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立刻回答:“那樣的話,衝突會不夠劇烈。最好要一場涉及到大量普通人,普通士兵的大型戰爭,而且還要有一些跌宕起伏。”
淩攀試探著問:“那不需要修行者參與了?”
“恰恰相反,”華胥告訴他,“第五境、第六境的修行者已經能與天地交感。當修行者之間出現了劇烈的衝突,乃至戰鬥,所帶來的萬民願力也是千倍、萬倍於普通人。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你做的局能將所有的修行者都裝進來。”
淩攀一時有些感慨。
“這天底下的第五境以上修行者,基本上都在我的掌控中……要麽在我的馬甲元始天尊門下,要麽在我的靈寶天尊化身門下,還有少數在道德天尊化身門下。”
“要讓他們自相殘殺,其實很容易做到。”
“隻是……心裏會有些過意不去。”
華胥毫無感情的電子音說:“你也可以不做。”
淩攀輕輕歎息:“當然是要做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我的道途,更是為了我們文明的生死存亡。在這個大前提下,沒有什麽是不可以犧牲的。”
頓了頓,他說:“大不了,我給予補償。在這場大規模衝突中死掉的修行者,我會保留他們的靈魂。等到新的體係建立起來,授予他們神職,讓他們成為新體係的一部分。雖然斷絕了他們的修行之路,但本來就沒誰可以保證他們一定有望大道吧。我給予的補償,應該差不多了。”
華胥道:“管理員自己做決定就好。”
淩攀問:“現在的局勢,你也已經清楚了。你有什麽好建議?我該從哪裏入手,才能在短時間內,推動王朝更迭,天下易鼎?哪個諸侯國,或者權臣、大貴族,或者大部落,有著取大商而代之的潛力?”
華胥也沒有賣關子,“你看,‘周’怎麽樣?”
淩攀想了想:“周原上的那個方國?讓我看看。”
他放出神念,很快便了解了周的現狀。還不滿足,又回溯時光,了解了這個方國的來龍去脈。
然後沉吟起來。
周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帝嚳。
帝嚳有一名來自有邰氏的妃子,為帝嚳生下了一個強壯而聰明的兒子,名叫“棄”。
棄成年後被分封在幹邰,因為棄善於耕種,被他的部落族人尊稱為“後稷”。
在有夏一朝,“周”的前身始終是大夏西部的一個強大部落,他們堅守著王朝的西疆,抵禦著西方的蠻族。
在大夏後期,中央的力量逐漸削弱。另一方麵,由於西方蠻族的不斷入侵,讓周人的生存環境變差,周人不得不開始南下東進。
到一位名為“公劉”的首領時,周人已經遷移到了“豳”這個地方。公劉是個傑出的領袖,他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擴大耕地,整治農田,很快就讓周人富庶興旺起來。
可以說,周人正是從公劉手中變得強大。
又經曆了數代人,周人的首領是一位名為“公亶父”的領袖。這個時期正是大商王朝小乙統治末期,周人受到一個強大蠻族部落“薰育”的侵襲,打了幾次慘烈的敗仗,不得不丟掉了根據地,繼續往東南遷移。
在公亶父的帶領下,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一個叫做“周原”的地方。
他們在這裏定居下來,建築城邑房屋,設立官吏,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
到了大商武丁時期,周人的勢力已經發展得非常強大,正式進入了大商的視線。
公亶父也修行到了第四境,壽命綿長。他的執政持續了一百多年,保證了政策延續性,讓周人越來越強大,並終於有力量建立諸侯國。
從這個時期開始,他們自稱“周人”,定國號為“周”,“周”的概念終於確定了下來。
新生的周國得到了大商的認可,屬於被大商冊封、受大商保護、需要向大商進貢的方國。
