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櫃的蜜糠白芍快沒了,你們抓緊再做一些。”前櫃上的三櫃來製炒組喊了一聲。


    “知道了。”


    答應完之後,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問:“郝師傅,今兒值班的不是郝師傅嗎?”


    “郝師傅有事情出去一趟了,我來炒吧,備藥,白芍,濕蜜糠,備火。”


    “是,宋師傅,給宋師傅備藥。”


    宋謙給自己圍上圍裙,而後大步走向炒房。


    “宋師傅。”齊小哥道:“鍋子剛剛已經洗了兩遍了,灶上的火也點上了。”


    宋謙道:“文火熱鍋。”


    “是。”齊小哥蹲在雞囚灶前調整杈柴的火力。


    宋謙手懸在鍋上試溫,來到南城已經四年了,宋謙也從最開始的頭雜,變成了現在的二刀師傅,他也是整個建昌幫內的最年輕的二刀師傅。


    而齊小哥從三雜變成了二雜,本來以他的水平和資曆,是可以去做三刀師傅的,但他想給宋謙幫忙,所以就當了宋謙的二雜。


    鍋子熱的差不多了,宋謙抓了一下濕蜜糠,而後鬆手,見濕蜜糠緩緩散開,宋謙才把蜜糠倒入,而後慢慢翻炒,裹著蜜香味的煙霧漸漸飄起。


    宋謙卻並不慌張,也不怕蜜焦,直到四周都起了煙,他才把白芍倒入其中,而後繼續不緊不慢地翻炒起來,似乎是一點都不著急,每一下都很隨意。


    “微火。”宋謙又說了一聲。


    齊小哥趕緊把燃燒著的杈柴拿出來,隻剩下紅炭和微火在下麵燃燒著。


    宋謙道:“蜜糠炙白芍,白芍味苦、酸,性微寒,蜜糠炙後能夠減弱其寒涼酸收之性,且能增加入肝補血之功。”


    “蜂蜜味甘性平,有甘緩益脾、潤肺止咳、矯味的作用。糠是稻穀的外殼,色黃,性溫,入脾胃經,穀物的外殼本就有健補脾胃的功效,蜜煉之後更強了幾分。”


    “脾胃為後天之本,不僅大夫治病的時候要時時固護,我們藥工在炮製的時候,也得時時注意固護脾胃的思想。”


    齊小哥點頭記下,這就是他為什麽放棄做三刀師傅也要給宋謙打下手,因為宋謙是真願意教東西。


    宋謙翻炒著,又問:“除了藥性藥理上的作用,蜜糠炙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是什麽嗎?”


    齊小哥回答:“炒出來的顏色好看。”


    宋謙笑了一下,說:“去淨手,然後你來炒會兒。”


    “哎,哎。”齊小哥忙不迭去洗手,這是他特別願意給宋謙當雜工的另外一個原因了。


    宋謙又是頭刀徐謙福的徒弟,他跟著宋謙學,那不就相當於跟著徐師傅學嘛,多少人想當宋師傅的雜工,還沒這個門子呢。


    齊小哥洗完手過來接過炒藥鏟子,宋謙則說:“你先炒著,我去換身幹淨衣裳。”


    “哦。”齊小哥繼續認真翻炒,觀察著白芍的變化。


    換完衣服,宋謙回來看了一下白芍的顏色變化,他撿了一片起來,掰斷聞了一下,說:“可以了,起鍋吧。”


    “好。”齊小哥去拿了簸箕,雞囚灶是斜的,所以很方便炒藥出鍋,齊小哥一扒拉就出來了,然後他就去攤晾和篩選了。


    宋謙則出了門


    -----------------


    徐家。


    今天是徐家老爺子過壽,宋大廚負責今天的宴席。


    洗、切、備菜都已經弄好了,宋謙去看了炆在炭火裏麵幾個陶瓷罐子,裏麵有炆雞、炆豬蹄、炆泥鰍、黃炆魚,各種香味竄的很。


    徐謙福在外麵迎完了客人,才走到廚房來,見宋謙怔怔看著炆菜,他開著玩笑道:“饞了?饞了就自己夾一點先吃,廚子不偷,五穀不豐嘛。”


    宋謙搖頭:“沒饞。”


    徐謙福問:“還在想做藥的事情?”


    宋謙沉默不言,四年來,建昌幫內十三種炮炙手法他都學會了,唯獨沒有學到幫內絕技煨附子,哪怕是徐謙福自己煨附子的時候都不允許他觀看。


    眼看著回歸的時間一點點縮短,宋謙內心不免有些失落和著急。


    徐謙福隻是說:“先做菜吧,要開席了。”


    宋謙綁上圍裙,轉身炒菜。


    一頓壽宴,大家吃的很盡興,也有不少人誇獎宋謙的手藝,還嚷嚷著要給他介紹相親。


    宋謙卻笑的有些勉強。


    席散了,宋謙幫著一起收拾了一下,然後就準備回藥棧了。


    “小宋。”徐謙福在後麵叫住了他。


    宋謙回身,問:“師父,還有事兒嗎?”


    徐謙福給他提了個缸子,說:“你也不抽煙,我就不給你煙了,這些肉你拿回去吃吧。”


    宋謙想到了貪吃的齊小哥,他就把菜接過來了。


    “走吧,我送送你。”


    宋謙一怔。


    徐謙福推了推宋謙,而後宋謙才邁步。


    徐謙福問:“小宋你來藥棧多久了?”


    “四年半了。”


    徐謙福有些感慨:“時間真快啊,你剛來的時候,我小兒子才百天,現在這小子都會背幾句詩了。”


    宋謙也笑。


    徐謙福又問:“小宋啊,跟著我學徒委屈嗎?”


    宋謙道:“當然沒有,師父你的手藝在幫內可是數一數二的,多少人想跟,還沒這個機會呢。”


    徐謙福也隻是笑,他道:“你現在也會誇人了?東家教你的?”


    宋謙有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他說:“我說的是真心話。”


    徐謙福道:“按說以你現在的水平,去外麵大藥店或者藥棧,去當個頭刀師傅也夠了,何必委屈在我們當個二刀。”


    “其實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你就是想學煨附子。小宋啊,你的資質極好,四年多的功夫就走到這一步了,你才多大年紀啊,建昌幫建幫以來還沒有你這樣的。”


    “幫內前輩們,各大藥棧的東家,藥業公會的負責人都經常提起你。所以從哪個方麵來說,你都都資格傳承幫內絕技,可你真的做好這個準備了嗎?”


    宋謙沒聽明白這是什麽意思,什麽準備?


    徐謙福見宋謙一臉困惑的樣子,他解釋道:“煨附子技藝是建昌絕技,是不能外傳的,每代藥工最多就傳個十幾人,而且這幾個人還得去藥業公會登記報備。”


    “任何人敢私下傳授,將遭受全幫的排擠和敵對。整個南城縣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藥工,你學了煨附子,你就是建昌幫的嫡係傳人,你就是建昌幫將來的大師傅,你將擔負全幫全縣所有藥工的生計與前途。你這一輩子,都不得以藥工身份離開南城,你真的能接受嗎?”


    宋謙當時就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藥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四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四方並收藏國藥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