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屈原的秋蘭配飾
秦時明月之道家師叔祖 作者:斷千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國的工作效率一如既往的高,在昌平君叛逃後的第二天,這件事就傳到了鹹陽宮之中。
大殿內安靜的嚇人,嬴政身著冕服居於王位之上,麵色陰沉的仿佛可以滴出水。
周圍的宮人們也都是躬身低頭,不敢有著一絲一毫的動作,更不敢說什麽話,生怕觸怒了前者而遭到池魚之殃。
嬴政的臉色鐵青,拳頭緊緊的握著,胸口不斷的起伏著。
在之前他收到了一些情報,知道了昌平君已經將自己的家人轉移,那時就已經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所以才會讓北辰到魏國去看看。
隻不過他沒想到昌平君居然真的背叛了自己,要不是北辰及時趕到後果不堪設想。
畢竟在朝中之中有著這麽一個身居高位的楚國間諜,對於大秦來說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幸好發現的早,要是在秦楚交戰的關鍵時刻,昌平君在背後捅上一刀,很可能會導致秦國大敗,損失慘重。
不過即便如此,嬴政的心中依然是非常憤怒。
昌平君可是自己的表叔,這麽長時間來自己對其可以說是格外的信任,還讓對方成為了相邦。
可即便如此,昌平君還是選擇了楚國,這種被背叛的感覺讓他很不爽。
嬴政伸手將身前的桌案掀翻,然後站起了身子,開口道:“傳寡人之令,廢除熊啟的昌平君與相邦之位,全力緝拿。”
“若是可以將他的人頭帶來,無論是秦人還是楚人,寡人皆賜予其萬金,良田千畝,封左更爵位!”
…………
而就在嬴政暴怒之時,北辰已經從魏國返程,回到了府中。
在回來之後稍微休息了一下,就來到了書房之中將躲在殘劍之中的韓非給喚了出來。然後將撿來的秋蘭配飾給對方看了一下。
作為見多識觀學識淵博的才子,在將東西打量了一下之後,立刻就判斷出了其來曆。
“此物是以一種秋蘭草編織而成,而且還不是普通的蘭草,而是極為難得的玉蘿秋蘭。”
“玉蘿秋蘭?”
北辰並沒有聽說過這種植物。
韓非點了點頭,隨後接著說道:“玉蘿秋蘭,通體呈翠綠色,質地通透而富有韌性。氣味清新芬芳,擁有著提神醒腦的作用。”
“玉蘿秋蘭多生長於楚地,而且其上所編織的紋理有著很純粹的楚國風韻,如果我猜測的不錯,此物應該是一位楚國的貴族男子的所有物。”
聽到這番話,北辰的神色微微一動,他沒想到對方居然能夠從這上麵推測出如此多的信息。
一念及此,便生出了刁難一下對方的心思,問道:“那你可能推斷出這配飾的主人是哪位?”
韓非笑著道:“北辰兄這是在為難我啊,不過關於此物主人的身份,我倒是真的有一些猜測。”
北辰聞言道:“哦,何人?”
韓非開門見山的答道:“若我所料不錯,應當是楚國的屈原吧?”
聽到這話,北辰的心中有些驚訝,關於這個問題他的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畢竟自己親眼看到了屈原那虛幻的身影,再結合“遂古之初,誰傳道之?”這句話,很輕易的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結論。
而韓非僅僅隻是見到了秋蘭配飾,就可以得出如此詳細精準的答案,著實讓人意想不到。
北辰雖然心中好奇,但還是不動聲色的問道:“那你如此推論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韓非看向前者道:“首先,這玉蘿秋蘭雖然生長於楚國,但國貴族卻比較喜歡那種奢華的配飾,喜歡這種清淡之物並不多。所以其主定然是一個品味高雅,且不慕世俗名利之人。”
“其次,既然北辰兄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那麽就說明這配飾的主人定然不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
“另外,通過這秋蘭的模樣與狀態,可以看出此物應該存在很長時間了,估計在百年左右。這樣就能大致確定佩戴這東西的人的年齡。”
說到這裏,韓非露出了一絲笑容:“我思索了一下,楚國貴族之中,最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屈原。”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這是屈原在《離騷》一辭中對於自我的一種描述,由此可見,他對於秋蘭是非常喜愛的。經常會將其佩於腰間。”
話音落下,他看著北辰問道:“北辰兄,不知在下所言是否有錯?”
