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琛深感,該來的還是來了,皇帝雖然一直沒說,但是他心裏肯定憋著一口氣。


    “回陛下,百越,還不是時候。”趙琛實話實說。


    李斯在旁邊微笑。


    “不是時候,他們都打到朕的臉上來了。”秦始皇怒道。


    “陛下,息怒,現在草原剛結束,百越又是新敗,再折騰下去,我怕國家折騰不起啊。”趙琛苦口婆心道。


    “陛下,臣,覺得武安君,說得沒錯,百越現在不是時候。”


    趙琛驚訝的看了下李斯,他沒想到,李斯居然會站在他這邊。


    秦始皇也皺眉了,這是個稀罕事,李斯跟趙琛兩個頭一回一個鼻孔出氣了。


    “陛下,微臣雖和武安君政見上有些分歧,但是我們都是站在國家利益角度上,這一次再打百越,確實是百害而無一利。”李斯進諫道。


    秦始皇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好像是沒那麽簡單,停下來,又開戰,一點緩衝都沒有,過度了。


    “趙琛,來和朕下一盤棋,很久沒和你這個象棋祖師爺下一下了。”


    不知為什麽,秦始皇不說百越的話題了,開始邀請他下棋了。


    “臣,也很久沒和陛下下棋了。”趙琛笑道。


    “趙高,把棋盤拿來。”


    趙高將棋盤擺了過來。


    兩人開始了對弈,跟領導下棋,是門藝術,除非遇到的是王翦這樣的領導,他不會跟你計較。


    但是,趙琛這次卻沒想過讓皇帝。


    一局接近尾聲。


    “陛下,將軍了。”趙琛說道。


    兩個兵,將軍了。


    第二把,又是兩個兵。


    第三把,依舊是。


    “不玩了,每次都輸,還都是兩個兵,趙琛你想說什麽就說吧。”秦始皇不耐煩了。


    還好,秦始皇對他有足夠的容忍度。


    “陛下,臣想說的是,這天下就像一盤棋,這兵,就好比天下的底層,士兵,沒有他們,我們統治這片天地也沒有意義,臣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不必如此說,朕剛剛也在想,朕是不是有些急了。”秦始皇反思了。


    “陛下,這打仗,開疆,不能急啊。”趙琛說道。


    “陛下,百越要伐,但是天下卻要休養生息了。”李斯也勸道。


    李斯這個人,複雜,可以說他很自私,但是不能說他完全的自私,他很多地方都是站在帝國的角度去考慮的。


    “朕知道,但是現在朕要你們給個時間,什麽時候能打?”秦始皇眼神突然變得銳利了。


    李斯看向趙琛,這活,主要是他的。


    趙琛也看向李斯,兩人對眼兒了。


    趙琛明白李斯的意思,李斯也知道趙琛的意思,他是管內政的丞相,國內什麽情況他最清楚。


    “陛下,現在國內的情況,至少要三年,但是武安君有沒有什麽手段,臣就不知道了。”李斯還給趙琛挖了個坑。


    “三年?三年有點久了。”秦始皇嫌三年太長了。


    “趙琛,你呢?”


    趙琛頭皮發麻,他說道:“陛下,臣也覺得要三年,能支撐起百越的戰爭,三年最為穩妥。”


    “不是說了嗎?三年太長了。”


    “那,那兩年?”趙琛擠著話說出來。


    “兩年?哼,告訴你們,朕隻給一年時間,一年後,趙琛你為主帥,南下伐越。”皇帝直接堵住了他們的嘴。


    趙琛心裏也鬱悶啊,一年,一年時間真的短,但是他看到皇帝頭上又多了一些明顯的白發,他明白了,皇帝這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皇帝在追求長生,但是他又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嘴上也不好說,自己老了,皇帝不想承認自己變老。


    “趙琛,草原,朕可以全權讓你去安排,朕不插手,隻要能讓中原興盛,你做什麽都可以,朝中之人你盡可用之。”


    秦始皇知道如果要伐百越,趙琛肯定會用草原的力量,所以讓他自己去弄。


    李斯可就驚訝了,這跟封了個單於在北方沒什麽區別,而且這個單於還可以隨時用中原的力量,這龐大的權力,讓他都有些羨慕。


    “陛下,臣領命。”趙琛沒法不答應了,皇帝話都說到這份上了。


    再不答應,那就真是武安君的通用結局了。


    “朕再給你一個承諾,成功平定百越,回來後,即刻封侯,不是關內侯,是徹侯。”皇帝又給他拋了一個誘惑。


    但是封侯,在趙琛看來,作用不大了。


    “臣,定不辱命。”沒作用,也得謝恩啊。


    “好,這樣的氣象,才像朕的臣子。”


    “陛下,臣,還有一事相求。”趙琛說道。


    李斯看了一眼趙琛,他還有什麽事。


    “陛下,臣,這是為天下讀書人所求,臣知道,臣當初開了科舉,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讀書了,但是沒有考上的人,有很多卻是沒了用武之地,空有了一身才華,臣,建議,沒有考上的,可以在鄉村這樣基層上進行複試,通過的,可以做基層秦吏。”


    趙琛拜求道。


    “此法。”皇帝有些猶豫。


    “陛下,不可啊,這些人都是沒什麽經驗的人,萬一底層出了岔子。”


    李斯感受到了一絲危機,雖然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官,但是他感覺趙琛的安排始終不好。


    “趙琛啊,丞相說的,也不無道理。”秦始皇說道。


    “陛下,丞相,難道第一次幹的人就都有經驗了嗎?這些讀書人,總比一些魚肉鄉裏的人要好得多吧,陛下,上次牛家村那種流氓,周邊盤根錯節的人肯定還有不少,這種人隻會想著自己的利益,而忠君,已經傳遍天下讀書人,跟他們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重點,忠君,哪個皇帝不喜歡,宋明理學的根本就是三綱五常,君常為最高,皇帝最喜歡這一套。


    趙琛為了自己的勢力,為了地位,他也不得不把這個東西給皇帝了,他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以後如何,他相信自己也能改。


    李斯心裏的危機感更重了,趙琛話裏就是替換掉這些基層。


    “陛下,至少不能全換,一旦動得太多,天下不穩啊,這是大秦之基啊。”李斯知道皇帝聽了這話,他肯定要答應。


    忠君,皇帝想要的都是一群好用,聽話的狗。


    “朕明白,你們的想法朕覺得都有道理,就按李斯說的吧,三百,三百個名額,全國政績最差的三百縣級以下的秦吏,可以更換,主要是裏長,亭長,三年一次的考核,三百名之後的,都可以替換。”


    秦始皇給的三百名額其實不多,縣一共都有1000多個,鄉鎮一級不計其數。


    “謝陛下。”趙琛很滿足了,隻要開了先例,那以後這些士族將會逐步進入朝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長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盼愛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盼愛吃魚並收藏大秦長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