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夢中證道
係統之墓中走出的天尊 作者:令曦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來係統就是不一樣啊。
本來他還以為《德經》不過也就是類似於小說中那些係統獎勵的一種普通秘籍罷了。
卻未想到是那麽神妙的存在。
搖搖頭。
有《德經》例子在前。
西桐對係統所獎勵的那些神通秘籍便更加好奇起來了。
‘係統,使用功法《夢中證道》’
念想間。
一道靈光突然融入西桐的意識中。
不同於德經,係統對夢中證道的簡介比較詳細一些。
《夢中證道》
洪荒大世界接引聖人的伴生功法。
對西桐這個看過不下數10本洪荒小說的人來說。
這些詞兒不算陌生。
不過。
係統獎勵的這個夢中證道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
與其說是功法。
還不如說是一個天賦神通。
夢中證道,夢中化神。
神構夢境。
亦遊曆於諸般大夢之間。
一夢一世界。
一念一菩提。
修行至深處。
更可煉假成真。
化無窮夢境為諸天萬界,一念一行皆若天意。
故此。
《夢中證道》又被稱為是直通混元的至高法門。
當然。
什麽混元天意之類的跟現在的西桐也沒多大關係。
差距太遙遠了。
於眼下的西桐而言。
《夢中證道》對他的直接作用比較重要些。
夢中證道。
能在夢中證道。
修的就是一個心靈。
與有實體的《德經》不同。
係統這次獎勵的《夢中證道》法門隻供他一人使用。
用過之後他人便無法再用了。
不像德經還可以放到藏經閣去授予人。
當然。
他人就算是修煉了德經也不可能達到跟西桐一樣的效果。
畢竟他們沒有係統這個外掛。
不可能一瞬間悟透德經第一卷所有的境界。
也不可能如西桐一般見過那麽多係統的資料庫。
見識迥異,所修“德行”自然也不盡相同。
相對於自適應流的德經。
《夢中證道》更像是這個世界的修行功法。
觀想大夢。
創造大夢。
入夢一場。
一夢一生。
夢境雖為夢幻,可經曆卻是實打實的。
而且。
夢中證道之法所創造的夢境世界就跟真的一樣。
不像一般人做夢,
前一秒還在這個山頭。
下一秒便毫無邏輯地跑到其他場景裏去了。
夢中證道前期。
除了夢中所聞所見不一定真實以外,和現實世界也沒什麽區別。
不過夢中證道前期主要是以增強心靈之力為主,
夢醒之後。
以一世夢幻為食。
食夢而蘊靈。
所以其中的法則信息放到現實裏能不能用其實不是很重要。
能用自是驚喜。
就算跟現實不同。
他山之石可攻玉。
對修行者來說理論上還是大有裨益的。
“觀我……觀心……觀自在……”
意識冥冥中。
西桐頓時進入了一種比觀想德經太極圖時更為玄妙的狀態。
夢中證道的修行觀念雖然和這個世界很相近。
但大體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例如夢中證道觀想法便並非如這個世界其他觀想法那般觀想物形。
而是“觀真我”
真我,又分為:自我,本我,他我。
自我,即為自我意識,我自己意識到得我。
本我,即為最原始的我。
這個最原始的“我”不一定是無主的,也有可能是他人的“我”。
這裏就涉及到了三我之中的最後一個概念,他我。
他我,顧名思義,其他的我。
夢中證道所在的世界觀認為。
心靈如光,無時不刻影響著世界,同時也受著世界的影響。
而自我心靈和世界互相影響之間又有可能產生其他擁有自我意識的靈。
也就是他人之靈。
在這樣的情況下。
影響者為被影響者之本我,就如照鏡子一般,是其心靈誕生的起源。
而被影響者則是影響者的他我。
即為自我心靈留在其他地方的“我”。
最後。
自我,本我,他我三者合一才是真我。
三者互相影響。
又名真靈。
在夢中證道所處的那個世界。
往往有大能會用自己的靈光在諸天萬界中創造無數個他我。
他我成熟之後。
便利用“本我”這根魚線如“釣魚”般將他我融入自己的心靈中。
夢中證道觀想法就是基於“三我”原理所創造的。
常人肯定不是接引聖人這種天生就能操縱夢境的先天生靈。
隻能先用意識觀想真我。
靈神合一。
神妙自生。
因為係統,
夢中證道的一切玄妙西桐都無師自通。
所以很快便靈神合一,跨入了夢中證道的第一重境界。
靈夢。
混沌無序的世界裏。
他好像又回到了係統之墓中。
不同的在於。
西桐能夠清晰的感知到外界的存在。
甚至能夠在這種狀態中操縱自己的肉身。
“真是不可思議……”
外界,
西桐揮揮手。
道道天地法則隨之變動,淡淡靈光綻放腦後,襯其好似天臨之仙。
這種感覺他熟啊……
哦不。
準確的說。
原身熟啊!