“啪啪啪……”
北辰拍手鼓掌,開口讚揚道:“韓非不愧擁有著七國之中最聰明的頭腦,你要是去當偵探,恐怕就沒柯南什麽事了。”
“偵探乃何物?柯南又是何人?”
韓非有些疑惑的問道。
北辰想了一下說道:“偵探大概就是專門調查案情的人,幹著司寇的活兒,但卻沒有任何權利。”
“至於柯南,就是一個跑到哪裏,哪裏就死人的小學生。”
聽到這種解釋,韓非也不由得笑了笑:“似乎還挺有意思的……”
雖然發生了一些插曲,但秦楚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秦國依舊在加緊準備著。
一邊操練兵馬,一邊打造裝備調集糧草。
而楚國那邊也是在緊鑼密鼓的征召人馬,等待著接下來的大戰。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戰爭越來越近,而就在這個時刻,楚國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楚王負芻病逝了。
在楚王死後,楚國之中的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也忍不住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奪權。
就在關鍵時刻,上柱國項燕站了出來,率兵平亂,用染血的利劍將內亂扼殺。
隨後又扶持先王的之弟,公子熊啟上位,成為了新一代的楚國君王。
對於這種結果,雖然有不少人都有著意見,但礙於項燕的威勢卻不敢表露出來。
在經過了一番強勢的鎮壓之後,楚國總算是大致安穩了下來。
不過這種安定並沒有保持太長的時間就被打破了,一個月之後,邊境告急。
準備了整整一年時間的秦國,終於發起了進攻……
大殿內安靜的嚇人,嬴政身著冕服居於王位之上,麵色陰沉的仿佛可以滴出水。
周圍的宮人們也都是躬身低頭,不敢有著一絲一毫的動作,更不敢說什麽話,生怕觸怒了前者而遭到池魚之殃。
嬴政的臉色鐵青,拳頭緊緊的握著,胸口不斷的起伏著。
在之前他收到了一些情報,知道了昌平君已經將自己的家人轉移,那時就已經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所以才會讓北辰到魏國去看看。
隻不過他沒想到昌平君居然真的背叛了自己,要不是北辰及時趕到後果不堪設想。
畢竟在朝中之中有著這麽一個身居高位的楚國間諜,對於大秦來說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幸好發現的早,要是在秦楚交戰的關鍵時刻,昌平君在背後捅上一刀,很可能會導致秦國大敗,損失慘重。
不過即便如此,嬴政的心中依然是非常憤怒。
昌平君可是自己的表叔,這麽長時間來自己對其可以說是格外的信任,還讓對方成為了相邦。
可即便如此,昌平君還是選擇了楚國,這種被背叛的感覺讓他很不爽。
嬴政伸手將身前的桌案掀翻,然後站起了身子,開口道:“傳寡人之令,廢除熊啟的昌平君與相邦之位,全力緝拿。”
“若是可以將他的人頭帶來,無論是秦人還是楚人,寡人皆賜予其萬金,良田千畝,封左更爵位!”
…………
而就在嬴政暴怒之時,北辰已經從魏國返程,回到了府中。
在回來之後稍微休息了一下,就來到了書房之中將躲在殘劍之中的韓非給喚了出來。然後將撿來的秋蘭配飾給對方看了一下。
作為見多識觀學識淵博的才子,在將東西打量了一下之後,立刻就判斷出了其來曆。
“此物是以一種秋蘭草編織而成,而且還不是普通的蘭草,而是極為難得的玉蘿秋蘭。”
“玉蘿秋蘭?”