公亶父雖然實力強橫,第四境已經算是凡俗的巔峰了,但終究不能長生,活了一百多歲已經是他的極限。
他的統治橫跨了大商的小乙、武丁、祖庚、祖甲時期,然後傳位給了他的最小的兒子季曆。
為什麽公亶父不傳位給較大的兒子呢?因為他活得太久了……他的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隻好帶著人跑了,去更南邊建立起了“吳國”。
季曆成為周國的統治者後,秉承古公遺道,治理周宗,發展農業,推行仁義,使周逐漸強盛,很多方國都開始漸漸依附於周國。
在大商武乙統治末期,季曆前往商都“殷”朝拜。因他屢立戰功,武乙賜給季曆土地30裏、玉10車、馬10匹。
接著,季曆征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伐燕京之戎(,失敗兩年後又伐餘無之戎獲勝。
大商文丁四年,在大商王朝的支持下,季曆利用機遇,率兵極力向東發展,殲滅了東鄰的程國,打敗了義渠等北方一帶的戎人,征服了周圍許多較小的戎狄部落。
文丁因此封季曆為“牧師”,還把自己的女兒太任嫁給季曆。
“七命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牧”在大商的製度下,屬於非常高級的外臣了。
季曆還不滿足,率兵又先後征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連戰連勝。
見周國的勢力擴展太快,已經快要直接接觸到大商的直屬領地了,商王文丁又不是昏庸之輩,當然不能無動於衷,就要求季曆到商都來獻捷朝貢。
這個時候,周國的實力還遠遠不能和大商掰腕子,季曆明知道可能下場不妙,也不敢違抗,隻能前往商都殷。
文丁也不小氣,接受季曆的朝貢後,封了季曆為“西伯”,讓周國成為大商西方的伯長,授予斧鉞。
伯長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大商把周國看成是大管家。至於授予斧鉞,就是說周國在西方可以想揍誰就揍誰,幫大商管教小弟。
這是非常高的殊榮了,成為西伯,意味著周國成為大商製度下最高級別的外臣。
但文丁雖然給了季曆如此殊榮,卻不讓季曆回國,一直將季曆軟禁到死。
到這裏,可以說,大商已經和周國結了仇。
淩攀試探著問:“那不需要修行者參與了?”
“恰恰相反,”華胥告訴他,“第五境、第六境的修行者已經能與天地交感。當修行者之間出現了劇烈的衝突,乃至戰鬥,所帶來的萬民願力也是千倍、萬倍於普通人。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你做的局能將所有的修行者都裝進來。”
淩攀一時有些感慨。
“這天底下的第五境以上修行者,基本上都在我的掌控中……要麽在我的馬甲元始天尊門下,要麽在我的靈寶天尊化身門下,還有少數在道德天尊化身門下。”
“要讓他們自相殘殺,其實很容易做到。”
“隻是……心裏會有些過意不去。”
華胥毫無感情的電子音說:“你也可以不做。”
淩攀輕輕歎息:“當然是要做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我的道途,更是為了我們文明的生死存亡。在這個大前提下,沒有什麽是不可以犧牲的。”
頓了頓,他說:“大不了,我給予補償。在這場大規模衝突中死掉的修行者,我會保留他們的靈魂。等到新的體係建立起來,授予他們神職,讓他們成為新體係的一部分。雖然斷絕了他們的修行之路,但本來就沒誰可以保證他們一定有望大道吧。我給予的補償,應該差不多了。”
華胥道:“管理員自己做決定就好。”
淩攀問:“現在的局勢,你也已經清楚了。你有什麽好建議?我該從哪裏入手,才能在短時間內,推動王朝更迭,天下易鼎?哪個諸侯國,或者權臣、大貴族,或者大部落,有著取大商而代之的潛力?”
華胥也沒有賣關子,“你看,‘周’怎麽樣?”