身行如天行。
一舉一動與天地運轉的規律結合在一起。
這時候身體不再是身體,而是天地本身。
這不就是原身突破金丹大成之後天人合一的感覺嗎?
怎麽他現在也進入了這樣的狀態?
難道說……
這是因為《以夢證道》入門而造成的?
摸了摸下巴。
這的確有可能。
也許《夢中證道》的入夢一境被這個世界的世界規則認為是一種類似於忘我的精神狀態。
想想入夢之後他的確是忘卻了外在的肉身。
但又不是真的忘了。
而是保持著一種玄之又玄的聯係。
在這樣的狀態下。
靈魂似死非死,似生非生。
身體便很自然地融入了天地規則之中。
就像這個世界金丹大成的忘我境界一樣。
也不知道他此刻的狀態跟這個世界金丹大成的具體區別在哪兒。
靈神合一,心靈化夢之法在這個世界還是開天辟地第一遭。
再加上他又不是真的忘我。
現在的情況也隻能說個類似。
具體的區別。
可能得等消化了夢中證道之後出關再說了。
想罷。
西桐便平複心緒,繼續回到夢中證道的修煉之中。
真靈與意識的碰撞好像在他的潛意識裏創造了一個神秘的通道。
不知是他感知特殊還是夢中證道本就如此。
他好像能夠感覺到“另一邊”一個個“世界”的“跳動”。
不同身份種族的身影伴隨著幕幕場景無止交織閃現在他的意識中。
甚至。
他隱約間,還能連通到那些身影意識的所想所念。
隨著這些極為複雜無序的場景長久在他腦海裏徘徊。
西桐逐漸分不清夢境與現實的區別。
可他又能感受到自己外在的軀體。
這種幻想與真實的糾結令他似乎站在了低維度與高維的分界線上。
讓他感到焦躁,坐立不安。
本來他還以為《德經》不過也就是類似於小說中那些係統獎勵的一種普通秘籍罷了。
卻未想到是那麽神妙的存在。
搖搖頭。
有《德經》例子在前。
西桐對係統所獎勵的那些神通秘籍便更加好奇起來了。
‘係統,使用功法《夢中證道》’
念想間。
一道靈光突然融入西桐的意識中。
不同於德經,係統對夢中證道的簡介比較詳細一些。
《夢中證道》
洪荒大世界接引聖人的伴生功法。
對西桐這個看過不下數10本洪荒小說的人來說。
這些詞兒不算陌生。
不過。
係統獎勵的這個夢中證道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
與其說是功法。
還不如說是一個天賦神通。
夢中證道,夢中化神。
神構夢境。
亦遊曆於諸般大夢之間。
一夢一世界。
一念一菩提。
修行至深處。
更可煉假成真。
化無窮夢境為諸天萬界,一念一行皆若天意。
故此。
《夢中證道》又被稱為是直通混元的至高法門。
當然。
什麽混元天意之類的跟現在的西桐也沒多大關係。
差距太遙遠了。
於眼下的西桐而言。
《夢中證道》對他的直接作用比較重要些。
夢中證道。
能在夢中證道。
修的就是一個心靈。
與有實體的《德經》不同。
係統這次獎勵的《夢中證道》法門隻供他一人使用。
用過之後他人便無法再用了。
不像德經還可以放到藏經閣去授予人。
當然。
他人就算是修煉了德經也不可能達到跟西桐一樣的效果。
畢竟他們沒有係統這個外掛。
不可能一瞬間悟透德經第一卷所有的境界。
也不可能如西桐一般見過那麽多係統的資料庫。
見識迥異,所修“德行”自然也不盡相同。
相對於自適應流的德經。
《夢中證道》更像是這個世界的修行功法。
觀想大夢。
創造大夢。
入夢一場。
一夢一生。
夢境雖為夢幻,可經曆卻是實打實的。
而且。
夢中證道之法所創造的夢境世界就跟真的一樣。
不像一般人做夢,
前一秒還在這個山頭。
下一秒便毫無邏輯地跑到其他場景裏去了。
夢中證道前期。
除了夢中所聞所見不一定真實以外,和現實世界也沒什麽區別。
不過夢中證道前期主要是以增強心靈之力為主,
夢醒之後。
以一世夢幻為食。
食夢而蘊靈。
所以其中的法則信息放到現實裏能不能用其實不是很重要。
