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南華報大家買到了。


    不知道說啥。


    那就看。


    《諫百工學堂疏》,臣隨信……


    肯定是刪減了,但還完整著。


    今多逾製。(誰都覺得指向槐樹街城堡。)


    然後說,大家要簡樸,你還弄學堂花哨上了,拖出去砍了。真應該砍了。


    下邊,就是《答隨公諫百工學堂疏》,徐氏女茉茶。


    隨公為尊為長,小女仰慕已久,宰相肚裏能撐船,隨公深謀遠慮。(就是拍馬屁。)


    之後就是產量。看不懂沒關係,誰都知道產量在增加。


    但是,產量增加,種田的依舊吃不飽、穿不暖,都被誰吃了?


    不過,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陛下聖明,更多的百姓將過上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好日子。(這不隻是拍馬屁、似乎畫了一個餅?)


    產量在增加,社會在發展。


    誰不想過上好日子呢?


    有的還住茅屋,條件好了,誰不願住大屋,心更寬呢?


    誰不想穿的好看,生活更豐富多彩呢?


    這是正常的追求,平民百姓,靠的自己努力。


    是規定,不適應如今情況了。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不僅要過更好,也要有適合的規定,叫人真正明白,該怎麽做。


    產量在增加,田就那麽多,可以養更多的人,而一部分勞動力將析出。


    他們做什麽?自然要做有意義的事。


    社會的負擔,不能全在田上。


    大家吃飽,需要提高產量。大家穿暖,需要更多的布。


    家庭、低效率、不如說把人當牛,效率完全可以提高。而種田的,專注於種田,空了可以享受生活,享受皇恩。


    隨公致仕不忘天下百姓。


    小女是位卑未敢忘憂國。


    天下多少仁人誌士,敢請都參與進來,將盛世推向更加的繁榮。


    民富國強,隨公千歲,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小女才疏學淺性情耿直,思慮不周處,還請隨公不吝賜教,亦小女之福矣。


    套話,大家就不說了。


    這大概,將百工學堂解釋很清楚了。


    產量要增加,生活要提高,多出來的人得有活幹,一天沒事幹也容易出事的。


    好多人支持啊。你住大屋,我難道不想嗎?你不讓人住大屋是不講理的。


    你怕物資浪費,但現在不是這回事,你可以定新的規矩。


    工與商,大概是最支持的。鬆鬆我們的緊箍咒吧。


    徐家村,把這叫有銀子沒地兒放問題。


    徐小姐辣麽多銀子,沒地兒放,隻能造這造那了。


    憋著是會出問題的。就不知道會出什麽問題。


    很多人期待,隨相和徐茉茶掐起來。


    徐直小姑娘嗬嗬,傻子。


    隨相和我娘親掐,不是太掉價?


    他若是想做個什麽,簡單了。


    二月,荼蘼在長,還沒到開花,徐茉茶坐在亭子,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抱豆蔻家小夥子。


    小夥子不要臉,徐家村都知道了。


    嗬嗬你們知道能咋?楊溢、名字是小姐取的。


    徐新樂玩彎月不能,隻能抱著楊溢玩,練練手,以後自己弟弟就會了。


    楊溢、寶寶不怎麽想被練手。


    一群小孩哄楊溢玩。


    又一群學饒劇,學的有模有樣,讀書沒認多少字,要看飛天貓反而把字認了。


    好多先生、不知道啥心情。拿飛天貓當教材?


    當小孩自己認字、會讀飛天貓的時候,基本就上天了。


    飛天貓不夠賣啊,雖然因饒劇,這片買的多,總體還是不夠賣的。


    這期南華報,也賣上天了。


    不少在徐家村遊蕩,幹啥是不敢。


    去找姚甘氏,出銀子的出技術的好像手快有手慢無。


    這些人也明白,想好處,既然徐小姐衝前麵了,還能不積極些?


    就算徐小姐將來炮灰,也能叫局麵有所改變。


    對一些豪商,一點銀子不是問題。隨便幹個啥,銀子就扔。


    金花回來,和小姐說:“捐的銀子超十萬兩。大家一使勁,將周圍地又劃過來三十畝。國子監是多大呢。”


    徐茉茶心想,敢和國子監比。


    明國子監創於太祖初定金陵之時,即改應天府學為國子學。後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於雞鳴山下,改學為監,故稱國子監。洪武八年,在鳳陽另置中都國子監。


    洪武二十六年,撤銷鳳陽中都國子監,其師生並入南京國子監,此時南京國子監學生已增加到八千多名。


    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乂京,改北乂京國子監為京師國子監,於是明乂代國學有南北兩監之分(亦稱南北兩雍)。永樂二十年,南京國子監達九千九百多人,盛況空前。


    上萬的學生要多少博士、助教?


    這些人住又要多大地方?


    不會有二層樓、上下鋪,有點難以想象隻能說盛況空前了。


    上課要走多遠?吃飯要走多遠?


    茅房要多大?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其實,和國子監比,不是別的,而是平民多啊。


    八十畝也不咋地。


    徐茉茶說:“圖書館先做大。”


    金花樂,小姐就愛讀書。沒事,現在沒那麽多書,誰說以後就沒有?


    徐茉茶在徐家村出主意,姚甘氏可以組一個長老會。六個人來管吧,雖然與報社不同,學校哪能與報社一樣?


    一人負責木匠一人負責鐵匠,那活兒都多得是。


    大家都同意了,圖書館又改到十八畝,單邊十五丈即五十米。


    這是圍牆,中間依舊是三畝,而真正圖書館單邊約十三丈、麵積約十畝。


    大家都嗨了。


    一定要將圖書館蓋闊氣。


    你說逾製?不該管到這類的,又不是我家。


    為防水,大家都喪心病狂,將底準備架到兩丈。


    反正這邊采石,沒京城花銷大。


    幾萬兩銀子emmmmm不夠了再整唄。


    底若是兩丈,你想還有外延,就到圍牆外邊了。


    稍微一作,單邊到十八丈即六十米,麵積大概就到二十六畝。搞半天,弄來三十畝都整圖書館了。


    都猶豫了。


    因為占地二十六畝,圖書館實際才十畝。要不然考慮縮台基,高度不能變。


    考驗能工巧匠了。


    這圖書館,上麵還架二樓。


    十畝分八方,一方一畝多,頂必然也是高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主家獨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景並收藏地主家獨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