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重生之侯門嬌女葉青梔謝言朝 作者:葉流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謝啟亭想否認,但對上妹妹的眼睛,他卻又不敢說出口。妹妹都猜到了,他卻否認,這到底是欺騙妹妹,還是自欺欺人?
謝啟亭頓了頓,繼而又道:“妍兒,你別想太多,好好養傷,其他的有我在。”手握成拳,他暗自咬牙,他不會讓她的傷白受的,來日方長,這個仇一定會報!
耳畔卻傳來謝晚妍柔柔的嗓音,“哥哥,別為我操心了。我沒事,養幾天就好了,你千萬別為了我做傻事。”
她的語氣平靜,卻又平靜地過分,好似一潭死水不起半點波瀾。
“妍兒,你……”謝啟亭心下一怔,聽著她這說話的語氣,分明是心如死灰一般。
謝晚妍接過話去,“花盆應該是個意外,不是有人要殺我,哥哥,你別也多想,橫豎我也沒受多大的傷,就算了吧。”語罷,為了表明自己真的沒事,嘴角還硬生生地扯出了一抹笑容。
她越是這樣,謝啟亭心裏越是不好受,心脈好似被阻塞了一般,血脈不通,心梗的難受。
是不是意外,他們各自都心知肚明,他卻不能向妹妹坦白,而妹妹卻反過來寬慰他。這一刻,謝啟亭覺得自己是個混蛋,他根本就不配做人哥哥。
他不配做哥哥,父親就更不配的。
“哥哥,別胡思亂想了,你看你額頭上都起了好幾層褶子了。”謝晚妍見哥哥臉色不好,便搜腸刮肚找了些調笑話來,“我聽人說皺眉的人老的快,哥哥,母親前幾日還張羅著給你議親,你可不能變老變醜了,不然人家姑娘可看不上你。”
原是調笑話,可謝啟亭卻笑不出來,滿心裏都是愧疚和糾結,努力地讓自己嘴角往上翹。
不用照鏡子,他也知道此刻露出來的笑容卻比哭還難看,索性佯裝喝茶,低下頭去,沒讓謝晚妍看見。
他抿了口茶,實際上就是嘴唇碰了碰茶水,根本就沒喝,然後就把茶杯放下了。抿茶的時間,他迅速地定了定心神,然後再抬眼看向妹妹,“妍兒,時辰不早了,你快睡吧。”
謝晚妍乖巧地點了點頭,“哥哥也回去睡吧。”
謝啟亭卻搖頭說道:“我在這兒陪著你。”說時,他指了指不遠處的軟榻,“我在那兒睡就行了。”
語罷,便走到軟榻處躺下,他人都躺下了,謝晚妍也不好再勸,便也閉上了眼睛,不多時便進入了夢鄉。
而躺在軟榻上的謝啟亭卻久久不能眠,內心在反複進行著天人交戰……
翌日,忠安伯夫人過來就見著謝啟亭眼角下盡是烏青,整個人憔悴了不少。“啟亭,你這是怎麽了?一夜沒睡嗎?”
謝啟亭摸了摸自己的眼角,答道:“沒事。”
這個樣子哪裏像沒事,見女兒還在睡著,忠安伯夫人先把兒子拉出了房間,然後溫聲勸道:“是擔心妍兒,所以沒睡好吧。你快回去再睡一會兒,妍兒這邊有我呢。”
女兒已經躺在病床上了,她不想看見兒子也跟著倒下。
謝啟亭想了想,然後方才點頭應下,“妍兒昨夜也睡得晚,估計還要再睡一會兒,母親您也先回房再休息會兒吧。”
“沒事,我在這兒守著她,等她醒了,我還要給她換藥呢。”忠安伯夫人本就少眠,如今又擔心女兒,哪裏還睡得著。
“那我去收拾一下,一會兒再過來。”謝啟亭想著不能讓妹妹看出他臉色不好,不然她又要擔心了。
……
密室中
“你讓我殺了我的女兒?”忠安伯當即拍桌而起,虎目圓瞪,滿臉怒容。
坐在對麵的灰衣老者淡聲說道:“伯爺要是不願自己動手,我們也可以代勞。”
忠安伯怒道:“妍兒是我女兒,我的親生女兒。”
這是誰動手的問題嗎!