北辰並沒有聽說過這種植物。
韓非點了點頭,隨後接著說道:“玉蘿秋蘭,通體呈翠綠色,質地通透而富有韌性。氣味清新芬芳,擁有著提神醒腦的作用。”
“玉蘿秋蘭多生長於楚地,而且其上所編織的紋理有著很純粹的楚國風韻,如果我猜測的不錯,此物應該是一位楚國的貴族男子的所有物。”
聽到這番話,北辰的神色微微一動,他沒想到對方居然能夠從這上麵推測出如此多的信息。
一念及此,便生出了刁難一下對方的心思,問道:“那你可能推斷出這配飾的主人是哪位?”
韓非笑著道:“北辰兄這是在為難我啊,不過關於此物主人的身份,我倒是真的有一些猜測。”
北辰聞言道:“哦,何人?”
韓非開門見山的答道:“若我所料不錯,應當是楚國的屈原吧?”
聽到這話,北辰的心中有些驚訝,關於這個問題他的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畢竟自己親眼看到了屈原那虛幻的身影,再結合“遂古之初,誰傳道之?”這句話,很輕易的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結論。
而韓非僅僅隻是見到了秋蘭配飾,就可以得出如此詳細精準的答案,著實讓人意想不到。
北辰雖然心中好奇,但還是不動聲色的問道:“那你如此推論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韓非看向前者道:“首先,這玉蘿秋蘭雖然生長於楚國,但國貴族卻比較喜歡那種奢華的配飾,喜歡這種清淡之物並不多。所以其主定然是一個品味高雅,且不慕世俗名利之人。”
“其次,既然北辰兄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那麽就說明這配飾的主人定然不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
“另外,通過這秋蘭的模樣與狀態,可以看出此物應該存在很長時間了,估計在百年左右。這樣就能大致確定佩戴這東西的人的年齡。”
說到這裏,韓非露出了一絲笑容:“我思索了一下,楚國貴族之中,最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屈原。”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這是屈原在《離騷》一辭中對於自我的一種描述,由此可見,他對於秋蘭是非常喜愛的。經常會將其佩於腰間。”
話音落下,他看著北辰問道:“北辰兄,不知在下所言是否有錯?”
“啪啪啪……”
北辰拍手鼓掌,開口讚揚道:“韓非不愧擁有著七國之中最聰明的頭腦,你要是去當偵探,恐怕就沒柯南什麽事了。”
“偵探乃何物?柯南又是何人?”
韓非有些疑惑的問道。
北辰想了一下說道:“偵探大概就是專門調查案情的人,幹著司寇的活兒,但卻沒有任何權利。”
“至於柯南,就是一個跑到哪裏,哪裏就死人的小學生。”
聽到這種解釋,韓非也不由得笑了笑:“似乎還挺有意思的……”
雖然發生了一些插曲,但秦楚之間的戰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秦國依舊在加緊準備著。
一邊操練兵馬,一邊打造裝備調集糧草。
而楚國那邊也是在緊鑼密鼓的征召人馬,等待著接下來的大戰。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戰爭越來越近,而就在這個時刻,楚國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楚王負芻病逝了。
在楚王死後,楚國之中的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也忍不住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奪權。
就在關鍵時刻,上柱國項燕站了出來,率兵平亂,用染血的利劍將內亂扼殺。
隨後又扶持先王的之弟,公子熊啟上位,成為了新一代的楚國君王。
對於這種結果,雖然有不少人都有著意見,但礙於項燕的威勢卻不敢表露出來。
在經過了一番強勢的鎮壓之後,楚國總算是大致安穩了下來。
不過這種安定並沒有保持太長的時間就被打破了,一個月之後,邊境告急。
準備了整整一年時間的秦國,終於發起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