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來到邢獄,趙構很順利的交接了。


    張寶和劉都統也順利的撈到了一官半職,不過他們本來就是叛軍陣營,所以,這些都是些許閑職而已。


    趙桓盯著麵前的趙構,此人之前給趙桓的印象就是虎背熊腰,一身英武之氣,器宇軒昂,比趙楷給他的感覺要好很多。


    趙楷是個毒蛇,而這個趙構當初給趙桓的印象,卻不是那麽的差勁。


    畢竟能去金兵大營談判的人,勇氣還是有的。


    如果他能夠和李邦彥一樣,在議和結束後,歸京,趙桓還真不見得會對他如何。


    畢竟曆史犯下的罪孽,是原本曆史線上的罪孽,這一輩子,自己並沒有給他機會犯下過錯。


    即使是趙構他和完顏宗望歃血為盟,也可以用為了自保,一時做下了權宜之計。


    這個理由很充分,國人也可以原諒他。


    當時的局勢並不明朗,汴京城為了議和和決戰掐架,連朝堂都不得安穩,可想而知,民間該亂成了何等模樣。


    趙桓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殘忍的人。


    李邦彥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你有才,我就用你。趙構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如果可以安安心心在自己陣營之下效力,自己未嚐不會重用他。


    甚至!


    趙構如果不聯合完顏宗望,一起坑韓世忠和嶽飛,趙桓甚至考慮過為了統一戰線,冊封趙構一個吳王的名頭,穩住江南,專心應對北寇侵邊。


    趙桓為何一直沒有興兵南下?


    是因為他心裏,從來沒有把中原王朝的任何人,當過敵人。


    大家的目的都是以變求存。


    可惜,這是趙桓的一廂情願。趙構並不是為了大宋的延續,隻是單純為了貪圖享樂而已。


    看看他一到臨安幹的那些事!廣開後宮,弄了一窩秀女。


    但是趙構為了所謂大義的名分,寫了那一份臣構言的書信,算是徹底的惹怒了一向仁善的趙桓!


    這是家賊!在他那封信寫出來的時候,趙構就已經沒有了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因為他背叛了自己的國家。


    俯首稱臣,沒什麽丟人的地方,如果能夠像前漢受了白登山之圍的屈辱,曆經四帝的積累,長驅匈奴。


    如果能夠像唐朝一樣,被突厥的可汗頡利,打到唐朝都城,逼迫前唐太宗皇帝簽下了極為屈辱的便橋之盟。


    然後再像唐太宗一樣,勵精圖治,一雪前恥,把頡利抓回來當歌舞團團長。


    其實也會成為一樁美談。


    趙桓一直在看趙構的表現,可惜這個趙構,實在是太差勁了,有能臣而不用,偏聽偏信,一味寵信奸臣,導致荊湖北路最先燃起了星星之火。


    隨後福建路的範汝為響應,之後就是廣南廣西等地,最後連自己的基本盤,江南東西兩路和兩浙路,在一場颶風之後,也是烽火連天。


    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這趙構也是天下獨一位了。


    而此時,在邢獄內,並非隻有趙桓李綱和嶽飛,還有康王府的兩位王妃,都是趙構的嬪妃。


    邢秉懿大著肚子,站在角落裏,怯生生的看著康王。


    而另外一名端莊的女子,泣不成聲的看著趙構,手裏還抱著一個繈褓中的孩子。


    這個女子,是上次趙桓沒有見到的,康王府剛生產的女子,張婉,他懷中的孩子,正是趙旉。


    “皇兄,你這是要誅我全家嗎?!”趙構憤怒的指著趙桓喊道。


    趙桓一拍腦門,小人,總是喜歡以己度人。


    禍不及家人,這種民間都有的傳統,趙桓如何會做?


    叛亂之事,他趙桓隻誅首惡,輕易不牽連。


    到現在他一次都沒用過夷三族,誅九族的詔命。


    雖然他有這個權力,但是這不是他趙桓禍及家人的理由。


    趙構是趙構,這些婦人和孩子有什麽錯?


    他不信,在經曆的正統的教育之下的孩子,能為了他這個通敵賣國的父親,找自己報仇。


    人都有個是非對錯觀念,如果自己一個堂堂的皇帝,還怕趙構子孫給自己惹麻煩,他這個皇帝也太失敗了。


    趙構顯然是被皇位所衝昏了頭腦,見過了金國的強大之後,就想相仿石敬瑭,做兒皇帝。


    這樣的爹,張婉懷裏的那個孩子,趙旉認不認還兩說。


    “朕隻是讓你們家人最後見一麵,你卻辜負了朕的好意。”趙桓歎氣的說道。


    他看了看李綱,看了看嶽飛,看了看開封府尹李若水,又看了看大理寺卿周三畏,自己處於人道主義,讓趙構見了見家人,這符合大宋的死刑執行慣例。


    自己隻是按照慣例做的,為何會被趙構如此看待?


    趙桓眼中的不解和疑惑,被李綱敏銳的感覺到了。


    李綱小聲的說道:“官家,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論語)。”


    趙桓這才放下了自己心中的芥蒂,自己做的沒錯。


    君子和小人就是如此的明顯。


    而自己在後世隻是一個普通人,那豈不是說後世的五好青年,都是君子?


    沒毛病。


    他其實一直在和趙構比,這是很難避免的。


    畢竟他這個皇位,在正常的曆史線裏是趙構的。


    所以趙桓一直勵誌要比趙構強,而且要強的不止一星半點才可以。


    而此時,李綱給他的解釋,讓趙桓非常滿意。


    李綱很上道嘛。


    “皇兄,我們都是父皇血親,能不能繞我一命?”趙構小聲的問道。


    趙桓搖頭,自己帶著這麽多大的大臣,如同三司會審一樣,怎麽可能繞過?


    “魏承恩,你來念吧。”趙桓早就寫好了詔書,就等著米下鍋呢。


    “構於朕至親,無可疑者,構厚以金帛賂夷,以圖偏安苟延,俯首稱臣古所無,趙構萬古有遺臭矣。決鯨海以救焚,何逃沒溺。飲鴆漿而止渴,終取喪亡。”


    魏承恩陰陽頓挫的聲音響起,這一段主要說的是趙構的身份。


    明明是大宋宗親,卻給了金人無數的財富,以求偏安,萬古遺臭,卻隻是飲鴆止渴而已,民心盡喪,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搜山檢海。


    “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構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偽臨朝趙構,失道與民,性非和順,豺狼成性,近狎邪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賜死構以敬天下,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入內內侍省押班魏承恩,宣。開封府尹李若水,奉。大理寺卿周三畏,行。”


    “靖康元年仲秋一十六日。”


    【而趙構所作所為與仁字毫無關聯,在趙構謀求江南自立的時候,正是國朝危難的時候,全世界都是豺狼虎豹,趙構的行為和開門揖盜沒有什麽區別。】


    【失去了民心,他的性子狂暴,如同豺狼一般。】


    【而趙構有沒有像霍光一樣的忠臣,也沒有像劉章那樣強大的宗室,孽龍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宮庭裏,標誌著夏後氏王朝快要衰亡。】


    而趙構逃離臨安,就標誌著他已經離死不遠了。


    “官家饒命!官家繞我一命吧!我們都是趙氏血親啊!”趙構狀若瘋癲的給趙桓磕頭。


    趙桓怎麽可能同意?


    “既然不能同生,那就同死吧!”趙構如同瘋子一樣,撲了出來。


    “官家小心!”嶽飛攔在了趙桓麵前,卻攔了個空氣。


    因為趙構撲向了張婉還有他的孩子。


    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