“先前你們不經過我的同意,就對我女兒下手,我已經足夠容忍了。”忠安伯冷著臉道,“你們別太過分!”
灰衣老者神色依然淡淡,“伯爺應當清楚,這件事不能出任何差錯,尤其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謝晚妍並不是個穩重的人,她又和定南郡王妃走得近,定南郡王夫婦是什麽人,伯爺應該很清楚。”
旁人的性命,忠安伯是不在乎,但謝晚妍畢竟是自小承歡膝下的女兒,他解釋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安排好了,立刻把妍兒送出京城,她不會再和定南郡王妃有接觸。”
然而,灰衣老者依然不見鬆動,“晚了。如果伯爺從一開始就把謝晚妍送出京城,那麽就沒今日之事了。我老實告訴伯爺吧,娘娘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她很不高興,死令是娘娘親自下的。”
一聽這話,忠安伯臉色突變。
灰衣老者言下之意,便是此事已經鬧大,再無轉圜的餘地。
“伯爺忍氣吞聲多年,不就是為了日後能平步青雲嗎?何必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忠安伯咬牙切齒地道:“娘娘很不高興,所以我女兒就必須死,到頭來我還是要忍氣吞聲,那這一切又有什麽意義。”
“伯爺這是在鑽牛角尖。”灰衣老者搖了搖頭,“如今大業未成,娘娘才會格外關注,日後天下既定,娘娘自然退居後宮。況且,娘娘這麽做,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定南郡王已經有所察覺,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前功盡棄。伯爺,你可要掂量清楚。”
忠安伯聽罷,卻垂著眼眸遲遲不肯言語。既不反對,也不答應。
灰衣老者繼而又道:“伯爺,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要成大業必然會有所犧牲。為了大業,還望伯爺早下決斷。”
忠安伯緊緊地攥著手中的茶杯,嘴唇抿得緊緊的,細看時還有些顫抖。
雖然他遲遲沒開口,但灰衣老者已經知道他的選擇了。
沒有反對,便是默認了。
“伯爺大義,我以茶代酒,敬伯爺。”茶杯高舉,然後一飲而盡。
傍晚時分,天邊依舊是火燒雲,染得窗戶紙都透著橙紅色的光。一人逆光走了進來,正是忠安伯。
謝啟亭頓了頓,繼而又道:“妍兒,你別想太多,好好養傷,其他的有我在。”手握成拳,他暗自咬牙,他不會讓她的傷白受的,來日方長,這個仇一定會報!
耳畔卻傳來謝晚妍柔柔的嗓音,“哥哥,別為我操心了。我沒事,養幾天就好了,你千萬別為了我做傻事。”
她的語氣平靜,卻又平靜地過分,好似一潭死水不起半點波瀾。
“妍兒,你……”謝啟亭心下一怔,聽著她這說話的語氣,分明是心如死灰一般。
謝晚妍接過話去,“花盆應該是個意外,不是有人要殺我,哥哥,你別也多想,橫豎我也沒受多大的傷,就算了吧。”語罷,為了表明自己真的沒事,嘴角還硬生生地扯出了一抹笑容。
她越是這樣,謝啟亭心裏越是不好受,心脈好似被阻塞了一般,血脈不通,心梗的難受。
是不是意外,他們各自都心知肚明,他卻不能向妹妹坦白,而妹妹卻反過來寬慰他。這一刻,謝啟亭覺得自己是個混蛋,他根本就不配做人哥哥。
他不配做哥哥,父親就更不配的。
“哥哥,別胡思亂想了,你看你額頭上都起了好幾層褶子了。”謝晚妍見哥哥臉色不好,便搜腸刮肚找了些調笑話來,“我聽人說皺眉的人老的快,哥哥,母親前幾日還張羅著給你議親,你可不能變老變醜了,不然人家姑娘可看不上你。”
原是調笑話,可謝啟亭卻笑不出來,滿心裏都是愧疚和糾結,努力地讓自己嘴角往上翹。
不用照鏡子,他也知道此刻露出來的笑容卻比哭還難看,索性佯裝喝茶,低下頭去,沒讓謝晚妍看見。
他抿了口茶,實際上就是嘴唇碰了碰茶水,根本就沒喝,然後就把茶杯放下了。抿茶的時間,他迅速地定了定心神,然後再抬眼看向妹妹,“妍兒,時辰不早了,你快睡吧。”
謝晚妍乖巧地點了點頭,“哥哥也回去睡吧。”
謝啟亭卻搖頭說道:“我在這兒陪著你。”說時,他指了指不遠處的軟榻,“我在那兒睡就行了。”
語罷,便走到軟榻處躺下,他人都躺下了,謝晚妍也不好再勸,便也閉上了眼睛,不多時便進入了夢鄉。
而躺在軟榻上的謝啟亭卻久久不能眠,內心在反複進行著天人交戰……
翌日,忠安伯夫人過來就見著謝啟亭眼角下盡是烏青,整個人憔悴了不少。“啟亭,你這是怎麽了?一夜沒睡嗎?”
