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西夏這邊一直都在等待時機,同時也有派密探前去查看。


    宋國這邊已經準備和大金那邊簽訂了海上之盟。


    這意味著大宋的主戰場會由對夏改成對遼。


    而留在邊境對抗西夏軍的宋軍不多。


    剩餘全都是民兵和鄉兵,並不足為患。


    於是乾順偷偷派了嵬名察哥作為主將開始入侵。


    不過這一場戰役,西夏那邊沒有取得任何的好處。反而被大宋炮火的攻勢給攔住了。


    雖然之前皇上派人把兵將調走了,可是原來的炮火並沒有帶走,全都留在了這裏。


    大宋的軍炮已經很成熟了,兼之,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放棄隊西夏的監視,所以西夏軍那邊的偷襲一到,這邊其實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西夏軍一到,反而正中下懷。


    炮火猛烈的攻擊下,西夏軍且戰且退,已有潰敗之勢,而隨即趕來的是四麵八方的宋軍增援部隊,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原來這一次西夏軍進攻前期,武鬆就已經得到了消息,所以早做了埋伏,趕來的軍隊是林衝和宋江他們一夥的。


    一路追殺而去,斬殺西夏軍不計其數。


    這一場戰役取得了全麵性的勝利。


    原本西夏就在之前的戰役中失利,就需要休養生息。


    他們原來損失慘重。想著依托著一場戰役的勝利,讓他們的兵士重獲信心,收複失地。


    也好在未來金國大宋遼國三方大戰之中獲得一席之地。


    但是沒有想到的卻是以失敗而告終。


    這一次的勝利西夏損失慘重,再無力承受大規模戰爭。


    更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他們的預料之中大宋沒有那麽規模成型的騎兵。


    而這一次乘勝追擊的騎兵,卻如同天神下凡一樣。


    消息傳到西夏國內,國君一下子老了許多。


    當然大戰獲得全勝,林衝和武鬆師兄弟也聚到了一起。


    玉蘭重新見到了扈三娘,較之前她已經變得爽朗很多了,武功精進不少。


    她如今總是身著男裝了,遇到了宋江等人,倒也是大大方方的打了招呼。


    宋江吳用他們看著林衝和扈三娘,腦補了許多,因為他們兩個是在一起了。


    但是眼下王英早就去世,時間也過去了將近兩年。


    他們作為外人也無可指責。


    扈三娘看得出來他們到底在想什麽,所以直接澄清道:“我隻是林大人收下的前鋒。”


    她與林衝之間真的沒有什麽。


    也許過去她對他曾經有過那麽一些的悸動,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已經消失無蹤了。


    如今她對他有敬佩和尊重,她敬仰他的為人,也感激他的教導和接納,讓她在軍中有了一席之地。


    他們的關係是上司和下屬也是朋友和戰友。


    但獨獨不會是戀人和愛人。


    見扈三娘這麽說,宋江也笑了笑岔開了話題,他素來不會是不識趣的人。


    也看的出來林衝和扈三娘之間的目光很是坦蕩。


    他們幾個兄弟喝著酒慶祝著這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於蘭和扈三娘則聚到了一起。


    這一場戰打完了,勝利是她們贏下來的,包括扈三娘她在戰場比誰都拚命,按道理來說勝利了應該高興才對。


    可實際上,她並沒有太大的高興。


    武鬆那邊也是如此。


    因為這是他私自的命令,把宋江他們招到了一起。


    並不是朝廷的旨意。


    所以扈三娘問於蘭:“主帥這一次戰打的漂亮,可是捷報上傳上去又該怎麽說?我可是聽說皇上,對他……”


    連扈三娘和林衝都感覺到了上一次事件的安排和處理似乎有一些不盡人意。


    於蘭歎了一口氣。


    “該怎麽發就怎麽發。陛下既然要我們鎮守邊境,總不能夠讓西夏軍入境,他們一旦入境,損失的不止是我軍的傷亡,而是我們這兩年下來幫百姓重新構建的家園,他們好不容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一開始的時候,於蘭也有過顧慮,覺得武鬆把林衝,宋江他們再喊過來。


