前介紹說李芬家是吳郡冠族,冠族多半豪富,隻有豪富之家才能穿戴得起起這樣講究的衣配
元氏榮在文醜的身側,低聲對文醜說道:“此人即是姚暋鄙遼礪醪劍出塾迎?
縣寺大門離門塾有十數步遠,李芬一邊大步過來。一邊哈哈笑道:“公宰,你可是稀客!上次一別,至今已有三個多月了!今兒個怎麽想起來找我了?還冒著雨來?”
“正因三月餘不見,思念賢兄。飲食味夜不能寐,所以冒雨而來”
“哈哈,你這個公宰,嘴裏沒句實話,是因為想我而來的麽?怕是另有別事吧!”
李芬與元氏榮相見
元氏榮沒有帶雨具李芬傾斜了澀替他遮雨兩人攜手來到門塾前
李芬打量文醜。問元氏榮,說道:“這位君子儒雅外現,英武內蘊,氣度不凡,不知卻是誰家士族右姓的子弟?”
文醜含笑行禮,說道:“在下常山文醜,見過姚令”
“常山……,艾不知是中尉駕到,昇未能遠迎,失禮失禮”
李芬反應敏捷。馬上想到了文醜是誰,連忙收起笑容,把傘交給元氏榮,就要撩衣下拜
文醜上前一步,把他攙賺笑道:“我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指了指地麵,“地又濕濘,姚令須行禮”
李芬遵命起身,往門塾內瞧了眼。飛地掃過荀彧李宣典韋諸人,說道:“塾內狹鞋委屈了諸君”對文醜說道,“請君入縣寺”
他剛才尊稱文醜“中尉”,聽了文醜說“這次是微服行縣。不欲外人知道”,立刻就改口稱文醜為“君”
文醜心道:“‘機敏’二字,當之愧”笑道,“請”
李芬在前領路,諸人步入縣寺
今天是休沐之ri,縣寺中吏員不多高速
李芬帶著文醜元氏榮等人穿過前院。來到後宅,留下典韋李典典韋三人侍衛堂外,請文醜等到堂上坐定,笑道:“不知中尉光臨,倉促所備,好在鄙縣的歌舞女略有薄名‘雨師駕駟,風伯吹雲’,當此深暮秋雨綿綿之際,膾炙溫酒,臨清風於堂上,賞歌舞於階下,也算是一件事吧”
這會兒暮sè深重,已是晚飯的時候,聽李芬意思,是準備招待文醜吃飯,以歌舞佐餐
文醜心道:“適見他衣裝昂貴,現下方入堂中,他不問我的來意,也不問我沿途所見,不對我說軍事民情,開口便要奉酒獻歌舞,觀其舉止,全是富貴人家紈絝子弟的做派,而公宰卻讚他:‘機jing敏捷,細密多智’‘在職兩年,郡考州課總為翹楚’?”
文醜是個能夠克己的人,要換了他是李芬,在大亂方過郡縣缺糧深冬將至境內流民成群結隊的嚴峻情況下,是絕不會穿戴奢華一見上官就奉酒獻歌舞的
他倒非懷疑元氏榮對李芬的讚語,隻是有點不喜李芬的做派,撫了撫頷下的胡髭,正sè說道:“姚令美意我心領了欒城妖女之名我亦嚐聞,然以我淺見,於此時觀歌舞似乎不合時宜”
“昇愚陋,不知緣何不合時宜?請中尉示下”
“諺雲:‘廚有腐肉,國有饑民;廄有肥馬,路有餒人’黑山破,民多棄家流離,而今秋涼,雨水綿綿,愈增寒意我一路行來,見貴境的流民不少,不下雨還好,這一下雨,他們缺衣少食,將會難以度境內有饑餒之民,姚令為百裏宰,豈可歌舞升平?”
李芬笑道:“治民安境,公事也;鼓樂歌舞,娛己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ri苦多’,此中尉早年之詩也先帝時,秦嘉亦詩雲:‘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疏忽數十年,轉瞬即消逝,與其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何不秉燭歡然飲,劍觀歌舞?大丈夫居世,貴在順心意昇以為,人生在世有兩樁事”
“何兩樁事?”
“建功業,為後世傳,享食sè,不愧自己,人生之,莫過於此以昇之愚見,怎可因公事而放棄自娛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