謝啟亭摸了摸自己的眼角,答道:“沒事。”
這個樣子哪裏像沒事,見女兒還在睡著,忠安伯夫人先把兒子拉出了房間,然後溫聲勸道:“是擔心妍兒,所以沒睡好吧。你快回去再睡一會兒,妍兒這邊有我呢。”
女兒已經躺在病床上了,她不想看見兒子也跟著倒下。
謝啟亭想了想,然後方才點頭應下,“妍兒昨夜也睡得晚,估計還要再睡一會兒,母親您也先回房再休息會兒吧。”
“沒事,我在這兒守著她,等她醒了,我還要給她換藥呢。”忠安伯夫人本就少眠,如今又擔心女兒,哪裏還睡得著。
“那我去收拾一下,一會兒再過來。”謝啟亭想著不能讓妹妹看出他臉色不好,不然她又要擔心了。
……
密室中
“你讓我殺了我的女兒?”忠安伯當即拍桌而起,虎目圓瞪,滿臉怒容。
坐在對麵的灰衣老者淡聲說道:“伯爺要是不願自己動手,我們也可以代勞。”
忠安伯怒道:“妍兒是我女兒,我的親生女兒。”
這是誰動手的問題嗎!
“先前你們不經過我的同意,就對我女兒下手,我已經足夠容忍了。”忠安伯冷著臉道,“你們別太過分!”
灰衣老者神色依然淡淡,“伯爺應當清楚,這件事不能出任何差錯,尤其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謝晚妍並不是個穩重的人,她又和定南郡王妃走得近,定南郡王夫婦是什麽人,伯爺應該很清楚。”
旁人的性命,忠安伯是不在乎,但謝晚妍畢竟是自小承歡膝下的女兒,他解釋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安排好了,立刻把妍兒送出京城,她不會再和定南郡王妃有接觸。”
然而,灰衣老者依然不見鬆動,“晚了。如果伯爺從一開始就把謝晚妍送出京城,那麽就沒今日之事了。我老實告訴伯爺吧,娘娘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她很不高興,死令是娘娘親自下的。”
一聽這話,忠安伯臉色突變。
灰衣老者言下之意,便是此事已經鬧大,再無轉圜的餘地。
“伯爺忍氣吞聲多年,不就是為了日後能平步青雲嗎?何必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忠安伯咬牙切齒地道:“娘娘很不高興,所以我女兒就必須死,到頭來我還是要忍氣吞聲,那這一切又有什麽意義。”
“伯爺這是在鑽牛角尖。”灰衣老者搖了搖頭,“如今大業未成,娘娘才會格外關注,日後天下既定,娘娘自然退居後宮。況且,娘娘這麽做,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定南郡王已經有所察覺,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前功盡棄。伯爺,你可要掂量清楚。”
忠安伯聽罷,卻垂著眼眸遲遲不肯言語。既不反對,也不答應。
灰衣老者繼而又道:“伯爺,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要成大業必然會有所犧牲。為了大業,還望伯爺早下決斷。”
忠安伯緊緊地攥著手中的茶杯,嘴唇抿得緊緊的,細看時還有些顫抖。
雖然他遲遲沒開口,但灰衣老者已經知道他的選擇了。
沒有反對,便是默認了。
“伯爺大義,我以茶代酒,敬伯爺。”茶杯高舉,然後一飲而盡。
傍晚時分,天邊依舊是火燒雲,染得窗戶紙都透著橙紅色的光。一人逆光走了進來,正是忠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