    有些不妥當。


    因為這樣的做法落入上位者的眼中有些像是在結黨。


    為君者最見不得的就是底下的臣子的相互勾結。


    可是當於蘭看到那些牧民和村民看著自己照料的牛羊還有糧食有了收成的時候,臉上綻放著的幸福的笑容。


    她又想起了當初的那些難民,這些人當中本來就有當初的難民。


    家園被毀,親人被殺,他們都沒有放棄。


    可是如果再來一次滅頂的打擊,就不一定能夠遭的住了。


    所以武鬆出來那個意見的時候她沒有反對。


    他們做了自己認為做的對的事情。


    最壞的打算他們已經做好了。


    至於朝廷上是賞是罰,就看朝廷的安排。


    等到捷報上傳到朝廷的時候,趙桓著實有些愣住了。


    他以為西夏當初被打成那個樣子,應該想著休養生息,無力再犯才是。


    卻沒有想到西夏國君竟然有這個魄力,派了嵬名察哥來入侵大宋。


    其實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本來這一次是應該大宋親自進攻才對,嵬名察哥是一員猛將,一下子就守住了大宋的進攻,並且這一場戰役打的宋軍毫無還手之力。


    可誰能夠想到事情往反的方向來了。


    大宋沒有進攻西夏卻選擇了進攻,而且還失敗了。


    武鬆不僅守住了,還把人家的軍馬給打退,五萬人殲敵三萬五。


    連林衝宋江這些人都有了功績。


    朝廷上大部分武將為這件事感到十分高興,認為這個時候應該多派兵前去,沒準一舉把西夏給收複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武鬆先斬後奏的做法不可取。


    而且他竟然能夠聯合林衝和宋江,其實已經是犯了大忌諱。


    要警惕武將謀反的事兒。


    當然朝廷中的人沒有很直白的說出這件事,隻是十分隱晦的提起。


    那一天趙桓的臉色有些陰沉,讓嶽飛韓世忠他們看到了都替武鬆捏了一把汗。


    其實趙桓臉色陰沉不光是因為武鬆的擅自做主也不是因為打贏了西夏不高興。


    而是他突然間想到了他重生之後很多東西都已經改變了。


    他原本信誓旦旦以為的那些事情也有了變化。


    他當初一向看不起武鬆,覺得對方隻是一介莽夫,可是現在這個莽夫都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而且優異的武將。


    而他卻還是用老眼光來看他。


    那是不是意味著嶽飛韓世忠他們也會有所變化,大金國大遼國呢?


    很多原本都胸有成竹的事,一下子變的躊躇不定了。


    海上之盟也比前世提前了一年。


    他猶豫了半天還是讓童貫作為主帥韓世忠和嶽飛他們作為前鋒去了。


    原本他的計劃是打算讓嶽飛哥韓世忠單獨帶兵前去的,因為這個變故之後,他就改變了主意。


    童貫前世雖然是一個大奸臣,但他確實忠於大宋,忠於他父親。


    這兩年來他在朝廷上收斂了很多,為人十分低調。


    樞密院的事兒也開始放權,大部分時候趙桓甚至都想不起這個人的存在就是偶爾想到於蘭的時候,才想起來他是於蘭的嶽父。


    這意味著童貫做了改變,他就派他去領兵了。


    其實童貫還是有一些才能,但是比起嶽飛韓世忠在軍事方麵的造詣,他就完全不夠看了。


    當然得知到了這一點兒之後,武鬆和於蘭自然連番寫了信叮囑童貫一定要放權給嶽飛韓世忠。


    因為他們兩個是難得的良將。


    童貫沒有收到信,因為他出發,信件被中途截獲到了宮裏。


    看到於蘭和嶽飛的信,對嶽飛和韓世忠推崇備至,趙桓的神色有些陰晴不定。


    他當然相信他們兩個人的能力,前世這兩個人嶄露頭角的時候,他已經落入到了金兵的手裏。


    這一世,嶽飛還是少年時就已經名滿天下,舉國上下說起他的傳奇經曆,甚至有人把他漢朝的冠軍侯霍去病相提並論。


    他一戰成名,兼之年少,又被皇上寵幸,可謂風光無限。


    底下很多原本不服氣的將領,在後來見到了嶽飛之後服氣了。


    有誌不在年高!


    嶽飛的實力和年齡沒有什麽關係,就是絕無僅有的天賦。


    可這些盛名還是在嶽飛沒有和金兵作戰的情況下產生的。


    如果他此行前去克敵必勝呢?