能用自是驚喜。
就算跟現實不同。
他山之石可攻玉。
對修行者來說理論上還是大有裨益的。
“觀我……觀心……觀自在……”
意識冥冥中。
西桐頓時進入了一種比觀想德經太極圖時更為玄妙的狀態。
夢中證道的修行觀念雖然和這個世界很相近。
但大體上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例如夢中證道觀想法便並非如這個世界其他觀想法那般觀想物形。
而是“觀真我”
真我,又分為:自我,本我,他我。
自我,即為自我意識,我自己意識到得我。
本我,即為最原始的我。
這個最原始的“我”不一定是無主的,也有可能是他人的“我”。
這裏就涉及到了三我之中的最後一個概念,他我。
他我,顧名思義,其他的我。
夢中證道所在的世界觀認為。
心靈如光,無時不刻影響著世界,同時也受著世界的影響。
而自我心靈和世界互相影響之間又有可能產生其他擁有自我意識的靈。
也就是他人之靈。
在這樣的情況下。
影響者為被影響者之本我,就如照鏡子一般,是其心靈誕生的起源。
而被影響者則是影響者的他我。
即為自我心靈留在其他地方的“我”。
最後。
自我,本我,他我三者合一才是真我。
三者互相影響。
又名真靈。
在夢中證道所處的那個世界。
往往有大能會用自己的靈光在諸天萬界中創造無數個他我。
他我成熟之後。
便利用“本我”這根魚線如“釣魚”般將他我融入自己的心靈中。
夢中證道觀想法就是基於“三我”原理所創造的。
常人肯定不是接引聖人這種天生就能操縱夢境的先天生靈。
隻能先用意識觀想真我。
靈神合一。
神妙自生。
因為係統,
夢中證道的一切玄妙西桐都無師自通。
所以很快便靈神合一,跨入了夢中證道的第一重境界。
靈夢。
混沌無序的世界裏。
他好像又回到了係統之墓中。
不同的在於。
西桐能夠清晰的感知到外界的存在。
甚至能夠在這種狀態中操縱自己的肉身。
“真是不可思議……”
外界,
西桐揮揮手。
道道天地法則隨之變動,淡淡靈光綻放腦後,襯其好似天臨之仙。
這種感覺他熟啊……
哦不。
準確的說。
原身熟啊!
身行如天行。
一舉一動與天地運轉的規律結合在一起。
這時候身體不再是身體,而是天地本身。
這不就是原身突破金丹大成之後天人合一的感覺嗎?
怎麽他現在也進入了這樣的狀態?
難道說……
這是因為《以夢證道》入門而造成的?
摸了摸下巴。
這的確有可能。
也許《夢中證道》的入夢一境被這個世界的世界規則認為是一種類似於忘我的精神狀態。
想想入夢之後他的確是忘卻了外在的肉身。
但又不是真的忘了。
而是保持著一種玄之又玄的聯係。
在這樣的狀態下。
靈魂似死非死,似生非生。
身體便很自然地融入了天地規則之中。
就像這個世界金丹大成的忘我境界一樣。
也不知道他此刻的狀態跟這個世界金丹大成的具體區別在哪兒。
靈神合一,心靈化夢之法在這個世界還是開天辟地第一遭。
再加上他又不是真的忘我。
現在的情況也隻能說個類似。
具體的區別。
可能得等消化了夢中證道之後出關再說了。
想罷。
西桐便平複心緒,繼續回到夢中證道的修煉之中。
真靈與意識的碰撞好像在他的潛意識裏創造了一個神秘的通道。
不知是他感知特殊還是夢中證道本就如此。
他好像能夠感覺到“另一邊”一個個“世界”的“跳動”。
不同身份種族的身影伴隨著幕幕場景無止交織閃現在他的意識中。
甚至。
他隱約間,還能連通到那些身影意識的所想所念。
隨著這些極為複雜無序的場景長久在他腦海裏徘徊。
西桐逐漸分不清夢境與現實的區別。
可他又能感受到自己外在的軀體。
這種幻想與真實的糾結令他似乎站在了低維度與高維的分界線上。
讓他感到焦躁,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