淩攀想了想:“周原上的那個方國?讓我看看。”
他放出神念,很快便了解了周的現狀。還不滿足,又回溯時光,了解了這個方國的來龍去脈。
然後沉吟起來。
周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帝嚳。
帝嚳有一名來自有邰氏的妃子,為帝嚳生下了一個強壯而聰明的兒子,名叫“棄”。
棄成年後被分封在幹邰,因為棄善於耕種,被他的部落族人尊稱為“後稷”。
在有夏一朝,“周”的前身始終是大夏西部的一個強大部落,他們堅守著王朝的西疆,抵禦著西方的蠻族。
在大夏後期,中央的力量逐漸削弱。另一方麵,由於西方蠻族的不斷入侵,讓周人的生存環境變差,周人不得不開始南下東進。
到一位名為“公劉”的首領時,周人已經遷移到了“豳”這個地方。公劉是個傑出的領袖,他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擴大耕地,整治農田,很快就讓周人富庶興旺起來。
可以說,周人正是從公劉手中變得強大。
又經曆了數代人,周人的首領是一位名為“公亶父”的領袖。這個時期正是大商王朝小乙統治末期,周人受到一個強大蠻族部落“薰育”的侵襲,打了幾次慘烈的敗仗,不得不丟掉了根據地,繼續往東南遷移。
在公亶父的帶領下,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一個叫做“周原”的地方。
他們在這裏定居下來,建築城邑房屋,設立官吏,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把民眾分成邑落定居下來。
到了大商武丁時期,周人的勢力已經發展得非常強大,正式進入了大商的視線。
公亶父也修行到了第四境,壽命綿長。他的執政持續了一百多年,保證了政策延續性,讓周人越來越強大,並終於有力量建立諸侯國。
從這個時期開始,他們自稱“周人”,定國號為“周”,“周”的概念終於確定了下來。
新生的周國得到了大商的認可,屬於被大商冊封、受大商保護、需要向大商進貢的方國。
公亶父雖然實力強橫,第四境已經算是凡俗的巔峰了,但終究不能長生,活了一百多歲已經是他的極限。
他的統治橫跨了大商的小乙、武丁、祖庚、祖甲時期,然後傳位給了他的最小的兒子季曆。
為什麽公亶父不傳位給較大的兒子呢?因為他活得太久了……他的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隻好帶著人跑了,去更南邊建立起了“吳國”。
季曆成為周國的統治者後,秉承古公遺道,治理周宗,發展農業,推行仁義,使周逐漸強盛,很多方國都開始漸漸依附於周國。
在大商武乙統治末期,季曆前往商都“殷”朝拜。因他屢立戰功,武乙賜給季曆土地30裏、玉10車、馬10匹。
接著,季曆征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伐燕京之戎(,失敗兩年後又伐餘無之戎獲勝。
大商文丁四年,在大商王朝的支持下,季曆利用機遇,率兵極力向東發展,殲滅了東鄰的程國,打敗了義渠等北方一帶的戎人,征服了周圍許多較小的戎狄部落。
文丁因此封季曆為“牧師”,還把自己的女兒太任嫁給季曆。
“七命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牧”在大商的製度下,屬於非常高級的外臣了。
季曆還不滿足,率兵又先後征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連戰連勝。
見周國的勢力擴展太快,已經快要直接接觸到大商的直屬領地了,商王文丁又不是昏庸之輩,當然不能無動於衷,就要求季曆到商都來獻捷朝貢。
這個時候,周國的實力還遠遠不能和大商掰腕子,季曆明知道可能下場不妙,也不敢違抗,隻能前往商都殷。
文丁也不小氣,接受季曆的朝貢後,封了季曆為“西伯”,讓周國成為大商西方的伯長,授予斧鉞。
伯長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大商把周國看成是大管家。至於授予斧鉞,就是說周國在西方可以想揍誰就揍誰,幫大商管教小弟。
這是非常高的殊榮了,成為西伯,意味著周國成為大商製度下最高級別的外臣。
但文丁雖然給了季曆如此殊榮,卻不讓季曆回國,一直將季曆軟禁到死。
到這裏,可以說,大商已經和周國結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