    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甚至連續收複燕雲十六州,創下本朝太祖太宗皇帝都沒有創立下的豐功偉績呢?


    到時候朝廷上會怎麽看待嶽飛,百姓又怎麽看待嶽飛?


    他原本以為趙構是一個無腦的昏君,連這樣的稀世大將都要置他於死地,使得大宋再也沒有收複河山的可能。可是兜兜轉轉的,輪到了他的時候,他才發現,他有一刻產生的想法竟然與趙構是一樣的。


    他容不下嶽飛韓世忠這樣的人,連武鬆他也容不下。


    武將就不應該擁有兵權。


    他滿是戾氣,但晚上做夢的時候又夢起了前世被囚禁的日子,又夢起了靖康之恥,夢到了大宋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的場景。


    他從睡夢之中驚醒,聽的耳畔皇後驚呼:“陛下,陛下……”


    他醒來冷汗直冒。


    他不能夠在這個節骨眼上幹和趙構一樣的蠢事。


    他不能夠放任大金的鐵騎繼續踏足大宋。


    所以最後也沒把嶽飛和韓世忠召回。


    天剛破曉,看到了旁邊溫順的皇後。


    他對她比以前容忍了許多。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後宮沒有子嗣。


    朝臣們為了這件事已經吵了大半年了,非要讓他選秀。


    他也順勢選了幾個秀女入宮,宮裏頭來了新人,他比以前來後宮要來的勤快一些。


    不過看到皇後失落的眼神,他每逢初一十五都會留宿皇後宮中。


    必須誕下子嗣。


    這樣即便有什麽意外發生,也是他的一脈子孫繼位。


    “朕沒事,隻是做了一些噩夢!皇後繼續休息吧!朕要上朝了。”


    皇上雖然這麽說,可皇後又哪裏敢爭得休息呀。


    連忙起身幫他寬衣解帶,雖然他們之間最親密的事情都已經做過,但是她感覺晚上對他還是有一些若有若無的疏離,好像看她的眼神也是隱忍之中帶著厭惡。


    如果不是家族的使命,希望她早日誕下皇嗣。


    她又怎麽會如此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最終他去上了早朝。


    後宮之中卻傳來了一個消息,有一個秀女竟是有了身孕。


    她一時間愣住了,終究嫡子沒來長子卻到了。


    有了這麽一個孩子的存在,又陸陸續續有了兩個秀女被診斷出有孕。


    後宮喜訊頻傳,讓趙桓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重新把種家兄弟放回到了鎮守西夏。


    下旨賞賜了武鬆,林衝以及宋江等人。


    武鬆卻被命令回京複命。


    卻不能夠帶回原來的兵士,所以他回去的時候,身邊隻有幾個親信家臣。


    林衝和扈三娘這邊倒是依舊鎮守邊關,最讓扈三娘意外的是朝廷上給了她名正言順的職位。


    她成為了一個女將是受朝廷封賞的。


    這一點兒可能得益於武鬆寫的信件。


    趙桓大筆一揮覺得那麽多人自己都封賞了,也不在乎一個女人。


    何況他對扈三娘還有些印象,當初宋江他們入京的時候。他也看到了梁山的一百零八將。


    說來說去能看的順眼的不多,扈三娘可能就是為數不多的人之一。


    他記得有那麽一個女將的存在,所以倒也沒有吝嗇賞賜。


    這可能是這一次唯一得到的最大的安慰。


    大家闊別之際,有很多話,卻又不知道怎麽說。


    最後也隻道了珍重。


    離開京城兩年,重新回去,於蘭和武鬆心裏頭不是沒有激動。


    原來的老朋友都在京城。


    可是除了激動,也多了幾分不安。


    皇上這一次的舉措,讓於蘭感覺武鬆回去可能要做冷板凳了。


    於蘭對於趙桓不是沒有失望的。


    但轉念一想,他上一輩子本來也沒有做的足夠好,這一世能讓嶽飛韓世忠去攻打遼國,已經算不錯了。


    他想要阻止靖康之亂的發生,按道理來說,隻要他現在開始不怎麽騷操作他算是成功了。


    至於收複燕雲十六州,甚至把大宋的版圖擴大。


    這就有些難了。


    一個人的格局終究難以改變。


    不過回京的途中,於蘭和武鬆還遇到了兩個故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間之娘子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百零一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百零一念並收藏空間之娘子萬福最新章節